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是哪的

牡丹是哪的

發布時間: 2021-01-09 02:52:13

『壹』 牡丹的故鄉在哪裡

牡丹的故鄉是菏澤【以下為拓展,可以忽略】並不是人們說洛陽專。因為菏澤不富裕,對牡丹屬的投入不多,致使洛陽的牡丹遠近聞名。但是,近幾年,菏澤政府加大了對牡丹的種植和栽培,並且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牡丹基因技術,一年四季,隨時綻放。洛陽的牡丹在於精,只有在公園才能看到,菏澤的牡丹隨處可見,無論在規模還是在品種上,都是世界第一的!而且,菏澤的牡丹是唯一經過國家認定的,06年國家認證,有效期至少5年。。。史書有記載「曹州牡丹甲天下」-------山東菏澤就是以前的古曹州。

『貳』 哪裡的牡丹最有名

洛陽牡丹
有「洛陽牡丹甲天下,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說法。
前幾年山東省菏澤市為了宣傳他們的「菏澤牡丹」,打出了「洛陽牡丹甲天下,菏澤牡丹甲洛陽」的口號,因此兩地還打起了口水官司。

『叄』 中國的牡丹哪裡最好

菏澤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歷史,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長盛明、清兩代,管領風騷500餘年。它是在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清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

牡丹原產中國,是我國的國花,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其花大、色艷、型美、富麗堂皇、雍榮華貴。自古我國人民視牡丹為「和平、幸福、富貴」的象徵。

菏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其主要花色為粉、紅(含紫紅)紫、藍、黃、白、黑、綠、復色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根據花朵形態和雌雄進化程度,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薔薇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台閣型九類花型。 牡丹為芍葯科,芍葯屬落葉灌木,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現在栽培區域遍及全國各地。

牡丹為深根植物,根系發達,適應性較強,除重鹽鹼地及低窪地外,一般土質都適合牡丹生長,尤以疏鬆的沙質土壤最好。我國江南地區引種時應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方。 九、十月份是菏澤牡丹移植、繁殖的適宜季節,南方地區可適當推遲,北方寒冷地區適當提前,一般封凍前栽植完,嚴寒地區要採取防寒措施,使牡丹安全越冬。

菏澤牡丹以分株、嫁接、播種三種方式繁殖。每年清明前後要進行修枝、拿芽,每株選7—10個粗壯枝條,每枝留一個花芽,其餘全部去掉。隨著樹齡的增加,樹冠的擴大,可適當增加分枝,擴大樹冠增加開花量。每年早春牡丹發芽時和秋分後應各施肥一次。北方春季乾旱應及時深鋤保墒,夏秋多雨應及時鏟除雜草疏鬆土壤。 牡丹常見病害主要有葉斑病,多發生在6—8月份,要及時做預防工作,應於5月中、下旬用代林銨、鋅、 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500—800倍噴灑,每隔10—15天噴灑一次,邊疆噴灑3—4次即可抑制。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大,引植菏澤牡丹應因地制宜,加強管理,使國花牡丹開遍祖國大地。

『肆』 中國牡丹之都是哪裡

中國牡來丹之鄉——山東菏澤。在源一、二、三、四屆全國花並博覽會上,菏澤牡丹奪得金、銀、銅獎,一二三等獎,科技進步獎,優質展品獎計26個;在三次香港國際花展中,菏澤牡丹引起轟動,奪得冠軍獎一個,一等獎三個, 在法國波爾多市國際花卉博覽會和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博覽會上,分別奪得競賽總分銀質獎和牡丹芍葯干鮮花銀質獎。在第四屆全國花博會上,菏澤牡丹獨領風騷,一舉奪得唯一的一個「景點特別獎」和六個單項獎。
2000年,菏澤被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鄉」。2006年,菏澤被評為「中國牡丹城」。2012年3月16日,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菏澤為「中國牡丹之都,每年4月中旬,牡丹花盛開時,菏澤都要舉辦「菏澤國際牡丹花會」。

『伍』 看牡丹去哪裡

人間的四月天,是愛、是暖,是燕子在梁間呢喃,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牡丹花一叢一叢的綻放。

洛陽牡丹甲天下,花開時節動京城。四月出遊看什麼?當然是牡丹了。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茉莉要和男票出遊看牡丹,卻在網上看到了一則不那麼美好的消息。

某個景點被曝:用塑料牡丹綁樹上冒充真牡丹。聽到這消息,小編的內心是崩潰的,你們是在侮辱遊客的智商,好嗎?到底能不能做,自己心裡沒有點ABCD數嗎?

