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關於綠植的書

關於綠植的書

發布時間: 2025-04-29 23:09:25

1. 綠的更深處——讀《詩經里的植物》

當鋼筋水泥一點點吞噬大自然的時候,人們開始向綠的更深處走去。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書本中找尋一些些閑適與綠意,《詩經里的植物》便是這樣一本書。

這些可愛的綠植,存活在上古先祖的歌唱中,並口口相傳,記錄了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勞動,還有愛。

有些食物,因為太喜愛的緣故,不會一口氣把它吃完,兒時吃蜜桔,可愛如乒乓球般大小,剝開,已忍不住滿齒留香。當浸潤桔香的肉瓣,在陽光下泛著金色誘惑的光芒,並不會一口把它吞下,而是一瓣一瓣小心分開,再把附著其上的白色絲絡一根根揭了去,再輕輕撕去外面的包衣,晶瑩透亮散著桔香的果肉,這才最真實的呈現在眼前,像一朵桔肉做的花朵。本可一口雲吞的快事,就這樣一片一片過成了慢生活,長長久久滋潤在兒時甜美的記憶里。

《詩經里的植物》便是如童年蜜桔般的一本書。每天坐在曉風輕拂的窗檯,輕翻書頁,一株綠植,幾行小詩,伴著窗外樹林中的蟬聲鳥鳴,就這樣走近遠古祖先。帶著一種渴望去讀去識,每天只看一篇,就好像很專一地看待一個,斷不捨得讓自己一口氣翻完,也好像收存著某種必將到來的驚喜。

在書店,我是因為《美人如詩草木如織》這個書名,把手伸向前把它從一排排書架中選出的。在詩經中認識植物,在植物中品讀詩經,而我更多的,是在這本書中認知我們熟知的某種植物,總是慶幸自己不曾錯過,驚嘆與歡喜它們日日不曾遠離的相守與陪伴。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有人說,忙碌世事里蕪雜愚鈍的內心,被這些千載之下水靈撲閃的性靈句子一次次驚醒,才重新覺得,所謂《詩經》,不單單是幾十頁紙里隔章斷句枯坐著的文字,而是透過時間的通道,我們苦難深重的淳厚文明裡所藏著的永不老去的幾束新枝,幾片嫩葉。

61種植物,61首詩詞,61個曉風清露的陪伴。就這樣,在古典詩詞中感受萬物鮮活靈動,在美與感動中寄放一個心靈植物園,一個現實之外的美麗人生。

「心裡的一愛一恨、容顏里的一顰一笑、山風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飄一落,雖然已經相隔兩千五百年,但似乎因著這層閱讀的心路歷程,使我對生活於其中的家鄉土地、山川河流,突然間覺得比之前眼前所看的,要更為厚重,更為飄渺,更為神秘。因此,在這種親切感里,愛的心也就更真實一些。」這是作者自序中表露的心聲,文學的力量就是如此神奇,總會在一段文字中找到彼此共鳴的那個點,而忘記彼此本是隔著千山萬水的陌路人。

所有的植物自有一種光華,對大自然的渴慕與相思。

我曾有絲遺憾,作者「深圳一石」,是個太網路化的名字,與詩經與大自然那些可愛的植物,隔著屏幕冰冷生硬的距離。而與整本書的那片親切可愛的綠植來看,這實在算不得什麼了。或許,僅憑一本書,感激它,引領著我們向綠的更深處,走去。

2. 10本適合春日裡閱讀的書單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花開了,草綠了,各種鳥、蟲都開始出來曬太陽了。迎著微風,觀察植物、昆蟲,野餐,春遊,閱讀,感知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再適合不過了。如何體會神奇的大自然,便是我們今日為你整理的,適合春日裡閱讀的小書單。

1 、《快來幫幫我:我要去大自然了》

這是一本適合全家人一起看的書,尤其是家中有小孩兒的。

家長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去大自然玩,可不是件輕松容易的事。他們鑽到樹林里想爬樹,抓住牆邊一根藤蔓想學人猿泰山,遇到一隻蝴蝶會問這是不是蛾子,看到地上的落葉想擺成一個幾何圖形,揪幾根狗尾巴草要你編一個草帽……孩子在大自然中像一條溪水裡的活潑魚兒,各種新鮮的問題讓家長們有點招架不住——我們要去大自然了,誰來幫幫我呢?我究竟該帶孩子在大自然里玩些什麼呢?

《我們要去大自然了!》可謂是“雪中之炭”,給家長們送來了大自然親子活動的“秘笈”。在書中,大自然不再是狹義的自然,它包括孩子們日常生活能接觸的6個場景地點 :花園(公園)、城市、路上、森林、水畔和探險之旅。在這6個場景地點中,對應著相應的自然知識;以自然游戲入手,講述大自然的科學、故事、歷史、歌謠和傳說……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去大自然,再也不會覺得無趣了,再也不用擔心沒有事情可做了,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做葉子拓印,也可以帶孩子天搜集各種顏色的鮮花……

2 、《掌中花園》

想把自家的陽台整成花園?想把自己的工位放滿綠植?可如何種花?什麼綠植好打理?為什麼總是養不活?

