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郭丁香

郭丁香

發布時間: 2021-01-14 18:13:43

㈠ 求楚劇名家汪玲陔的生平簡介。。

1、楚劇名家汪玲陔的生平簡介:
汪玲陔生於年,湖北黃陂李集人,男,著名楚劇表演藝術家,楚劇著名演員。
2、主要經歷:
汪玲陔從小就生性活潑,調皮可愛。七歲時,父母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他和姐姐孤苦伶仃,只好到一親戚家放牛。當時,他還不及牛高,生活困苦。、
他小時愛唱愛跳,大凡小調民歌,一聽即會,特別迷戀剛剛勃興的花鼓戲 - 楚劇。
9歲那年,同灣的花鼓戲藝人鄒木陔路過牧場,見玲兒衣衫襤褸,瘦骨伶仃,不覺動了惻隱之心,又見玲兒臉上充溢著藝術靈氣,便讓玲兒跟他學戲。就這樣,汪玲陔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
十四歲那年,拜早期著名楚劇演員余文君為師,初以師徒之禮相待,後以義父子相稱。在余文君悉心傳藝下,汪玲陔潛心學藝,技藝大進,那時演的多是連台本戲。如《十三妹》《樊梨花》《孟麗君》等。
所有的配角戲,則由徒弟們來承擔,從而也造就了汪玲陔生,旦、凈、丑都演,並有"潲水缸"的雅號。
解放前夕,汪玲陔離開了余文君的戲班,回黃陂搭班唱戲,他以"潲水缸"的雅號在觀眾中贏得聲譽。
七十年代末老戲開放,藝人們獲得新生。武漢市各區文化館成立楚劇團,他應江漢文化館領銜主演王明芝的邀請,加盟到她們的隊伍。老藝人們在一起挖掘傳統連台本戲,來吸引觀眾,重新編演了大型神話連台本戲《郭丁香》。
1993年5月的某日凌晨,他突發心臟病在後台不幸逝世,享年63歲。汪玲陔逝世的消息傳到武漢,戲劇界時分震驚。張明智得知後,於大冶有關方面聯系,安排後事。巴南岡陳伯華、余笑予、李雅樵、熊劍嘯、余少君等知名人士,或親自或派人參加汪玲陔的追掉會,許多戲迷自發的前去為他送行。

㈡ 誰知道灶王爺的名字叫什麼

關於灶王爺的名字基本有兩種說法:

1、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發,從灶中出」。

2、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

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中國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天匯報,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間。是神話傳說中等級最低的地仙。

灶神,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或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初四就下天,七月二十四是他的生日。

灶君位一般是點在西牆。有的是在大灶上,現在新的樓房灶君位一般都是在爐和蓄水池上,表儲財丁旺的意思。

(2)郭丁香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對灶神的信奉:

中國是信奉多神的國家,在中國古代人們信奉的眾多神靈中,灶神在中國民間的地位是最高的。民諺曰:「三祭灶,四掃屋……」,即指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一說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稱灶君、灶爺、灶王爺,是由原始的火崇拜發展起來的一種神祗崇拜。

原始人群在長期與大自然搏鬥的生活中,學會了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滅之火便是他們的灶,因而在原始人那裡,火神與灶神是一致的。

不過,自灶神產生之日起,其職掌便與火或灶火毫無關系,他是天帝派駐各家的監察大員,是一家之長,負責監督一家老小的善惡功過,定期上報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頂禮膜拜。

古時祭灶不分身份的貴賤、高低,上至皇宮、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對灶神都是畢恭畢敬。據有關資料記載:每年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寧宮大祭灶神,同時安設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禮,以迎新年福禧。

祭灶這天,坤寧宮設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燭供品,殿廷中設燎爐、拜褥。像中國民間一樣,在灶君臨升天匯報工作前,要用粘糖封住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胡說八道。祭灶時,宮殿監奏請皇帝到坤寧宮佛像、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禮。禮畢,宮殿監再奏請皇後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禮。

㈢ 臘月二十三是什麼節日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夜,小年,中國傳統節日,即傳統的祀灶日。小年期間主要的版民俗活動有權掃塵、祭灶等。祭灶在我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准備年貨、掃塵、祭灶等,准備乾乾凈凈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

《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

㈣ 河南信陽有哪些民俗

信陽市光山縣、潢川縣、商城縣、新縣(除箭河,郭家河等地外)一帶有正內月十五到自家墳地給逝去的親人容送燈的習俗,每年這一天,不管離家有多遠,人們都會想方設法回到家,就是為了在親人墳前送上一盞燈,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感恩。

當地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燈」的說法,就是過年可以不回,但正月十五必須回,可見送燈的隆重。

十五送燈是光州地區(今信陽市潢川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一帶獨有的傳統民間習俗,送燈的習俗據說是從明初開始的,相傳這一習俗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送燈習俗成為光山、潢川、商城、新縣一帶最隆重的紀念祖先的一種儀式。