現在,我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黛眉山雲頂花園的牡丹我給你們承包了!承包了!承包了!

牡丹花會期間(4月1日至5月5日),憑洛陽任意牡丹園門票到黛眉山景區遊玩全價票即可立減10元哦!

黛眉山雲頂花園的牡丹,地處海拔800米之上。上百個名貴牡丹品種,自4月15日至5月15日,競相綻放。

黛眉山的牡丹,顏值如何?隨便放幾張圖,你體會下。

~~自駕 信息~~

1.鄭州、開封、洛陽、商丘、西安、三門峽方向:連霍高速——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2.濟源、晉城、太原、南陽方向:二廣轉連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3.新鄉、焦作方向:長濟轉二廣——連霍高速——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4.許昌方向:永登轉鄭少高速——寧洛轉連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5.周口、漯河、平頂山方向:寧洛轉連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6.運城、臨汾方向:侯平轉連霍——新安站——S246省道——黛眉山

『陸』 牡丹產地在哪

中國牡丹資源特別豐富,根據中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專組人員調查,中國滇、黔、川、藏、新、青、甘、寧、陝、桂、湘、粵、晉、豫、魯、閩、皖、贛、蘇、浙、滬、冀、內蒙古、京、津、黑、遼、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種植。大體分野生種、半野生種及園藝栽培種幾種類型。

牡丹栽培面積最大最集中的有菏澤、洛陽、北京、臨夏、彭州、銅陵縣等。通過中原花農冬季赴粵、閩、浙、深圳、海南進行牡丹催花,促使了牡丹在以上幾個地區安家落戶,使牡丹的栽植遍布了中國各省市自治區。

(6)牡丹是哪的擴展閱讀:

牡丹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

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參考資料:網路-牡丹



『柒』 牡丹花的原產地在哪

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人《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學、園藝學、葯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以洞察中華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

牡丹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三回三出復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復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由野生變家種後,因環境條件變化及人工不斷地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而且在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

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白苯、百兩金,在植物學上是毛茛科芍葯屬落葉小灌木。它的花和葉的形態同芍葯很相像,所以古時又稱牡丹為水芍葯。

牡丹一般高1.5~2米,在南方栽培的高可達3米。葉片是不規則的兩回、偶有三回的羽狀復葉,表面綠色,背麵灰綠色,有白粉,嫩時帶紅色。花大形,單花頂生,雄蕊多數。萼片5枚,綠色。花瓣原本5~6枚,經過栽培,一部分雄蕊演變成花瓣,就成了重瓣花。瓣數較少的,古時稱為多葉;瓣數很多的,古對稱為千葉。花有黃、白、紅、紫等色,花徑12~25厘米。花後結生蓇葖果,有短毛密布,成熟時開裂,內含數個大形種子,呈不規則圓球形,黑色。花期在4~5月。

牡丹原產我國西北部,現在甘肅、陝西、四川、河南等地山中還可見野生的。正如歐陽修《洛陽牡丹記》(1031)里所說的「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與荊棘無異,土人皆取以為薪。」

牡丹作為觀賞植物始自南北朝時期,文獻多有記載。劉賽客《嘉記錄》說:「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牡丹既已入畫,其作為觀賞的對象已確切無疑。謝康樂更具體指出種植的具體情況:「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太平御覽》)近代生物學先驅達爾文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寫的《動植物在家養情況下的變異》一書中說,牡丹在中國已經栽培了一千四百年「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紀,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國牡丹的栽植歷史大體相屬。

隋代,隋煬帝(公元605~618)時「闢地周二百里為西苑……,昭天下境內所有鳥獸草木驛至京師(今河南洛陽)……易州(今河北易縣)進二十箱牡丹」。《隋志素問篇》中說道:「清明次五時牡丹華。」這又足以說明牡丹作觀賞植物則規模更大。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開始繁盛起來。開元中盛於長安。傳說當時洛陽有個叫宋單父的善於種花,應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驪山種了一萬多本,顏色不相同(《龍城錄》)。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調」就是歌詠幾種不同顏色牡丹的。「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步束素。……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從以上這些詩篇可以看出當時帝都長安裁培牡丹的盛況。這時,牡丹不但顏色種類多了,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奇變異和重瓣現象。「興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暈、倒暈、淺紅、淺紫、紫白、白檀等,獨無深紅,又有花葉中無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陽雜俎》)「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一朵千葉,大而且紅。」(《杜陽雜俎》)。這也說明了,我國早在公元九世紀,便已經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國牡丹栽培中心,由唐之長安而轉移到了洛陽,牡丹的品種更多,栽培技術更加系統、完善。並出現了一批理論專著,對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時期的著作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師厚的《鄞江周氏洛陽牡丹記》、《洛陽花木記》;張峋的《洛陽花譜》等等。記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總結出一整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歐陽修說: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蓋其不接則不佳。

