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盆景
1. 山水盆景的直立式是怎樣布局的
山水盆景的直立式:山石縱軸及其皴紋線基本上與盆面垂直,山體形象呈直立狀態。應用這種形式宜將峰嵴線處理成大起大落的起伏變化,以獲得生動效果。直立式是最常見的山體構圖形式,適合於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獨峰式及重疊式等多種平面布局形式結合應用。
傾斜式:山石縱軸及其皴紋線與盆面呈55度左右的夾角,山體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傾斜式常與偏重式布局結合應用,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盆內所有山峰都朝同一方向傾斜,具有較強的動勢。另一種是盆內主體山峰傾斜,隔江的客體山峰直立。後一種形式應注意客體山峰不應過高,使其僅為主峰的1/4左右為宜,若客峰過高會失去景物的統一性。
懸崖式:主山高聳,其上部向一側伸出做懸垂狀,下部虛空,山形常表現為上大下小,重心高而偏向一側。給人以挺拔險峻之感。應用懸崖式應注意險中求穩,其方法之一是加長與懸垂部分同方向的山腳,使總體上形成不規則的「C」字形;其方法之二是加強懸垂主峰背後次峰的重量以取得平衡。懸崖式常與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結合使用,以懸崖式作主峰,客體山峰一般應低於主峰高度的1/3,以襯托主峰的險峻雄奇。
山巒式:山峰不高,但山與山相互連結構成山脈,如波狀起伏。主峰高一般是盆長的1/5左右。山巒式最適合與重疊式布局結合應用,也可與開合式結合應用,表現一派遠山景象。
象形式:山石的體形、輪廓大致象某種物象。或是象人物,或是象動物。象形式可以增加山水盆景的趣味性。採用象形式時,應注意對物象的摹仿,不能過於逼真,太逼真則無想像餘地,會顯得庸俗。對物象的摹仿應在「似與不似之間」。
2. 什麼叫自然型盆景和蓄干截枝
自然型盆景:這種盆景力求模擬自然界的樹木神態,形態多變,極富自然之美。其中,蓄干截枝是一種修剪技術,其目的是為了促使盆景生長出更多枝條。以下是自然型盆景的十二種主要形式:
1. 直乾式:樹木直立,呈現出古木參天、巍然屹立的氣勢,又稱為大樹型。
2. 卧乾式:樹干橫卧於土面,枝條和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又稱臨水式。
3.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宛如蒼崖古松。根據懸掛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半懸崖和全懸崖兩種,揚州又稱「掛口」。
4.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猶如雷霆擊打風倒之勢。
5. 曲乾式:樹干盤曲如虯龍,常見於傳統形式。
6.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錯落,枝條四齣。包括雙乾式、三乾式和一本多乾式等不同類型。
7. 枯乾式:樹干斑駁,洞穿蝕空,充滿古意。
8. 垂枝式:枝葉下垂,猶如綠波盪漾。
9. 風動式:枝葉隨風飄動,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10.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低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11. 提根式:通過栽培和造型技巧,展現虯曲蜿蜒的根系,呈現蒼古氣勢。
12.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的叢叢疏林。
蓄枝截干:這是盆景樹木修剪的一種技術。當枝(干)長到一定粗度後,進行強度的剪截,然後在枝(干)上選留合適位置的新枝,待這些新枝(干)蓄養到適當的粗度後再進行剪截。年復一年地重復這一過程,逐步形成樹冠。採用這種整形方法,可以使枝乾和葉的比例協調,上下均衡,枝乾瘦硬如曲鐵,樹形順應自然,不拘一格,雖由人作,宛若天開。
3. 山茶盆景造型有哪幾種形式
山茶盆景造型一般按山茶樹型,可分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懸崖式、垂枝式和提根式等。
(1)直乾式 主幹直立或基本直立。可採用直立式的山茶品種,如松子、大紅牡丹、花鶴翎等。這類品種單株栽或2~3株合栽均可。待長到一定高度後進行摘心,使其分枝擴張,雄偉挺拔,層次分明,疏密有致,體現山茶在大自然中的景觀美。
(2)斜乾式 直立型的山茶品種也可以製作成斜乾式。將主幹傾斜栽種,一般用鉛絲蟠扎,略帶彎曲但又不卧倒,樹冠偏於一側,樹勢舒展,有一種橫空出世之態。
