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歷史

牡丹江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1-16 01:59:06

牡丹江的歷史沿革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歷史變革中,由於各個朝代的更替,其稱呼也不盡相同。在夏、商、周時期,被稱為肅慎、息慎和稷慎。在兩漢、魏晉時期,肅慎人改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轉稱勿吉。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靺鞨族當時分為七個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張廣才嶺東牡丹江和寧安境內,呈寶部居綏芬河流域。五代時靺鞨族改稱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舊日渤海國邊民被稱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極即位後,便將族名定為「滿洲」,稱為滿洲族,簡稱滿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稱為滿族。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東城建立了「震國」,史稱「舊國」。
公元705年,大祚榮受招唐朝改國號為「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管轄下的地方自治政權。
公元755年,大祚榮之孫,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將國都遷到今天寧安市渤海鎮,定首都名為上京龍泉府。渤海強盛時期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大部,遼寧省少部以及俄羅斯濱海地區和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員五千餘里,有戶十餘萬,常備兵數萬,號稱「海東盛國」。公元十世紀初,渤海國開始衰落。
公元926年,契丹攻佔上京龍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眾出城投降,渤海國滅亡。
公元928年,契丹將渤海國王族及城內居民遷到契丹腹地今遼南地區,為使渤海人忘其國土,臨行前放火將渤海故都化為灰燼。渤海國從698年建國到926年滅亡,共傳十五世,歷時229年。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據《金史·本記第一》記載:「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顏部最早就是居住在這里。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今寧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區均屬金代胡里改路管轄。
公元1234年,蒙古帝國滅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歸於元朝政府統治之下。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
明永樂八年(1410年),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酋長努爾哈赤六世祖愛新覺羅·孟特穆率部從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寧古塔(今海林市舊街鄉)定居下來,這一支女真在歷史上被專稱為建州女真。十年以後,他們東進至今俄羅斯雙城子對面克拉斯諾雅爾山城定居下來,再後來又經過多次遷移,最後定都於新賓的赫圖阿拉。明朝後期,建州女真日益強大,努爾哈赤相繼統一了建洲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
1608年,努爾哈赤派兵進駐寧古塔舊城,並以此為基地征服了今興凱湖、三岔口、烏蘇里斯克、穆棱、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1666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部在今寧安市寧安鎮修建新城,同年12月駐地遷往新城,原來的舊址便被稱為「舊城」或「舊街」,寧古塔舊城作為清朝各級章京駐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後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後來,為了穩定政權,繼續擴張中原地區的疆域,清王朝從順治到康熙年間不斷往寧古塔一帶撥民和安置有戰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屬,漢族人逐漸增多。寧古塔遷往新城後,寧古塔作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後有大批被朝遷罷職、刻黜的官員和一些有學識的文士被「謫戍」或「遺戍」到這里。他們的到來,對傳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開發建設邊疆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1860年,清政府開始對東北地區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開放了寧古塔管轄下的鐵嶺河,1904年,牡丹江流域全部開禁,大批漢族人進入了這一地區。
到了二十世紀初,今天的牡丹江市還是一片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地區,當時的地圖記載這一帶叫「黃花甸子」,因有大片黃花點綴於草地上而得名,僅有四、五戶人家分散居住,屬於寧安第五區管轄。1903年,沙俄修築的中東鐵路在牡丹江沿岸修建了一座車站,因車站南臨牡丹江,便為車站命名為牡丹江車站,這便是今日牡丹江的雛形。從此,人口不斷增加,牡丹江站開始迅速發展。
1907年,清政府將東三省將軍制改為行省制,牡丹江境域屬吉林省寧安府管轄。民國初年,牡丹江地域沿襲清制,仍歸吉林管轄。
1932年5月,日本侵略軍佔領牡丹江站等地,1937年1月,成立偽牡丹江省公署,轄寧安、穆棱、東寧、密山、虎林五縣。同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偽牡丹江市公署,當時的牡丹江省共轄5縣1市,省會設在牡丹江。
1945年8月14日,蘇聯紅軍進駐牡丹江。日本侵略者敗退,偽東滿省公署和牡丹江市公署同時解體。同年8月18日,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成立了牡丹江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受東北黨委員會派抗聯幹部20餘人進入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衛戍司令部,維持剛解放的地方治安。1945年10月14日,在中共領導下的民主政府成立,軍區司令員李荊璞擔任市長。隨後延安幹部團團長張聞天等高級幹部陸續到達牡丹江市,張聞天同志以中共中央東北及駐牡丹江地區代表的身份,指揮和領導了這里的工作。

