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巧雲式盆景

巧雲式盆景

發布時間: 2025-04-14 16:58:46

盆景造型有幾種行派

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藝術處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孤或叢林神貌的藝術品。
樹木盆景依觀賞的不同,分觀葉類、觀花類、觀果類三類。
觀葉類 以觀賞植物葉的形態、色彩和四季變化,以及枝、莖、根千變萬化神貌的樹木盆景。觀葉類樹木盆景為各風格、流派樹木盆景的主體類型。如:揚派盆景的松、柏、榆、楊盆景等;蘇派分景的檜柏、真柏、雀梅、榆、三角楓盆景等;川派盆景的羅漢松、銀杏盆景等;嶺南派盆景的九里香、雀梅、榆、福建茶盆景等;海派盆景的五針松、黑松、;羅漢松、真柏盆景等;通派盆景的羅漢松、五針松、黃楊盆景等;浙派盆景的五針松、檜柏盆景等。
觀花類 以觀賞植物花的形態、色彩和花期變化,以及葉、枝、莖、根千變萬化的樹木盆景。
觀花類樹木盆景,徽派盆景以游龍梅盆景,川派盆景以貼梗盆景、六月雪盆景等為其主體類型;其他各風格、流派樹木盆景雖不以觀花類為主體類型,但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觀花類樹木盆景。如:揚州的疙瘩梅盆景、提籃梅盆景、碧桃盆景、迎春盆景等;蘇州的劈梅盆景、蠟梅盆景、紫薇盆景、迎春盆景等;南通的六月雪盆景、杜鵑盆景等。
觀果類 以觀賞植物果的形態、色彩和果期變化,以及葉、枝、莖、根千變萬化神貌的樹木盆景。
觀果類樹木盆景,川派盆景以金彈子盆景,徐州果樹盆景以蘋果、梨、山楂盆景等為其主體類型;其他各風格、流派樹木盆景雖不以觀果類為主體類型,但同樣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觀果類樹木盆景。「揚州的香椽盆景等;蘇州的石榴盆景等;上海的海石榴盆景、胡頹子盆景;南通的虎刺盆景、枸杞盆景等;貴州、湖北各地的火棘盆景等;蚌埠的天竺盆景等;北京的葡萄盆景等;金華的佛手盆景等;廣州的金柑、山橘盆景等。
樹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為規則型、象形型、自然型3種,從發展趨勢看,以自然型為主。
1、 規則型:多為傳統形式,有一定規范程式,造型工整嚴謹,適合廳堂或門庭對稱布置;氣氛莊重華貴。除揚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傳統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繼承法基礎上加以創新。如揚派盆景的「台式」、「巧雲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滾龍抱珠」、「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彎半的「文樹」、「武樹」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龍彎」盆景等。
2 、象形型:以松柏類或觀花類植物剪紮成龍、鳳、獅、虎、象、鷹等飛禽走獸以及人物、圖案,並題以吉祥用語,如「龍鳳呈祥」、「二龍戲珠」、「萬象更新」、「大展宏圖」等,以供祝賀、喜慶、節日用。
隨著時代的前進,象形盆景已不多見。開封龍亭公園應用象形盆景剪扎技藝與植物造型相結合,將地栽圓柏剪綵紮成龍鳳、塔亭以及熊貓、唐老鴨、火車、直升飛機等造型,組成龍亭植物造型園,別開生面。
3 、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
其造型可概括為12種形式。
直乾式:樹木直立,有古木參天、巍然屹立氣勢,廣州又稱大樹型。
斜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也稱臨水式。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有似蒼崖古松。樹干懸掛不低於盆底稱半懸崖,低於盆底的稱全懸崖。揚州又稱「掛口」。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似雷擊風倒之勢。
曲乾式:樹幹革命蟠曲虯龍,多見於傳統的形式。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枯乾式:運載干斑駁,洞穿蝕空,極饒蒼古之氣。
垂枝式:枝葉下垂紛披,猶如柳垂綠波。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你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根據「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評比委員會研究決定,中國盆景分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種規格。
樹木盆景規格以樹木的根頸部至樹梢的長度衡量。山水盆景、樹石盆景以盆的長度衡量。竹草盆景似同樹木盆景,微型盆景分別似同樹木盆景、山水盆景。

