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鋸樁
1. 如何將果樹矮化做成盆景
直接種到花盆裡還是一樣會長高長大的,所以我們要結合盆景的一些技法來製作。矮化的手段可以分為葯物控制,及人為的截桿矮化,還有就是高壓枝條來作為盆景。裁短主桿。降低主桿的高度,讓側枝後期養成主桿。
1去高留低:矮化的第一步就是裁樁,觀察果樹的整體高度,選定果樹的一個側枝將來發展成主枝。然後在選定的側枝的連接原主枝部位,向下45度角鋸斷原主枝。讓整體的樹高降低。選定的側枝與主桿有一定的比例收縮,也就是過渡比例。
2去大留小:這種情況一般在樹枝呈現「Y」樣式,兩邊分布時,去除大枝,留取小枝後期培養,會在傷口癒合時留下一個彎曲的角度,枝條後期發展才能形成過渡比例,後期主桿的上下呈現倒著的「V」性枝桿。無論主桿彎曲,正直,都應該做到主桿下粗上小。
黃色部分就是去除主桿的傷口,矮化好的果樹養胚成型成為盆景那就需要側枝頂枝的再發展。
高壓方法是最直接的最快的方式。以下簡單介紹下高壓的方法。
一,在老樹果樹上選取合適作為盆景的枝條。
二,將選取的枝條上的樹皮,用工具剝皮,3到5公分,一定要破壞磨談生長層。有條件可以塗上癒合灶游轎劑。隱肆
三,經過殺菌的苔蘚,混合赤玉土,直接保住剝皮的位置,然後用保鮮膜纏繞,包紮好。保鮮膜上扎2個小洞,並使用黑色物體包紮,有利於生根。
四,怕苔蘚過溼,可以每隔半個月,用針筒注射干凈的水,保證水分供應。經過三到5個月,保鮮袋裡會長處很多的白根。
五,在保鮮袋下方一公分處剪斷樹枝,拆除保鮮膜,就可以上盆栽種了。
2. 盆景的造型技術有哪些
很多花友想學習如何進行盆景造型,其實盆景造型不外乎有以下幾種方法。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盆景的造型技術,一起來看看。
盆景的造型技術
1. 撬皮法
就是在樹的生長旺季,用利刀刺入樹干皮層的形成層,然後輕撬幾下,使樹皮與木質部暫時分離,也可在撬開的樹皮內塞入大小適當的石塊,然後用麻皮可棕皮纏繞包紮,待傷口癒合後,樹干局部膨大隆起,呈龍鍾之態。
2. 撕裂法
就是對需要疏剪的枝條,不用剪刀而是用手,連同樹皮和部分木質部一起撕除,使樹木露出一道木質溝槽,傷口癒合後好似自然形成,給人以古雅老殘的印象。
3. 棍棒彎曲法
就是以粗細適宜的木棍、竹竿、鐵棍、硬塑料管、鐵管等棍棒為支架,根據造型設計,把幼樹主幹纏繞在支架上,使之彎曲成形。根據造型設計要求的樹干形狀和彎曲程度,可用一根、兩根甚至三根棍棒巧妙組合使用。由於鐵管傳熱快,對樹干生長不利,可在鐵管表面纏繞布片、麻皮等物隔熱。適用此法彎曲的盆景都是2-3年生的幼樹,樹齡長、主幹硬的不宜採用。彎曲好後,用繩綁扎牢固,在養護期間對枝葉進行修剪造型。綁扎1-2年後,拆除棍棒,略經加工,就成為一件彎曲自然、婀娜多姿的桂花盆景了。
4. 疙瘩法
採用此法造型,一般選用枝幹柔軟的幼樹,在其主幹出土不高處打一個結或窩一個360度的圓形,稍加綁扎,經過幾年的栽培(同時提根)、修剪加工,即可成為形態優美別致的盆景。
5. 去皮法
就是在桂花盆景觀賞面,樹乾的中下部,豎向、形狀不規則地除去一塊樹皮,露出木質部,待創傷癒合結疤後,樹干便顯得蒼老美觀。
6. 剖干法
就是在盆景觀賞面,樹乾的中下部,先去掉一塊樹皮,然後用利刀或小鑿子,除去木質部三分之一左右,結疤後露出凹狀木質部,以顯示盆景的古老奇特。但剖干不可過深,最深不能超過樹干直徑的二分之一;也不可過多,一般一株盆景剖1-2處即可,否則會影響盆景生長,並有“千瘡百孔”之嫌。
7. 折枝法
折枝法又可分為折枝留痕和折而不斷兩種。