⑵ 牡丹江火車站的歷史沿革

牡丹江火車站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市區內,是濱綏線、圖佳線鐵路干線的交會點。清末,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東鐵路交付運營初期,牡丹江站(今牡丹江市文化宮附近)為五等站。東北淪陷後,1934年12月,牡圖線鐵路鋪軌到牡丹江,設立寧北站(今牡丹江站)。1935年7月1日牡圖線正式營業後,寧北站改為牡丹江站,濱洲線的原牡丹江站改稱南牡丹江站。之後,牡丹江鐵路局為便於濱綏線、牡圖線的客、貨運輸,於1937年6月廢棄南牡丹江站。從此,牡丹江站成為濱綏線、牡圖線、牡佳線鐵路的樞紐。除辦理旅客列車到發外,還承擔貨物列車的到發、編組與解體,小運轉摘掛和貨物列車的編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隨著工農業生產和商業貿易的發展,貨運量和旅客乘降不斷增加,到1988年,日均裝車59.4輛,卸車222.9輛;全年貨物發送93.3萬噸,貨物到達373.3萬噸,運送旅客568.3萬人。
2016年3月30日牡丹江站搬到老站東側的過渡站房裡做臨時站,3月31日老站開始進行改造,預計10月份改造完成
哈牡客運專線
哈牡客運專線 是黑龍江省一條正在建設中的從哈爾濱市到牡丹江市的鐵路客運專線,線路起自哈爾濱市,
終於牡丹江市,設計時速為250公里/小時,全長293.204公里,沿線共設新香坊北、阿城北、帽兒山南、尚志南站、一面坡北、葦河西、亞布力西、橫道河子東、海林北站、牡丹江站10個站。預留牡丹江西站。專線建成後,哈市到牡丹江的鐵路運行時間將縮短至一個多小時。2014年2月,哈牡客運專線項目建議書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

⑶ 牡丹江歷史文化遺物有哪些

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截止2016年,牡丹江市公布了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內計容56處,包括古遺址7處,古墓葬3處,古建築3處,石窟寺及石刻1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42處。在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年代最久遠的可追溯到唐朝渤海國時期。

7處古遺址分別是夾芯子山城(唐渤海),位於東安區;四平山山城(唐渤海)、杏樹山城(唐渤海),位於陽明區;薩爾虎城址(金),位於西安區;頭道亮子遺址(清)、二道亮子遺址(清)、三道亮子遺址(清),位於寧安市。3處古墓葬分別是三道關墓群(唐渤海),位於愛民區;沿家溝墓地(唐渤海),位於陽明區;大安墓群(金),位於陽明區。3處古建築分別是城隍廟舊址(清)、義發源店鋪舊址(清)、渤海清真寺(清),位於寧安市。1處石窟寺及石刻是卜付氏貞節碑(1790年),位於海林市。

4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分布在東安區、愛民區、西安區、陽明區、海林市、穆棱市、東寧縣。其中有侵華日軍東滿總省司令部地下指揮所舊址、海南鄉侵華日軍100細菌部隊114支隊、萬鹿溝侵華日軍地下軍火庫群、老黑山北山侵華日軍碉堡群、缸窯溝侵華日軍陣地遺址等建築。

⑷ 牡丹江省的歷史

1937年7月1日,滿州國調整行政區劃,將濱江省東南部的寧安、穆棱、東內寧、密山、虎林5縣和新容設置的牡丹江市劃為牡丹江省,共轄1市、5縣,省會牡丹江市。1939年6月,增設綏陽縣;將密山、虎林2縣劃歸新設之東安省。是時,全省共1市、4縣。據1940年10月統計,全省總面積32948平方公里,人口68.8萬人。1943年10月1日,將牡丹江省並入東滿總省。1945年5月28日,撤銷東滿總省,分設東滿省和間島省,將原牡丹江省和東安省合並為東滿省。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光復,從1946年4月起,先後設置綏寧省等區劃。1947年8月20日,東北行政委員會再次設置牡丹江省。1949年後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⑸ 牡丹江市商業銀行的歷史