㈡ 規則型盆景主要有哪些形態

規則型:規律類樹抄樁襲是歷代盆景製作者們傳下來的、具有一定造型定式和技法程序的樹樁類型,全國一些歷史形成早的盆景流派都保留了各自的規律類造型技藝和式樣,如四川成都、江蘇揚州、安徽等地。

川派規律樁景:川派樹樁盆景用棕絲蟠扎造型(即用棕絲在樹乾和分枝上蟠扎連續漸變的半圓形彎子並施以修剪而成),初造型時,以蟠扎為主,其後加以補蟠、修剪為主,使其達到要求的造型。

揚派規律樁景:揚州的規則型樹樁主幹造型較為隨意,講究的是枝盤的「雲片」式的蟠扎和棕絲的運用,棕絲的運用稱為「棕法」。揚州盆景,以自幼栽培、人工剪扎為主,強調精扎細剪,所秋用的「棕法」有11種之多,枝盤為平盤枝即雲片1~2層稱為「台式」多層的稱為「巧雲式」,枝盤彎講究枝無寸直。

蘇派規律樁景:蘇州盆景的傳統類樹樁多為規則型,一般為「六台在托一頂」或「二彎半」「三彎半」造型。

徽派規律樁景:徽派盆景傳統身法的「游龍」、「扭旋式」即磨盤彎最具特色,「游龍式」多用於梅樁製作,而「磨盤式」則多用於檜柏、黃山松等樹種製作。徽派傳統樹樁通常以棕繩、棕絲、棕披(棕櫚葉片)、薴麻等材料進行粗扎粗剪,並以竹片作綁扎輔助墊襯材料。

㈢ 盆景中的雲片是什麼意思

雲片是樹樁盆景中用棕絲剪扎法,將枝葉紮成平整的薄片。一般頂片的內形狀為圓形,中下片容多為掌形,有如藍天中層雲涌簇之概。

雲片最初是仿效自然界樹木的形象,如著名的黃山迎客松枝葉平展,樹冠偃蓋,概括加工形成的。雲片也吸取了山水畫中蒼松翠柏的遠景姿態,它不求細節的描繪,而注重樹冠的總體構圖形象,裝飾性很強,給人以優美清秀的感覺。

雲片的大小與多少應以樹形及植株的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約1~9片。雲片1~3層的稱「台式」,多層的稱「巧雲式」。雲片的安排,疏密有致,高低相宜,散布四面八方,層次分明。雲片極平整,如將清水滿置其上,也無外溢之慮

㈣ 揚派盆景技藝的主要作品


景名:巧雲,樹種:黃楊,該作品為揚派盆景傳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萬覲棠先生的遺作。這是一件典型的揚派「巧雲式」佳作,根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的畫理,運用11種傳統棕法技藝,將枝葉精扎細剪成一層層極薄而平行的「雲片」,層次分明。嚴整平穩,富有工筆細描裝飾美的地方風格。1985年榮獲第一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一等獎。 景名:岫雲 ,樹種:黃楊,揚派盆景風格在清代揚州最為盛行,當時的剪扎技藝已達爐火純青。該作品即出自晚清時期,也曾有過一度衰弱和荒疏,以至造成殘缺。但後經盆景藝人悉心養護和精心修整,逐漸恢復昔日風采,達到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的效果。1989年榮獲第二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繼承傳統獎。2002年榮獲第三屆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金獎。
明末遺韻
景名:明末遺韻,樹種:園柏,揚派盆景風格開始形成於明代。此作品為明末遺物,至今約400多年。由於歷經戰亂,長期未得到很好的養護,新中國成立後移交園林部門時已經整個「長荒」。經盆景藝人精心照料,認真剪扎,又重現了昔日風采。近十多年來,在造型上有所改進,「片雲」適當加厚,中間稍微凸起,更接近自然界高山松柏之形態。 景名:青雲,樹種:黃楊,在揚派盆景中,主幹在兩干以上並且分離,但懸出盆面的根部連成一體的樹形,通常稱作「過橋式」。這件黃楊盆景即為「過橋式」代表作,兩干一主一次,一立一卧,看似兩株合栽,但懸出盆面的根部相連,如一座小橋。此類樹形由於其培育難度較大,故一般較為鮮見。該作品1997年榮獲第四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三等獎。2000年榮獲第三屆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銅獎。