(4)郭丁香擴展閱讀

信陽飲食:信陽絕大部分地處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為典型的江淮地區,是河南省唯一以米為主食的地區。在各種飲食習慣及烹飪技法上也都是具有江淮特色。

信陽菜歷經千年積淀和發展,以原汁原味、鮮香酥爽的獨特風格而香動全國16省56市。羅山大腸湯、商城桶鮮魚、信陽胡辣湯、信陽糍粑、潢川光州貢面、潢川甲魚、潢川黃崗魚湯、雞蛋灌餅等。信陽盛產南灣魚,信陽烤魚自然成為信陽的著名小吃。

㈤ 廬劇的代表人物

王本銀,小名小鎖子,藝名小庄鎖,1906年生。原籍肥東縣關家廟(現名永安鄉),幼年時先後遷居本縣蔡樓子、泥板崗等地。王本銀還有許多綽號:在朱巷一帶;因扮旦角,長的俏,唱的俏,演的俏,人稱王三俏;在定遠及周家圩一帶,因他演《討學錢》中老先生一角莊重而幽默,人稱王老本、王老先生……但肥東一帶群眾,最習慣的還是叫他小庄鎖。
王本銀出身貧苦家庭。五歲喪母,與姐姐王巧雲隨父親生活。父親王而傳,除了租種兩斗田外,主要以剃戶頭為生,即固定給幾個村子的農戶剃頭,到午、秋兩季收獲後,按剃頭戶收糧作酬。王而傳無師自通,喜唱倒七戲,晚間無事,常被邀至附近小戲班子演唱;扮旦角,也能有些收入。 廬劇
王本銀九歲時,因與同村孩子打架跌斷了腿,當地郎中以草葯敷斷處,夾板捆紮,言一百天後才能去掉。時值夏季,王而傳每天要外出剃頭,姐姐王巧雲也要下地扒草拾柴,就將王本銀置在一竹床上養傷,托鄰居照管。王本銀因過去時常隨父親看戲,也跟著學會了一些調門。他一人在家,閑著無事,一來對唱戲感興趣,二來解悶,就不斷哼唱倒七戲。有次唱時,被其父聽到,問:「鎖子,你跟誰學的?」王本銀說:「我聽你們唱的嘛!」。王而傳甚喜,說:「唱的還可以,我就來教你一出戲。不久,王而傳就教王本銀學會了《秦雪梅教子》中路兒這個角色的戲。時值夏季天旱,鄉下鄰里請戲班子在蔡樓子唱戲祈雨,唱的戲是全本《秦雪梅》。那時,戲班裡的演員年紀都在四十歲上下,沒有可演路兒一角的少年演員。王本銀對父親說:「路兒一角我能唱。」王而傳聽他把路兒的戲從頭到尾說唱了一遍,覺得可以一試,就去和班頭商量,徵得班頭的同意,讓王本銀來扮演路兒。當時演的《秦雪梅》,共有「觀畫」、「闖樓」、「得病」、「熬葯」「歸天」、「弔孝」、「游地府」、「上墳」、「罵陶榮」、「鬧學」、「教子」等折。全本戲很長,需要唱一夜。演戲那天,天晚開戲,按折唱下去,等到唱「教子」一折戲時,天色已亮。看戲的也早已看累了,有的躺在草垛旁邊,有的靠在墳塋堆上。王本銀則倒在後台的一角睡著了。當王而傳給才被叫醒的王本銀的臉上抹鉛粉胭脂化妝時,王本銀渾身發顫。王而傳見狀,說:「唉,你這樣不中用,牙齒打牙齒這樣顫,那還能……」王本銀說:「我不是怕,這是剛爬起來冷的。」就這樣,王本銀上了戲台,許多戲迷聽說小庄鎖會唱戲,都站起來擁到台口。王本銀雖說會唱,可是初次登台,不會表演,只是在台這邊唱一句,走到那邊唱一句。但因人小,扮的路兒一角也還像個樣,加上嗓子好,唱得好聽,受到觀眾的稱贊。回到村子裡,鄉鄰們不僅誇贊,還湊錢做了一件衣裳送給他。 王本銀第一次登台唱戲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傳揚出去,許多班社不斷來找王而傳,叫他帶兒子去唱戲。王而傳一邊唱,一邊教。王本銀聰明伶俐,學得也快,不久,一般小丫環及旦角的戲都能唱了。小庄鎖很快就出名走紅了。 王本銀在十一歲至十三歲期間,隨父親先後搭過的戲班有:寧廟子老丁三班子、周小蠻班子(本姓潘,家在梁園油坊周村)、管志高班子(管志高不會唱戲,但有幾個侄子,名管夢德、管夢陶、管夢臣都會唱戲,當時年紀在二十多歲),還有費業發班子、費五班子(費五名費志泉,唱旦角出名,因排行第五,人稱費五)等。經過不斷搭班唱戲;王本銀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會唱的戲也多了,表演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1920年前後,在撮鎮、東大圩一帶,有個唱倒七戲比較出名的王鳳山班子。王風山當時四十多歲,唱武丑。班子里有張宗耀、范家業;竇為仙、陳朝炳、陳克金、陳克廣、陳克明等藝人,年紀都在四十歲上下,都有一定的演唱才能。這在當時,算得上人員不少、陣容整齊的戲班子。王鳳山派人找王而傳,叫他帶王本銀去搭班唱戲,來人先送了五塊銀元作為「死貼角」(即預付的禮錢、聘金)。「死貼角」,是當時戲班中的行話,只有唱戲比較紅的人,班頭在邀請搭班時,才給「死貼角」。當時五塊銀元是個不小的數目,連王鳳山請他唱戲也送了五塊錢「死貼角」。
