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壁畫盆景
『壹』 小葉榕盆景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小葉榕,又叫做雅榕,是桑科榕屬植物。小葉榕是常綠小喬木,其枝葉茂盛,樹冠成傘形或者是圓形,具有蔽蔭性好和吸附煙粉塵能力強的特點,常常被人們用於道路、廣場、公園、社區和庭院等主要園林景觀綠化中。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小葉榕盆景作為家居的植物裝飾。不過甚少人知道小葉榕盆景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葉榕盆景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小葉榕盆景簡介
小葉榕盆景,是小葉榕樹樹葉嫁接到野外常生榕樹老莊培育出來的一種品種。小葉榕盆景,在家居植物盆景中,因其四季常青和能夠綠化環境,凈化空氣的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小葉榕榕樹是葉革質,葉面為深綠色且具有光澤,四季長青。小葉榕枝條柔軟,具有強大的須狀氣生根,有的氣生根下垂入地,形似支柱,有的蜿蜒下垂,盤根錯節,景觀十分美觀。
小葉榕盆景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水分
小葉榕榕樹栽植在盆中的時候,要時刻注意盆中土壤的水分,水分不當對小葉榕的傷害很大,水分不足,小葉榕會因缺水枯萎,水分過多,小葉榕根系腐爛。平時給小葉榕澆水時可以採取見干見濕的原則,
事先用手感覺一下土壤的濕潤程度,在進行澆水,澆水不必太多,適當就行。
溫度
小葉榕是熱帶植物,性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地方。所以在養殖小葉榕盆景的時候也要注意周圍環境的溫度,如果周圍溫度太低就應該將盆景搬入室內養殖,冬天小葉榕生長最低溫度是5攝氏度左右。平時也要將小葉榕盆景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才行,夏季陽光過盛,需要為其遮陰。
土壤
小葉榕洗疏鬆肥沃的土壤,栽植在盆中的時候宜選用疏鬆且通氣性好的腐葉土為佳。也可以將園土、腐殖土和沙土按照2:2:1的比列混合調至而成。另外還可以在小葉榕盆景上方擺放一些苔蘚,這樣可以增加小葉榕盆景的排水和透氣性。
施肥
小葉榕生長喜肥,其生長期間需要很多的肥料,不過要注意施肥要適當,施肥次數和量多了也比損害小葉榕的正常生長。一般生長季每月施1-2次液肥就可以了。
病蟲害防治
小葉榕盆景蟲害主要是蚜蟲、紅蜘蛛和木虱等等。平時養殖小葉榕盆景時一定要注意將其防治陽光充足且通風透光處,避免小葉榕的病蟲害。另外也可以及時適當的修剪盆景,防治小葉榕出現病蟲害。
修剪
小葉榕生長旺季的時候要精細摘心和蔬牙修剪,秋季的時候在進行一次大的修剪就可以了。剪除小葉榕的枯枝、病枝、徒長枝、並生枝和交叉枝,
讓整個盆景高低錯落,具有層次美。
結語:在家居里擺放一盆碧綠的小葉榕盆景,不僅可以裝點家居,還可以凈化空氣。以上就是關於小葉榕盆景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可能感興趣】
草頭娃娃 盆栽蔬菜 牆紙品牌 床上用品 水養植物
萱草花語 地毯品牌 室內盆栽 文竹花語 壁畫圖片
萱草花語 地毯品牌 室內盆栽 文竹花語 壁畫圖片
『貳』 哪位熟悉電視牆壁畫風水有哪些禁忌
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電視牆上面貼背景畫,而這個背景畫並不是隨便亂貼的,它有一定的風水學說。不同的家庭適合不同的背景畫。
電視牆背景畫風水是什麼?
