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山石盆景石料

山石盆景石料

發布時間: 2025-04-15 17:06:24

『壹』 山水盆景的石料膠合加工法是怎樣做的

經過加工的石料,如果某些部分還不足,可以用別的石料來拼接。膠合就是將組合好的山石粘合固定的過程。膠合方法主要有水泥膠合和環氧樹脂膠合。水泥膠合常用300~500號水泥,加入少量細砂,水泥與砂的比例為2:1左右,但膠合硬質山石時水泥中應少摻或不摻砂。水泥中加入108膠可增加其粘合強度。膠合內容主要有石間膠合與石底膠合。

『貳』 山水盆景的石料的加工

(1)工具
①錘子。平口錘(如斧頭狀),適合加工松質石料;尖頭錘(即一端尖,一端平口),用以鑿洞和雕琢石紋;平頭錘,於於打鑿子。這三種錘子應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特製大、中、小規格,以備用。
②鑿子。用以加工洞、穴、石紋。鑿子必須是鋼質的,長短、大小應根據需要而定,可多備幾套不同規格的鑿子。
③鋼鋸。用鉗工使用的弓鋸即可,但鋸齒要粗些。鋼鋸用於鋸截疏鬆的石料和在石料上鋸出縱、橫石紋。
④刻刀。有平口、圓口、斜口等形狀,要備有各種規格的刻刀。刻刀用於松石的精雕細刻。
⑤篩子。以金屬制的最耐用,用以篩泥、砂、肥料等。
⑥小鏟。主要用來拌和水泥以及配石時鏟水泥拼接山石。
⑦刷子。水泥膠接山石前,必須用刷子將交介面刷凈,膠接後,把在外圍的水泥輕輕刷去。
(2)材料
①水泥。標號越高越好。松質和硬質石料都可以用水泥拼接,但拼接白石料要用白水泥。
②黃沙。用來拌和水泥,如用白水泥時,則要用白石米打碎代替黃沙。
③顏料。為了使拼介面的色澤與拼接的石料相似,使拼石後,不留痕跡,多用墨法或色粉與水泥調拌。
(3)方法
選取了合適的石料後,必須進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無人工的痕跡,雕琢不能過於呆板,而要生動流暢,要簡潔有韻而不能繁雜失度。具體加工的方法有鋸截、雕琢、膠接和襯石四種。
①鋸截法。動手前,對每一塊石,首先要反復認真研究,按照一定的構思,進行去粗取精,截取適合造型部分作主體。剩下的部分因出自同一塊石料,色澤、紋理、質地等方面都相近,可進行必要雕琢造型後作襯石用。不管是松質、硬質石,底部必須要鋸平,使其放置平穩。對硬質石料則需要用金剛鑽和專門設備才能截取,但在鋸截石料時,對質地疏鬆的要特別小心,要用海綿或厚布墊著,也不要用力過猛,以免造成破碎或損壞石身及邊角。
②雕琢法。「玉不琢,不成器」。一般的石料自然形成完美的形態甚少,必須經過藝術加工。在加工雕鑿時,對整塊石頭要全面審視,再三斟酌,以確定觀賞面。確定觀賞面後,把底部截平,然後根據石頭的自然紋理,觀察哪些部位適宜鑿洞穴、峰巒、峽谷、崗嶺、斜坡、懸崖、峭壁等,做到心中有數。在雕鑿時還要掌握松石和硬石的質地,再運用不同的工具,因勢利導地施行雕鑿。近峰紋理線條要細致,遠峰線條要粗獷。
這里介紹幾種表現山石、峰巒的各種脈絡、紋理的p57法:狀如葉脈的荷葉皺宜表現花崗岩的山嶽輪廊;亂麻一樣的披麻皺宜表現土山的風貌;修直挺拔的斧劈宜表現峭壁懸崖高聳入雲的氣勢;橫紋曲折的折帶皺宜表現石山的獨特氣質。
石料經過雕琢、剔刻,各種不同的紋理形成了重岩復嶺、嶔崟相連、深溪洞壑、崢嶸澗道等自然形態,使山水盆景更符合山巒的自然面貌。
③膠接法。石料經過加工,局部仍有某些缺陷,可選用類似或相同的石料來膠接,以彌補不足。但膠接的所有石料,首先必須在石的質地、紋理、顏色、氣勢上大體一致,並用水洗凈,這是拼接山石時應特別注意的問題。其次,硬石不吸水可隨意膠合;松石需要吸水,在膠合時必須留出吸水線路,防止中間隔絕水分,造成石的上半部分斷水,植物不易生長。
通常用的膠合材料是用水泥摻少量與石色相仿的顏料調配而成的。這樣膠合後,就不會露出痕跡。也有的在水泥膠接縫上,塗上原來石粉的粉末,效果更理想。