牡丹江市商業銀行的前身是牡丹江市城市信用社,作為城市金融事業,在牡丹江市已經有版著20年的發展歷史。權我市最早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於1986年,以後陸續成立7家,各自分散經營。1993年6月,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牡丹江市城市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授權其實行行業歸口管理,結束了各家城市信用社分散經營的狀態。2001年12月,經人總行批准,由聯社牽頭對市區各家城市信用社實施合並重組,在東北三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單一法人社,並正式更名為牡丹江市城市信用社。其間,分別於2004年和2006年分二次收購了縣級6家城市信用社,開同行業先河,《金融時報》載文報道了成功經驗。2006年4月,經中國銀監會批准,開始籌建牡丹江市商業銀行,2006年11月正式對外開業。

⑹ 牡丹江歷史上出現的英雄

1.渤海國王:大欽茂

渤海國王大欽茂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牡丹江市第一位名人。公元737年(渤海仁安十九年)大欽茂繼位,改元大興,為渤海國文王。唐廷冊封其為渤海郡王、左驍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
大欽茂在渤海國的15代國王中可謂政績突出者。大欽茂時期,渤海國大大加速了封建化進程,全面推行「憲象」唐代中原地區的政策,使渤海國封建經濟、政治、文化迅速發展,成為唐代中國封建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大欽茂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是於755年將渤海國都城由中京昌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之西古城)遷到上京龍泉府,將渤海國統治中心北移。762年,唐廷詔以渤海為國,晉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加授檢校太尉。
大欽茂卒於793年。他在位五十七年,這半個多世紀是渤海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渤海國作為唐朝的「國中之國」、「國中之州」,除同唐及五代後梁、後唐中央政權、中原地區保持良好關系外,還積極發展同日本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2.抗俄愛國將軍薩布素

薩布素 薩布素是清代滿洲鑲黃旗人,1629年生於寧古塔南馬場(今寧安市卧龍鄉英山村)。初,清廷任薩布素為寧古塔副都統。1674年,薩布素任黑龍江省將軍。1701年,薩布素卒於黑龍江將軍衙門(今齊齊哈爾市),享年73歲。薩布素是清代著名的抗俄愛國將軍。1685年,薩布素率領清軍取得了雅克薩戰役的勝利,迫使俄羅斯侵略軍投降。1689年,薩布素作為清政府談判代表之一,參與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
薩布素在寧古塔任職期間,曾親自去盛京(今沈陽市)請來鐵匠、醫生、畫師、造紙和釀酒五大戶,為寧古塔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薩布素逝世後,寧古塔流人吳兆騫曾賦詩一首哀悼。至今,被沙俄於1904年入侵寧古塔時破壞的薩布素將軍墓(衣冠冢)遺址還存在。

3.清代流放地中的名人

寧安舊稱「寧古塔」,是滿族發祥地之一,清統一東北、入主中原的根據地。清初是統轄盛京以北的重鎮。寧古塔還是清代流放犯人之地,1644年(清順治元年)清政府為了加強東北各大驛站的管理,在寧古塔舊城(海林舊街古城)設置寧古台(康熙五年遷新城,亦稱台街,即今寧安三中舊址)。
年(順治十年)揚州名士,《絕域紀略》作者方拱乾因科場獄案流放寧古塔,首先帶進了漢族文化。
1655年(順治十二年)彭長庚、許爾安集團妄稱睿王無功,流放寧古塔。
1657年(順治十四年)南明隆武朝平國公鄭芝龍,因其子鄭成功堅持抗清,屢不受降,芝龍於其弟芝豹、子世忠、世默等一並流放寧古塔。
1658年(順治十五年)因丁酉科場案牽累,江南名士方章鉞、張明薦、伍成禮、姚其章、吳蘭友、庄元堡、錢威、吳兆騫等八人攜父母妻子流放寧古塔。同時還遣戍的還有方拱乾二次流放和錢德維等人。
1659年(順治十六年)江西巡按劉宗韓,因違例責40板,籍沒家產,流放寧古塔。
1660年(順治十七年)崇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因「刻有《無聲戲》二集一書,詭稱為「不死英雄,以煽惑人心」,被革職,籍沒家產,流放寧古塔。
1661年(順治十八年)濟南同知楊桂吳受山東巡撫耿焞一案牽累,流放寧古塔。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吉林將軍衙門將120名罪犯遣寧古塔為奴。
1881年(光緒七年)清政府撤銷對寧古塔地區的封禁,大批漢民流入墾落戶。