㈤ 愛木愚解盆景口訣01--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口訣: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愛木愚解 :這個和「片雲」算是楊派盆景兩大特色。依據中國畫 「 枝無寸直」的畫理, 使不同部位寸長之枝有「 三彎」( 簡稱一寸三彎)。盆景可以算微縮的自然,也決定了盆景不適合留長枝。這樣才能枝短節多,豐滿有型。所以盆景想速成是不現實的,即便是速成了,也缺少時間的韻味。

揚派盆景及其風格

以揚州為中心的揚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南通、如皋、鹽城等地,由於地處江蘇北部,故又統稱蘇北派。

揚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交通十分發達,加之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早在唐朝就是全國最繁華的商業城市之一,所謂「一揚二益』沖的「揚」即指此地。這里山明水秀,風光旖旎,文人薈萃,商賈雲集,既是魚米之鄉,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審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傳統,白居易的一曲《憶江南),讓人們吟唱了一千多年,成為人們夢里留連忘返的「天堂」。在這么一個地域環境中孕育出來的盆景藝術,蒼古清秀,靈巧飄逸,尤其是在全國各流派中獨樹一幟的「雲片」造型,更顯示出豐厚的文化意蘊,彷彿進入了《憶江南》夢幻般的瑰麗世界,韻味無窮。揚派一代宗師萬覲棠的代表作《巧雲》、《瑞雲》、《翠雲》等,不但在國內各大型盆景展覽評比中一再奪魁,而且飲譽海外,在世界盆壇引起震動,其作品遠銷英國、日本、德國、丹麥、荷蘭等國。

揚派樹樁盆景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一。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抓清汗步相似z處,問好米用標公蟠扎,精扎細剪,單是棕法就有11種之多(揚、底、撇、靠、揮、拌、乎、套、吊、連、縫入雲片要求距離相等,剪扎平正,片與片之間嚴禁重復或平行,觀之層次清楚,生動自然。雲片大小,觀樹樁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為了使雲片平正有力,片內每根枝條都彎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彎」。現在採用「寸結寸彎雞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個結,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比傳統的「一寸三彎」簡易多了。與雲片相適應的樹樁主幹,大多皤紮成螺旋彎曲狀,勢若游龍,變幻莫測,氣韻生動,舒捲自如,慣稱「游龍彎」。雲片放在彎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蔥翠欲滴,與主幹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顯示出蒼古與清秀。

揚派盆景分為兩支:揚州、泰州一帶稱為西派,以「游龍彎」為主要標幟;南通、如皋一帶稱為東派(現在也稱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為單獨一派,不過,按傳統劃分,屬於揚派),則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

「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到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畫,酷愛盆景,「兩彎半」經他不斷完善在盆景藝壇上佔有突出的位置。

製作獅式有5個要點:一提根、二頓節、三拿彎、四做片、五收頂。前二者表現古雅,後三者妙在傳神。須要大而圓,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獅頭的韻味。主幹的最佳效果是:一級。二駝。三抬頭。四回項。寓彎於直,須根相應,狀如坐獅,回首顧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楊派「雲片」那麼嚴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彎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彎的左右各一片特別重要,能夠體現獅子的動態,上下兩片相對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靈活現的藝術效果。獅式盆景還有另一種布局,盆中植大、小樹樁各一,構成「母子樹」,經過分別造型表現「太師少保」之類的主題。

