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幼鳥

牡丹幼鳥

發布時間: 2020-12-31 08:45:01

牡丹鸚鵡幼鳥如何喂養

牡丹鸚鵡雛鳥的喂養方法:

(1)牡丹鸚鵡雛鳥的絨羽期。出殼一周內的雛鳥,眼未睜開,全身披著在卵內已經形成的稀疏絨羽,頭部牽強能抬起,還不能發出乞食聲,食後即垂頭而睡,這時期的雛鳥難養,尤其剛出殼的2-3天雛鳥,切記不要驚嚇。

牡丹鸚鵡雛鳥的喂養方法

(2)針羽期的牡丹鸚鵡雛鳥在出殼一周後。此時雛鳥已睜開眼,開始長出羽軸,羽軸的頂端羽鞘未破,這時期短,3-4天後羽軸頂羽鞘開裂,長出羽片。這時期雛鳥食慾開始旺盛,食量逐漸增加。飼料中要增加蛋殼粉或鈣粉,以防發生軟骨病。

(3)處於飛羽前期的牡丹鸚鵡雛鳥,會有飛羽長出,鳥體比絨羽期長大幾倍,一般出殼12天後會爬高、行走。人工飼喂的鳥3-4小時喂1次,早上六點喂料,遇氣溫高時,喂料後再適量喂些凈水。

(4)飛羽後期的雛鳥的羽毛除尾羽較短外,身體的其它部分已被羽毛覆蓋,但仍有少量絨羽露在正羽的外面,尤其頭部更為分明。這時期出殼25-30天的雛鳥,可以離巢上籠飼養,籠內置食缸、水缸,除天天人工輔助喂幾次食外,逐漸練習鳥兒採食,硬料可以增加,多喂穀子,稗草籽和增加適當的蛋米。逐日可喂1片油菜葉,以增加維生素、纖維質。

(5)齊羽期的鸚鵡經過6-7周的飼養羽毛完全長齊,已經可翱翔,體格健壯,但羽色不如成鳥鮮艷,由於發育還有完全,還須認真飼喂。

❷ 牡丹鸚鵡成鳥與幼鳥的區別

成鳥特徵 一,從羽毛上看年齡小的鳥比年齡大的鳥體羽油光發亮,色彩也鮮艷些.

二,幼鳥趾版腳上的權皮膚比較細嫩,換羽1,2次後尚沒有魚鱗般狀的皮,隨年齡增長,魚鱗斑狀皮越來越明顯,皮質也越來越厚.

三,年幼的鳥的腿,趾,爪的皮膚呈褐色,油亮且淡紅,隨年齡增長,褐紅色彩逐漸淡化為白色.

四,小鳥的喙部顏色通常為鮮紅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轉為深紅色.

❸ 牡丹鸚鵡雛鳥怎麼分公母


鸚鵡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而家庭飼養的牡丹鸚鵡最好能成雙配對。那如何分辨成雙的牡丹鸚鵡的性別呢?
一、對比頭型:雌性牡丹鸚鵡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雄性牡丹鸚鵡頭型為背兒頭、頭尖並且頭稍小。雌性牡丹鸚鵡的頭型比雄性牡丹鸚鵡的頭要大。
二、對比體型:雌性牡丹鸚鵡體型較肥壯、羽毛較為稍松,喜靜不喜動,眼睛大,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雄性牡丹鸚鵡體瘦肌肉強、羽毛緊湊、活潑好動、性格較為凶惡,眼睛比較小,其眼圈離頭頂距離較遠。
三、對比尾羽尖:雌性牡丹鸚鵡的尾羽尖分叉為「W」型;雄性牡丹鸚鵡的尾羽尖為尖型,尾羽形狀為V型。
四、對比卧杠姿態:雌性牡丹鸚鵡卧杠為伏卧式,扒在杠上,溫順;雄性牡丹鸚鵡在杠上為立勢、昂首挺立,並且顯矯健。
五、對比泄殖腔:雄鳥的泄殖腔表現恥骨間間距小、並表現有興狀突起(即尖狀物)。 雌鳥的泄殖腔為兩恥骨之間間距大,尤其成鳥一中指可以伸進, 並且扁平,無有突起,此法鑒別特別准確,經驗豐富者從小鳥即可無誤的進行辨別雄雌。
牡丹鸚鵡和其它鸚鵡種類有很大的區別,就是牡丹鸚鵡不會學舌。因此,飼養的過程中,不要企圖訓練牡丹鸚鵡說話。因為天生的舌頭條件,決定了牡丹鸚鵡不會開口說話。