王本銀從十三歲那年起就隨父親進了王鳳山的班子,在片塘、撮鎮、東大圩、曉星集一帶唱戲。約一年後,王而傳和王鳳山、張宗耀結為把兄弟,王本銀也正式拜王鳳山為師傅。拜師後,王本銀算是入了師門。那時,學戲是極苦的事。藝人們忙於生計,不斷唱戲,而且唱戲的時間很長,經常是「兩頭紅」,即從太陽落山時的傍晚開戲,唱一夜到早晨太陽出山時散戲。所以,教戲也無固定時間,瞅個空子師傅教一出戲,頂多說唱兩遍,即需大體背熱。上台演唱時,還需要能即興發揮,才能把戲唱活。徒弟不僅向師傅學戲,還必須在生活上侍候師傅,燒飯、洗碗、炊茶、買煙是常乾的事。有一次散戲後,王本銀幹完雜事,剛睡倒。又被師傅叫起來,要他背「雪梅教子」一折。王而傳看了,有些不忍,說:「叫他明天背吧!」師傅對王而傳說:「你要是心疼孩子,就不該讓孩子學藝。」好在王本銀正在少年,血氣方剛,能吃苦,又勤快,學戲也能刻苦認真,會唱的戲也就更多了。王風山扮演丑角,極受群眾歡迎。他在台上表演動作粗獷而多變,把丑角演得詼諧風趣,每句台詞,大都能逗觀眾發笑。他常對王本銀說:「演丑角,就要讓人家笑。人家沒笑,自己先笑,就不值錢。」王鳳山的丑角戲以及他的表演方法,很多都被王本銀學了下來。這使王本銀不僅能演奶生、小旦戲,丑角戲也演得很出色。其間,王本銀還找當時唱戲走紅的另一班子里的禳盛學過兩折戲,即「三娘教子」和「十八扯」,唱的都是京劇調門。學會後,還和王鳳山同台唱過「十八扯」。
過了兩年,王鳳山班子里除有張宗耀等四十歲左右的一班演員外,還添了與王本銀年紀不相上下的幾個青少年演員,如劉鐵嘴,當時二十多歲,肥東人;小才子,十五歲,是王鳳山撿的一個孩子,原名吳勝奎,跟著王鳳山改名為王金奎,唱小丑,拿手戲是《劉秀討飯》;小福子,名李春發,唱老生。這些青少年在一起,互相較勁,爭強斗勝,都想唱得不比別人差,個個學藝認真,唱戲賣勁。王鳳山班子所以能跑紅,主要就是因為有小才子、小鎖子、小福子三個冒尖,吸引觀眾。
在舊社會,唱戲的藝人備受歧視,又屢遭腐敗政府及土豪的欺凌,靠唱戲混飯吃是件極不容易的事。大約在王本銀十六歲時,不知為何原因,王鳳山班子得罪了撮鎮團防局。團防寧五爺派當差的把王而傳抓去,捆在集頭示眾,不給飯吃。王本銀偷偷遞兩個燒餅給父親,被團防局當差的看見了,奪過去就扔到陰溝里。王而傳直到當天晚上才被放回。王鳳山班子一度只好停演。後來,離撮鎮不遠的姜大塘有個溫二爺,是當地有一定勢力的鄉紳。為了顯示自己有勢力有面子,就叫王鳳山班子到姜大塘唱了一陣子戲。因王鳳山班子唱倒七戲中有時夾唱京劇調門,所以,姜大塘人又叫他們是「大倒七戲班子。」
王本銀十八歲時,隨父親離開了王鳳山班子,回到家鄉關家廟。此後,他常到高塘的張樂山班、寧廟子老丁三班子和費業發的德勝班裡唱戲。當時,凡是對整折戲中每個角色的唱、念都會的藝人叫「一棵菜」,只會唱某一個角色的叫「半連子」。王本銀因會的戲多,且對戲中每個角色的唱、念都熟,自然就是「一棵菜」,缺哪行就上哪一行;還可以在演唱中通過唱、念,提示對方該唱什麼,該講什麼。所以,搭班唱戲,很受歡迎,且常拿「頂頭帳」(即分帳時拿最高一股帳)。但即使如此,也只能過著一般的窮苦生活。不唱戲的時候,王本銀則以唱門歌維持生活。門歌是肥東一帶民間的說唱性小調,多為窮苦人乞討時演唱。王本銀因為唱過戲,嗓子好,唱門歌時能唱出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因而頗受群眾歡迎。
王本銀在家鄉唱了幾年戲和門歌,覺得難以發展,生活也感困難,聽同行徐祖傳說,費業發班子正在南京唱戲。1933年,王本銀與徐祖傳一同到了南京。那時,南京下關有個游藝場叫怡和堂(或義和堂,實際是個說書、賣藝、玩雜耍的空場子),裡面有四個較大的攤子:臨近大門是費業發的倒七戲班(南京人稱倒七戲為和州戲),班頭是一個北方人,叫張傻子;第二個攤子是泗州戲(當時叫拉魂腔);第三個攤子是唱墜子的;第四個攤子又是倒七戲,是張大生班子,肥東藝人潘保章就在這個班子里。 王本銀和徐祖傳找到費業發,落下腳來。唱的第一出戲是《薛世榮上京》,王本銀扮薛世榮。班頭張傻子看過之後,對費業發說:「王癟嘴(王本銀又一綽號)這個戲沒什麼東西!」。第二次,王本銀又唱了一折《曹瞎子鬧店》,張傻子才覺得可以,對費業發說:「戲班裡只留一個王癟嘴,不要徐祖傳。」徐祖傳知道張傻子不要他,就要到離南京數里遠的一個飛機場工地去做工。王本銀覺得是徐祖傳約他一起到南京來的,班子不留徐祖傳,他也不能幹,出於義氣,也就隨徐祖傳去了飛機場。到工地一看,住的是破帳篷,到處蒼蠅亂飛,條件極差,也賺不到什麼錢。兩人沒做工,又回到張傻子班。張知留王不留徐,王也留不住,就對王本銀說:「都留下來吧!」
王本銀留在張傻子班裡,開始時沒什麼影響。不久,合肥東大圩一帶「玩船的」(即跑運輸的船民)經過南京,聽說小庄鎖在這里唱戲,便哄到怡和堂,出五塊銀元專點小庄鎖唱《宋江殺惜》、《曹瞎子鬧店》。由於聽戲的船工捧場,從那以後,王本銀在班子里名聲大震,分帳也比別人多些。王本銀站住了腳,父親和姐姐也相繼到了南京。王而傳在戲班裡唱戲,王巧雲在外幫工。經張介紹,王本銀與當地一夏姓婦女結了婚。
