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矮化劑
Ⅰ 盆栽果樹矮化方法有哪些
盆栽果樹矮化方法
1.選矮化品種。適合矮化栽培的品種有:①柑橘類:佛手、金柑、檸檬、四季矮柚、矮晚柚等;②桃樹:矮麗紅、矮桃、壽星桃等。
2.用矮化砧木嫁接。採用矮化砧木嫁接是果樹矮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果樹矮化砧木:柑橘、柚砧木有枳殼;梨有PDR54、S1、S5等;桃有毛櫻桃、山毛桃、矮桃等;蘋果有H9、M26、M27等。
3.縮根育苗。果樹的樹冠與根系有成對生長的規律,矮化樹冠,首先要控制根系的生長。可採取斷主根、容器育苗等方法達到矮化的效果。上盆栽植時先用小盆,再逐漸換大盆。上盆和換盆時縮剪主根和側根,限制根系生長。
4.矮化修剪。苗高15~20cm時摘心,促進低分枝。採取拉、吊等方法,開張分枝角度;運用摘心、扭枝等方法,抑制頂端優勢,促進開花結果。
5.肥水調控。適當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枝梢旺盛生長期適當控制水分。
6.使用生長抑制劑。在配製培養土時,加入適量的多效唑。也可用多效唑500~700mg/kg或矮狀素2000mg/kg等生長抑制劑進行葉面噴灑或澆根,抑制營養生長,矮化樹冠。
Ⅱ 盆栽葡萄如何矮化
盆栽葡萄矮化的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品種
葡萄品種眾多,不同的品種其生長習性也有所不同。要想實現盆栽葡萄的矮化,首先需選擇生長矮小、緊湊的品種。這樣在後期管理時,能更容易控制其生長形態,達到理想的矮化效果。
二、使用生長調節劑
生長調節劑如矮壯素等,能夠有效控制葡萄的生長,促進矮化。但使用時需注意濃度和次數,避免對葡萄造成葯害。
三、控制肥水管理
盆栽葡萄的矮化過程中,合理控制肥水供應至關重要。過多或過少的肥水都會導致葡萄生長異常。適量施肥,確保營養充足;合理澆水,避免過濕或過干,都有助於控制葡萄的生長速度,實現矮化。
四、定期修剪
修剪是盆栽葡萄管理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定期修剪,可以控制住葡萄的生長態勢。及時剪除過長枝條,促進側枝生長,有助於形成緊湊的株型,達到矮化效果。
葡萄盆栽矮化有助於提高其觀賞價值,也方便日常養護。通過選擇合適品種、使用生長調節劑、控制肥水管理以及定期修剪等方法,可以有效實現葡萄盆栽的矮化。過程中需要注意管理技巧,確保葡萄健康成長。
Ⅲ 花卉矮化要什麼葯
強化修剪整形
花木生長一定高度及時摘心,採取開張分枝角度與扭、曲枝整形,抑制頂端生長優勢,縮短營養生長周期,促進開花結果。
化學調節
應用化學合成生長抑制劑促矮化。花苗移栽上盆時,在培養土中拌入一定量的多效唑,在生長期噴灑或澆施0.15%至0 .25%多效唑,或使用矮壯素、B9等生長抑制劑,可抑制細胞的伸長生長,促進細胞分裂加粗生長,達到葉肥枝壯,樹冠矮化緊湊,花多果艷的目的,提高觀賞價值。
選用矮化型品種
矮化品種的特點,芽多分枝力強,分枝部位低,分枝角度大、節間短,株形緊湊。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須根多。
育矮壯苗
採取營養缽育苗,限制主根縱深發展,促進須根發達,相應地抑制地上莖葉生長。
配製好培養土
培養土是盆栽花預測卉的基礎,要求富含有機質,良好的團粒結構,肥沃疏鬆,營養全面。用腐葉土、園土、塘泥、泥炭土、河沙、有機肥、磷肥、骨粉、草木灰等混合堆漚而成。pH值微酸至微鹼,具體應根不同花卉品種對酸鹼度的適應性進行調整。
斷根上盆
花苗上盆栽植,剪短胚根(主根),移栽時將側根向四周展開,分層填土。如菊花上盆,開始只添培養土的三分之二,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培土,埋掉基部幾片老葉,促使基幹增粗,在近盆口處長出粗大葉片,植株矮壯。
換盆、控肥、制水
盆栽花卉,以營養土基肥為主,因此,要通過換盆,不斷更新培養土,一般1年至2年換盆1次,根據植株的生長,小盆換大盆,舊土換新土。結合換盆,進行修根整枝,改良推薦樹形結構,促進矮壯
Ⅳ 盆栽花卉矮化技術及管理!
