盆栽百合種子怎麼種植方法
Ⅰ 百合花種球如何種
百合花為百合科百合屬球根草本植物。百合花莖剛直挺秀,葉色翠綠,花形奇特,色澤高雅,很惹人喜愛。國內引種、栽培正日漸擴大,市場銷售日益活躍。 一、習性 百合花品種很多,現觀賞栽培的多是人工雜交種,主要有亞洲百合、麝香百合和東方百合3個種系。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種多數是從荷蘭、日本進口的。如麝香百合,又名鐵炮,花期6—7月,株高75—90厘米,葉短而厚實,每株花蕾3—4朵,花色乳白色,喇叭形,花朵多,價格亦高。麝香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乾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些。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幾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麝香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5·5—6·5。 二、繁殖方法 百合繁殖有分球繁殖,鱗片扦插、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 分球繁殖:地下部鱗莖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新鱗片,讓其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盤栽。一般每球栽1年後可分生1—3個或更多小球。小球在秋季收獲後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於深土。 鱗片扦插:將花期的成熟莖切成小段的鱗莖陰干,或剝下鱗片埋於沙中,插後30天,自葉腋間長出球莖,再培育成小鱗莖。在4—5月進行下種,扦插深度以頂端略露為宜。一般春插經2—4個月後,大部分鱗片可生根發葉,長出小鱗莖,此時可移植盆栽或露地種植。 播種繁殖:播種前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低於5℃不發芽;25℃以上使種子休眠,不發芽。春、秋季均可播種,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苗,秋季栽植,經2—3年後才開花。 組織培養:利用百合花的不同部位,如花絲、花柱、子房、鱗片基部的腋芽組織培養成試管苗,然後移植於苗床護理長大,供生產種球。 三、栽培要點 1、肥水管理:麝香百合在華南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或盆栽、大棚等方式。露地或大棚栽培百合,地栽應選擇氣候冷涼、濕潤通風及半蔭環境,最忌連作地,以選新地種植為好。肥沃、透氣性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在種前深耕1—2次,施足基肥,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500—3000公斤,花生麩50公斤,骨粉25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和鉀肥各30公斤,深翻30厘米,細碎、疏鬆泥土,整成壟高20—25厘米,壟面寬80厘米,壟底寬30—40厘米,溝深25厘米。植前要進行土壤消毒。 百合花露地種植適期為8—9月。盆栽宜在9—10月。盆栽培養土用腐葉土、粗沙、菜園土按3∶2∶5比例混合而成,可施適量草木灰、腐殖雞屎、鴿屎、豬屎,或施3—5克復合肥。露地大球種,種植深度為12厘米,株行距為10—15厘米×20厘米,定植後土壤應保持濕潤,20—30天新芽破土。盆植底用粗沙或煤渣塊鋪墊3—4厘米厚作排水層,宜用深盆,盆口徑20—25厘米花盆可種2—3個球。盆植或箱植盡可能放置涼爽環境下管理,也可用遮光網或草簾遮陽避直射陽光,並適當澆水,乾乾濕濕為宜。高溫乾旱或春夏乾旱時,要鋪設稻草防止乾旱,保持土壤濕潤,畦溝應灌水1—2次或噴一次透水。苗期及剪花後適當控水,防土溫過低和水分多而使鱗莖腐爛。注意通風,使幼苗生長健壯。秋季高溫季節,每天中午向葉面噴水2—3次,以防土溫超過30℃而影響生長。 栽後20天追肥2—3次。生長期每隔15天施一次,以腐熟花生麩液肥為宜,或施合成肥或尿素,每100平方米1—1·5公斤,氧化鉀—氧化鎂的硫酸鹽1—2公斤。在2—3月和花後要各施合成肥,忌施含氟和鹼性肥,否則易發生燒葉。