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廬劇休丁香全集

廬劇休丁香全集

發布時間: 2020-12-28 20:05:45

⑴ 廬劇周小五哪裡人

廬劇周小五是安徽省白茆鎮旭光村十二組人。

廬劇,舊稱「倒七戲」,流行專於以合肥為中心屬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廬劇曲調清新朴實,優美動聽,很受當地群眾喜愛。

清末以來,主要流行於安徽境內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廬劇發源於大別山區的霍山,它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鼓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

(1)廬劇休丁香全集擴展閱讀:

廬劇周小五簡介:

廬劇的傳統劇目分本戲、折戲和花腔小戲幾種,本戲以愛情、公案等為主要內容,折戲是從本戲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戲以小喜劇和鬧劇為主。

較有影響的廬劇劇目包括《綵樓配》、《葯茶記》、《天寶圖》、《柴斧記》、《借羅衣》、《打蘆花》、《討學錢》、《休丁香》、《雪梅觀畫》、《放鸚哥》、《賣線紗》等。

⑵ 廬劇的傳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廬劇在藝術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音樂由原來的只以鑼鼓伴奏改為絲弦伴奏,並增加了部分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在唱腔和表演上,剔除了某些京、廬混雜的表現手法,著重發揮了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整理了《烏金記》、《雙絲帶》、《雙鎖櫃》、《張太和休妻》等一批傳統劇目,創作了《李華英》、《程紅梅》等現代戲和民間故事劇《陷巢州》;也培養了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員。較有影響的劇目為《借羅衣》、《打蘆花》、《討學錢》、《休丁香》、《雪梅觀畫》、《花園扎槍》等。早期名演員有王本銀、丁玉蘭、孫邦棟、董少軒、張金桂、劉正元等。 當前活躍在舞台上的則有民間藝術家周小五、朱德順、劉長芬、孫曉雲、魏小波、盛小五、汪莉、夏巧雲等。
廬劇劇種的主要演出團體是合肥廬劇團,主要演員有凌艷惠、黃冰、張國英、胡擁軍、張乘勝、孫小妹等。該劇團成立四十八年來,整理創作和演出現代戲147台,古裝戲138台,出版發行了大量的廬劇音、像盒帶,代表劇目有《雙絲帶》、《借羅衣》、《討學錢》、《打蘆花》、《休丁香》、《秦雪梅》等,《雙鎖櫃》、《情仇》(「半把剪刀」改編)拍攝成電視劇,由中央、上海、安徽電視台對全國播放,《借羅衣》拍成電影藝術片在全國放映。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新型的文化娛樂方式對戲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致使廬劇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能演大戲的屈指可數。廬劇的搶救、保護工作應盡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2006年5月20日,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⑶ 廬劇有什麼表演特色

廬劇的表演,鄉土氣息較濃,特別是花腔小戲,唱腔來自民歌,邊歌邊舞,生動活潑。與徽戲和京劇一度合班之後,多方吸收,豐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部分。

主調是折戲和本戲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涼」、「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調」、「哀調」;老旦唱的「正調」、「哀調」。

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調」;丑與彩旦唱的「丑調」。以及神鬼出場用的「神調」、「鬼對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尋板、抹拐、伸腔、連詞、切板、大小過台等變化。落板時常用幫腔,滿台齊唱,稱為「邀台」。

花腔多為民歌小調,常用於三小戲,活潑健康,有40多種,大多專戲專用。生活小戲多用花腔,源自民歌小調,豐富多彩。

至於花腔的類型,主要有三種:其一,小戲專用曲調,如「討學錢調」、「打桑調」、「採茶調」、「打長工調」、「賣線紗調」、「點大麥調」、「罵雞調」、「勸賭調」、「扒沙調」、「賣蘭花調」等。

其二,折戲或唱段專用曲調,如「三趕調」、「行路調」等。其三,在劇目中用為插曲,如《白燈記》中「剪花調」,《孟姜女》中「四季調」,《九錫宮》中「打牙牌調」等。此外,還有鬼神唱的「神調」、「鬼對子」。

音韻有13條半韻之說。13韻有人心、扒沙、潘蘭、釀江、鐵血、捕蘇、憂愁、天仙、派來、尺西、焦稍、朋松和培灰。半條韻叫錯韻,也叫插花韻,即韻母相近的字不得已時可交替使用。

講白分「小白」和「韻白」。「小白」近似生活語言。「韻白」為生活語言的韻律化,句尾音小嗓上揚。念誦「詩、引子」介於念唱之間,便趨韻律化。語言為合肥地區方言,通俗、自然。

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作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幫腔吆台,即當舞台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後台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舞台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

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

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後,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

廬劇原來只有鑼鼓伴奏,故稱「打鑼腔」。後來經過不斷地發展壯大,出現了多種樂器,有大鑼、小鑼、板鼓、堂鼓、鈸。奏稱起板、落板、托腔、間奏。舞蹈、身段、武打、音響效果等,均用鑼鼓。

鑼鼓經有「起板鑼」、「大過台」、「小過台」、「大切」、「小切」、「抹拐」、「一條龍」、「嘆鑼」、「掃頭」、「苦皮」、「甜皮」、「陰司鑼」、「老八子」、「新八子」等。