一、首先要給大家講的是客廳的正東方是主家中的健康運的,所以這個方位適合選擇以綠色生機為主題的風水山水畫作品,對於家中人的命理運勢都是極為不錯的。所以這幅山水畫是不錯的選擇,對於家中財運不好的人是佳的調節,做生意的人都是可以選擇的。
二、接下來說下關於客廳正北方,客廳的正北方是主我們的事業運,講究的是穩重成熟,裝飾畫的選擇應以黑灰色(靈活應對色系)為主題,所以可以看下吳大愷老師的水墨山水畫作品,大氣有品位,適合家中懸掛。或者是長城山水畫。
三、其次便是客廳的正南方,南方是主聲運的,所以適合選擇吉利的紅色山水畫作為主要選擇,比如鴻運當頭山水畫。
四、後便是客廳的西方,西牆掛畫風水講究:家中西邊牆上禁忌掛有太陽的山水畫作品,一是避免有日落西山之嫌疑,二是能夠避免人的消極情緒。
客廳裝修風水之方位
客廳風水禁忌第一就是要布置好客廳的大門方位。客廳好位於住家的前半部大門的位置,以便直接吸納從大門進入的氣。如果必須經過一條走廊才能到達客廳,那麼走廊一定要保持整潔,而且照明一定要充足,以免阻礙氣進入客廳。如果是夾層屋設計,客廳應位於下層。
客廳裝修風水之格局
了解客廳風水禁忌知識,還要注意客廳格局。客廳的格局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座椅區不可沖煞到屋角,沙發不可壓梁。如果客廳呈L形,可用傢具將之隔成兩個方形區域,視為兩個獨立的房間。例如,可將一個區域當成會客室,另一個區域當成起居室。或是在牆壁掛一面鏡子,象徵性地補足缺角,然後,當成完整的房間來決定點。如果有突出的屋角放出暗箭,可擺設盆景或傢具化解。
客廳裝修風水之裝飾
客廳風水禁忌中,對於家居裝飾物的使用,也要注意。尖銳的物品,例如刀劍、火器、獎牌、動物標本,都不應該掛在牆上。因為這些物品都會產生陰氣,導致爭吵或暴力行為。同樣的也應避免擺設有陵角的台燈或裝飾品。
相信大家在看到這里之後對於電視牆背景畫的了解一定更加多了吧!我們在布置內部空間的時候一定要遵循裝修禁忌,避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如果對風水學說的了解不夠多的話,可以請專業的人士進行設計,確保萬無一失。
『叄』 一幅祠堂壁畫,內容左側為樹下一老者,右側距離稍遠一童子,手拿一盆盆景向右,看似不願把手中物給老者
壁畫大部分都是沒有名字的,寺觀壁畫是中國壁畫的一個主要類型,繪於佛內教寺廟和道觀的容牆壁上,內容有佛道造像、傳說故事、圖案裝飾等等,它們大部分是表達某一種道理或是某個傳說故事,因此也不需要什麼名字。就像現代壁畫在生活中僅僅是裝飾而已,並不需要什麼名字,在古代,壁畫的作用也是用來裝飾牆壁的,所以也與現代壁畫一樣。
『肆』 怎樣製作掛壁式盆景
掛壁式盆景,是盆景藝術與現代工藝美術,如浮雕、貝雕、木刻等的巧妙專結合,是屬掛在牆上的盆景。
掛壁式盆景一般用來表現天涯水際的景觀,因此,畫面的風格特點是簡練、秀麗和層次豐富。
掛壁式盆景的畫面,一般選用帶有花紋的大理石板做背景,石板上的花紋結合盆中主景做遠景處理,也可以用金屬板或三合板做背景。板面上塗上湖藍色的漆,摹擬天空和湖水做遠景處理。盆中主景一般用沙積石、斧劈石、大理石加工成小薄片,將其粘粘或用螺絲固定在盆面上。掛壁式盆景也要點綴植物。如果植株較小,可以直接種植於山石縫隙的泥土中。如果植株較大,無法種植於山石上,則可在板面較隱蔽的地方鑿一石洞,在洞後膠上半邊小盆,植株穿過盆面種於小盆中,冠部在前面,洞口正好被山石擋住,好像種在山石上一樣。掛壁式盆景還可像書法、國畫一樣,在盆景的空白處題詩、壓章,別有情趣。掛壁盆景類似於壁畫,是掛在牆上的盆景,但它比壁畫更有藝術性和韻味。有可能代替壁畫走俏市場。
『伍』 北京雕漆的工藝歷史