王本銀在南京唱了兩年戲,二十九歲離開張傻子班,隨當時在長江客輪「德和號」上當茶房的同鄉陳玉壽坐船到了上海,參加了一個由六安人李小二湊的戲班子。班子里有幾個唱倒七戲的藝人,還有幾個唱淮劇的藝人,在閘北北煙花里(或北義華里)的一塊空地上唱起戲來。他們常常是以小戲開鑼,招徠觀眾;看的人多了,就唱連台本戲,如《老張趕子》等。腔調依劇而變,有時唱京劇調門;有時唱倒七戲調門,淮劇藝人上場演 則唱淮劇。演唱中間,班子里有人手拿盤盒,向坐在周圍板凳上的觀眾收錢。當時,合巢地區有不少人在上海閘北區一帶當機匠(即手工織布工人),所以看倒七戲的觀眾也很多。後來,有一肥東家鄉人,名孫緒倫,在巡捕房當巡捕,編號「330」,大家都叫他三百三。。他在南煙花里(或南義華里)租了一個棚子;把李小二班子找去唱了一段戲,但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收入也不多,僅僅能維持生活而已。 由於和淮劇藝人同班,王本銀也學會了幾個淮劇調門,並把這個調子帶回肥東一帶傳唱。王本銀說,原調叫「淮城調」,倒七戲藝人把它叫「道情調」,因為該調第一次唱是用在《珍珠塔》小方卿唱道情的一個唱段上。
王本銀在上海唱戲約一年多時間。後因父親生病,又值蘆溝橋事變前夕,政局動盪,在上海唱戲謀生亦感艱難,於是攜父、妻輾轉回到肥東家鄉。到家第二天,王而傳因病去世。
回到家鄉後,因唱戲屢遭禁止,生活無門。有一次,王本銀隨老丁三班子到蔣集唱戲,適逢說大鼓書的名藝人謝有銀也在蔣集說書。王本銀本來就喜歡聽說書,聽了幾次,也想學說書;就正式拜謝有銀為師,學說大鼓書。由師傅先講說書的路子,開頭學了一折「小八義」。謝有銀喜歡聽王本銀唱戲,說王本銀嗓子好,而說書則要沙啞低沉的嗓音。謝有銀就對王本銀說:「學說書不要把嗓子搞壞了。」王本銀亦留戀唱戲,所以,學說書也未改變自己嗓子的音色,仍用原來的嗓音。這樣一來,王本銀說的大鼓書,就不如別人說的有味。但聽他說書的人還是很多,主要是因為他唱戲出了名。那時群眾戲謔地說:「小庄鎖說書,是人值錢,書不值錢。」
由於經常外出搭班唱戲,不在家中,約在1947年前後,王本銀與原妻離異,後與王姓婦女成親。
王本銀說了幾年大鼓書,又斷斷續續地搭過費業發班子、張樂山班子、周小蠻班子、費志泉班子、金山班子唱過戲,直到1949年。
翻身解放 藝名遠揚
1949年1月,合肥地區解放了。王本銀隨費業發班子應邀從張窪到了合肥,在合肥李公祠(今省郵電管理局後院處)唱戲。不久,由合肥市文化館領導,成立了平民劇社,王新海(藝名王小嗄子)任社長,王本銀任副社長。後台老闆是黃朝仙、吳邦志。由於李公祠不適宜作長久演出場地,1950年,劇社和當時負責前台的一些人,湊錢在雙井巷蓋了平民劇場。1951年,皖北行署文教處接收了平民劇社,改為國營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開始了對倒七戲的繼承、研究和改革工作。王本銀熱情地參加了這一體制改革工作,成為國營劇團的一名演員。他一面演戲,一面參加為藝人舉辦的各種學習班。他還積極參加掃盲,學習文化,學習音樂常識及新的表演知識等活動,因而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逐漸有了提高。1955年,因倒七戲流行區屬古廬州府治,安徽省人民政府決定把倒七戲改名為廬劇。成立安徽省廬劇團。1956年,王本銀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被肥東縣選為人民代表,出席了省人民代表大會。他還被任命為安徽省廬劇團副團長、藝委會主任,成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63年,王本銀又光榮地出席了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二屆代表大會。 王本銀從舊社會一個被人看不起的戲子到參加革命文藝工作,入了黨,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表演藝術上也不斷有所提高。1952年,他在廬劇藝術改革有開創意義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劇的演出中,扮演祝公遠一角,獲得好評。以後他又在舞台上塑造了《羅漢錢》中的張木匠、《討學錢》中的老先生,因而蜚聲廬劇界。他還在《寶蓮燈》、《白蛇傳》、《兩兄弟》、《打灶》、《休丁香》、《雙鎖櫃》、《江姐》等戲中,扮演過許多角色,刻畫了各種類型的人物形象,個個有血有肉,性格鮮明。他的表演,動作細膩,情感逼真,唱腔圓潤,吐字清楚,富於變化,獨具一格。1954年,王本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榮獲演員一等獎;1956年又獲安徽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員榮譽獎。