烘托劇情,渲染角色情緒,全靠鑼鼓節奏快慢、強弱的變化。戲諺曰:「兩打三唱」,「滿台鑼鼓半台戲」。

在戲劇改革中,由於移植其他劇種和劇目,又逐步學習、吸收和運用了其他劇種的表演技巧,使廬劇的表演藝術逐漸豐富起來。

廬劇表演傳統,也積累了一些簡單的程式動作,注意刻畫人物,表演鄉土化,甚至對公子、小姐、達官、貴人也以農民的意念重新塑造,這是廬劇表演傳統的基本特色。

還有諸多特技,以出彩表示流血。有干彩、水彩之分。如《商林歸天》吐血出彩。《許士林祭塔》雙眼出彩,死於非命者七竅流血,雙眼、鼻孔、嘴巴都要出彩。

鬼魂出場額際插封子,生角左側插一綹,旦角兩側插雙綹。走場時雙手下垂,腳步輕飄,如風旋轉,謂「鬼推子」。

演《白刀記》、《曬羅裙》等劇,台側埋高桿,丑角恐慌之中,爬上高桿,表演順風扯旗、倒掛金鉤、王八浮水等技,謂「爬堂桿」。

廬劇的傳統劇目分花腔小戲、折戲、本戲三類。花腔小戲以反映勞動人民生活情趣和愛情為主要內容,也有一些諷刺喜劇和鬧劇。

如《賣線紗》、《放鸚哥》、《上竹山》、《借妻》、《罵雞》等。此外還有部分反映清代末期人民斗爭生活臨時編演的劇目,如《打煙燈》和《下廣東》等。

折戲多為本戲中抽出的「戲膽」,如《張四姐鬧東京》中的《搗松》、《梁祝》中的《闖簾》、《藍衫記》中的《張太和休妻》、《三元記》中的《教子》等。

有些雖然來自徽戲、京劇或其他劇種,但通過廬劇藝人長期在農村演出,劇中人的性格、感情、語言,都從主要觀眾農民的角度出發,加以重新塑造、豐富、深化,因而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

本戲以家庭悲歡離合、愛情、公案為主要內容,除本劇種獨有的《柴斧記》、《手巾記》、《乾旱記》、《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編明清傳奇、鼓詞和其他劇種的劇目。

如《綵樓配》、《琵琶記》、《葯茶記》、《孟姜女》、《天寶圖》等。總體來說,廬劇的代表劇目有《李清照》、《休丁香》等。

《李清照》講的是南宋發生的事。在1129年秋,趙明誠卒於建康城,留下半卷《金石錄》和滿堂古物。葬畢,李清照大病。王御醫欲向李清照購古玩,並帶來趙明誠「玉壺頒金」的謠傳。

此時金兵壓境,朝廷欲南移。李清照毅然決定攜所有石器追趕朝廷獻寶,為趙明誠洗清罪名,並保住文物不流散。

為此,她跨山越海,顛沛流離,處處撲空。一年多後,李清照終於找到弟弟李航,不料所帶文物被盜,她一病不起。

後來,右承務郎張汝舟巧言說動李航,騙娶了李清照。婚後,張汝舟野心暴露,他名為娶妻,實為霸佔文物,並以此換取官位。

李清照好言相勸,反遭責難。她看清張汝舟之所以得逞,皆因朝風不正,決意告發其「妄增舉數入官」,訴之公堂,以正世風。

依宋代刑律,告發親人者不分青紅皂白都「徒二年」。而李清照寧肯坐牢,也要守住靈魂的潔凈,為此她坐了9天牢獄。

這出戲表達了我國古代女子的愛國情懷,和不屈的斗爭精神。

⑷ 安徽廬劇一共有多少部具體是哪些請問哪些網站齊全可以在線觀看!謝謝!

廬劇為安徽省著名地方劇種,它是以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民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稱「廬劇」,已有近200年歷史。 廬劇分東、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表演生動活潑,傳統劇目分為小戲、折戲、本戲三類近300出,廬劇唱腔分主調、花腔兩大類,主調有「二涼」、「寒腔」、「三七」、「正調」、「衰調」、「丑調」等,花腔多為民間小調,有四十多種,廬劇唱腔板式豐富,落板常有幫腔,滿台齊唱,稱為「吆台」。 建國後,廬劇在藝術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創新,音樂由單純的鑼鼓伴奏增加了絲弦伴奏,並吸收了管弦樂器,嘗試了電聲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說、唱為一爐,繼承傳統,又有創新,即可表演古裝戲,也適合表演現代戲,不少劇目經過整理有的成為保留劇目,有的拍成電影和電視,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廬劇劇種的主要演出團體是合肥市廬劇團,主要演員有凌艷惠、黃冰、張國英、胡擁軍、張乘勝、孫小妹等。該劇團成立四十八年來,整理創作和演出現代戲147台,古裝戲138台,出版發行了大量的廬劇音、像盒帶,代表劇目有《雙絲帶》、《借羅衣》、《討學錢》、《打蘆花》、《休丁香》、《秦雪梅》等,《雙鎖櫃》、《情仇》(「半把剪刀」改編)拍攝成電視劇,由中央、上海、安徽電視台對全國播放,《借羅衣》拍成電影藝術片在全國放映。

⑸ 廬劇經典曲目

討學錢,(另外的休丁香, 半把剪刀悲一點)

⑹ 哪裡有廬劇休丁香 下載

優酷!56網都有!!!