『叄』 山水盆景的石料雕鑿加工法是怎樣做的

石料經過鋸截後,便可以進行雕鑿加工。雕鑿時,先用平口鑿或鏨子鑿出峰巒丘壑的大輪廊。這一步很重要,影響到整個山石型,最好一氣呵成。開始加工時,不要多著意細部,而應重視大形,大形定好後,才可進行細部加工,雕鑿皴法。

雕鑿松質石料的皴紋,多用尖頭錘敲鑿,或用鋼鋸條拉,還可用刀刻。雕鑿硬質石料,主要用鋼鏨或手工錘敲鑿。雕鑿是松軟石材的主要加工技術之一,要求加工後的形態力求自然,雖由人做,卻如天生。雕鑿常用的工具有小山子、鏨子、鋸條、雕刀、鋼絲鉗等。雕鑿的步驟一般是先輪廓後皴紋、先大處後小處、先粗鑿後細鑿。

第一步,輪廓雕鑿:輪廓雕鑿是決定山形的主要步驟。雕鑿時宜先雕主峰,主峰形狀確定後再雕其它次要山峰。不同地貌中的山形有著不同的輪廓特徵,同一盆景中的山峰形狀應符合同一地貌的輪廓特點,這樣才能達到統一的效果。山峰形狀在統一的前提下還要求得變化。因此,同一盆景中各個山峰的形狀不能雷同;每個山頭的形狀都不能對稱,左右要有變化;同一座山的山腰線要一面長一面短,坡度要一面陡一面緩;主峰一般不能居中,如確需居中其左右兩邊應不對稱。山形輪廓的雕鑿還要做到師法自然,使山形符合自然形態。山峰不能如犬齒般尖銳或如刀山劍樹般林立,也不能平齊如截頂,因為這些山形在自然界極為罕見。山腰線也要自然流暢,活潑生動,以烘托山峰的美。山腳底線在盆面上要有明顯的凸凹變化,應大彎小曲相結合,呈不規則彎曲,避免呈直線或規則曲線。山的正面形狀一般應比側面和背面雕得細致復雜些,凹凸變化要更強烈。但如果是用於四面觀賞的山水盆景,山的背面的美也不容忽視。

第二步,皴紋雕鑿:皴紋是山體表面起伏轉折及溝谷變化所形成的紋理。在山體外形確定後,應進行山形內部紋理的雕鑿,以使山體形象豐滿、生動。

不同地貌中的山具有不同的紋理外觀,在雕鑿時一定要注意皴紋的選用應當與所表現的地貌特點相一致。在山水盆景中常用的皴法有披麻皴、折帶皴、卷雲皴、斧劈皴等。

披麻皴:常用來表現不太高的山巒,卷雲皴宜表現蒼老的山巒。

折帶皴:主要表現水成岩山嶽,特別是崩斷的斜面,其轉折的地方就象折帶一樣。

斧劈皴:狀如斧劈刀砍留下的痕跡,適於表現高聳的山峰。披麻皴和卷雲皴常用於軟石類,折帶皴和斧劈皴常用於硬石類。

皴紋的雕鑿要繁簡適當,太繁則顯做作,太簡則石面笨拙平庸,內容貧乏。同一盆景內,近山宜繁,遠山宜簡。同一座山,正面宜繁,側面、背面宜簡。皴紋深度要有變化,主紋深,側紋淺;山凹處深,山脊上淺。皴紋在石面上分布應是多樣化的統一,既有統一的線性特徵,又呈變化多端的分布狀況。