至明代,雕漆工藝發展很快,是我國雕漆藝術成熟的時期,並以明永樂、宣德兩世為最盛。當時的雕漆名手,都是世代相傳,如張成之子張德剛,楊茂的後代楊塤,都成為技藝高超的名匠。明朝統治者為了享樂,於明永樂年間在北京設有果園廠,是當時宮廷製造雕漆工藝品的大型官辦手工業作坊,製作出的工藝品供宮廷使用,生產的數量很大,技藝製作在繼承宋、元風格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高。當時的雕漆製品,仍以紅為多,朱紅含紫,穩重沉著。品種也以盒為多,盤、匣凱陸陸次之;小件較多,大件較少。制胎則以木胎、錫胎為主,也有金銀胎。在圖案方面,山水人物、花卉鳥獸的題材較多,這與元代花卉、錦地的做法大不相同,其刀法流暢,藏鋒清楚,較宋、元兩代的刀法變化要多,雕刻工細,表現形象生動。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在北京故宮、上海和南京博物館都有珍藏。
明代建立的果園廠,集中了全國各地雕漆藝人,為雕漆工藝在北京地區發展奠定了基礎,從此,北京雕漆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品種興盛起來。據考證,除當時的果園廠官辦雕漆生產外,民間的雕漆製作行業也有所發展,有的已作為一般商品在民間出售和流傳。 清代的雕漆工藝品,大多數是在乾隆和嘉慶年間所制。在乾隆年間,由於皇帝本人喜愛雕漆製品,因此,大力提倡生產,宮廷所用的雕漆品種繁多,這樣便使雕漆生產在乾隆時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當時的雕漆製品,品種豐富,大屏風、桌椅、小盤、小盒、小瓶、小罐都有。以木胎、錫胎為主,也有用脫胎的,造型精緻,富於變化,顏色也增多,並且還有與玉石鑲嵌結合而成的產品。圖案方面,除花鳥、人物外,開始有各種吉祥如意的圖案。在構圖上綿密多層次,以多見長,和明代不同的是不注重磨工,但是,具有嚴謹、精緻、華麗的特色;以花卉題材為多,有穿枝過梗、自然靈活、層次鮮明、立體感較強等特點。
但是,繁榮一時的北京雕漆,在乾隆以後卻逐漸衰退,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已無官營作坊,技藝幾乎失傳。後由於清宮內需要修理雕漆工藝品,北京的民間雕漆又興起。當時有油漆彩畫藝人蕭興達、李茂隆等,他們從清宮內需要修理的破損雕漆品上得到啟發,並合作創辦了雕漆作坊,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下半年,在北京剪子巷開業,取名繼古齋雕漆商會。繼古齋的意思就是要繼續中斷了的古老的雕漆事業。他們自己動手研究製作和仿製清代雕漆,並招收徒弟,經過幾年的努力,將清代雕漆的風格繼承下來,並有了一些提高,其技藝超過了乾隆時期,並有明顯的北京地方色彩。刀法稜角清晰,題材以花鳥龍鳳、山水人物、吉祥悉伍圖案為多。蕭興達、蕭樂安、李茂隆等人製作的群仙祝壽大圍屏,曾在1914年盯頃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從此,北京雕漆揚名國內外,一度又出現繁榮的局面。對於北京雕漆的恢復,清末時期的繼古齋在雕漆歷史上佔有一定地位,並對近代北京雕漆技藝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民國時期,北京雕漆開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1920~1934年之間,雕漆作坊發展到幾十家,大都設在崇文門、前門及朝陽門一帶。從業人員達500多人。產品以造型大方、胎型規矩、漆色鮮艷、雕刻精細、錦紋多樣而著稱。當時有代表性的較大作坊仍是繼古齋。繼古齋的發展是從招收第一批徒弟開始的,接著又招收第二、第三批徒弟。第一批徒弟是永字輩,第二批是寶字輩,第三批是增字輩。由於繼古齋的生意興隆,相繼又發展起來一些別的字型大小,如德成雕漆局、中和雕漆局等,一時從事雕漆的作坊竟有五六十家之多,德成雕漆局專門製作仿明產品,使雕漆工藝更加豐富起來。