⑺ 廬劇的代表人物

王本銀,小名小鎖子,藝名小庄鎖,1906年生。原籍肥東縣關家廟(現名永安鄉),幼年時先後遷居本縣蔡樓子、泥板崗等地。王本銀還有許多綽號:在朱巷一帶;因扮旦角,長的俏,唱的俏,演的俏,人稱王三俏;在定遠及周家圩一帶,因他演《討學錢》中老先生一角莊重而幽默,人稱王老本、王老先生……但肥東一帶群眾,最習慣的還是叫他小庄鎖。
王本銀出身貧苦家庭。五歲喪母,與姐姐王巧雲隨父親生活。父親王而傳,除了租種兩斗田外,主要以剃戶頭為生,即固定給幾個村子的農戶剃頭,到午、秋兩季收獲後,按剃頭戶收糧作酬。王而傳無師自通,喜唱倒七戲,晚間無事,常被邀至附近小戲班子演唱;扮旦角,也能有些收入。 廬劇
王本銀九歲時,因與同村孩子打架跌斷了腿,當地郎中以草葯敷斷處,夾板捆紮,言一百天後才能去掉。時值夏季,王而傳每天要外出剃頭,姐姐王巧雲也要下地扒草拾柴,就將王本銀置在一竹床上養傷,托鄰居照管。王本銀因過去時常隨父親看戲,也跟著學會了一些調門。他一人在家,閑著無事,一來對唱戲感興趣,二來解悶,就不斷哼唱倒七戲。有次唱時,被其父聽到,問:「鎖子,你跟誰學的?」王本銀說:「我聽你們唱的嘛!」。王而傳甚喜,說:「唱的還可以,我就來教你一出戲。不久,王而傳就教王本銀學會了《秦雪梅教子》中路兒這個角色的戲。時值夏季天旱,鄉下鄰里請戲班子在蔡樓子唱戲祈雨,唱的戲是全本《秦雪梅》。那時,戲班裡的演員年紀都在四十歲上下,沒有可演路兒一角的少年演員。王本銀對父親說:「路兒一角我能唱。」王而傳聽他把路兒的戲從頭到尾說唱了一遍,覺得可以一試,就去和班頭商量,徵得班頭的同意,讓王本銀來扮演路兒。當時演的《秦雪梅》,共有「觀畫」、「闖樓」、「得病」、「熬葯」「歸天」、「弔孝」、「游地府」、「上墳」、「罵陶榮」、「鬧學」、「教子」等折。全本戲很長,需要唱一夜。演戲那天,天晚開戲,按折唱下去,等到唱「教子」一折戲時,天色已亮。看戲的也早已看累了,有的躺在草垛旁邊,有的靠在墳塋堆上。王本銀則倒在後台的一角睡著了。當王而傳給才被叫醒的王本銀的臉上抹鉛粉胭脂化妝時,王本銀渾身發顫。王而傳見狀,說:「唉,你這樣不中用,牙齒打牙齒這樣顫,那還能……」王本銀說:「我不是怕,這是剛爬起來冷的。」就這樣,王本銀上了戲台,許多戲迷聽說小庄鎖會唱戲,都站起來擁到台口。王本銀雖說會唱,可是初次登台,不會表演,只是在台這邊唱一句,走到那邊唱一句。但因人小,扮的路兒一角也還像個樣,加上嗓子好,唱得好聽,受到觀眾的稱贊。回到村子裡,鄉鄰們不僅誇贊,還湊錢做了一件衣裳送給他。 王本銀第一次登台唱戲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傳揚出去,許多班社不斷來找王而傳,叫他帶兒子去唱戲。王而傳一邊唱,一邊教。王本銀聰明伶俐,學得也快,不久,一般小丫環及旦角的戲都能唱了。小庄鎖很快就出名走紅了。 王本銀在十一歲至十三歲期間,隨父親先後搭過的戲班有:寧廟子老丁三班子、周小蠻班子(本姓潘,家在梁園油坊周村)、管志高班子(管志高不會唱戲,但有幾個侄子,名管夢德、管夢陶、管夢臣都會唱戲,當時年紀在二十多歲),還有費業發班子、費五班子(費五名費志泉,唱旦角出名,因排行第五,人稱費五)等。經過不斷搭班唱戲;王本銀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會唱的戲也多了,表演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1920年前後,在撮鎮、東大圩一帶,有個唱倒七戲比較出名的王鳳山班子。王風山當時四十多歲,唱武丑。班子里有張宗耀、范家業;竇為仙、陳朝炳、陳克金、陳克廣、陳克明等藝人,年紀都在四十歲上下,都有一定的演唱才能。這在當時,算得上人員不少、陣容整齊的戲班子。王鳳山派人找王而傳,叫他帶王本銀去搭班唱戲,來人先送了五塊銀元作為「死貼角」(即預付的禮錢、聘金)。「死貼角」,是當時戲班中的行話,只有唱戲比較紅的人,班頭在邀請搭班時,才給「死貼角」。當時五塊銀元是個不小的數目,連王鳳山請他唱戲也送了五塊錢「死貼角」。
