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葉冬青盆景
⑴ 廣東有什麼樹種適合做成盆景
人們除了喜歡在家中養一些漂亮的花卉以外,也有更多的朋友開始愛好盆景。在養盆景初期更多的是野外挖掘一些有自然造型的樹樁,後期再經過養樁和技藝加工,逐漸製作成優美的盆景。那麼在野外都有哪些樹種適合做成盆景來觀賞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製作盆景常用的野生樹材。
⑵ 米葉冬青什麼植物
米葉冬青是冬青的一種,常綠喬木,是一類開花植物,同時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只有一屬,樹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縱溝,小枝淡綠色,無毛。葉薄革質,狹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淺圓鋸齒。
冬青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氣候,有一定耐寒力,適生於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較耐陰濕,萌芽力強,耐修剪,對二氧化碳抗性強。常生於山坡雜木林中,生於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和林緣。
冬青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由於樹形優美,枝葉碧綠青翠,是公園籬笆綠化首選苗木,所以多被種植於庭園作美化用途,可應用於公園、庭園、綠牆和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
(2)梅葉冬青盆景擴展閱讀:
種植方法
播種:在秋季果熟後採收,搓去果皮,漂洗干凈,將種子用濕沙低溫層積處理進行催芽,在次年春季3月前播種。幼苗期生長緩慢,要精心加以養護管理。冬青種子如不催芽處理,往往要隔年才能發芽。
扦插:宜在梅雨季節採取嫩枝扦插,插穗長6~8cm,剪去下部葉片,只留l~2葉片並短截,插深1/2,需用沙土為基質,插後搭棚遮蔭,經常噴水,保持濕潤,約1個月後即可生根。
可先從樹冠中上部斜剪,取5~10cm長、生長旺盛的側枝剪除下部小葉,上部葉片全部保留。然後用生根粉處理,剪口向下扦插於苗床內。苗床地宜選擇在通風、耐陰之處,亦可遮陽扦插,成活率極高。
⑶ 冬青盆景應該怎麼養護與管理
1、溫度。冬青是冬天開花,這是它成長最旺盛的季節,雖說它不懼嚴寒,但是並不代表梅花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話,會減慢光合作用,將會發育不好,開花量也會變少。喜歡濕潤,如果把梅花安放在屋內的話,要保持通風。
2、濕度。如果冬青還在生長,要適當地澆澆水,如果是夏天天氣炎熱,可以給周圍噴灑水霧,保證需要的濕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澆水兩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對較少,只要一兩次。冬天只要在盆中乾燥的情況下再澆。
(3)梅葉冬青盆景擴展閱讀:
剛剛蟠扎、修剪完成的盆景,在製作過程中,因為拿彎、扭曲等技法使得樹樁的走向和重心等都發生了變化,需要進行二次栽植才能滿足造型的需要。但這個時候是不宜進行重新栽植或者換盆等操作的。
要根據時間來決定什麼時候來進行二次作業,如果是休眠期,是可以進行換盆、重新栽植等操作來調整樹樁的重心,讓根基和樹冠達到一個平衡。如果不是,就需要等到春季萌芽前再進行操作,否則會影響到樹樁的正常生長。
⑷ 小葉冬青盆景如何過冬
冬季花草樹木的施肥非常重要,但並不是所有的花卉都要施肥。對處於休眠和半休眠狀態的陽台盆栽植物要停止施肥;對生長旺盛的觀葉植物,可噴施或澆施0.3%的尿素液,也可於盆面上撒施多元復合肥顆粒;對以觀花賞果為主的花木,如白蘭、米蘭、石榴、紫薇、茉莉等,要持續追施速效磷鉀肥;對榔榆、雀梅、冬青、羅漢松、三角楓、水楊梅、瓜子黃楊等,每修剪一次後,可追施一次薄肥。
在冬季,陽台上的花卉澆水和噴水也非常講究。在水溫上,不能與土溫、氣溫相差太大;在澆水時間上,可於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進行。在澆水的同時,不能忽略給盆栽植物鬆土,對一些觀賞性植物最好放入少量的硫酸亞鐵。
由於冬季,一些花卉葉子枯敗,所以要及時修剪。尤其是樹樁盆景,更需要摘心或修剪。此外,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用敵百蟲等葯物,預防病蟲害的出現。
有的植物靠留芽過冬,如楊樹、柳樹;有的植物靠種子過冬如向日葵、大豆;有的植物靠根過冬如大麗花、甘薯;有的植物靠幼苗過冬如冬小麥、菠菜。
植物先在快到冬天時聚積了大量養分,然後在秋天時落葉,樹失去蒸騰作用,減少體內熱量和水分的散發。俗話說,細水常流嘛!在加上可以直接得到的雪水過冬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