❹ 牡丹鸚鵡幼鳥吃什麼

人工喂雛來的飼料是青菜泥佔50%,熟蛋黃源佔40%,玉米粉和碗豆粉佔10%,共同研磨均勻成稠漿狀,但是還是要加少量的水.在這期間,最好將少許骨粉(或鈣片,注意:要磨好),加入伺料,以防發生軟骨病...

牡丹鸚鵡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漿果為食。可成對或成群籠養,為避免鸚鵡咬壞籠子,應採用鐵絲網籠。未發育成熟的雛鳥可養在一個大籠內,一般1立方米不超過15隻。繁殖用的籠子應掛一個有相當於5隻鸚鵡體積的巢,可用三合板或紙板做,開一個直徑5~8厘米的孔。不論群養籠還是繁殖籠,除在籠體的後部裝鳥巢,籠內還要准備棲杠1根,水浴器1個,食、水罐各1個。食物主要以穀子和稗子為主;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蔬菜、骨粉、牡蠣粉。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我國常見的有黑頭牡丹鸚鵡和棕頭牡丹鸚鵡兩種.

❺ 牡丹鸚鵡幼鳥多大就可以喂帶殼小米

一般3、4個月可以喂小米了,常規牡丹半年左右成齡,喂養方式如果之前是親回鳥飼養,3個月左右可答以餵食粟子,親鳥會帶著雛鳥慢慢接觸著吃,如果是手養,4個月左右可以喂小米了。

牡丹鸚鵡除了正常的主食以外,還需要給它吃一些水果蔬菜,就像人一樣,也需要補充營養。鸚鵡可以吃的水果蔬菜很多,但是成年鸚鵡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想要喂養的話,在幼年階段就要給它吃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

(5)牡丹幼鳥擴展閱讀

牡丹鸚鵡繁殖難度低,適合剛入門者做繁殖嘗試,群養繁殖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築巢所需之稻草、樹枝、樹葉等供它們使用,約在交配後10天會生下第一枚卵,每隔一天下一枚卵,一窩約產4-6枚卵,在6-7天後即可檢查卵有無受精,孵化期約21-23天。