王本銀從十三歲那年起就隨父親進了王鳳山的班子,在片塘、撮鎮、東大圩、曉星集一帶唱戲。約一年後,王而傳和王鳳山、張宗耀結為把兄弟,王本銀也正式拜王鳳山為師傅。拜師後,王本銀算是入了師門。那時,學戲是極苦的事。藝人們忙於生計,不斷唱戲,而且唱戲的時間很長,經常是「兩頭紅」,即從太陽落山時的傍晚開戲,唱一夜到早晨太陽出山時散戲。所以,教戲也無固定時間,瞅個空子師傅教一出戲,頂多說唱兩遍,即需大體背熱。上台演唱時,還需要能即興發揮,才能把戲唱活。徒弟不僅向師傅學戲,還必須在生活上侍候師傅,燒飯、洗碗、炊茶、買煙是常乾的事。有一次散戲後,王本銀幹完雜事,剛睡倒。又被師傅叫起來,要他背「雪梅教子」一折。王而傳看了,有些不忍,說:「叫他明天背吧!」師傅對王而傳說:「你要是心疼孩子,就不該讓孩子學藝。」好在王本銀正在少年,血氣方剛,能吃苦,又勤快,學戲也能刻苦認真,會唱的戲也就更多了。王風山扮演丑角,極受群眾歡迎。他在台上表演動作粗獷而多變,把丑角演得詼諧風趣,每句台詞,大都能逗觀眾發笑。他常對王本銀說:「演丑角,就要讓人家笑。人家沒笑,自己先笑,就不值錢。」王鳳山的丑角戲以及他的表演方法,很多都被王本銀學了下來。這使王本銀不僅能演奶生、小旦戲,丑角戲也演得很出色。其間,王本銀還找當時唱戲走紅的另一班子里的禳盛學過兩折戲,即「三娘教子」和「十八扯」,唱的都是京劇調門。學會後,還和王鳳山同台唱過「十八扯」。
過了兩年,王鳳山班子里除有張宗耀等四十歲左右的一班演員外,還添了與王本銀年紀不相上下的幾個青少年演員,如劉鐵嘴,當時二十多歲,肥東人;小才子,十五歲,是王鳳山撿的一個孩子,原名吳勝奎,跟著王鳳山改名為王金奎,唱小丑,拿手戲是《劉秀討飯》;小福子,名李春發,唱老生。這些青少年在一起,互相較勁,爭強斗勝,都想唱得不比別人差,個個學藝認真,唱戲賣勁。王鳳山班子所以能跑紅,主要就是因為有小才子、小鎖子、小福子三個冒尖,吸引觀眾。
在舊社會,唱戲的藝人備受歧視,又屢遭腐敗政府及土豪的欺凌,靠唱戲混飯吃是件極不容易的事。大約在王本銀十六歲時,不知為何原因,王鳳山班子得罪了撮鎮團防局。團防寧五爺派當差的把王而傳抓去,捆在集頭示眾,不給飯吃。王本銀偷偷遞兩個燒餅給父親,被團防局當差的看見了,奪過去就扔到陰溝里。王而傳直到當天晚上才被放回。王鳳山班子一度只好停演。後來,離撮鎮不遠的姜大塘有個溫二爺,是當地有一定勢力的鄉紳。為了顯示自己有勢力有面子,就叫王鳳山班子到姜大塘唱了一陣子戲。因王鳳山班子唱倒七戲中有時夾唱京劇調門,所以,姜大塘人又叫他們是「大倒七戲班子。」
王本銀十八歲時,隨父親離開了王鳳山班子,回到家鄉關家廟。此後,他常到高塘的張樂山班、寧廟子老丁三班子和費業發的德勝班裡唱戲。當時,凡是對整折戲中每個角色的唱、念都會的藝人叫「一棵菜」,只會唱某一個角色的叫「半連子」。王本銀因會的戲多,且對戲中每個角色的唱、念都熟,自然就是「一棵菜」,缺哪行就上哪一行;還可以在演唱中通過唱、念,提示對方該唱什麼,該講什麼。所以,搭班唱戲,很受歡迎,且常拿「頂頭帳」(即分帳時拿最高一股帳)。但即使如此,也只能過著一般的窮苦生活。不唱戲的時候,王本銀則以唱門歌維持生活。門歌是肥東一帶民間的說唱性小調,多為窮苦人乞討時演唱。王本銀因為唱過戲,嗓子好,唱門歌時能唱出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因而頗受群眾歡迎。
王本銀在家鄉唱了幾年戲和門歌,覺得難以發展,生活也感困難,聽同行徐祖傳說,費業發班子正在南京唱戲。1933年,王本銀與徐祖傳一同到了南京。那時,南京下關有個游藝場叫怡和堂(或義和堂,實際是個說書、賣藝、玩雜耍的空場子),裡面有四個較大的攤子:臨近大門是費業發的倒七戲班(南京人稱倒七戲為和州戲),班頭是一個北方人,叫張傻子;第二個攤子是泗州戲(當時叫拉魂腔);第三個攤子是唱墜子的;第四個攤子又是倒七戲,是張大生班子,肥東藝人潘保章就在這個班子里。 王本銀和徐祖傳找到費業發,落下腳來。唱的第一出戲是《薛世榮上京》,王本銀扮薛世榮。班頭張傻子看過之後,對費業發說:「王癟嘴(王本銀又一綽號)這個戲沒什麼東西!」。第二次,王本銀又唱了一折《曹瞎子鬧店》,張傻子才覺得可以,對費業發說:「戲班裡只留一個王癟嘴,不要徐祖傳。」徐祖傳知道張傻子不要他,就要到離南京數里遠的一個飛機場工地去做工。王本銀覺得是徐祖傳約他一起到南京來的,班子不留徐祖傳,他也不能幹,出於義氣,也就隨徐祖傳去了飛機場。到工地一看,住的是破帳篷,到處蒼蠅亂飛,條件極差,也賺不到什麼錢。兩人沒做工,又回到張傻子班。張知留王不留徐,王也留不住,就對王本銀說:「都留下來吧!」
王本銀留在張傻子班裡,開始時沒什麼影響。不久,合肥東大圩一帶「玩船的」(即跑運輸的船民)經過南京,聽說小庄鎖在這里唱戲,便哄到怡和堂,出五塊銀元專點小庄鎖唱《宋江殺惜》、《曹瞎子鬧店》。由於聽戲的船工捧場,從那以後,王本銀在班子里名聲大震,分帳也比別人多些。王本銀站住了腳,父親和姐姐也相繼到了南京。王而傳在戲班裡唱戲,王巧雲在外幫工。經張介紹,王本銀與當地一夏姓婦女結了婚。