(1) 折枝留痕法。就是在樹木枝幹欲折斷的部位,先用鋸鋸一條溝,深達枝條直徑一半左右,然後連皮與木質部一起撕下,傷痕癒合後,宛如自然長成,形態美觀。
(2) 折而不斷法。就是將欲折枝條先用金屬絲纏繞,然後把枝條折斷一半(折而不斷,枝條仍然成活)。折枝角度和部位視造型需要而定。一般一株盆景只折一二枝,折枝曲線硬直而剛健,別開生面。
8. 豎剖樹皮法
有的盆景樹干平滑無老態,春季可在樹幹上豎向剖割幾刀,深達木質部,待傷口癒合後,樹皮就變得粗糙而蒼老了。
9. 就是把樹干豎向劈開。
按造型要求不同,操作方法又分兩種:一種是把樹根、樹干一分為二,但樹冠不分開,也就是說下分上不分,仍然是一株植株;另一種是將樹根、樹干及樹冠都一分為二,成為兩株植株,精心養護,便可做成兩件桂花盆景了。
果樹盆景的造型技術
(一)根的造型方法
1 、換盆法:每換盆一次,將樹體根系往上提一次,使土面超過盆面,隨著日常澆水,使根基逐漸外露。亦可人為的用竹簽、木棒等將盆面的土壤逐漸往下剔除,直到需要的祼露效果為止。
2 、去土法。為使樹木的根基處露,可將樹木埋入較深的盆中,在盆底部盛放肥土,上部放河沙或是爐渣之類的填充物,根據根系生長具有向肥性的特性,引導根系向下生長,這樣可逐漸的把上層填充物往下去除,使根基部分漸漸露出,直到填充物全部去除,根系裸露成型為止。
3 、套裝法:對於一些栽入淺盆進行培養的果樹盆景,為保證成活率,並且使其根系外露,可選用瓦片、木板等物在盆面之上,隨盆的形狀圍一圈形成一個活套,也就是加高盆的原有高度,然後在套內加入河砂等填充物,到一定時期拆除活套後,根基部分即可裸露於盆面之上。
(二)乾的造型方法
1 、做彎法:樹干較粗時,為防止折斷,可在做彎前先將需彎曲部位用麻片、塑料布等物包紮,而後再用力做彎。如仍彎曲困難時,可在需做彎部位用手鋸連鋸數鋸,鋸口深達木質部 1/2 — 1/3 處。然後彎動樹干使鋸口接合,並用塑料布包紮。彎曲造型後的樹干需用鉛絲、麻繩等綁扎固定,在生長季經 3 — 4 個月後即可癒合成型。
對於樹干僅有 2 — 3cm ,且需做彎的部位無疤傷時,多在春季樹體萌動前進行擰干做彎造型,方法是兩手緊握做彎部位的兩端,用力旋扭使其木質部酥裂,而後做彎甚至成結並加以綁扎固定,經年後即可形成奇特優美的干形。
2 、截干法:採集到的樹樁,有的基部樁形較好,而其上部干、枝既直又長,並且不適於作彎造型時,可採用春季萌芽前截乾的方法保留優美的樹樁和樹冠。經截干後不但可調整樹形走向,而且可加大上下的粗變比例,在較小的空間形成自然大樹的形態骨架。也可根據造型需要故意加大傷口甚至造成傷口撕裂,進而培養蒼老的古樹之態。
3 、借代法:對於上部形態較好而主幹下部較細、較高、較直的盆景,常有其基部平淡,頭重腳輕之嫌,可在下部拙劣處,於觀賞面貼一拳後, 以遮醜揚美 , 彌補空虛 , 使其上下平衡穩定 , 增加態勢 , 從而提高觀賞價值。
另一方法是:在姿態優美的死樁上刻一縱向裂縫或盎縱向穿洞,將主幹鑲入後外裹布條捆紮牢固。隨著主幹的增粗,所嵌部分越嵌越緊,並逐漸遮住了嵌合的痕跡,儼然一株姿態、生機盎然的古樁。同樣將幹部嵌入石縫也很有趣味。
(三)枝的造型方法
果樹盆景對枝的加工要求並不像觀葉類盆景那樣細致、嚴格,其原因首先是大多數當年生枝條必須進行冬季修剪,通過修剪進行局部整形;其次,為保證果實發育必須保留足夠數量的葉片,而且許多樹種其結果部位多在枝條的頂端,處理不當會影響當年及翌年的結果;另外,結果後,尤其大果型樹種的果實,常使枝條壓彎甚至下垂而改變原有形態。因此果樹盆景對枝的造型,主要是根據整形的需要,在主要分枝的布局和形態上下工夫。對局部小枝,除對影響樹形的及時處理外,多數結合促花保果和維持樹型作較粗獷處理。當然小型盆景對枝的加工十分嚴格,因為其枝條很少,對觀賞的要求很高。