他還參加了文化部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戲曲演員講習會,與許多兄弟劇種的著名演員在一起交流經驗,切磋技藝。1957年春,王本銀參加了安徽省地方戲赴京匯報演出:在中南海懷仁堂作專場演出時,他主演了《討學錢》,丁玉蘭主演了《借羅衣》。毛主席、周總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並登台和演員握手。演出結束後;周恩來總理還親切接見了王本銀等演職員。這崇高的榮譽和那幸福的時刻,使這位飽嘗舊社會辛酸的老藝人感慨萬千,終生難忘。
在劇團的日常工作中,王本銀除不斷參加演出外,還積極向青年演員教授傳統唱腔,傳授表演技藝。他還長期與作曲創作同志合作,認真探討廬劇音樂的改革與發展,共同創作出不少好的唱段。他還和其他老藝人一起,回憶傳統劇目,提供給劇目創作人員,並參加傳統劇目的加工整理工作。
1974年,王本銀同志退休了。退休之後,他仍保持著對廬劇藝術的熱愛和關心,保持對黨的事業的赤誠忠心。1986年夏初,八十歲高齡的王本銀還熱情參加了《討學錢》盒式磁帶的錄制工作。磁帶發行後,極受廬劇觀眾的歡迎。
1990年10月18日,王本銀因病去世,享年84歲。 丁玉蘭,廬劇女演員。安徽肥東人。出身藝人家庭。幼年隨父學戲,十二歲拜師學廬劇。工青衣、花旦。曾在皖中一帶演出。1949年參加合肥市平民劇社。建國後,歷任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安徽省廬劇團演員,合肥市廬劇團演員、副團長、名譽團長。擅演劇有《休丁香》、《秦雪梅觀畫》、《玉簪記》、《雙絲帶》等。主演的《借羅衣》已拍成戲曲片,《雙鎖櫃》已拍成戲曲電視片。
丁玉蘭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她幼年喪父,隨母親在養父丁友和的丁家班演戲謀生。由於當時廬劇還是小戲,社會地位很低,在輾轉的演出路程中,丁玉蘭也飽嘗了人間的冷暖,也正是在這演出的氛圍感染下,丁玉蘭從小就練就了扎實的藝術功底。後來,丁玉蘭拜戲班的陳師傅為師,由於天賦高,學戲精,8歲開始登台,13歲就可以唱廬劇代表劇目,並很快成為一方名角,經常有人點名要丁玉蘭唱場子。在藝術上銳意進取的丁玉蘭,隨後又正式拜廬劇名角郭士龍為師,使藝術品位更臻完美。
解放後,丁玉蘭進入安徽省廬劇團,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她如飢似渴地補充文化和業務知識,學習和觀摩兄弟劇種演出,廣泛吸取各劇之長,為再攀藝術高峰打下了堅實基礎。1957年,在北京的戲曲匯報演出中,丁玉蘭憑借對廬劇代表劇作《借羅衣》、《休丁香》的精彩演繹,震驚了戲曲界。毛主席和周總理也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她的演出,並在看完演出後同丁玉蘭等人親切握手合影。周總理更是親切地關懷丁玉蘭,幫丁玉蘭解決眼疾就醫問題。
退休後,丁玉蘭承擔起培養下一代的任務,積極為廬劇貢獻余熱。6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丁玉蘭獲得了許多成就。1954年,參加華東地區第一屆戲曲會演,憑借在《借羅衣》中的精彩演出,獲得演員一等獎。1956年,憑借在《雙絲帶》中的傑出表演,獲得安徽省第一屆戲曲會演一等獎。1959年,由她擔綱主演的《借羅衣》被搬上銀幕。鑒於丁玉蘭的傑出藝術表演,她被中國戲劇家協會吸收為會員,並當選安徽分會理事。退休後,在教師崗位上,丁玉蘭先後被評為合肥市先進工作者、省政協積極分子、省勞動模範,並當選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她的事跡和藝術成就被《中國大網路全書》等權威文獻收錄。
作為廬劇代表人物,廬劇就是她的生命,傾注了她一生的感情。當然也正是由於她和她的劇團的存在,廬劇在很大程度上才從一個只在鄉村野寨搭草台班演出的地方小戲逐步成為了能夠進入省城立足的地方大戲。作為名角,她用她那玲瓏的表演風格和甜美的地方韻味將廬劇一次一次推向全國。從地方味十足的《借羅衣》到文詞高雅的《玉簪記》,無論是村姑還是大家閨秀,無論是青衣還是花旦角色,她都表演得出神入化,活靈活現。這種百變的表演天才征服了淳樸的村民,也征服了苛刻的雅士。就像黃梅戲的嚴鳳英、豫劇的常香玉一樣,丁玉蘭也可以說是觀眾心中的一個藝術符號,從一定程度上說,「丁玉蘭」三個字就代表了廬劇。 該劇的故事在安徽民間流傳甚廣。劇情敘述善良的郭丁香由父母包辦嫁給浪子張萬郎,最後被休棄。後張萬郎家敗,投河而死。

