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藝盆景盆
㈠ 崖柏盆景的養護技巧
崖柏為根藝之王,崖柏盆景同樣是“盆景之王”! 枯榮相濟、生死共存、扭曲變化的樹形,更能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滄桑和生命的力量。那崖柏盆景的養護必備條件和保養技巧有哪些呢?
崖柏盆景的保養技巧有哪些?
1、吸水線切忌作橫向回轉,否則不僅違反自然規律,也有礙觀瞻,而且影響發育。
2、剛翻盆換土的盆樹切勿進行。因為此時樹的機能尚未完全恢復,有枯死的可能。
3、舍利因為沒有樹皮保護,裸露於空氣中,易滑侍於腐敗沒灶。其中黴菌的發生及污染是造成腐朽的最大原因,所以每年二次,要將其清洗干凈。
4、中午不可在向光的樁體噴水或向盆中澆水,這種“寵愛”方式會使盆景溫度突然低於環境溫度而傷及樁體。
5、在木質部未完全乾燥前,勿塗石灰硫磺水,尤其是活水線邊未愈的傷口暫不能塗,以免滲透發生葯傷而枯死,最少要一個月以後再進行。
6、崖柏盆景的`氣溫要求,當氣溫達到三十二度的時候崖柏樹就停止了生長,當在零下十攝氏度的時候十天就會死掉信察吵。
7、預防病蟲害防治 ,崖柏景樁一般不會因局部損傷而致死,但要及時施葯消毒。側柏景樁的致命天敵,尤屬天牛、小蠹蟲為甚。
㈡ 枸杞根很長怎麼做盆景
枸杞樹形婀娜,葉翠綠,花淡紫,果實鮮紅,是很好的盆景觀賞植物,現已有部分枸杞觀賞栽培。枸杞盆景大多是「以根帶干」。枸杞的枝條老化能力比較慢,所以大多是將發達的根系提出來,作為主幹。根系在自然的生長中,彎彎繞繞,比枸杞的枝幹更具有觀賞性。大概有1米長的獨根,直徑1厘米,是不是沒有做盆景的價值?
這個回答是肯定的。非常有價值,欠的就是年功和製作。
枸杞根很長,怎麼做盆景?
根系扦插:
枸杞的有個很奇特的生長特點。直接將根系扦插,就可以得到一顆小苗。製作後期盆景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根系先培育出來芽來,然後在慢慢的將枸杞的根系提出花盆來,以根代桿,製作出高提根,文人盆景來。
栽種枸杞根系的時候,先准備面積大一點的花盆,將根系先橫著斜斜30°角度栽種到花盆上,只要露出大約1/3就可以。栽種的時候使用「淡水河沙」進行育根。先養護到有明亮光線的通風良好的位置上。花土見干見溼澆透水。每天噴霧打溼枸杞的根系。(枸杞根系露出土外的傷口,需要塗抹癒合劑,防止失水曬乾,防止細菌感染)。
育苗階段:
栽種好枸杞,一般的情況,需要2個月左右才能在根繫上來芽。(根系發芽比枝條慢)。在枸杞的第一波芽長到有5到8厘米的時候,可以將密集的芽,和不定芽先抹除。保留幾個健壯的枝條。
在枸杞根系生長約半年以後。可以慢慢將根系露出花土來,根系需要使用竹條或者木棒做支撐。背風吹過搖搖擺擺,容易導致不生根,還有就是新枝條折斷。放養一年以後,枝條生長有部分半木質化,就可以從新挖出枸杞,進行上盆栽種。
上盆造型:
枸杞育樁一年以後,可以在春季的時候,將枸杞挖出來,從新上盆。在挖枸杞的時候,注意先扣一下水。大概在每兩次澆水的正常時間中,延長5天左右。讓枸杞有輕微失水的情況。挖出枸杞以後,放到一兩通風處2到3小時。
在給枸杞根系造型之前,先要使用電工膠布,或者是無紡布布條將根系捆綁好。然後使用大約為枸杞根直徑1/3到1/5的鋁線。將枸杞的根系進行攀扎。鋁線沿著主幹以兩線間夾角45左右,向上攀扎。
在打彎枝條的時候,注意使用一股「擰」的力,將枝條打彎。在根部打彎的時候,注意用力的角度,都在鋁線上。因為是第一次造型,打彎的角度不用太大。可以後期在進行多次打彎和造型。
枸杞盆景蓄枝:
枸杞蓄枝的時候,一定要先將要保留的枝條放養到足夠的粗度,不可以進行摘心,縮枝。枸杞枝條一旦被摘心就很難長粗。在蓄養枝條的時候,枝條上的側芽可以進行修剪。等到保留下來下來的枝條和根的粗度差不多一半以上。在進行修剪縮枝。
那這邊針對根藝枸杞盆景,介紹一下枝條速成的造型方法。
(1)枝條生長的時候,可以使用鋁線牽拉,將枝條調整成橫向生長。
(2)縮枝以後,不使用蓄枝的方法。第二次長出來的新枝條,全部按柳樹枝條一樣,牽拉到垂直向下。後期造型可以以垂柳樣式來造型。
總結:枸杞根藝盆景製作關鍵詞;橫向斜斜的栽種;半年以後在進行修剪;根部造型前讓根系輕微失水;鋁線打彎力度在鋁線上,必須纏繞無紡布或者是電工膠布。
㈢ 根系盆景如何栽植選材
露根盆景。盆景露根的方法 1、提根露根法:若欲樹樁盆景的根系露出盆面,以增添盆景的古樸龍鍾,可以換盆時逐年向上提根,使下部新根深扎,並將提出的盆面根系,適當疏刪,去細留粗,有的飛天舞爪,有的露頭鑽尾,如蟠龍入洞,各顯千秋。
2、堆土露根法:干基容易萌發不定根的檉柳樹種,可於春天在樁幹上稍加刻傷,堆以濕潤的培根泡土,2-3年新根老化後,再去土露根,再根據心願,將露面根系進行藝術修整。
3、套筒露根法:一些難於萌發不定根的樹種如石榴等,可在樹冠修剪成型後,在離盆面較高的干位上,環狀剝皮一周,再環狀剝干一周,用可樂塑瓶一段,破口套筒,填入培根土,時而灌水保濕,2-3年後,再去筒露根,疏刪造型,根頭上冒,根尾下鑽,細根旁飛,各抱地勢,如龍爪。
4、結環露根法:根、枝柔軟而可圈結的樹種如銀杏、結香、瑞香等,可將伸長的支根結環露根,然後再將根尾入土固本。並將伸長的主幹和骨幹枝也穿弓結環,靠接定型,使枝環與根環上下呼應,別具風趣。
5、蟹爪露根法:在成型的樹樁基部環割一周,堆土埋干,使萌發不定根一圈,至新根木質化後,選擇其中的十條根作為蟹爪的造型,即兩根大的為蟹螯,八根小根為蟹腳,呈蟹腳狀抬高而後入掩埋。這樣不但可以更新根系,而且還可增加盆景露根的藝術性。
6、抱石露根法:若欲培養附石盆景,可選用主根不明顯而旁根伸長且多的樹種作樁材,如迎春、九里香等,將其主根剪除,旁根圍繞在一個長圓形的天然觀賞石上,而後將根尾扎入盆土之中。如金雞抱蛋之勢。
7、穿石露根法:首先用一塊人工鑽孔造型的天然觀賞石作為樹樁的附石,再選用一個樹根伸長的樁材,將根頭從附石的穿孔中插入,時露時隱地盤纏在附石上,最後鑽入盆土之中,發育成根系。
8、高接露根法:若欲培養一盆蟠龍纏柱的露根盆景,可選用同一樹種的長形龍形根系作接根,嫁接於樹乾的上端,並將接根繞干曲轉,再在樹幹上套上培土長筒,以保持接根的濕潤度,根尾則定植於盆土之中。接根癒合後,折除套筒及培土,露出蟠龍繞柱的姿態。
9、根藝露根法:這是種自然根藝與盆景相結合的樹樁盆景形式,選擇地下塊根如人像的人參或何首烏,以及其他象形根材作為樁材,將其露出盆面,下部主根及須根定植於盆土之中,成活後,再在象形根頭上萌發新根,構成株冠,其中藤本的何首烏等可立支架造型。
10、吊根露根法:選用能萌發氣生根的榕樹作為樁景材料,定植於一個長方形盆缽中,至形成枝冠後,再用一個長方形的玻璃罩,連盆罩住,以增加罩內濕度,促使盆景的橫向骨幹枝萌發下吊的氣生根,入土後形成新的根系,這時氣生根便會成為新的樹干,數年後便可培養出一盆多干共冠的叢林盆景。
㈣ 【淺談博蘭盆景】博蘭盆景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瓊州海峽兩岸盆景根藝賞石(徐聞)邀請展中,筆者在展會中驚喜地發現,海南博蘭盆景在此次展覽會上,非常引人注目,約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博蘭盆景。 為什麼博蘭盆景如此受到歡迎呢?帶著好奇心筆者走訪了兩岸多家盆景園,兩岸盆景人對博蘭盆景十分追捧。筆者專門拜會了現任湛江市盆景協會會長陳日生先生。陳會長對博蘭盆景贊賞有加,並積極推廣博蘭盆景。