❻ 牡丹鸚鵡幼鳥出殼了,怎麼喂母鳥

:牡丹鸚鵡的飼養可選用金屬籠,大小如芙蓉籠。飼料主要是稻穀、粟子、碎玉米、黍和小米以及麻籽、葵花籽、花生米等。
但油脂飼料不能喂得大多,否則會引起脫羽。青綠飼料是青菜、蘋果等。青菜不能缺少,供應不足會產下不受精的卵,有時還會造成啄羽現象。冬季和繁殖季節可適當增加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提供足量的能量,但要防止得肥胖症。通常可把稗子、稻穀、粟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給,還應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蠣粉、青菜和水果。做好清潔衛生,及時清理糞便,每周清洗籠子1~2次。籠底應鋪細砂。飲水要清潔,經常供水浴。飼料要及時添加,供給的青菜、水果要新鮮,吃剩的青菜、水果要及時取出,同時要保證飼料不霉變。除了換羽期,牡丹鸚鵡可常年產卵。一般雌鳥一年可產卵3~5窩,每窩產6~8枚,孵化期在17~19天。在整個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雌鳥只是在吃食。飲水和排糞時才出巢。雛鳥出殼後需經35~40天才離巢,離巢後仍需親鳥飼喂2周後才能獨立生活。可自製一個80厘米×60厘米×40厘米的鳥籠用於繁殖用。鳥籠需用12號的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鳥鑽出飛走。內放一個20厘米×16厘米×l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開一直徑為6厘米的圓形出入口,口下設一木台,供鳥進出時蹬踏。巢箱木板要厚實些,底部留3~5個直徑為0.5厘米的圓孔,以便於通氣和排出多餘的水。
大籠成群飼養容易繁殖,高3米、長3米、寬2米的籠舍,可飼養20對。籠內多設棲木縱橫交叉,供鳥攀爬棲息。用硬木製成,長20厘米、寬16厘米、高25厘米的人工巢箱,1/3處開6厘米直徑的洞。洞口有小台板供進出,人工巢箱裡面可分上下層,下層鋪3毫米厚的乾燥木屑。巢箱掛在高處,並供乾草,由鳥自己銜入墊巢。也可用粗毛竹橫掛,每節竹洞打一個洞供築巢。總之,巢箱要多於飼養的對數。繁殖期間,盡量減少干擾,少驚動。飼料增加骨粉、鈣粉、多種維生素和雞蛋、苞米粉合成的粉料。雌雄鳥自由配對後,相親相愛,互相理毛餵食,完成交配後產卵。雛鳥出巢後,雙親繼續飼喂10餘天即可分籠,讓親鳥繼續繁殖第二窩。

❼ 牡丹鸚鵡怎麼分幼鳥和成鳥啊

牡丹因五分幼鳥和成鳥的時候,在它的羽毛上可以分辨出來

❽ 牡丹鸚鵡 喂養幼鳥時應該注意什麼

是剛出生的那種嗎?那種如果沒有母鳥喂養,可將麥去殼磨碎(但不能磨成粉),來喂養。不要讓它收到任何外物的沖擊。如果有母鳥,就不用擔心了。

❾ 牡丹鸚鵡幼鳥從多少天開始手養比較好

為什麼要手養啊,我們家的牡丹鸚鵡都是比較怕人的。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空間。

❿ 怎樣判斷牡丹鸚鵡是公是母怎樣判斷它是幼鳥

牡丹鸚鵡光靠外表是不容易准確判斷公母的,體型只能當成一種輔助的判斷方法,但若是藉由觀察其泄殖腔,而判斷出正確公母的比例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
以下的內容希望可以對鳥友有所幫助,而國內有許多養牡丹的前輩,若文章內有錯誤的地方也請各位不吝指正。謝謝!
一般來說不管是牡丹鸚鵡或是桃面鸚鵡,其公鳥的體型大多會較母鳥來的瘦小一些,但這並不代表體型大的一定母鳥。不過體型這方面的差異就如上面所說的,可以作為觀察泄殖腔後的一種輔助判斷方式。
此外我們也要會區分我們要判斷公母的這一隻鳥是屬於中鳥或是成鳥,這也會影響到我們判斷的准確度(一般牡丹與桃面鸚鵡6個月大即可視為成鳥)。
成鳥與中鳥的差異:
1、牡丹鸚鵡:
隨著年紀變成熟,鳥的嘴巴顏色由微紅轉為暗紅,腳皮顏色由黑色轉為白色(6個月大)。
2、桃面鸚鵡:
隨著年紀變成熟,鳥的嘴巴顏色由黃色轉為白色,腳皮顏色由黑色轉為白色(6個月大),臉上的白羽毛或是紅羽毛會逐漸與頭上其它部位的羽毛顏色對比鮮明。
以下為牡丹(桃面)鸚鵡公母的判斷的方法:(此為鳥友個人經驗,有更好方式的前輩也請不吝指教)
先判斷這鳥是中鳥或是成鳥,其公母判斷方式分別如下:
中鳥: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由骨盆的觸感來判斷公母,這一點適用於成鳥與中鳥
1、公鳥骨盆觸感: 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為突出,摸起來較尖銳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為堅硬。
2、母鳥骨盆觸感: 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不突出,摸起來較圓頓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公鳥來的軟。
成鳥:
1、(1)公鳥骨盆觸感: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為突出摸起來較尖銳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為堅硬
(2)母鳥骨盆觸感:骨盆薦結(tuber coxae)較不突出摸起來較圓頓的感覺另外骨盆薦結觸感較公鳥來的軟.
2、成鳥的骨盆的薦結(tuber coxae)寬度較中鳥來的開一些,而母鳥又較公鳥來的開一些。所以由骨盆薦結(tuber coxae)寬度來判斷公母比較適用於成鳥(因為中鳥的公母骨盆薦結寬度差異不大)。
繁殖過的成鳥:
若是成鳥,可以同時撥開泄殖腔附近的羽毛,直接觀察其泄殖腔口的形狀。母鳥若是繁殖過泄殖腔口形狀成一字形,而公鳥或是沒繁殖過的母鳥則為圓形。