㈥ 關於灶神的故事是怎樣的

從前,有個張三,娶了房媳婦叫郭丁香。郭丁香人品好,又能幹。夫妻倆互敬互愛,日子越過越富。

張三有個表妹心眼不正,七唆八挑,弄得張三疑心丁香偷人,把她休了。

郭丁香無辜被休,恨死了那個女邪貨,不由得邊拜邊說:「拜拜東樓往西倒,拜拜西樓往東歪,我的財寶跟我走,雞鴨鵝豬跟我來。」就出走了。

張三娶了表妹,家財一天天敗落,後來又發了一場天火,燒得片瓦不存,張三的眼睛被熏瞎了,表妹也跟著別人跑了。張三隻有沿門乞討,流落四方。

有一天下著鵝毛大雪,張三來到一家黑漆門樓前高叫:「可憐可憐瞎子吧!」那家主婦開門一看,於心不忍,就把他帶了進去,讓他坐在灶門口烤火。主婦還動手擀麵條,切得細細的,下到鍋里團團轉,盛到碗里像絲窩,加上蔥花雞蛋。張三接過來,吃得噴噴香。張三吃完面條,在碗底上摸到一個戒指,一摸,心中犯了疑。就聽婦人說道:「不記得這個戒指嗎?擦擦你的眼睛看。」張三心想,我是個瞎子,怎麼看得見?不過吃了人家的面,只好照人家說的辦。說來也怪,戒指一擦眼皮,兩眼就能看見了。哎呀,站在面前的正是郭丁香。

張三無臉見人,一下拱到灶里燒死了。燒剩得的破布變成了抹布,骷髏變成了吊子,手骨變成了鍋鏟、勺子,腳骨變成了火鉗、火叉。玉皇大帝說他臨死做了件好事,封了個灶王爺。

從此,郭丁香每做一餐飯,總要盛一碗放在灶台上給張三吃,仍尊他為一家之主。後來就形成風俗習慣。郭丁香死後,也就成了灶王奶奶。

㈦ 楚劇《郭丁香》講述的是什麼

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這是我網路網盤上的楚劇《郭丁香》全劇視頻打包下載密碼:revw 敬請轉存或下載