從清末到民國,以及解放初期的雕漆名藝人,大都是由繼古齋雕漆作坊學出來的。繼古齋開始是工商業經濟,後來發展到專搞生產,依靠國內商行推銷給外商。這些商行有仁立洋行、德興商行、華真洋行以及專門經銷古玩的青山居等。由於工商分開,一時促進了雕漆生產的發展。但是,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員也不斷分化,由大的老作坊分出小的新作坊,也有的藝人覺得自己單干更合適,就成了專給商號或作坊做包活的獨立勞動者。所以,繼古齋雖然一度發展很快,但始終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工廠,最興盛時也不過是50人左右。其他作坊有的十來個人,有的三五個人。
雕漆主要工序為雕,主要原料為漆,故名為雕漆。北京雕漆有金屬胎和非金屬胎兩種,前者是琺琅里,後者為漆里。著漆逐層塗積,塗一層,晾乾後再塗一層,一日塗兩層。塗層少者幾十層,多者三五百層,然後以刀代筆,按照設計畫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紋樣。所用之漆以朱紅為主,黃、綠、黑等做底色,分為剔紅(堆朱)、剔黃、剔綠、剔彩、剔犀等工藝品類。雕漆的工藝過程十分復雜,要經過制胎、燒藍、作底、著漆、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各工序技藝要求都很高。
北京雕漆工藝過程十分復雜,要經過設計、制胎、塗漆、描樣、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各工序技藝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過去主要是平雕,大量的是浮雕、鏤空雕、立體圓雕等。雕漆的配色也很講究,過去只有黑、紅、黃、綠4種顏色,發展到白、杏黃、茶紅、粉紅等20多種。每種作品也由單一色彩發展到多種套色。這些產品,都具有防潮、抗熱、耐酸鹼、不變形、不變質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 漆料
製造雕漆漆器的主要原料是大漆,又名生漆、土漆、天然漆、中國漆,是從漆樹上割取下來的淺灰白色液體樹汁,漆樹野生,在我國生長區域廣泛。生漆乾燥後具有抗熱、耐酸、耐鹼、耐潮、耐磨等天然優良特性;干錮後具有極具韻味和柔和的光澤,顯得明潤透體。在原生漆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可以得到製作漆器需要的各種漆料。
(1)凈生漆:是對原生漆進行物理性能凈化後所得。
(2)加潮漆:在凈生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凈水,用來補充原生漆在采割、運輸、儲藏過程中蒸發掉的水分,保持大漆原有的化學成份,使大漆的性能穩定不變,這樣的加潮漆才能用來調制漆灰與調制其他色漆。
(3)罩漆:是由加潮漆添進適量比例的熟桐油調制而成,增加了漆質的柔軟性和可雕刻性,它是配製各種色漆的基本成份。
(4)彩色漆:是用罩漆加各種化工顏料,均勻攪拌壓研而成的各種顏色的漆。原北京雕漆廠可以調制近百種不同色調的顏色漆。傳統上以紅、黃、綠、黑漆為主,在其上雕刻分別稱為剔紅、剔黃、剔綠、剔黑,另還有剔犀、剔彩的雕刻。 (5)退光漆:又稱推光漆,素漆,為半透明漆。在雕漆製品中用量較少,主要是在不進行浮雕處的次要部位的裝飾,俗稱做里子。
(6)金腳漆:又稱為金膠,渾金漆、貼金漆,油光漆。用干快凈生漆加適量比例的熟桐油,攪拌均勻即可。主要用來粘貼金、銀箔,金銀粉。
(7)霸王鰾:又稱漆鰾,漆膠。用凈生漆與白色麵粉按一定比例調制而成,主要用來製作脫胎器,糊布,或用以粘接劑用。 . 1951年4月,由44名雕漆手工業勞動者組成北京雕漆生產合作社。由於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了生產力的飛躍發展。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擴大,雕漆工藝品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1958年北京雕漆生產合作社正式轉為北京雕漆廠,職工人數由原來的40多人發展到512人。