博蘭是海南獨有的樹種,能夠得到大家的鍾愛,自有它獨到之處。
博蘭系大戟科博蘭屬常綠灌木,主要分布於海南島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三亞、樂東和儋州等市縣。其特點:1、根系十分發達,有大量的須根,根理健壯、蒼勁有力;2、樹干古樸,外表呈灰黑(間淡黃)色,樹皮嶙峋帶有斑狀,近似老人斑;3、枝幹芽點萌發力強,生長較快,分枝茂盛,為製作時選芽與蓄枝創造了有利條件;4、葉子近似卵形,厚實,背面淡綠色,表面深綠光澤,蒼翠欲滴;5、博蘭樹成活率非常高,移栽成活率達95%以上,而且耐早、耐澇、耐蔭能力極強,盆友戲稱其為「玩不死」;6、博蘭樹壽命可達千年以上,能夠彌補許多雜木盆景藝術生命短暫的缺憾,是創作傳世精品的上好材料,也是絕佳的收藏品。
博蘭適合製作各種形式的盆景:單、雙、多、連、合皆可,直、曲、斜、卧、懸都行。即使在10月份以後,摘葉後兩周,嫩葉就能爬滿枝頭,並密布白色小花,淡淡清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令人怦然心動。
博蘭一般分為三個種類,一種是山博蘭,一種是地博蘭,一種是儋州博蘭。山博蘭,一般是指生長在石頭山上的博蘭,主要分布在三亞、樂東和東方等地。山博蘭生長環境惡劣,有的夾雜在石頭縫里生長。山博蘭的特點是懸根露爪,蒼古嶙岣,扭筋轉骨,勁道十足。地博蘭,一般是指生長在坡地的博蘭。地博蘭生長環境較好,地勢平緩,水土豐厚,因此造就了它雄壯霸氣的特點,是製作大樹型盆景的優良材質。儋州博蘭,是指生長在儋州的博蘭,是博蘭的一個特殊品種,其特點是傷口癒合能力強,不易腐爛,是大家比較喜愛的一個博蘭品種。
博蘭受到盆景人的廣泛青睞,除了的先天特徵外,與盆景文化人的大力推崇不無關系。早期兩岸盆景受嶺南盆景文化的影響非常大,從技藝到採用的樹種都源於嶺南盆景的文化傳統。嶺南盆景在樹種的選擇上主要採用九里香、東風桔、福建茶和榕樹等。博蘭樹種名不見經傳,只有海南本地一些盆景愛好者在把玩,作品還是以九里香為主。但在把玩的過程中,博蘭的特徵逐漸受到關注,在兩岸盆景人的不斷努力下,博蘭已經越來越受到盆景人的喜愛,成為不可或缺的盆景樹種,是雜木盆景家族中一名新的優秀成員。
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劉傳剛先生是海南博蘭盆景研發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他曾創作大批優秀作品及撰寫諸多學術論文。現在博蘭已經成為海南盆景的當家樹種,用博蘭製作的盆景在各大盆景展會上屢奪大獎,已經越來越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㈤ 中國有那幾個著名的文博園
你說的也太籠統了 你是說代表中國的 還是在中國境內的 如果是代表中國的還沒有一個具體的 不過有個正在建設的坐落於安徽省太湖縣的五千年文博園。據介紹,五千年文博園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安徽省「861」重點項目工程。它是由安慶市五千年工藝美術有限責任公司投資20億、嚴格按照國家5A級標准打造的一座文化產業園。一期600畝園林美景將於今年10月1日向世人開放。
人文歷史的神秘光輝
五千年文博園分為二期工程,一期為人文歷史景區,二期為主題文化景區。一期佔地600畝,預投資7.2億元。它由中華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藝術館、千人表演藝術館、龍行天下、摩崖石刻景區、文化安慶景區、八百米古棧道、趙泰來博物館群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區組成,將於2010年10月建成並對外開放。