㈧ 關於灶王的傳說

張生娶了個媳婦,名叫郭丁香。這個丁香非常賢惠,自嫁給張生後,起早睡晚,收干曬濕,辛勤持家,幾年功夫家業就興旺起來,騾馬成群,瓦舍百間,張生闊了,多虧娶了個勤勞的丁香。
張生看到家業越來越大,成了富戶,不想想是怎麼得來的,看著丁香沒有年輕時俊了,就產生了喜新厭舊的思想,冬日活也不幹,一心想把郭丁香休掉,找個漂亮的年輕媳婦。他整天虐待丁香,把丁香休出家門後,又娶個財主的女兒李海棠。這李海棠好吃懶做,整日和張生花天酒地,不操持家務。幾年功夫,家業敗盡,漸漸地窮了,連房屋加土地都賣凈,連飯也吃不上了,李海棠也不跟張生了。
俗話說:休了前妻沒飯吃,張生要飯要到一家門口,一個做活的給他盛了一碗湯喝了。張生說:「這湯真好喝,再給一碗喝吧。」做活的又盛了一碗給張生喝了。張生喝完兩碗湯,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說:「天不早了,給你家主人說一聲,能讓我在您家鍋屋裡住一夜嗎?」做活的說:「行。」就把張生領到家裡,在鍋屋裡住下。張生說還餓,還想喝碗湯,做活的又給他盛了一碗,張生喝完說:「你東家心眼真好,你回報一聲,我想見見他。」家人說:「不用回報,我家主人心眼最好,給他說一聲就來。」張生心裡感激不盡。自己正想著,這家主人來了,張生一看是個女的,好像面熟,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休出家門的丁香。丁香問張生:「怎麼到了這步田地了?」張生羞的無地自容。心想:我還有臉活著,死了吧。張生一看丁香家的大鍋底下火燒的正旺,就一頭鑽到鍋底下燒死了。這時候,巡天的天神正好看見,就回報了玉皇。玉皇知道張生雖然不好,但他知道害羞,自己投火燒死自己,說明他沒壞到底,還能回心轉意,他既死在鍋底下,就封他灶王吧。
張天師傳下旨意:封張生為灶王,為一家之主,逢年節都用果子敬他。每年臘月二十三騎馬上天回報,臘月三十那天再回來,在天上過七天。
張生封了灶王之後,家家都把他的像貼在鍋門口。有的婦女抱著孩子燒鍋,有的小孩把他的臉皮抓破,有的小孩弄了泥巴抹到他嘴裡。他很生氣,單等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一回報,對他不好的都窮了;誰對他好的,都叫誰富了。
老百姓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才知道是灶王爺上天回報的。以後恐後他上天不說好話,在送他上天的時候,都用秫秸稗插個馬,做了面條,叫他吃飽喝足,照顧好好的,還圓成一番,叫他上天回報好話。後來還信不過,就用粘米做了個糖盤敬他,叫他吃了糖盤粘住嘴,不讓他上天回報壞話。人們還在灶王像兩邊寫了一幅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披是「一家之主」。直到現在,還有「二十三啃糖盤,再過七天就到年」的說法。

㈨ 詳細介紹下代表河南的獨有特色

1、 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 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 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 白蛇鬧許仙傳說 (鶴壁市淇濱區)
5、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 柳毅的傳說 (衛輝市)
7、 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 邵原創世神話群 (濟源市邵原鎮)
9、 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 (固始縣)
10、 愚公移山傳說 (濟源市)
11、 趙氏孤兒傳說 (溫縣)
12、 大禹神話傳說 (禹州市)
13、 王莽攆劉秀傳說 (西平縣、遂平縣)
14、 靈寶黃帝傳說 (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 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 黃河澄泥硯 (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 汴京燈籠張 (開封市)
4、 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縣)
5、 農民畫 (舞陽縣、汝南縣)
6、 虢州石硯 (靈寶市)
7、 秦氏絹藝 (滑縣)
8、 方城石猴 (方城縣)
9、 民間剪紙 (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 (13項)
1、 板頭曲(南陽市)
2、 中州箏派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籌音樂 (許昌市)
4、 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 超化吹歌 (新密市)
6、 嗩吶 (沁陽市)
7、 大銅器 (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 河南盤鼓 武陟縣、開封縣)
9、 官會響鑼 (項城市)
10、 軋琴 (舞鋼市)
11、 信陽民歌 (信陽市)
12、 鄭王詞曲 (沁陽市)
13、 西坪民歌 (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 (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 (博愛縣)
3、高抬火轎 (沁陽市)
4、齊天聖鼓 (靈寶市)
5、回民秧歌 (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 (柘城縣)
7、跑帷子 (湯陰縣)
8、花挑舞 (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 (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 (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 (臨穎縣)