以下照片為公鳥與母鳥(生過)的泄殖腔寫真,此對鳥為配合拍照,且怕各位鳥友看不清楚,因而博命演出!兩只鳥泄殖腔附近的毛都被拔光了。但鳥友在實際觀察時,不需要刻意拔毛,只需用嘴巴把泄殖腔附近的羽毛吹開即能看見。

母鳥(生過)的泄殖腔形

公鳥或未生過之母鳥的泄殖腔形狀

要教大家的是較容易辨識且能在幼鳥時期就能分出公母的識別法,就是利用摸泄殖腔口(肛門)上方的骨盆來判斷
首先先把手指放在泄殖腔口 (如果你的鸚鵡很健康 不用擔心會摸到嗯嗯,然後往腹部的方向慢慢移動 骨盆位置約在下圖的圓點處
如果是公鳥就會摸到如下圖公鳥照片的骨盆
就是兩顆硬硬的骨頭,並且很緊密,手指無法壓入
如側面圖一般,手指在骨盆上時是無法壓入的

如果是母鳥 會摸到如下圖母鳥照片的骨盆
就會感覺兩個骨盆明顯分開許多 手指是可以有壓入的感覺(不似公鳥會摸到兩顆硬硬的骨頭 母鳥會有種摸到肚子軟軟的感覺,但又可以感覺到手指旁有兩個骨頭) 如果還不夠清楚 就可以看下面的側面圖

也就是說在摸母鳥的骨盆時手指可微微嵌入的感覺',而公鳥則無法將手指嵌入
上述是最准確的 還有以下輔助方法
1、頭型:雄鳥頭型為背兒頭、頭尖、並且頭稍小。雌鳥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與雄鳥比較頭稍大。
2、體型:雄鳥體瘦、毛緊、好動、性凶,眼圈距頭頂距離 較遠,眼顯小。 雌鳥體較胖、毛稍松,不太好動,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顯大 。
3、卧杠姿態:雄鳥在棲杠上為立勢、昂首挺立,並且顯矯健。雌鳥卧杠為伏卧式,趴在棲杠上,溫順。 4、觀看尾羽尖:雄鳥的尾羽尖為尖型,雌的尾羽尖分叉為W型。 雄鳥尾羽形狀為V型。

熱點內容
鮮花更保鮮 發布:2024-11-15 14:33:12 瀏覽:424
丁香醛用途 發布:2024-11-15 14:32:38 瀏覽:495
fgo國服情人節活動時間 發布:2024-11-15 14:31:59 瀏覽:609
花卉半日游 發布:2024-11-15 14:27:44 瀏覽:339
盆栽流氓樹 發布:2024-11-15 14:24:24 瀏覽:602
花卉幸福草 發布:2024-11-15 14:23:18 瀏覽:707
雙魚座花語 發布:2024-11-15 14:18:58 瀏覽:529
藍色玉蘭花 發布:2024-11-15 14:15:45 瀏覽:108
百合角色 發布:2024-11-15 14:13:15 瀏覽:526
百合胸圖片 發布:2024-11-15 14:08:57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