王本銀在南京唱了兩年戲,二十九歲離開張傻子班,隨當時在長江客輪「德和號」上當茶房的同鄉陳玉壽坐船到了上海,參加了一個由六安人李小二湊的戲班子。班子里有幾個唱倒七戲的藝人,還有幾個唱淮劇的藝人,在閘北北煙花里(或北義華里)的一塊空地上唱起戲來。他們常常是以小戲開鑼,招徠觀眾;看的人多了,就唱連台本戲,如《老張趕子》等。腔調依劇而變,有時唱京劇調門;有時唱倒七戲調門,淮劇藝人上場演 則唱淮劇。演唱中間,班子里有人手拿盤盒,向坐在周圍板凳上的觀眾收錢。當時,合巢地區有不少人在上海閘北區一帶當機匠(即手工織布工人),所以看倒七戲的觀眾也很多。後來,有一肥東家鄉人,名孫緒倫,在巡捕房當巡捕,編號「330」,大家都叫他三百三。。他在南煙花里(或南義華里)租了一個棚子;把李小二班子找去唱了一段戲,但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收入也不多,僅僅能維持生活而已。 由於和淮劇藝人同班,王本銀也學會了幾個淮劇調門,並把這個調子帶回肥東一帶傳唱。王本銀說,原調叫「淮城調」,倒七戲藝人把它叫「道情調」,因為該調第一次唱是用在《珍珠塔》小方卿唱道情的一個唱段上。
王本銀在上海唱戲約一年多時間。後因父親生病,又值蘆溝橋事變前夕,政局動盪,在上海唱戲謀生亦感艱難,於是攜父、妻輾轉回到肥東家鄉。到家第二天,王而傳因病去世。
回到家鄉後,因唱戲屢遭禁止,生活無門。有一次,王本銀隨老丁三班子到蔣集唱戲,適逢說大鼓書的名藝人謝有銀也在蔣集說書。王本銀本來就喜歡聽說書,聽了幾次,也想學說書;就正式拜謝有銀為師,學說大鼓書。由師傅先講說書的路子,開頭學了一折「小八義」。謝有銀喜歡聽王本銀唱戲,說王本銀嗓子好,而說書則要沙啞低沉的嗓音。謝有銀就對王本銀說:「學說書不要把嗓子搞壞了。」王本銀亦留戀唱戲,所以,學說書也未改變自己嗓子的音色,仍用原來的嗓音。這樣一來,王本銀說的大鼓書,就不如別人說的有味。但聽他說書的人還是很多,主要是因為他唱戲出了名。那時群眾戲謔地說:「小庄鎖說書,是人值錢,書不值錢。」
由於經常外出搭班唱戲,不在家中,約在1947年前後,王本銀與原妻離異,後與王姓婦女成親。
王本銀說了幾年大鼓書,又斷斷續續地搭過費業發班子、張樂山班子、周小蠻班子、費志泉班子、金山班子唱過戲,直到1949年。
翻身解放 藝名遠揚
1949年1月,合肥地區解放了。王本銀隨費業發班子應邀從張窪到了合肥,在合肥李公祠(今省郵電管理局後院處)唱戲。不久,由合肥市文化館領導,成立了平民劇社,王新海(藝名王小嗄子)任社長,王本銀任副社長。後台老闆是黃朝仙、吳邦志。由於李公祠不適宜作長久演出場地,1950年,劇社和當時負責前台的一些人,湊錢在雙井巷蓋了平民劇場。1951年,皖北行署文教處接收了平民劇社,改為國營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開始了對倒七戲的繼承、研究和改革工作。王本銀熱情地參加了這一體制改革工作,成為國營劇團的一名演員。他一面演戲,一面參加為藝人舉辦的各種學習班。他還積極參加掃盲,學習文化,學習音樂常識及新的表演知識等活動,因而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逐漸有了提高。1955年,因倒七戲流行區屬古廬州府治,安徽省人民政府決定把倒七戲改名為廬劇。成立安徽省廬劇團。1956年,王本銀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被肥東縣選為人民代表,出席了省人民代表大會。他還被任命為安徽省廬劇團副團長、藝委會主任,成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63年,王本銀又光榮地出席了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二屆代表大會。 王本銀從舊社會一個被人看不起的戲子到參加革命文藝工作,入了黨,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表演藝術上也不斷有所提高。1952年,他在廬劇藝術改革有開創意義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劇的演出中,扮演祝公遠一角,獲得好評。以後他又在舞台上塑造了《羅漢錢》中的張木匠、《討學錢》中的老先生,因而蜚聲廬劇界。他還在《寶蓮燈》、《白蛇傳》、《兩兄弟》、《打灶》、《休丁香》、《雙鎖櫃》、《江姐》等戲中,扮演過許多角色,刻畫了各種類型的人物形象,個個有血有肉,性格鮮明。他的表演,動作細膩,情感逼真,唱腔圓潤,吐字清楚,富於變化,獨具一格。1954年,王本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榮獲演員一等獎;1956年又獲安徽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員榮譽獎。他還參加了文化部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戲曲演員講習會,與許多兄弟劇種的著名演員在一起交流經驗,切磋技藝。1957年春,王本銀參加了安徽省地方戲赴京匯報演出:在中南海懷仁堂作專場演出時,他主演了《討學錢》,丁玉蘭主演了《借羅衣》。毛主席、周總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並登台和演員握手。演出結束後;周恩來總理還親切接見了王本銀等演職員。這崇高的榮譽和那幸福的時刻,使這位飽嘗舊社會辛酸的老藝人感慨萬千,終生難忘。