這是一本完全來自“博物小亮”張辰亮親身經驗的園藝書。書里有植物原生地環境的介紹,可以幫你了解它的習性;種植步驟都配有實圖,一看就會;養護秘訣都是親身經驗的大集合,事無世細、喋喋不休又一針見血。

3 、《好奇鬼的自然大發現》

這是一本超好玩的自然探索之書,也是一本幫助孩子和家長們來解答對大自然現象所存疑惑的親子書。

從高山深谷到河海江流,從森林草原到城郊公園,有關大自然的一切好奇和疑問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全書涵蓋7個自然場景,15種自然現象,88個戶外游戲,150餘種動植物,100餘個生存技巧和安全常識。這是一本讓孩子停不下來的趣味科普,基本上讀完這本書,你就是野外生存小能手,進可帶兵打仗,退可居家旅行,天地萬物皆可為我所用。

4 、《自然怪咖生活周記》

這本書講述的是自然親子教育者黃一峰從小到大,觀察自然、接觸自然,後來逐步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成為自然工作者的故事。書中的每一篇周記都是一個小故事,其中不僅有黃一峰各個年齡段對自然界事物的觀察、記錄、體驗和豐富的科普知識,還有趣味橫生的親情、友情故事。

在每篇周記的最後還附有黃一峰“給小怪咖的話”。簡單的互動內容,有科普自然知識,也講述如何與這些生物相處,還有寫給親子共讀中的父母,讓大小讀者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故事中學到知識、收獲感悟。

5 、《自然骨魄》

行走在中華大地,我們遇到的每條河流、每座高山、每座城市,都曾經是叱吒風雲的歷史舞台,演出過無數悲歡離合的感人傳奇。空間因為時間而呈現人文之美,土地因為人類而流露眷戀之情。《自然骨魄》收入了蕭春雷關於自然地理方面的文章,包括地貌和生物兩大類,講述它們,是因為它們與人類如此親密,而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卻是那麼少。

6 、《大自然的藝術》

這是一本關於自然,關於繪畫,關於發現,描繪17~20 世紀世界博物學三百年發展的書。

本書以人類對地球的探索為線索,精彩呈現自然史中最著名的探險與發現,描繪出博物學的發展軌跡,匯集了三百年間世界上最偉大的 博物學畫家梅里安、巴特拉姆、埃雷特、鮑爾兄弟、奧杜邦、古爾德、雷杜德等人的傑作畫作。這些畫作均藏於國際頂尖的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僅有博物館工作人員、研究學者能有幸涉獵。現在,這些引人入勝的精美畫作都匯集到本書中,呈現在我們面前。

三百年來博物學的發展提升著,人們對大自然的欣賞力也不斷提升著。

7 、《巫婆上菜:動物行為學的另類觀察》

這是一本揭秘動物吃喝拉撒睡的書,科普、有趣、好玩,又另類。

動物園的火烈鳥褪色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大熊貓不好好吃竹子,卻成了小動物殺手?企鵝先生原來還有“非必須不下水”的習慣?穿山甲會流鼻涕,這是為什麼?紅毛猩猩為什麼有潔癖,最愛打掃衛生?

史上最另類的動物行為學研究者、“青蛙巫婆”張東君,為你奉上關於動物的魔法盛宴, 帶你去觀察另類、新奇的動物朋友,見識五花八門的動物行為。書里描述的動物園都能見到的普通動物,但是卻講述了你在動物園絕對學不到動物知識,聽不到的動物行為故事。

8 、《我的自然筆記》

這是一本很奇怪的“書”,它鼓勵你從身邊開始,去留意四季的顏色、雲朵的形狀、枝頭鳥兒的身姿、樹的'影子;教你記錄一年十二個月的美麗,了解關於每個月份名字背後的文化與典故,創作一本屬於自己的自然故事集;她只有泥土的顏色和植物的顏色,卻能賦予你一顆對大自然無比敏銳的心靈。

作者克萊爾在這本書中,首先讓我們做一些自然探索的“熱身運動”——介紹各種親近自然的方法,如做筆記、收集自然物品、畫畫、寫詩等;接下來讓我們特別關注通常忽略的“天空的知識”,讓我們抬起頭,仰望太陽、月亮、雲朵和星星,去發現天氣和氣候的秘密;然後是“一年裡的十二個月”,讓我們跟隨自然的腳步,去觀察和了解每個月大自然的變化,月份名字有什麼文化涵義?大自然在這個月有什麼變化?每個月最適合的自然探索活動是什麼?

跟著他的腳步,你會發現,自己居然是個自然故事的創作高手!