隨著花卉產業的發展,小型化、緊湊型的盆花、盆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花卉的矮化栽培技術越來越顯示出生命力。現將花卉矮化栽培的幾項措施介紹如下:一、栽培矮化
1、無性繁殖。採用嫁接、扦插、壓條等無性繁殖方法都可以達到矮化效果,使開花階段縮短,植株高度降低,株型緊湊。嫁接可以通過選用矮化品種來達到矮化。扦插可從考慮扦插時間來確定植株高度。另外,用含蕾扦插法可使株形高大的大麗花植於直徑十幾厘米的盆內,株高僅尺許且花大色艷。
2、整形修剪。通過整形,在植株年幼時去掉主枝促其萌發側枝,再剪去過多的長得不好的側枝,以達到株型豐滿,植株低矮,提高觀賞性的目的。菊花、月季、一串紅、杜鵑、觀葉花卉等通過修剪來進行矮化。
3、控制肥水。對盆栽花卉適時施磷、鉀肥,少施氮肥,控制水分等,來控制植株營養生長,達到矮化。
4、人工曲干。人工扭曲枝幹,環剝,扭梢等,使植株運輸通道受阻,減慢植株生長速度,達到花卉株型低矮。一般在小型盆景的製作中應用較多。
5、其他措施。其他矮化方法如菊花採用腳芽繁殖來達到矮化,水仙通過針刺、雕刻破壞生長點來進行矮化等。
二、使用生長調節劑矮化
高品質的盆花要求株型矮小、緊湊,莖部粗壯,花繁葉茂,僅採用栽培手段進行矮化還遠遠不夠,要輔以激素類物質來抑制植株生長達到矮化。常用的激素類物質包括多效唑、縮節胺、B9、矮化素等。
1、用40-80ppm的多效唑作用於一串紅植株,可以使其節間變短,葉面積變小,葉色加深,從而改變一串紅株高莖細,花葉稀疏,脫腳嚴重的現象,以提高觀賞價值。此外,在金魚草、菊花等花卉矮化上也常採用。
2、用100ppm的縮節胺處理一串紅植株,可使植株高度降低26%,並且莖節變短,分枝數增多,觀賞性提高。可抑制牽牛花的營養生長,使其在營養生長期矮化61-67%,盛花期矮化40%,從而使株型矮小,枝葉緊湊,開花集中。
4.用2500-10000ppm的矮化素抑制牽牛花的營養生長,可使其株型矮化,提高觀賞性。
三、輻射處理
有些花卉,還可以通過輻射處理來改變植株的生長狀況,從而達到矮化。例如:用射線處理水仙鱗莖,可控制水仙生長,矮化水仙植株。用鈷60處理美人蕉,可以使美人蕉高度降低30-50厘米,觀賞價值提高。
冬季盆栽花卉怎麼保暖?