北宋末年,戰亂不斷,洛陽牡丹開始衰退,陳州牡丹取而代之,張邦基撰《陳州牡丹記》雲:「洛陽牡丹之品見於花譜,然未若陳州牡丹之盛且多也。圓戶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計。」

南宋時,牡丹栽培中心南移,由北方洛陽移向南方的天彭(今四川省彭州市)、成都、杭州等地。天彭裁培的牡丹,為蜀中第一,號稱「小西京」。詩人陸游在蜀中做官,親往游賞,並撰《天彭牡丹譜》(1178年)。宋室南渡後,洛陽花事衰微,杭州卻得到發展,出現一些新奇品種,如『重台九新淡紫牡丹』、白花青緣牡丹』等。

元代,是中國牡丹發展的低潮時期,長安、洛陽等地能見到的好品種已屈指可數,品種退化,重瓣品種難得一見,因有「千葉獨難遇,亦猶千人為英,萬人為傑,尤世紀不恆有者」(姚燧《序牡丹》)之嘆!

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的栽培的中心,轉移到了安徽亳州。夏之臣《評亳州牡丹》雲:「吾亳州牡丹,年來浸盛,嬌容三變,尤在季孟之間。等此而上,有天香一品,石榴紅,勝嬌容,宮紅袍,琉璃貫珠,新紅種種不一,雜紅最後出,品種難得。又有大黃一種,輕膩可愛,不減三變。佛頂青為白色第一。大抵紅花以花子紅,銀紅、桃紅為上。」又雲:「草堂數武之步,種蒔殆偏,率以兩色並作一叢,紅白異狀,錯綜其間,又以平頭紫,慶天香,先春紅三色插入其花叢,間集而成文章,他時盛開燦然若錦」。此時開中國插花技術之先河。

在明代,亳州牡丹雖有盛名,但曹州(今山東菏澤),國都北京牡丹栽培也逐漸繁盛起來。江南太湖周圍,西北的蘭州、臨夏也有所發展。

曹州與亳州皆於明代嘉靖(1522~1567)年間引入牡丹,也同於萬曆(1573~1620)年間達到繁盛。兩地之間相互交換品種,「曹花多移自亳」(清?余鵬年《曹州牡丹譜》);亳州也引進入不少曹州名品,如《亳州牡丹史》中記載一種「金玉交輝」的品種,說是:「曹州所出,為第一品。」又有「忍濟紅」「萍實紅」兩種,也產於曹州。《曹南牡丹譜》亦雲:「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曹州一士人家,牡丹有種至四十畝者,……多到一、二千株,少者數百株。」(《五雜俎》)。由此可以看出,現今牡丹的主要產地菏澤,在明代就已開始繁盛了。

北京自遼、金建都於此,牡丹栽培日漸興盛。明代的《北京考》上記載遼聖宗(公元982-1031)在統和12年(995年)三月去長春宮觀賞牡丹。在明代,牡丹栽培極盛,「金殿內外盡植牡丹」。城外還有三大名園梁家園、清華園和惠安園。

在江南,明代以江陰牡丹為盛。此外杭州、蘇州、上海也有不少種植。廣西灌陽也產牡丹,據明代《廣西通志》記載,在廣西「牡丹出靈川、灌陽,灌陽牡丹有高一丈者,其地名小洛陽。」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曹州牡丹的栽培就更盛了,取亳州而代之。《曹縣志》雲:「牡丹非土產也,初盛於雒下(今陝西省雒南縣),再盛於亳州,彼時已六、七百種,分五色排列,敘至於今,亳州寂寥,而盛事悉歸曹州。」「曹州園戶種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計,蓋連畦接畛也。」(《曹州牡丹譜》)。蒲松齡在他寫的《聊齋志異》一書中,也曾有「曹州牡丹甲齊魯」的記述。這時,曹州城東北各村栽培牡丹已很普遍。有以養花為業者,成園成圃者很多,其中尤以王李庄、洪廟、毛庄、趙樓各村為冠。道光年間趙玉田在村北建花園,專養牡丹、芍葯,集本村之大成,園之周圍樹之以桑為籬,名曰「桑籬園」。著有《桑籬園牡丹譜》,其中記述了151種,內稱:「山左十郡二州,語牡丹則曹州獨也。曹州十邑一州,語牡丹則菏澤獨也。」「菏澤為郡為里者,不知其幾,語牡丹之出,惟有城北之一隅,魯山之陽,范堤之外,連延褒不能十里。」其後,有《綺園牡丹譜》,核其名者百四十有奇。並雲:「穀雨後往觀,見奼紫嫣紅,含蕊皆放,交錯如錦,奪目如霞,灼灼似群玉之競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宣。」當時栽培面積已達500多畝,每年輸出十餘萬株,運往廣州|、天津、北京、漢口、西安、濟南等地出售。其中運往廣州者為最多,收益亦大。當地農民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種果樹莫若木瓜、柿子,養花木還是牡丹、芍葯。」再加上社會上的愛好,菏澤人善於種花,以及牡丹根皮可供葯用,所以菏澤牡丹,常期發展,歷久不衰。