主枝的選留:主枝的選留應服從整體造型的需要,一般選留 2 — 3 個,著重考慮其形態、方位、層次以及與整體的配合。既要層次清晰,伸展有序,又應避免多、亂、密、繁。對那些平行枝,交叉枝,反向枝,直立枝,對生枝、輪生枝等均應去除或短截。
枝的彎曲主要通過修剪和蟠扎來實現。修剪法,主要是利用芽的方向性來調成枝方向,經多次修剪後即成蒼勁有力的扭曲狀。如需變化的用度較大,可用培養後部枝,回縮前部的方法修剪。
蟠扎常用硬絲(金屬絲)和軟絲棕絲、塑料繩進行。金屬絲蟠扎簡便易行,伸屈自如,但拆除時稍麻煩。使用的鉛絲型號,應根據枝條粗度靈活掌握。蟠扎時,先把金屬絲的一端固定在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貼緊樹皮纏繞。纏繞時要使金屬絲疏密適度,與枝角呈 45 度角。枝條扭轉的方向應與金屬絲纏繞的方向相一致,邊纏繞邊扭旋才不易斷折。纏繞後的枝條經一年生長即可姿態固定,應及時拆除金屬絲。
利用棕絲或塑料繩蟠扎時,先將拉繩栓住被拉枝的下端,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角度,再收緊繩固定上端即可。操作的關鍵是選好著力點,可先用手將枝條按設計要求的方向、角度固定,再選擇下棕絲打結的位置。有些果樹年生長量較大,需及時解除拉繩,避免拉繩深陷皮層內木質部而造成折枝。
3. 怎樣製作樹樁盆景
製作樹樁盆景需要選擇合適的採挖時機,落葉類樹種建議從立冬落葉後到第二年的萌芽前,常綠樹種則可在春季2月-5月進行,部分樹種一年四季皆可採挖,但夏秋兩季不宜,因高溫蒸發量大,養護復雜。
在野外山谷、溪邊或高山風口尋找理想的素材,選擇樁體時要考慮其可塑性,避免亂采亂挖,珍惜自然資源。採挖前先修剪不合要求的枝條,清除障礙物,使用鋤頭挖一圈深溝,鋸掉主根和大根,保留毛細根,輕搖樹樁分析根部情況。對於生長在石縫中的樹樁,需備特殊工具如鐵錘、釗子、鐵棍等。採挖後,最好用包紮物捆綁土球,置於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松柏類樹種採挖時必須帶土球,否則難以成活。
採挖後處理,需仔細觀察樹樁,分析最佳觀賞面及桿枝的取捨,修剪根部,根據盆栽要求進行。對於新手,可請教有經驗者,避免隨意修剪。須根不多的樹樁可先種下,成活後再分次剪除。部分樹種枝桿需多留,如雀梅和朴樹等。冬季挖回的樹樁應留長一些,待理想位置的芽萌生後再做取捨。修剪後,需對截口和大根鋸口進行封口處理,可用蠟、白膠或油漆,確保水分保持,促進萌芽成活。根部最好用高錳酸鉀消毒,促進生根。
下山樁的培植方法有多種選擇,可直接地栽、盆栽或建池栽種。直接地栽生長快,水管理較少,但操作不便;盆栽生長慢,需注意盆土營養、水分管理及防凍;建池栽種生長快,操作方便,根不亂長。選擇合適的方法後,完成栽種,澆透水,根據季節做好保溫、保濕和遮蔭工作,避免陽光直曬。第一年生長正常後,可進行造型修剪,適當施肥,但需注意濃度,以免燒根。
4. 野生植物樁怎樣採挖製作盆景
現場盆景的長處是它們快速且隨便閃動。接上去,我將和陰歷新年的師長教員談談關於在野外開放盆景堆的結果。