9 、《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

這是一本寫給自然觀察初學者的書。在學術性的基礎上,用非學術性的方式,讓一般人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親近自然、了解自然。黃一峰將多年帶隊自然解說與觀察的經驗集結成書,並將各種生物分門別類,從淺顯易懂且富饒趣味的角度,以精細的插畫與攝影作品,說明各種生物的辨識方式與觀察要領,並在每一篇章介紹一位自然達人作者,讓每位作者用簡單的一句話與讀者分享屬於他的觀察秘技。

10 、《我的自然筆記》

落葉、石子、蟬蛻、魚骨……看似不起眼的自然元素,只需一點巧妙構思,再加上親手創造,就可以變成獨具魅力的藝術作品,煥發出全新的活力!台灣“金鼎獎”獲獎作家、資深生態設計師黃一峰與大家分享了他用自然創作記錄自然之美的經歷,並展現了300多個精彩的自然創意作品。讓我們跟隨這些簡潔易學的製作步驟,輕松動手捕捉自然美,DIY出屬於自己的自然野趣!

大自然是活生生的藝術教室,生命萬象堪稱是美學的奇跡之作。作者黃一峰通過自己十餘年的自然觀察與創作,撿拾天然的素材,創作出一個個充滿“野趣”的藝術作品,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更是與大家分享了其“記錄大自然時體驗到的感動和喜悅”。

3. 花藝零基礎需要看什麼書

這幾年市面上的花藝書層出不窮,國內國外都有,但是要說真正適合零基礎的讀者的,就屈指可數了。

愛好花藝、但是零基礎的讀者,如果想從書本開始啟蒙,什麼樣的花藝書適合他們呢?

個人以為,首先要有入門的比較全面的理論知識,其次是簡單的造型指導,另外,如果能在設計上有較好的審美引導,就更好了。

本著這些前提,我從已讀過的60本花藝書中,選擇了3本書。風格上都是偏西式的。

1 《神保豐的花藝基礎課:零基礎也能獨自完成專業級插花

充滿花藝理論知識的一本書。

全書共分5個章節,第一、第二章從最基本的工具介紹和說明,到花材的相關知識、處理技巧,羅列了製作層面上必須的基本理論知識。

第三、第四章是從設計層面出發,大致闡述了花藝設計中幾個要素,比如點、線、面等,並配以圖片說明,對於零基礎的讀者也是比較簡單易懂的。

第五章則是幾個基礎造型的插花演示,有最基本的古典造型,也有略帶設計感的作品。

從目錄即可看出,這本書理論知識覆蓋的面比較廣,循序漸進,內容也很專業,非常適合零基礎的讀者對花藝有大體並正確的了解。

這本書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實際例子的說明比較少。沒有相應的實踐做同步支持,所以僅僅看理論也許會有無法完全理解的地方。

2 《花藝秘譜——美國新銳花藝工作室自然風插花106》

與上一本書的正統學院風正相反,這本書更關注於插花實踐。

同時西式花藝,美國人的風格,相比歐洲,少了一份精緻,更狂野自由一點。

作品沒有太大技巧性,很多都是幾個步驟就可以完成的。比較適合零基礎愛好者自學模仿練手。

這本書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對於花材有逐一的標明,認真看完,對市場上的花材一定可以認識地比較完整了。

3 《Flower Work Textbook》

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本,目前好像還沒有中文版,仍然想推薦給大家。

如果說上一本書是照著圖片找花藝感覺,那麼這本書就是更正規的造型教材。全書一共37個造型,涵蓋了基礎造型、節日造型、桌花、婚禮,很是全面,還帶有製作步驟,對於零基礎而言能夠十分系統地了解西式花藝造型。

除此之外,所有造型的設計亦十分值得一看。

花藝就是美,審美至關重要。零基礎也許對此還一頭霧水,覺得有花即是美,無法具體判斷好壞。

這本書的作品無論是色彩還是花材搭配,以及技巧上的精細,都可以給到零基礎讀者一個良好的花藝審美啟蒙。

以前第一次推薦此書時,已經有很多人問何處有買,我是在日本的書店直接購買的,大家可以去某寶網搜索看看。

以上3本,個人覺得比較適合想自學的零基礎花藝愛好者。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ヾ(=・ω・=)o

熱點內容
綠植表情包 發布:2025-04-30 03:04:53 瀏覽:554
玉石荷花 發布:2025-04-30 02:57:41 瀏覽:289
茅山派梅花 發布:2025-04-30 02:54:28 瀏覽:770
毛酸漿盆栽 發布:2025-04-30 02:53:19 瀏覽:503
昆明鮮花市埸 發布:2025-04-30 02:38:51 瀏覽:652
盆景老火鍋 發布:2025-04-30 02:28:21 瀏覽:506
鄭州百合公寓 發布:2025-04-30 02:25:07 瀏覽:899
牡丹說翻譯 發布:2025-04-30 02:04:47 瀏覽:224
福州七夕團購 發布:2025-04-30 01:56:20 瀏覽:362
不凋零的玫瑰 發布:2025-04-30 01:56:20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