若發現缺鐵現象,應及時噴0·2%—0·3%硫酸亞鐵溶液。現蕾至開花期,每15天噴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剪花後要追肥1—2次富含磷鉀的速效肥。盆栽自2—7月之間,每2個月施一次肥,用肥與露植相同。盤口徑20厘米,盤施用量約5克,施後要淺松盤土,將肥混入盤土。可用漚過的洗米水兌水根施,還可施0·1尿素、花卉專用肥液,每月施2次。冬季溫度降至5—8℃每月施1次,低於5℃停止施肥,以待溫度回升再施。2月下旬至3月初在盤邊表土施8—10克過磷酸鈣或骨粉。現蕾至開花每月施2次0·2%磷酸二氫鉀、少量硼砂、硝酸鎂等或花卉專用肥根施壯花肥,花期不宜施用,花後可每月薄施2次營養液肥,可保莖葉翠綠,促地下新鱗莖生長。
採納哦
Ⅱ 盆栽百合花如何種植
百合的種子是球形鱗莖狀,盆栽時應選用球徑11--18厘米的種球。
得到種球後,應先將根系進行處理。首先,摘除爛根露出新生根,然後放入1:1000的多菌靈溶液中浸泡20分鍾,之後用清水沖凈晾乾備用。
家庭盆栽百合時可根據個性化的條件選擇用土,實踐中多以排水性能佳,含豐富有機質的泥炭土做為栽培基質。
泥炭土的ph值介於5·5---7·0 之間,呈微酸性,它在漫長的自然分解過程中積聚了豐富的營養 ,在這樣的土壤中生長,百合的鱗莖色澤潔白,肉質飽滿有厚度,根須粗壯且發達。
定植前,應先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以達到抑制微生物繁殖的目的。
消毒液通常使用濃度為40%的福爾馬林溶液與水按1:100的比例配製,用其噴灑土壤後晾曬半個月即可使用。
定植時,將種球的根部撥散開擺在花盆中央,芽尖向上埋入土中,鱗莖頂部距盆土表面宜8--10 厘米。埋好後用噴壺輕輕噴淋基質使其全面浸潤,讓土壤與種球緊密貼合 。
定植後應注意觀察盆土的變化,及時合理地補充水分;出苗前應適度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即可,以利發根和出苗。若盆土過濕,水分子會充滿土壤間隙,擠占氧氣的空間,鱗莖的呼吸會受到抑制,嚴重時會發生腐爛現象。
百合花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i光照強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在生長期,芽胞的發育須有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並引起落芽;進入孕蕾期,需對植株進行適度的遮光護理;進入冬季時,要注意保持玻璃表面的清潔度,盡可能使其保持較高的透光率。
百合對溫度條件的要求較高,在定植後的第一個月里,基質的溫度須控制在9°c--13°c之間,較低的溫度條件利於新生根的發育。新生根萌出後會擔負起為植株輸送水分和養分的工作,因此要為它們的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
待根系發育成熟後,應使環境的溫度保持在16°c--24°c之間。
夏季的溫度超過30°及冬季的溫度低於5°c時,植株的生長會停滯。若冬季氣溫低於5°c的時間持續一周,來年裡植株的花芽分化及花蕾發育均會受到嚴重影響,輕者開花時間會推遲,嚴重時會出現盲花,花裂的後果。因此,溫度是盆栽百合時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百合花生長的前期,植株所需的養分主要來自鱗莖中儲存的營養,因此定植前不需在基質里添加太多底肥;定植一個月後,可據植株的長勢適度追肥。
百合花在生長期里的肥分供給應偏向於氮肥和鉀肥,並以施用有機肥為好。正常的生長期里,應每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同時還應注意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如鐵、硼、鋅等。
花期里可間施兩次液態磷肥,但要注意對磷肥的施用量進行控制,因為磷肥過量會出現葉片枯黃脫落的現象。通常,氮磷鉀的施用比例為1:0·8:1 。
每次施肥後,應及時澆水,這樣可以使肥分均勻地滲透,利於植株的根系發育。
澆水以「澆則澆透,干濕相間 」為原則,所用的水要經過充分晾曬,使它的溫度接近室溫。注意在夏季的高溫環境里,應將澆水時間安排在清晨和傍晚。
通常,每隔三年,盆栽百合花須更換盆土重新栽植,其目的是為了使植株長的更加健壯,開出大而艷麗的花朵,鱗莖更加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