苔蘚保管水,在鍋中注入一次澆水,置於半陰養護。(三)在蒸騰前,年份的種類和年份應小,樹的枝條、枝條、枝葉的修剪、清雅、俗氣、典雅、優雅,剪裁後,將塑料薄膜塗抹在截短的嘴上或用PLA袒護。斯蒂克。開掘和了債後,在盆栽前應堵截根和枝葉,瘦語用鋒利的刀切割,使樹皮與木質部之間無裂紋。然後在瘦語上應用熔化的白色蠟塗層,也能夠應用蠟摩擦傷口,使瘦語在平均蠟上,並且當放置時樹皮和木質部不會開裂。然掉隊入盆地,進入正常保護。蠟塗層可增加植物的蒸騰傳染,保護傷口,避免因液體滲漏而惹起的陳舊陳腐傳染。(4)在樁上鋪設新樁後,用新的塑料薄膜袒護樹樁,以增加水的蒸發量。但我們該當慾望澆水不要過度,不然很隨便招致陳舊陳腐的根。施肥不宜太早。當新的枝條長到超越5厘米長時,塑料袋在陰天可以被除去,從而殘根可以或許適應弱光下的外部前提並加強抵當力。開掘天然野坑可以遵循其天然的外部假定,構成一個更具野性和天然魅力的樁。
5. 矮霸盆景快速成型法
矮霸盆景的特點是矮小但較霸氣,所以要想製成矮霸盆景,主要運用截桿蓄枝的手段,對植株修剪鋸短,確定好鋸短的主幹位置,之後將主幹部分鋸斷,還要注意好修剪。還可以用柔軟鐵絲捆綁枝條的方法來促進矮霸盆景製成,本身枝條柔軟的盆景可用纏繞的方法促進矮化,還可以噴矮壯素來調節。
一、快速成型法
1、修剪鋸短:矮霸盆景的特點是矮小但是感覺比較的霸氣,所以要想製成矮霸盆景,主要是運用截桿蓄枝的手段,可以對植株進行修剪鋸短,確定好鋸短的主幹位置,之後將主幹部分鋸斷即可,還要注意好修剪,傷口處要注意不能沾水引起腐爛。
2、捆綁枝條:除了修剪之外,還可以通過捆綁枝條的方法來促進矮霸盆景製成,准備一些比較柔軟的鐵絲,附著在枝條上進行纏繞捆綁,促進造型構成,以此來達到矮化的目的。
3、纏繞:對於一些本身枝條比較柔軟的盆景來說,可以使用纏繞的方法,也能達到矮化的目的,製作成的盆景造型也很具有美感。
4、噴施矮壯素:除了對盆景的修剪造型之外,還可以往枝幹上噴施矮壯素,這也是一個輔助的小手段,可以促進矮霸盆景快速成型。
二、日常管理
1、適當控水:對於矮霸盆景來說,在日常的養護中,注意不能過度澆水,需要進行適當的控水,平時保持見干見濕的澆水方法,不能在土壤中存有積水。
2、陽光照射:滿足好陽光的照射,促進矮霸盆景生長、促進枝葉繁茂。
矮霸盆景是怎麼培育的
盆景中所謂的「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在矮霸盆景上可謂表現的是淋漓盡致!
盆景用樹之所以矮小,其較直接、較有影響力的、甚至可以說較神奇、較偉大的手段就是「截干蓄枝」。
中國盆景的歷史較少有一千多年,而截干蓄枝的歷史則不足百年。資料顯示,此項前無古人劃時代的技術,由盆景泰斗孔泰初先生首創。
十數年乃至百年老樹通過「截干」變矮,然後經過多年「蓄枝」過渡之後,高大之樹則搖身一變、面貌迥異。其干身虯曲滄桑,其跟腳穩如泰山。
物理手法的截干蓄枝,屬於盆樹矮小方法的大動作,那麼縮節矮壯類的化學手法噴施,應該是輔助小動作吧!
另外在盆樹事前的選擇上,那些在惡劣自然環境下生長的、在人畜蟲踐踏破壞過的樁材,都是首選。因為它們有條件成為天然的矮,只是這種「天然美女」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
一根直桿的樹如何造型
一根直桿的樹可以打造高聳式、矮霸式、文人式、枯乾式、劈桿式、彎曲式等造型。
下面介紹兩個造型吧!
①高聳式應選在五到八公分之間的樹苗,對樹苗合理修剪。比較矮小的樹,可製作成矮霸式,需運用蓄枝截桿的方法截頂。喜歡情致的人,可將直桿的樹打造成文人式,粗細約在二到五公分較合適,培育較長的枝條彎曲垂直往下。
②矮霸盆景,顧名思義,即盆景中的那些「小個子」們,雖然「矮」「小」,但卻並不失王者的霸氣。矮霸就像是高聳的矮化版 ,兩者都採用單結頂,需要運用蓄枝截桿的方法結頂 ,蓄養頂枝過渡自然需要大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