「疙瘩式」是揚派盆景在樹樁造型上的又一種形式,製作必須從樹木幼小時開始,即在主幹基部打一個死結,或繞一個圓圈,成疙瘩狀,顯得奇特別致,可分為「單疙瘩」、「雙疙瘩」和「多疙瘩」。

揚派的山萬盆景以平遠式為主,蘊涵著「潮平兩岸闊,風正~帆懸」的江南情致。

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構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產的斧劈石外,還使用外省的沙積石、蘆管石、英德石等。

㈥ 中國盆景藝術流派有哪些

1.揚派揚派(揚州)盆景整體壯觀,採用以扎為主的造型方法,具有繪畫中「工筆細描」的特色。它在造型上講究「一寸三彎」,根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的畫理,用棕絲將每寸枝幹纏成三彎,最後不留束縛的痕跡。其次,它講究「疙瘩法」、「提根法」,即在樹木幼小的時候將主幹基部打一個死結,或繞一圓圈成疙瘩形狀,從而顯得蒼勁、奇特;另外,將樹木的根部逐年向上提,使其拔地而起,便有龍盤虎踞之妙。揚派盆景貴在自幼培養,講究深功,兼有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

2.海派海派(上海)盆景以松為基本材料,以鉛絲蟠扎見長,具有明快流暢、自然入畫和小巧玲瓏的獨特風格,是盆景藝術創新的一個範例。海派盆景或自幼培養,或從山野掘取樹樁培養,造型均採用「粗扎細剪」的方法,即先用金屬線將主幹蟠扎加工,一年後拆除,以後就以修剪加工為主,以達到層次分明的效果。在修剪上,吸取嶺南派蓄枝截乾的長處,顯得蒼勁自然。近年來出現了「微型盆景」和裝飾牆壁的「掛壁盆景」。

3.嶺南派嶺南樹樁盆景以蒼勁、古樸著稱,它或挺拔雄奇,或瀟灑輕盈。截干法是嶺南派獨創的方法,即在樹樁、樹乾的適當位置截斷,讓截留下的樹干頂端長出不定芽成為新的頂梢。它提倡根要提,要露,平底起爪舒展,顯示久經風雨而盤龍穩固的風貌;樹干要矮壯而帶轉,由大而小,順其自然,幹上多皺裂、鳥眼、嶙峋,顯出古樹稀嶺;干、枝高低、粗細比例適度,前不撞後;樹種葉片較細,結頂自然流暢。

4.蘇派蘇派(蘇州)盆景主要特點是「雲片」枝盤造型,具有清秀古雅的風格。枝片「薄如厚紙」,幾近水平。枝片配置每株三片以下為台式,三片以上為巧雲式。樹樁主幹屈曲無定則,以低矮著稱,高不盈尺,配以既圓又薄的枝片,儼然黃山古松。此外,在主幹造型中還有疙瘩式、提籃式,以剪裁為主,蟠扎為輔,粗扎細剪,剪扎結合。

5.川派川派(四川)盆景也採用棕絲蟠扎和講究樹干彎曲,但它以雍容曲雅、虯曲多姿見長。

熱點內容
戲曲蘭花獎 發布:2025-04-16 02:10:02 瀏覽:125
畫盆景植物 發布:2025-04-16 01:59:06 瀏覽:836
上海十花店 發布:2025-04-16 01:46:43 瀏覽:415
夏季花卉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01:43:36 瀏覽:983
玉蘭花擺件 發布:2025-04-16 01:35:03 瀏覽:547
帶刺玉蘭花 發布:2025-04-16 01:22:10 瀏覽:425
孤峰山水盆景圖片 發布:2025-04-16 01:15:43 瀏覽:9
花及其花語 發布:2025-04-16 01:14:51 瀏覽:796
丁香和君蘭 發布:2025-04-16 01:13:31 瀏覽:711
雀巢康乃馨奶粉成分 發布:2025-04-16 01:10:14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