隨著氣溫的逐步降低,寒冬已經到來,絕大多數盆栽已經不適合放在室外,嚴寒並不利於盆栽的生長,相信凡是在室外養的花大家都已經搬進了室內。想要盆栽長得好,就要保證盆栽的溫度、濕度、光照等。那麼怎麼給它們保溫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一、關於施肥與澆水:
想要盆栽生長好,需嚴格控制水量。入冬以後,氣溫從零上降為零下,植物所需環境無法滿足自生要求,光合作用變慢,不利於植物的健康生長。養花愛好者們可根據盆栽的品種、大小、實際需要的水量來澆水或施肥,要更切實可行的滿足植物的需求。對於仙人掌、仙人球等這類耐旱的植物每月只需澆2次水就足夠了,切勿勤澆水,否則植物長期泡在水中,水分過多,根莖將無法避免的爛根,葉片脫落,最終導致死亡。普通家庭常會把花卉放在窗檯燈光照強的地方,植物接受陽光的照射可給盆栽保暖,陽光穿透玻璃,使得陽台變成了一個玻璃大棚,提高室內溫度,為植物提供所需光照。
二、關於溫度:
冬季,氣溫過低,不利於盆栽的生長,要知道室內的溫度會更利於盆栽的生長。室內溫度較高,可採取暖氣或者屋內燒煤,通過外在條件來提升室內的空氣溫度。如果此種方法不能達到,我們可以採取塑料薄膜提升植物溫度的方法,想要植物在冬季茁壯成長,需給盆栽們搭一個溫暖的保溫棚,當盆栽在塑料薄膜中就像是進入了溫室,春夏秋冬無論哪種天氣都可以茁壯成長,開花結果。具體操作步驟:用木棍或者鐵絲網來搭建一個模型,把薄膜捆在所搭建的模型上,隨後用繩子捆住薄膜就好了。普通家庭均喜歡將花卉放在窗檯或者陽台,如果家中具備大的落地窗,可以通過在玻璃上貼保溫膜來留住熱量。不過要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物極必反,如果溫度太高,花盛開的也會早。
三、關於增濕與防塵:
植物不光需要充足的水分、光照還需要適宜的干濕程度,北方室內空氣乾燥、濕度小,植物所需空氣濕度無法達到,為此,越冬期間應勤在室內灑水以保證空氣水分含量適宜,冬季的北方,空氣乾燥,灰塵較多,盆栽在室內擺放過久,很容易會覆蓋大量的灰塵。所以想要你的盆栽茁壯成長,必須清除葉片上的灰塵。為了盆花更好地生長同時從美觀角度考慮,我們需定期清洗,否則將阻礙保暖。可用抹布等物品沾上洗手液來清理枝葉上的灰塵,保持植物的外觀。隨後用清水清理葉片。
四、注意事項:
室內要注意通風,在冬季,我們可以選擇在在光線充沛、天氣晴朗的日子裡開窗, 在通風換氣時,去除室內的多餘灰塵,否則會使得植物無法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阻礙保暖,同時不要讓冷風直吹植物,使植物受寒,造成萎靡等現象。
你家的盆栽還有哪些沒做好的地方呢,趕緊回去看看吧
花卉矮化技術5項指導措施
隨著花卉產業的發展,小型化、緊湊型的盆花、盆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因此花卉的矮化技術越來越顯示出生命力,矮化栽培主要技術為:
一、無性繁殖採用嫁接、扦插、壓條等無性繁殖方法都可以達到矮化效果,使開花階段縮短,植株高度降低,株型緊湊。嫁接可以通過選用矮化品種來達到矮化。扦插可從考慮扦插時間來確定植株高度,如菊花在7月下旬扦插可達到矮化而控制倒伏,另外,用含蕾扦插法可使株形高大的大麗花植於直徑十幾厘米的盆內,株高僅尺許且花大色艷。菊花通過角芽繁殖矮化。
二、整形修剪通過整形,在植株幼小時去掉主枝促其萌發側枝,再剪去過多的長得不好的側枝,以達到株型豐滿,植株低矮,提高觀賞性。月季、一串紅、杜鵑、觀葉花卉等修剪多採用此法進行矮化。水仙通過針刺、雕刻破壞生長點矮化。
三、控制施肥對盆栽花卉適時施磷、鉀肥,少施氮肥,控制植株營養生長,達到矮化。
四、人工曲幹人工扭曲枝幹,使植株養分運輸通道受阻,減慢植株生長速度,達到花卉株型低矮。一般在小型盆景的製作用中應用較多。
五、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1、用多效唑噴灑一串紅植株,可以使其節間變短,葉面積變小,葉色加深,從而改變一串紅株高莖細、花葉稀疏、脫花嚴重的現象,提高觀賞價值。此外,金魚草、菊花等花卉矮化上也常採用。2、用縮節胺處理一串紅等植株,可使植株高度降低26%,並且莖節變短,分枝數增多,觀賞性提高。3、用B9處理植株,可抑制牽牛花的營養生長,使其在營養生長期矮化61.5-67%,盛花期矮化40.5%,從而使株型矮小,枝葉緊湊,開花集中。4、用的矮壯素抑制矮牽牛花等的營養生長,可使其株型矮化,提高觀賞性。