在劇團的日常工作中,王本銀除不斷參加演出外,還積極向青年演員教授傳統唱腔,傳授表演技藝。他還長期與作曲創作同志合作,認真探討廬劇音樂的改革與發展,共同創作出不少好的唱段。他還和其他老藝人一起,回憶傳統劇目,提供給劇目創作人員,並參加傳統劇目的加工整理工作。
1974年,王本銀同志退休了。退休之後,他仍保持著對廬劇藝術的熱愛和關心,保持對黨的事業的赤誠忠心。1986年夏初,八十歲高齡的王本銀還熱情參加了《討學錢》盒式磁帶的錄制工作。磁帶發行後,極受廬劇觀眾的歡迎。
1990年10月18日,王本銀因病去世,享年84歲。 丁玉蘭,廬劇女演員。安徽肥東人。出身藝人家庭。幼年隨父學戲,十二歲拜師學廬劇。工青衣、花旦。曾在皖中一帶演出。1949年參加合肥市平民劇社。建國後,歷任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安徽省廬劇團演員,合肥市廬劇團演員、副團長、名譽團長。擅演劇有《休丁香》、《秦雪梅觀畫》、《玉簪記》、《雙絲帶》等。主演的《借羅衣》已拍成戲曲片,《雙鎖櫃》已拍成戲曲電視片。
丁玉蘭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她幼年喪父,隨母親在養父丁友和的丁家班演戲謀生。由於當時廬劇還是小戲,社會地位很低,在輾轉的演出路程中,丁玉蘭也飽嘗了人間的冷暖,也正是在這演出的氛圍感染下,丁玉蘭從小就練就了扎實的藝術功底。後來,丁玉蘭拜戲班的陳師傅為師,由於天賦高,學戲精,8歲開始登台,13歲就可以唱廬劇代表劇目,並很快成為一方名角,經常有人點名要丁玉蘭唱場子。在藝術上銳意進取的丁玉蘭,隨後又正式拜廬劇名角郭士龍為師,使藝術品位更臻完美。
解放後,丁玉蘭進入安徽省廬劇團,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她如飢似渴地補充文化和業務知識,學習和觀摩兄弟劇種演出,廣泛吸取各劇之長,為再攀藝術高峰打下了堅實基礎。1957年,在北京的戲曲匯報演出中,丁玉蘭憑借對廬劇代表劇作《借羅衣》、《休丁香》的精彩演繹,震驚了戲曲界。毛主席和周總理也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她的演出,並在看完演出後同丁玉蘭等人親切握手合影。周總理更是親切地關懷丁玉蘭,幫丁玉蘭解決眼疾就醫問題。
退休後,丁玉蘭承擔起培養下一代的任務,積極為廬劇貢獻余熱。6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丁玉蘭獲得了許多成就。1954年,參加華東地區第一屆戲曲會演,憑借在《借羅衣》中的精彩演出,獲得演員一等獎。1956年,憑借在《雙絲帶》中的傑出表演,獲得安徽省第一屆戲曲會演一等獎。1959年,由她擔綱主演的《借羅衣》被搬上銀幕。鑒於丁玉蘭的傑出藝術表演,她被中國戲劇家協會吸收為會員,並當選安徽分會理事。退休後,在教師崗位上,丁玉蘭先後被評為合肥市先進工作者、省政協積極分子、省勞動模範,並當選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她的事跡和藝術成就被《中國大網路全書》等權威文獻收錄。
作為廬劇代表人物,廬劇就是她的生命,傾注了她一生的感情。當然也正是由於她和她的劇團的存在,廬劇在很大程度上才從一個只在鄉村野寨搭草台班演出的地方小戲逐步成為了能夠進入省城立足的地方大戲。作為名角,她用她那玲瓏的表演風格和甜美的地方韻味將廬劇一次一次推向全國。從地方味十足的《借羅衣》到文詞高雅的《玉簪記》,無論是村姑還是大家閨秀,無論是青衣還是花旦角色,她都表演得出神入化,活靈活現。這種百變的表演天才征服了淳樸的村民,也征服了苛刻的雅士。就像黃梅戲的嚴鳳英、豫劇的常香玉一樣,丁玉蘭也可以說是觀眾心中的一個藝術符號,從一定程度上說,「丁玉蘭」三個字就代表了廬劇。 該劇的故事在安徽民間流傳甚廣。劇情敘述善良的郭丁香由父母包辦嫁給浪子張萬郎,最後被休棄。後張萬郎家敗,投河而死。