在清代,甘肅大部分地區也有牡丹栽培。而以蘭州、臨夏、臨洮一帶為栽培中心地。清末編篡的《甘肅新通志》曾有牡丹在甘肅「各州府都有,惟蘭州較盛,五色具備」的記載。延安萬花山,位於杜甫川內花源頭村對面,這里盛產牡丹。清?嘉靖修《延安府志》中記有「花源頭產牡丹極多,樵者以之為薪。」附近群眾有在農歷四月初八到此賞花的習俗,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江南牡丹中有寧國牡丹和銅陵牡丹。據1936年編《寧國縣志》載,「寧國、蟠龍素產牡丹,以白、黃為貴。」關於銅陵牡丹,據《銅陵縣志》載:「仙牡丹長山石竇中,有白牡丹一株,素艷絕麗。相傳為葛洪所種。」葛洪為晉代人,按此傳說,以有1600年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牡丹得到恢復和發展。目前,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5萬余畝,600多個品種,已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中國牡丹栽培、觀賞、科研中心,堪稱世界之最。

中國牡丹栽培的歷史,形成以黃河中、下游為主要栽培中心,其它地區為次栽培中心或重要栽培地的格局。隨著朝代的更迭,牡丹栽培中心隨之變換,但主要栽培中心始終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轉移過程為:洛陽(隋)—長安(唐)—洛陽(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這是中國牡丹品種群形成和發展的主線。除此之外,還有幾個發展中心:一是長江三角洲、太湖周圍及皖東南;二是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彭州;三是甘肅的蘭州、臨夏;四是廣西的灌陽。

中國牡丹從野生引入觀賞栽培,已有1650年左右的歷史。栽培品種從單瓣花逐步演化成復瓣、重瓣乃至台閣型。促使牡丹品種向重瓣化演進的主動力是良好的栽培條件。已知將品種的優良性壯和枝變,通過嫁接固定下來,由之,新品種大量涌現。

從以上事實可以說明,我國牡丹品種資源極其豐富,即有野生種、半野生種,還有大量的栽培品種。其花豐碩富麗、雍容大方,不僅姿貌絕倫,而且色韻俱佳。

牡丹的種類繁多,全世界芍葯屬植物約30多種,中國的牡丹品種約有800個以上,牡丹有多種分類方法,其依據為:株形、分枝、習性、葉形、花色、花期、花型等,根據野生原種不同可分為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根據花部基本構造不同分為單衣類和出閣類;根據花部演進方式和順序不同分為千層組和摟子組等。

栽培技術

繁殖:可採用播種、分株、嫁接和壓條等方法。

(1)播種:種子從9月上旬陸續成熟,采種後應盡快播種,以便在入冬前萌發而長出胚根,牡丹種子的上胚軸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休眠期才能萌芽,而胚根則不需要休眠,因此在秋播的當年只生根而不萌芽出土,翌年春季萌芽出土,秋季再分苗移栽,實生苗要5年以後才能開花,成株慢又易發生變異,因此只在雜交育種上才採用播種法。