(3)卧乾式 直立型的山茶品種還可以製成卧乾式。把主幹橫傾,呈平卧狀態,小枝莖均向上生長,姿態古雅獨特。配置卧乾式應用長方形盆,使樹干偏於一方,或藉助山石加以陪襯,力求姿態均衡美觀。
(4)曲乾式 主幹彎曲向上,有如蟠龍,或如曲蚓,常見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干雖彎曲,但枝葉層次分明,樹勢分布有序而不紊亂。四川的山茶盆景造型多用這類形式製作。
(5)懸崖式 採用擴張型或叢生型山茶品種,如粉玲瓏、粉霞、茶梅、六角白等。這類品種主幹矮,側枝多。可將主幹和側枝傾於盆外,樹冠下垂如懸崖狀呈現出頑強剛勁的風格。因栽種時植株崖垂幅度大小和程度不同,又分半懸崖式和臨水式。半懸崖式,主幹飄出盆外,樹勢造型結構上保持均衡和穩定,有自然瀟灑之態。臨水式介於卧乾式與懸崖式之間,形態也極幽雅美觀。
(6)垂枝式 採用垂枝型的山茶品種,如孔雀椿、春節、甜香水、點雪等。利用這類品種的樹枝細長、繁多而又下垂或匍匐的樹姿製作。其主幹可製成直干、斜乾等多種形式,分枝下垂,看去有柔和飄逸之態,風格別具一格。
(7)提根式 各種山茶品種都可採用這類形式製作。這類形式的盆景欣賞以根為主。製作時,將主根截去,再將粗壯有力的側根彎曲在表土之上,生長頑健而質朴,極盡蒼勁古拙之致。
4. 看看這二十一種盆景的造型款式
盆景是將自然界中樹木的優美風姿以藝術手法再現,而非純粹的自然狀態。創作盆景時,老樁幼樹需經過藝術加工,去除不美觀的元素,保留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以創作出古樸典雅、形態奇特的樹木盆景。以下介紹二十一種盆景藝術的款式。
(一)直乾式
直乾式盆景的主幹挺拔直立或略有彎曲,高度後才分枝。樹身雖小,卻有頂天立地之氣勢。創作時應注重枝葉造型,樹干蒼老,懸根露爪,搭配山石,增加趣味。直立式盆景適合淺盆,長方形或長橢圓形,定植時應偏移中心,另一端配以山石以求均衡。
(二)斜乾式
斜乾式盆景將樹木植於盆缽一端,樹干向另一端傾斜,傾斜度約45度,單株栽植,有山野老樹的姿態。常用植物如羅漢松、五針松等。創作時宜用淺盆,長方形或橢圓形,紫砂淺盆尤佳。
(三)曲乾式
曲乾式盆景將樹干自根部至樹冠頂部蟠折彎曲,形成游龍狀,層次分明。創作重點在樹干,選用幼樹進行加工製作,用金屬絲蟠扎,使之屈作回蟠勢。
(四)雙乾式
雙乾式將一株樹分為兩干或兩株同種樹木栽植於同一盆中。樹干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一俯一仰,造型優美。大株植於盆缽一端,小株依於旁邊。
(五)一本多乾式
一本多乾式指一株樹木超過三干,樹干高低參差不齊,形態萬千。
(六)臨水式
臨水式盆景樹干橫出盆外,不倒掛,宛如臨水之木。創作時應選主幹出土不高即向一側平展生長的樹木素材,主幹彎曲,枝葉自然分布。用盆宜選深圓筒盆,六角形盆,盆高更能襯托臨水之感。
(七)二彎半
二彎半盆景是將樹干從基部開始向一側傾斜,然後向反方向橫拐形成彎,橫拐時樹幹略向前旋曲,再彎曲回來。
(八)懸崖式
懸崖式盆景樹干從基部垂直,從中部開始向一側傾斜,樹梢向下生長,模仿自然界懸崖峭壁上的樹木形態。
(九)卧乾式
卧乾式盆景樹乾的主要部分橫卧於盆面,樹冠枝條昂然崛起,樹姿蒼老古雅,富有野趣。
(十)枯乾式
枯乾式盆景樹干頂部枯朽,露出木質部,裸根如爪,給人以積極的精神振奮。此類盆景配淺盆或中等深盆,古盆為佳。
(十一)枯梢式
枯梢式盆景枝繁葉茂,樹干頂部枯禿,如挺立於高山的青松,傲霜鬥雪,有老當益壯之勢。
(十二)俯枝式
俯枝式盆景樹干在一定高度有一枝斜向下方生長,俯枝與樹乾的夾角以60度左右為佳。俯枝以下的枝條應剪除或僅留一小枝。
(十三)風吹式
風吹式盆景表現樹木在狂風中彎曲偏向背風面的形態。抓住樹形變化製成盆景,給人啟迪和聯想。
(十四)垂枝式
垂枝式盆景使用柔軟多枝的樹種,採用以扎為主、以剪為輔的方法,所有枝條下垂,主幹可直、斜或曲乾式。枝條形狀柔軟飄逸,給人悠閑自得之感。
(十五)提根式
提根式盆景以根部為觀賞重點,樹根拱出盆土,如蟠龍巨爪支撐全株,蒼老質朴,具有頑強生命力。
(十六)連根式
連根式盆景模仿自然界的樹木因受自然災害影響,樹干卧倒於地面,樹根向下生長,枝葉向上生長形成樹冠。
(十七)叢林式
叢林式盆景將多株樹木合栽於一盆,表現山野叢林的風光。多為同種樹木合栽,亦有多種樹木合栽。
(十八)樹石式
樹石式盆景將樹木栽種在山石之上,樹根扎於石洞內或石縫中,是將樹木與山石巧妙結合的盆景形式。
(十九)偽裝式
偽裝式盆景在枯死樹樁適當部位刻裂溝,嵌入幼樹,外麵包裹布類,固定幼樹,盆栽養護。經過培育,幼樹嵌入痕跡消失,枯樁猶如蒼老樹木。
(二十)象形式
象形式盆景將盆景藝術與根雕藝術融合,以動物形象為主,如「孔雀開屏」、「雄鷹展翅」、「大象」等,姿態萬千。
(二十一)文人樹
文人樹興起於嶺南派,共同特點是聳高、清瘦、瀟灑、簡潔,枝條分布在樹干3/5以上,通過樹冠的簡化表現景物神韻,受到盆景愛好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