如果石材原有的自然石面有較好的皴紋,就不須再雕鑿,特別是硬石類,自然石面尤為可貴。如斧劈石、千層石斷端具有天然的折帶皴形態,而英石石面紋理則具有斧劈皴的特徵。

第三步,消除痕跡:石料雕鑿加工後,應消除人工痕跡,可用砂輪或鋼銼打磨,軟石類也可用鋼絲刷順皴紋方向刷動,以消除生硬的線棱及鑿擊時留下的白點等,使舊石面與雕鑿後的新石面顏色一致。也可用煙熏、強酸腐蝕等方法消除人工痕跡。

『肆』 盆景用什麼石頭裝飾比較好

盆景用什麼石頭裝飾比較好?

製作山石盆景的石料很多,一般分松石和硬石兩大類。松石又稱上水石,這種石料,質地疏鬆,利於吸水,可以栽樹種草,加工方便。硬石石料堅硬,天然紋理美觀,形態奇特,不吸水,不能點種植物,雕琢加工也較困難。我國各地石料資源種類繁多,可就地取材,創作出具有地方風格的山石盆景。沙積石又稱吸水石,色灰褐、微黃或紅棕色,是泥沙與碳酸凝聚而成的表生沙岩。質地疏鬆,加工造型容易,但易於破損。由於吸水性強,可生長草木和苔蘚,是山石盆景和附石盆景的常用材料。產於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湖北、廣西等地。

英德石又稱英石,是石灰石自然風化長期侵蝕形成。顏色多為灰黑色,間有白色和淺綠色。石質堅硬,紋理細膩,以多孔、皺透、體態嶙峋為佳;不吸水,栽種鋪苔困難。英石形態自然,用來製作盆景,既可表現崇山峻嶺,又可作庭園池塘駁岸。產於廣東英德。

鍾乳石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石頭,多為白色,表層與空氣接觸後氧化成淺黃褐色;線條一般較圓潤,洞穴較少;石質堅硬,但鋸 截尚方便,選用時要注意選用其天然形態;不吸水,不能栽種植物,適於塑造山水,有時也用來裝配雪景,效果甚好。產於浙江、雲南、廣東、廣西等地。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還有安徽的靈壁石、宣城石,華南地區的蠟石,江蘇太湖的千層石,各地均有分布的樹化石、銅礦石,台灣的烏來石,湖南、廣東的菊花石等等,都可以製作山石盆景,只要精心選擇,就能夠創作出高水平的盆景。

『伍』 山水盆景的製作這幾個步驟不可少!


現代土地利用率不斷提高,當代人生活的空間也就變得越來越狹窄。要想在都市之中領略山水的趣味就變得困難起來。所幸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還遺留下來一門技能,即山水盆景的製作。山水盆景是指將大面積的山水經過特殊的材料和手法製作成比較小的盆景,既可以欣賞,又不佔位置。許多人想要製作卻不知方法,本文就將為大家介紹一下。
石料的選擇
製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國地大物博,山石的種類繁多,常用的山石約有三十多種,基本上可分為松質和硬質兩大類。松質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質的則質地堅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質或硬質山石,製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須具有天然紋理、色彩以及形態自然等特點。主要用石有浮石、砂積石、浮石等。
石料的加工
選取了合適的石料後,必須進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無人工的痕跡,雕琢不能過於呆板,而要生動流暢,要簡潔有韻而不能繁雜失度。具體加工的方法有鋸截、雕琢、膠接和襯石四種。
石山的布局
山水盆景是運用移天縮地、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根據「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原則來造型和布局的。山水盆景以山為主,成功的石山必須是既具形纖搜悉態美和雄偉的山勢,又有皺、瘦、透、漏之妙。「皺」就是要求石上表面有紋理,皺褶得有規律,不宜平滑;「瘦」就是要求石塊稍長,頂端較寬有稜角,不宜臃腫;「透」就是指石塊里漏寬面有大小孔道,互相溝通;「漏」是指石料要有孔隙,能夠通氣排水。我們在選擇石料製作盆景時,主要是要根據石的特點來確定主題。如修直挺拔、呈懸崖峭壁的,可用來製作險峰;呈扁長形狀的,可用來表現連綿不斷的山巒;皺、瘦、透、漏皆備的,不但可作雲峰、洲島、土山,還可作獨石欣賞。
配種植物與配置小景
山石盆景的石山製作完畢以後,還要著手種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蘚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鳥、亭台、房屋、小橋、小船等,用以點綴,使石山變幻無窮,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
山水盆景的保養
水盆景因泥薄、水淺,植物幼嫩,在保養上要倍加小心。為了便於植物生長,平時應放在半陰陽、向南通風而又方便觀賞的地方。夏季氣溫高,不宜久曬,必須遮擋烈日,以免附石的幼小植物旱死。
山水盆景不但要確保盆中不能斷水,毀乎而且要經常換水,保持水的清潔;硬石盆景還要在山石上經常淋水,使山上的植物不缺水,以保持青苔和草木的青翠。如植物生長旺盛,同樣要進行修剪、整容。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山水盆景的製作方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山水盆景的製作主要包括四個部分,首先就是石材選擇,選好石材後就是石材的加工。在這之後還要對石山進行布局。最後配上植物和小景。值得注意的是,山水盆景必須進行保養,包括對石頭、泥沙以及植物的保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盆景保持最初的美麗。