為了不斷滿足市場需要,近幾年來,雕漆產品逐步創新,逐漸使工藝美術品日用化和日用品工藝美術化。設計人員積極地創作了實用的雕漆品,受到外商的歡迎,也為雕漆工藝品的出口擴大了銷路。像雕漆圍棋盒,外表古雅莊重,紋樣嚴謹,雕工精細,保持了北京雕漆的傳統特點,並由於採用脫胎和特別漆料作里,既富有彈性,又無響聲,投取棋子方便,很受棋界歡迎,產品大量銷往日本。又如雕象綉墩,看上去真似一隻恬靜的小象,形象莊重,性情溫順,彷彿時刻等待人們來騎乘。這是一件工藝品與實用品相結合的產品,可以把它擺在門前騎坐,也可以陳列在房間里觀賞。它有木胎、脫胎兩種,小象的眼睛和牙,都引用鑲嵌工藝。這種產品頗受商業部門的歡迎,1980年試產20隻全部售完,1981年又接受訂貨1000隻。
雕漆牆壁畫,也是解放後雕漆工藝的一項創新發展,它是為裝飾高級建築物室內牆壁而設計製作的新產品。在製作上採用木胎,似一扇扇屏風,雕刻完成後,鑲進牆壁,乍看去,酷似建築物本身原有的一個自然裝飾部分,所以稱之雕漆牆壁。它的圖案選擇可根據用戶要求而異,有山水、花鳥、盆景,也可設計傳統的中國歷史故事圖案。這是雕漆藝術為現代化建築配套服務邁出的可喜的一步。此外,雕漆產品生產了大量的實用品,為國家擴大了出口,增加了外匯的收入。由此可見,雕漆工藝只有越來越向實用綜合工藝發展,才能表現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廣闊的前景。
北京雕漆在雕刻技藝上也有新的發展。過去一般是平雕,現出現了浮雕、鏤空雕、立體圓雕。用漆的顏色也比過去大為豐富;雕漆花籃盤是一件用浮雕、鏤雕、立雕技術相結合而製成的新型產品,它不僅進一步表現出雕漆手法,也擴展了新的內容。它是模擬竹編花籃形象浮雕而成,籃中的花有月季、牡丹、桂花、梅花等,花瓣、花蕾、花葉、花枝相間交錯,姿色萬千,是通過立雕、鏤雕而成的,仔細觀賞,整個花籃突破畫面,有很好的立體感,宛如一簇盛開的鮮花。這件作品是雕漆技藝進一步提高的代表作,受到工藝美術界高度的評價,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在全國工藝美術品展覽會上被評為優秀作品。又如雕漆球,可以說是北京雕漆新工藝、新造型的體現。它是用多種漆的顏色套雕的多層漆球,層層都有精美的圖案和花紋,球的每一層都可以靈活地轉動。
雕漆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多數產品從設計到出廠要半年時間,高檔產品則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這是由於在雕刻以前,需將調配好的漆料反復多層地塗在胎型上,待漆半干時(由液體變成固體),才可用刀在上面雕刻出各種圖案、紋樣,並襯托以各種精美的錦紋,使漆層具有浮雕效果。由於所用漆色和技法不同,分別有剔紅、剔黃、剔黑、剔彩、剔犀之稱。兩種或三種色漆以一定厚度交替塗在胎型上,然後按一定的角度刻出雲頭或回紋等圖案,在刀口的斷面上可以看出不同漆層的叫剔犀。北京雕漆以剔紅、剔黑為主,其他如紅底黑花、黑底紅花、黃底紅花、綠底紅花以及黃、綠、紅三色的剔彩也常見。雕漆產品的製作過程和製作技藝是: 將雕刻後的器皿放入乾燥室內烘乾,使其堅固。磨光要求色澤光潤,藏刀不露。經過磨光,一件完整的雕漆工藝品即告完成。
雕漆的品種有上千種,主要有瓶、罐、盒、盤、煙具、茶具、酒具、傢具、燈具、文具、掛屏、圍屏、插屏、壁畫、爐、鼎、熏、壺,以及立體鳥、獸、佛、仕女、現代人,還有小件首飾、珠子等。
北京雕漆的風格是:雕工細膩,造型別致,古雅大方,品種豐富多彩,富有變化。它在表現人物形象、室內室外景物的層次深度上,都有獨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