民間戲劇及曲藝(28項)
1、 豫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2、 曲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 越調(周口市)
4、 大弦戲(滑縣、濮陽縣)
5、 羅卷戲 (汝南縣、滑縣、內黃縣、通許縣*、范縣、鄧州市)
6、 目連戲(南樂縣)
7、 道情(太康縣)
8、 宛梆(內鄉縣)
9、 四平調(商丘市、濮陽縣)
10、 大平調(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1、 皮影戲 (靈寶市、羅山縣)
12、 杠天神 (新蔡縣)
13、 懷梆 (沁陽市)
14、 河洛大鼓(洛陽市)
15、 河南墜子(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16、 王屋琴書 (濟源市)
17、 灶書 (固始縣)
18、 絲弦道 (平輿縣)
19、 鑼鼓書 (三門峽市)
20、 清豐縣柳子戲 (清豐縣)
21、 河陽花鼓戲 (孟州市)
22、 二股弦 (武陟縣)
23、 光山花鼓戲 (光山縣)
24、 南陽曲藝 (南陽市)
25、 扁擔戲 (新蔡縣)
26、 揚高戲 (三門峽市)
27、 二夾弦 (開封市、睢縣、滑縣、延津縣)
28、 落腔 (內黃縣、輝縣市、長垣縣、淇縣)

體育競技及雜技(2項)
1、東北庄雜技 (濮陽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陽縣)

手工技藝(13項)
1、 杜康釀酒工藝(伊川縣、汝陽縣)
2、 鈞瓷燒制技藝 (禹州市)
3、 鎮平玉雕工藝 (鎮平縣)
4、 泥咕咕 (浚縣)
5、 棠溪寶劍鑄造工藝 (西平縣)
6、 汝瓷燒制技藝 (寶豐縣、汝州市)
7、 唐三彩 (洛陽市)
8、 汴綉工藝 (開封市)
9、 太平車製作技藝 (平輿縣)
10、 五里源松花蛋製作技藝 (修武縣)
11、 武陟油茶製作技藝 (武陟縣)
12、 東岸桃核雕花工藝 (上蔡縣)
13、 寶豐酒釀造工藝(寶豐縣)

民俗節慶(6項)
1、「重陽節」民俗 (上蔡縣)
2、大營社火 (陝縣)
3、浚縣民間社火 (浚縣)
4、打鐵花 (確山縣)
5、地坑院民俗 (陝縣)
6、東西常罵社火 (靈寶市)

文化空間(10項)
1、 馬街書會 (寶豐縣)
2、 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陽縣)
3、 浚縣正月古廟會(浚縣)
4、 老子生日祭典 (鹿邑縣)
5、 帝舜傳說 (濮陽縣)
6、 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鄭市)
7、 洛陽關林朝聖大典 (洛陽市)
8、 嫘祖祭典 (西平縣)
9、 火神祭祀 (商丘市睢陽區)
10、 中嶽古廟會 (鄭州市)

民間知識(8項)
1、 少林功夫(少林寺)
2、 太極拳(溫縣)
3、 八卦符號文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4、 洛陽牡丹栽培技藝 (洛陽市)
5、 洛陽水席 (洛陽市)
6、 開封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 (開封市)
7、 開封馬豫興桶子雞 (開封市)
8、 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開封市)

中醫中葯(5項)
1、洛陽正骨 (洛陽市)
2、百泉葯會(輝縣市)
3、針灸銅人 (河南省中醫葯管理局)
4、四大懷葯種植與炮製 (焦作市)
5、禹州中醫中葯炮製技藝 (禹州市)

㈩ 灶王爺叫什麼

灶王爺叫張單。來

酉陽雜俎·源諾皋記》記載,灶王爺名叫張單,妻子丁香孝順公婆,一家人其樂融融。

後來張單經商發了財,移情別戀妓女海棠,便回家休了丁香。娶進門的海棠好吃懶做,還不小心燒光了家產,丟下張單改嫁他人。

張單只好流浪乞討,臘月廿三,他無意中討飯到丁香家。被認出後羞愧難當,一頭鑽進灶門里,死了。

玉皇大帝念他是自己的本家,便封他為灶王。

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

家家戶戶要打掃得乾乾凈凈,供上灶糖,給灶王爺吃了嘴甜甜的,好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熱點內容
插花圖鑒 發布:2024-09-29 13:12:42 瀏覽:964
水梔子花的 發布:2024-09-29 13:12:40 瀏覽:401
鬱金香健康 發布:2024-09-29 13:11:55 瀏覽:177
梅花兩用扳手 發布:2024-09-29 13:09:27 瀏覽:404
鎮安生日鮮花 發布:2024-09-29 12:52:06 瀏覽:845
豐田紫羅蘭色車報價 發布:2024-09-29 12:51:13 瀏覽:842
伊春鮮花 發布:2024-09-29 12:42:42 瀏覽:384
牡丹花的名稱 發布:2024-09-29 12:30:59 瀏覽:692
櫻花樹的栽培 發布:2024-09-29 12:25:29 瀏覽:94
兒童吹畫梅花 發布:2024-09-29 12:23:18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