『陸』 山水盆景的石料鋸截加工法是怎樣加工的

鋸截加工就是截去山石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鋸截是山水盆景製作的第一步。鋸截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去粗取精,去除石料中不符合構圖要求的部分而選留構圖需要部分,其二是將山石底部鋸平,以增大山石底部與盆面的接觸面積,使山石在盆內擺放平穩。

加工時,先將石料仔細推敲,根據需要,確定什麼地方保留,什麼地方去除。盡是取其所長,去其所短,採用精華的一部分,然後進行鋸截。無論是松質石料,還是硬質石料,都須進行鋸截,才能使底部平整。鋸截石料時,動作要穩,宜輕推慢拉,要注意保持底面的平整,並防止損壞邊角。

鋸截同一件盆景內的幾塊山石時,應注意使每塊山石的鋸截面與山石紋理之間的角度相同,如主峰截面與其紋理成直角,則客峰、配峰等也都應為直角,這樣才能做到統一。

鋸截時還應根據不同山石的特點採用相應的方法。例如:鋸薄片山石會因鋸口處發熱而脹裂,鋸時要不斷加冷水,速度也不宜太快;蘆管石等脆性石材,應用厚布、棉紗等包住易斷部位再固定鋸截;斧劈石等硬石,有時鋸截後再雕鑿易斷碎,可先將石材一端或兩端雕鑿成形,再在適當部位鋸截。龜紋石、英石等硬石還可用鍛燒法分割大石,其方法是將山石放在爐火中燒至一定高溫後,取出立即浸入冷水中淬火,然後輕輕敲擊或輕摔,即裂成幾塊。鍛燒的火候是關鍵,鍛燒過度分割太碎,鍛燒不足則分不開,應在實踐中摸索每種石材的適宜火候。斧劈石等層理較強的石材,可用鑿子將其分成更薄的片層。

熱點內容
與鮮花有關的詩 發布:2025-04-16 07:57:08 瀏覽:525
雷凌櫻花 發布:2025-04-16 07:56:29 瀏覽:694
地瓜榕樹盆景 發布:2025-04-16 07:55:05 瀏覽:231
逆戰七夕活動 發布:2025-04-16 07:29:12 瀏覽:135
怎樣開花店賺錢 發布:2025-04-16 07:23:49 瀏覽:933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2018 發布:2025-04-16 07:13:09 瀏覽:543
順德過七夕 發布:2025-04-16 07:03:04 瀏覽:998
櫻花太好玩 發布:2025-04-16 07:01:38 瀏覽:480
童話一朵小花 發布:2025-04-16 06:57:53 瀏覽:480
繼後送梔子花 發布:2025-04-16 06:56:04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