(2)分株:牡丹分株可在清明進行,溫暖地區還可以推遲。分株時要注意在容易分離處劈開,並且注意新分部分應有較多根系。

(3)嫁接:通常多以牡丹根或芍葯根進行根接,牡丹根細而硬不便嫁接,所以多以芍葯根作淋。一般多在9月下旬進行,具體操作前先把芍葯的肉質根整墩挖出,再把它們逐根剪開,放在室內陰晾兩天,使根內水分減少而柔軟,然後剪取牡丹的當年生根作接穗,每枝上必須具有充實飽滿的頂芽,採用劈接法在室內逐個接在芍葯的根砧上,一般不需綁扎,只用和好的膠泥將介面封住,接好後立即拿到平整好的圃地上栽植,栽時需把介面栽人土內,並深人土表8-10厘米,再按行壘壟,將接穗的頂芽全部封住,當年秋季在芍葯砧上就能長新根,但牡丹接穗的頂芽並不萌動。翌年清明前將土壟創開,讓牡丹萌芽生長,並可長出自己的根系秋後可將其挖出,同時把芍葯的根砧剪掉再行栽植,否則芍葯的根系會長出芍葯株叢與牡丹同而影響牡丹生長。

管理:牡丹的栽培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澆水,春季應充分供水以促其生長,滿足開花需要;夏季要注意雨後排水,不能積澇;秋季應適當控水,以免徒長而易受凍。其次是施肥,牡丹每年最好施三次肥,第一次在新梢迅速抽出、葉及花正伸展之時,此時施肥對花朵增大有很好的效果,以遲效肥為主。第二次在花謝後,對以後的生長和花蕾的增多有很大影響,也以速效肥為主。第三次在秋冬,對增強春季的生長有重要作用,以遲效性肥為主。除此以外,應注意中耕除草,整形修剪和摘芽的工作,對觀賞用植株留枝可少些,做到去掉基部萌發枝以便短時間內形成美觀的株形。花芽分化在7月下旬開始,應在此之前進行修剪。牡丹雖喜光,但在夏季烈日曝曬下,葉片常退色,甚至枯焦而停止生長,故在栽培上應適當遮蔭。

牡丹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紫紋羽病,防治方法應採取綜合防治法,發病期用常見的殺菌類葯劑防治。

蟲害有:根線蟲、天牛和介殼蟲等。

用途

牡丹花形大艷美,色香俱全,觀賞價值高,在我國傳統古典園林中廣為栽培,同時也廣為盆栽觀賞。

牡丹根部的皮叫「丹皮」,含丹皮甙、芍葯甙丹皮酸等成份,有清熱涼血、活血、調經、行瘀等作用。久服能輕身益壽,可治高血壓、散瘀血等多種疾病,全花可調經活血,主治婦女月經不調和行經腹痛。花瓣和花粉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糖類、酶、微量元素。可作為保健食品和飲料、化妝品等。

『捌』 牡丹的生長地在哪

牡丹原產地為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它生長緩慢,株型小,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概的地方有 :山東菏澤 、河南洛陽 、甘肅紫斑牡丹 、安徽銅陵 、河北柏山 、陝西漢中 、安徽巢湖 、四川彭州、陝西西安。

牡丹喜夏季無酷暑,冬季無嚴寒,年降雨量較小和氣候比較乾燥的地區生長。長江和秦嶺以南地區冬季雖無嚴寒,但夏季悶熱,雨量又多,均不適合牡丹生長,東北和新疆,青海、內蒙等地冬季氣溫過低,埋土防寒也不易安全越冬。因此,牡丹主要盛產在河南、山東和安徽的北部,山西、河北、陝西也可栽種,但需埋土保護越冬。


牡丹喜陽光,但在夏季的烈日曝曬下葉片常常退色並停止生長,最好栽在具有疏蔭條件的樹壇內,用高大的樹木來給它們適當遮蔭。

牡丹對土壤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土層必須深厚,排水必須良好,雨季田內也不能積水,因此應選地勢高燥的地方來開辟牡丹園。牡丹喜歡肥沃的粘質壤土,在沙質土中生長不良,耐乾旱而不耐水濕,也耐弱鹼,在酸性土中無法生長。

拓展資料:

牡丹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

熱點內容
櫻花雨頭像女 發布:2025-01-18 09:51:29 瀏覽:566
玫瑰靜物圖 發布:2025-01-18 09:50:33 瀏覽:469
珠海獨角獸花藝有限公司 發布:2025-01-18 09:46:54 瀏覽:916
花語圖書閣 發布:2025-01-18 09:44:49 瀏覽:277
玫瑰幼苗 發布:2025-01-18 09:34:53 瀏覽:871
花卉營養液怎麼用 發布:2025-01-18 09:34:43 瀏覽:291
海棠OA文 發布:2025-01-18 09:15:01 瀏覽:790
產房可以放梔子花嗎 發布:2025-01-18 09:15:00 瀏覽:44
雲韻七夕海報 發布:2025-01-18 09:14:57 瀏覽:944
變身百合系統 發布:2025-01-18 09:10:18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