⑻ 廬劇有哪些經典劇目

廬劇原名「倒七戲」,又名小倒戲、到集戲、搗七戲、稻季戲等,是主要流傳於安徽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流行於安徽境內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區和江南的部分地區。廬劇是在皖西大別山一帶的山歌、合肥門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鑼鼓書、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因其創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最後定名為廬劇。
廬劇的傳統劇目分本戲、折戲和花腔小戲幾種,本戲以愛情、公案等為主要內容,折戲是從本戲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戲以小喜劇和鬧劇為主。較有影響的廬劇劇目包括《綵樓配》、《葯茶記》、《天寶圖》、《柴斧記》、《借羅衣》、《打蘆花》、《討學錢》、《休丁香》、《雪梅觀畫》、《放鸚哥》、《賣線紗》等。
廬劇在安徽因地域和唱腔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為中心的六安、霍山、肥西、舒城一帶,音樂粗獷高亢,跌宕起伏,帶有山區特色,稱為「山腔」;下路以蕪湖為中心的蕪湖、南陵、繁昌、馬鞍山、當塗、涇縣一帶,音樂清麗婉轉,細膩平和,顯出水鄉風味,稱為「水腔」;中路以合肥為中心的合肥、定遠、肥東、巢湖、無為、和縣、含山、廬江一帶,音樂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朴實,自然清新。廬劇唱腔分主調、花腔兩大類,主調是本戲和折戲的主要唱腔,既可敘事,也可抒情,適合表現復雜的情感;花腔多為民間小調,輕松活潑,常用於小戲。
廬劇唱腔板式豐富,落板常有幫腔,滿台齊唱,稱為「吆台」。傳統的廬劇沒有管弦樂伴奏,只用鑼鼓進行起奏、間奏和伴奏,俗稱「滿台鑼鼓半台戲」。早期廬劇的表演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地方小調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動作一般不配合劇情。演出多為幕表制,基本沒有固定的台詞,多採用臨時串詞、套詞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廬劇在表演藝術等方面作了較大的改革。
廬劇具有很強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調、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樂,表演上吸收了鄂東的「花鼓戲」、「端公戲」、「嗨子戲」等的手法,不少劇目中融匯進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觀念和內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廬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
舊時廬劇班社大都是半職業性的(即農忙時種田,農閑時唱戲),長期流動於鄉村集市。演出時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攤子。一般演員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會些「轍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傾向。所演劇目,多以「二小」戲、「三小」戲為主。唱腔多是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不用絲弦,三五人湊個班子即可演出,謂之「兩打三唱」。
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後來發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還未形成固定的角色體制。廬劇從前無女藝人,旦角多由年輕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出劇目不斷豐富,角色行當也相應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下面小編為大家他有那些代表作吧。
《珍珠塔》
劇情簡介:胡來自稱半仙,夫妻倆一唱一和丑態百出,利用人們的求醫心切的心理,糊弄愚昧的廣大農民,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義必自斃,最後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告戒人們應當相信科學,鑄造起鋼鐵長城,不要讓騙子們有機可乘,為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共同努力。
《李清照》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趙明誠卒於建康城(南京),留下半卷《金石錄》和滿堂古物。葬畢,清照大病。王御醫欲向李清照購古玩,並帶來趙明誠「玉壺頒金」的謠傳。此時金兵壓境,朝廷欲南移。李清照毅然決定攜所有石器追趕朝廷獻寶,為趙明誠洗清罪名,並保住文物不流散。為此,她跨山越海,顛沛流離,處處撲空。一年多後,李清照終於找到弟弟李航,不料所帶文物被盜,她一病不起。
紹興二年,右承務朗張汝舟巧言說動李航,騙娶了李清照。婚後,張汝舟野心暴露,他名為娶妻,實為霸佔文物,並以此換取官位。李清照好言相勸,反遭責難。她看清張汝舟之所以得逞,皆因朝風不正,決意告發其「妄增舉數入官」,訴之公堂,以正世風。依宋朝刑律,告發親人者不分青紅皂白都「徒二年」。而李清照寧肯坐牢,也要守住靈魂的潔凈,為此她坐了九天牢獄
《休丁香》
該劇的故事在安徽民間流傳甚廣。劇情敘述善良的郭丁香由父母包辦嫁給浪子張萬郎,最後被休棄。後張萬郎家敗,投河而死。
近年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新型的文化娛樂方式對戲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致使廬劇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能演大戲的屈指可數。廬劇的搶救、保護工作應盡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⑼ 廬劇都有哪些經典曲目