其中,「三道並流」是文博園的一大獨創,將道教、儒學、佛教三道分別展現在五千年文化廣場的三方,旨在形成「三教合一」的和諧思潮。
「龍行天下」則由中華漢字龍和山水盆景龍兩條巨龍組成。中華漢字龍的龍鱗是由《康熙字典》收錄的47043個漢字雕刻成,全長490米,它同時也是一個立體的文字博物館。山水盆景龍由數千噸奇石和數百件盆景組成,全長410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山水盆景。
「趙泰來博物館群」是五千年文博園與我國傑出海外華人收藏家趙泰來先生達成的一個重大合作項目,由五千年公司為其建好並贈送趙泰來。博物館群佔地40畝,建築面積兩萬平方米,擁有國際級六大博物館,趙泰來先生收藏的逾萬件國寶級文物永久性地陳放於博物館群內。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經歷的最大的一次國寶回歸,文博園因此將創建4A級景區調整為創建5A級景區。
「皖街」是一條以文化藝術、地方特產、茶藝咖啡、特色餐飲、名品專賣、賓館酒吧為主體的景區休閑、娛樂、購物街,全長約800米,商鋪500餘家。它同時也是安徽最具徽派建築風格的新建商業步行街。
返璞歸真的農耕文化
以生態農業旅遊為主題的二期工程又名主題文化景區,是綜合性生態旅遊景區,佔地600畝,將於今年7月1日動工建設。
主題文化景區主要由中國傳統三百六十行、中國地質博物館、華夏農耕文化藝術館、江南植物園、第七水鄉、休閑度假村、蔬果長廊、農家風情寨、生態科普雕塑群、素質拓展基地、農耕文化體驗園、珍稀苗圃景觀園等十大景區組成,充分體現農業文化在現代社會中所蘊藏的「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健身療養、生活體驗」五大功能。
主題文化景區的代表性建築由「三園一塔」組成: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傳統360行文化園、中國水鄉文化園以及中華民族塔。
「中國地質博物館」通過展品揭示幾十億年來地球和生物發展演化的神奇過程,同時兼顧現代活化石生物和地球未來的發展預測。園內藏品價值逾數億元,建成後將會打造成省級乃至國家級的青少年科普素質教育基地。
「中國360行文化園」將清朝康熙乾隆時期360個行業以銅雕的形式藝術再現。近兩千多人,五百多文物,數千件道具的大型青銅藝術群雕,其規模為世界第一,每行的亭、台、樓、閣、廊、古樹、奇石、水系等元素融為一體、藝術而又真實地再現360行的歷史原貌。
「中國水鄉文化園」內兩河交匯,樹木蔥蘢,生態環境極佳。該園將我國江南著名水鄉的十二大名景全部重建於此。小橋流水、乘船擺渡、漁歌互答,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全部為典型園林,生動再現中國水鄉文化的悠遠韻味。
「中華民族塔」位於中華文化主題公園的核心區位置,塔高為59.9m,建築面積4000m,為七層八角古建築,每層陣列8個民族的民間文化藝術精品及民族文化簡史,總投資1.2億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藝術館。
據介紹,二期也將於2012年建成開放,建成後的五千年文博園將成為全省最大的一項文化產業工程。
如果說在中國境內的那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