六、輻射處理有些花卉,還可以通過輻射處理來改變植株的生長狀況,從而達到矮化,例如:用Y射線處理水仙鱗莖,可控制水仙生長,矮化水仙植株。用60℃處理美人焦,可以使美人蕉高度降低30-50厘米,提高觀賞價值。
盆栽花卉的澆水原則
植物體內絕大部分是水,水分佔植物鮮重的75%至90%,盆栽花卉主要靠澆水供給水分,所以澆水是否合適至關重要。
水質
水按照含鹽類的狀況分為硬水和軟水。盆花最好用軟水澆灌,因為硬水中所含的鈣、鎂等無機鹽常給花卉正常的生理活動帶來危害。雨水、河水、湖水、塘水等均稱為軟水,一般呈弱酸性或中性,適合澆花。目前養花常用的是自來水和深井水,這兩種水多為硬水,常含有氯離子,對花卉生長不利。如有條件,最好用經過處理的純凈水澆灌,如無條件,應將自來水倒入缸內存放5至7天再用。不同植物對水的酸鹼度有不同的要求,大多數南方花卉在鹼性條件下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限制,以致衰老死亡。例如茶花、茉莉、梔子、米蘭、杜鵑等,對土和水的酸鹼度反應很敏感,可應用黑礬改變水的酸鹼度,每5千克水加黑礬20克至 50克,每15天澆礬水一次。
水溫
一般花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至25℃,如採用20℃至25℃的溫水澆灌,可加速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促進根部細胞的吸收,增強根部的輸送能力,供給枝、葉充足的養分,促進花卉早發芽、早孕蕾、早開花。水的溫度與當時的氣溫相差不要太大,水溫與土溫的溫差應保持在 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現象。如果突然澆灌與土壤溫差較大的水,根系及土壤的溫度突然下降或升高,會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受阻,減弱水分吸收,發生生理乾旱,因此,夏季忌在中午澆水,以早、晚澆水為宜。冬季則宜在中午澆水,冬季自來水的溫度常低於室溫,使用時可加些溫水,這樣有利於花卉生長。
澆水量
掌握植物的需水量,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找規律。一般盆栽花卉要掌握見濕、見乾的原則,木本花卉和仙人掌類要掌握干透、濕透的原則。夏季多數植物生長旺盛,蒸發量大,應相對多澆水。夏季室內花卉2天至3天澆一次水,室外則應每天澆一次水。不同品種的花卉澆水量要區別對待,一般草花比木本花卉需水量大,澆水宜多;南方花卉比原產乾旱地區的花卉需水量大;葉片大,質地柔軟,光滑無毛的花卉需水量大;葉片小,革質的花卉需水較少。秋冬季對那些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的花卉以控制澆水、使盆土經常保持偏干為好。查看盆土的干濕,可以用手試探、用眼觀察。盆土表面干下面微潮即應澆水;若表土尚潮濕可暫不澆水。一年四季氣溫不同,澆花時的用水量也要有所不同。春寒乍暖,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盆花開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濕潤;夏季乾燥,蒸發快,澆水要加倍;秋季應適當少澆水,以免花枝瘋長,影響第二年開花;冬季多數花木處於休眠狀態,只要保持盆土稍濕即可。至於每天的澆水時間,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在春、秋、冬季,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以後是澆花的適宜時間,夏季切勿中午澆水。總的原則是春澆中午,夏澆早晚,秋澆隔天,冬季勤看。澆水量還與天氣情況、基質類型、花盆的大小等因素有關,應靈活掌握和運用。
澆水方法
多數花卉喜歡噴澆,噴水能降低周圍氣溫,增加環境濕度,減少植物蒸發,沖洗葉麵灰塵,提高光合作用。經常噴澆的花卉,枝葉潔凈,能提高觀賞價值,但盛開的花朵及茸毛較多的花卉不宜噴水。家庭養花可視條件而異,沒有噴壺的也可直接澆灌,但應定期用手灑水沖洗葉面,以利於植物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