廬劇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於1955年3月改稱「廬劇」。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的嗨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的徽劇及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
廬劇的代表曲目:
1、《珍珠塔》:《珍珠塔》又名《方卿羞姑》 、 《九松亭》 。故事源於清代彈詞《孝義真跡珍珠塔全傳》 。說的是明代官宦之後方卿,家遭變故,中途敗落,為赴京應試,去向姑母陳氏借貸,陳氏不借,反加凌辱。陳女翠娥與方卿定有婚約,得知後,約方卿相會,送與銀兩,並贈以傳世之寶珍珠塔,後方卿得中狀元,封八府巡按,奉旨出巡,路過陳家,扮道人進入陳府,唱道情羞諷其姑,陳氏悔愧,方卿與翠娥終得完婚。
2、《李清照》: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趙明誠卒於建康城(南京),留下半卷《金石錄》和滿堂古物。葬畢,清照大病。王御醫欲向李清照購古玩,並帶來趙明誠「玉壺頒金」的謠傳。此時金兵壓境,朝廷欲南移。李清照毅然決定攜所有石器追趕朝廷獻寶,為趙明誠洗清罪名,並保住文物不流散。為此,她跨山越海,顛沛流離,處處撲空。一年多後,李清照終於找到弟弟李航,不料所帶文物被盜,她一病不起。紹興二年,右承務朗張汝舟巧言說動李航,騙娶了李清照。婚後,張汝舟野心暴露,他名為娶妻,實為霸佔文物,並以此換取官位。李清照好言相勸,反遭責難。她看清張汝舟之所以得逞,皆因朝風不正,決意告發其「妄增舉數入官」,訴之公堂,以正世風。依宋朝刑律,告發親人者不分青紅皂白都「徒二年」。而李清照寧肯坐牢,也要守住靈魂的潔凈,為此她坐了九天牢獄
3、《休丁香》:該劇的故事在安徽民間流傳甚廣。劇情敘述善良的郭丁香由父母包辦嫁給浪子張萬郎,最後被休棄。後張萬郎家敗,投河而死。

⑽ 廬劇的改革及創新

要提升廬劇藝術的文化品位、加強劇本劇目的改革。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獨有的文化藝術,廬劇的審美理念、表現內容、藝術手段都是在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反映的是當時當地群眾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對於那些陳舊的表現形式,可以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改變它,提升它的文化品位,豐富它的文化內涵,使之更加適應現代化的環境,在內容、形式上則應力求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社會生活。
早期廬劇的表演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間小調,舞的是民間歌舞,舞蹈動作一般不結合劇情。演出一般沒有固定的台詞,而以臨時串詞、套詞來自編。廬劇當家劇本劇目如《秦雪梅》、《休丁香》、《小辭店》等無論是劇本結構還是語言方面都一直停留在民間說唱文學的水平上;劇本的創作由於創作者文化素質不高,故文化含量不高,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自然有限。從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廬劇就意識到觀眾審美需求的改變,也做過一些努力,試圖讓機關幹部、知識分子和外來人員接受。在排演《劉胡蘭》、《江姐》等新劇目時借鑒了歌劇的許多手段,還在演出中試用過普通話道白。尤其是《李清照》和《新白蛇傳》的排演,廬劇在唱腔特色和語言特色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而提升了廬劇的文化品位。
要培養廬劇後備人才、加強廬劇理論研究。回顧過去,合肥市廬劇院首批演員是由舊社會戲班的著名藝人和地方文工團的新文藝工作者們組成,新老藝術人才同台獻藝,曾演出轟動省城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劇作家侯露女士坦言:「現在我們的戲曲存在著『三少一弱』的現象,廬劇也是如此。」所謂的「三少一弱」,即青年演員少、男演員少、尖子演員少,整個青年演員隊伍素質薄弱。我們並不是完全沒有人才,但是有些優秀演員因為長期沒有好戲演,他們的銳氣和才氣會慢慢地消退。對於剛從戲校畢業的舞台新人,還要抓緊補課,請專業老師輔導,加強基本功訓練,選擇適合他們演出的劇目公演。
要擴大廬劇宣傳,爭取青年觀眾。戲曲事業不僅需要專門從事藝術表演的演員,還需要有懂戲、愛戲的受眾。戲曲人才的培養誠然重要,但觀眾的培養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觀眾群的萎縮會制約戲曲的發展,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有戲無市,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可喜的是安徽電視台《相約花戲樓》節目組在廬劇的宣傳、推廣上下了很大功夫,從而擴大了廬劇的受眾群體。要努力爭取傳媒支持,開辦各種廬劇節目,向社會各方面傳遞廬劇的影響。同時積極推進廬劇進街道、進校園、入教材的工作,讓更多的人熟悉廬劇了解廬劇。
建立廬劇資料研究室。對建國以來所演劇目要收集保存,包括口述、編導音美及演員、上演日期的檔案記錄,特別對原生態唱腔要錄音記譜,對有「絕活」的老演員要錄音錄像,對刻苦學藝的青年要錄制音相,紀錄他們的成長歷程。建立研究室的目的就是保存廬劇的歷史遺存,用實物文字串聯起它的發展軌跡,為改革創新提供研究課題,指導保護發展。

熱點內容
江寧區鮮花 發布:2024-12-26 13:56:20 瀏覽:539
盆栽薄荷葉黑 發布:2024-12-26 13:55:40 瀏覽:437
綠植河沙 發布:2024-12-26 13:54:05 瀏覽:174
江南蘭花季 發布:2024-12-26 13:54:02 瀏覽:416
梅花傘集團 發布:2024-12-26 13:52:31 瀏覽:906
康乃馨花語和來源 發布:2024-12-26 13:52:30 瀏覽:507
東北野生花卉 發布:2024-12-26 13:50:16 瀏覽:126
送七夕禮物圖片 發布:2024-12-26 13:47:54 瀏覽:451
男孩荷花 發布:2024-12-26 13:43:32 瀏覽:194
中型荷花大小 發布:2024-12-26 13:23:30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