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書籍資源
① 關於盆景五大流派的文獻有哪些
[1]畢亮. 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保護與開發[D].揚州大學,2010.
[2]林瞳. 明清時期植物盆景種類及製作技術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9.
[3]王志楠. 城市綠地系統景觀資源整合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0.
[4]曹臻. 中州盆景及其流派確立[D].河南農業大學,2010.
[5]肖穎. 川西盆景產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07.
[6]. 盆景五大流派之嶺南派[J]. 農家參謀,2012,09:18.
[7]李飛衡. 盆景五大流派之川派[J]. 農家參謀,2012,10:19.
[8]. 盆景五大流派之揚派[J]. 農家參謀,2012,11:18.
[9]. 盆景五大流派之蘇派[J]. 農家參謀,2012,12:19.
[10]陳麗萍,龔為. 一寸三彎出雲片[J]. 中華手工,2013,01:59-61.
[11]. 盆景五大流派之海派[J]. 農家參謀,2013,01:17.
[12]王娟. 上海植物園全力以赴 力爭捧回盆景華寶獎[J].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13,07:68-69.
[13]張新倫. 提倡創造新流派[J]. 中國花卉盆景,1994,08:32.
[14]馬秀山. 「游龍彎」盆景的製作[J]. 花木盆景(花卉園藝),1994,05:24.
[15]張守倫. 多流派並存是歷史的必然[J]. 花木盆景(花卉園藝),1995,03:21.
[16]徐曉白. 我國盆景的發展[J]. 江蘇農學院學報,1985,01:43-52.
[17]彭春生. 盆景流派標准初探[J]. 中國花卉盆景,1985,08:22.
[18]潘仲連. 試論盆景風格的地區性和民族性[J]. 中國花卉盆景,1986,12:4-5.
[19]胡文健. 唯有創新才能發展[J]. 中國花卉盆景,1987,05:30.
[20]朱誠,盧德慶. 匠心隨所欲 著手便成春——記揚州堡城花園之「疙瘩」春梅[J]. 中國花卉盆景,1988,01:18.
[21]吳濤. 基於地域文的揚州歷史園林保護與傳承[D].南京林業大學,2012.
[22]梁明捷. 嶺南古典園林風格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23]. 造型如字體 片狀似雲層——談泰州盆景的藝術風格[J].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01,06:46-47+34.
[24]江滔. 也談山石盆景的風格[J]. 花木盆景(花卉園藝),1996,03:25.
[25]夏著華. 走出方寸斗室 到盆景生產基層去——我的一點建議[J]. 中國花卉盆景,1997,03:26-27.
[26]楊傳友. 中國盆景的藝術流派[J]. 花木盆景(花卉園藝),1997,06:24-25.
[27]劉少紅,王志宏. 南國明珠 藝融四海——2015年國際盆景大會暨亞太盆景賞石大會隆重舉行[J].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15,10:26-35.
[28]於士祥. 重慶盆景及其發展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
[29]謝榮耀. 嶺南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嶺南盆景六十年[J].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10,01:14-17.
[30]王娟. 上海植物園的特色名片:海派盆景[J]. 南方農業,2014,21:56-58.
[31]洪駿建,包志毅. 賣花漁村盆景發展對策探析[J]. 安徽林業科技,2014,01:52-55+58.
[32]王娟. 發展現狀 行業地位 國際影響——三問海派盆景:古老的藝術何去何從[J].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14,07:26-27.
[33]龍渡江. 海派園林設計風格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
[34]本報記者 蘭燕飛. 再現古城名葩之揚派盆景剪扎技藝[N]. 揚州日報,2005-09-28C02.
[35]洪駿建. 黃山市賣花漁村盆景的發展對策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4.
[36]柴慈江. 天津市盆景產業化現狀分析與發展戰略探討[D].中國農業大學,2004.
[37]李曦雯,張真慈. 盆中畫景[J]. 文化月刊,2015,22:72-83.
[38]周武忠,張鍵鍵.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盆景藝術研究現狀與進展調查[J]. 藝術百家,2008,06:64-67+5.
[39]潘玉華. 嶺南盆景藝術的鑒賞[J]. 園林,2005,09:48-49.
[40]劉永輝. 從盆景審美取向談盆景流派[J].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11,08:8-9.
[41]王相楠. 上海崇明島中華盆景文化園規劃設計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4.
[42]黃妮娜. 湖南盆景的造型技法及造型特點的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9.
[43]韋金笙. 中國盆景史略[J]. 中國園林,1991,02:11-20.
[44]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劉傳剛. 審時度勢 推動中國盆景進入國際市場[N]. 中國花卉報,2005/01/22T00.
[45]曾白峰. 中國傳統花藝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5.
[46]河南科技大學 劉艷. 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及地方風格[N]. 中國花卉報,2006-08-01007.
[47]黃湘菡. 嶺南傳統建築中窗戶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48]. 廣東省盆景協會會員作品展[J].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07,12:9-15.
[49]謝張天. 盆景的「主體」與「主題」[J]. 小作家選刊(小學生版),2004,05:55.
[50]衣學領. 蘇州盆景的傳承與發展[N]. 蘇州日報,2011-10-28A14.
② 觀果盆景培育造型與養護圖書信息
如果您對觀果盆景的培育造型與養護方法感興趣,可以參考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圖書。這部作品於2003年3月1日發行,適合中文讀者閱讀。書籍的簡體中文版本提供了詳實的內容,共計140頁,適合日常學習和實踐。
開本為24, 0開,這意味著書頁設計較為傳統,便於翻閱。書籍的ISBN號碼是7503833378,對於查找和購買非常有幫助。此外,條形碼為9787503833373,便於圖書識別和銷售。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尺寸為20.6厘米寬、18.6厘米高,厚度僅為1.4厘米,便於攜帶和存放。
在養護方面,它不僅提供了理論知識,還可能包含實用的技巧和案例分析,幫助讀者從理論到實踐,全面理解觀果盆景的培育與管理。對於想要提升盆景藝術技巧或了解盆景養護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個寶貴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