4.張縉彥 吳兆騫 方拱乾

張縉彥 張縉彥於1599年生於河南省新鄉縣小送佛村。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進士。崇禎末年任兵部尚書。張縉彥於1646年(清順治三年)降清後,從順治十年至十七年任官;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被終身流放到寧古塔。張縉彥在寧古塔所寫《寧古塔山水記》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山水專志,其中,《東京》一文寫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情況;《潑雪泉》一文寫寧古塔名泉:《雜記》一文最長,記述了寧古塔的特產和風俗民情。張縉彥在寧古塔還寫了大量詩文。其散文集《域外集》最為著名。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張縉彥逝世於寧古塔。

吳兆騫 吳兆騫於1631年(明崇禎四年)生於江蘇省吳江縣松陵鎮一個官宦之家,因受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江南科場案株連,於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被流放寧古塔達二十三年之久。
吳兆騫在寧古塔期間,開館授徒,傳播知識,培養人才,並創造了100篇邊塞詩、抗俄愛國詩及以寧古塔名勝古跡為題材的作品及詠嘆詩。吳兆騫的《秋茄集》收錄了其部分邊塞詩作品,《北渚望月》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描寫鏡泊湖的詩,《上京》則是我國最早描寫渤海國上京龍朱府遺址的一首詩。吳兆騫在寧古塔期間對中朝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促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1681年,吳兆騫贖還關內,1684年病逝於北京。
方拱乾 (1596——1667)系列安徽省桐城縣人,因受江南科場案株連於1659年被流放寧古塔的明代進士,1661年赦歸故里,1667年客死揚州,時年72歲。方拱乾著《絕域紀略》(又名《寧古塔》)一書,很有史料價值。

5.黑龍江省第一任省長——李范五

李范五1912年5月3日生於穆棱縣。1929年,李范五在哈爾濱第一中學讀書時,參加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東北修築鐵路的學生運動。
1932年,李范五參加了中共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任河北省委總交通。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至1936年,先後任中共穆棱、寧安縣委書記,吉東特委組織部長、書記。
1936年,李范五被派赴蘇聯莫斯科,在共產國際東方殖民地問題研究院(東方大學八分校)學習,並兼任學生臨時支部書記。
1938年回到延安。在延安期間,李范五先後任中央組織部地方黨和科科員,中央情報部研究員,抗日軍政大學東北幹部訓練隊指導員,中共東北工作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央機關總務處長。1945年當選為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6. 八女投江
1938年7月至9月,東北抗日聯軍四、五軍主力由依蘭向五常一帶征戰。當部隊返回刁翎附近時,五軍婦女團只剩下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朝鮮族)和四軍被服廠廠長安順福(朝鮮族)等八位姐妹其中最大的23歲,最小的僅13歲。10月上旬隊伍遇到敵人突然襲擊,冷雲等八名女姐妹被隔斷在河邊,同大部隊失去聯系。她們頑強戰斗,寧死不屈,最後子彈打光,共同跳入烏斯渾河,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7. 首任牡丹江市市長--李荊璞
李荊璞1908年生於寧安縣沙蘭鎮。九一八事變後,他組織反日自衛隊,自己報號「平南洋」。隊伍擴大後,於1932年10月成立「平南洋」反日游擊隊,並收編在王德林部下。193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2月,「平南洋」在寧安縣城東南天橋嶺的「平日坡」戰斗中殲滅日軍500多人,保衛了「平日坡」抗日密營。1935年2月,李荊璞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長是周保中)第一師師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9月中旬李荊璞任東北國民軍牡丹江地區司令員。10月,東北國民軍改稱東北人民軍自由軍。同月,李荊璞任牡丹江市市長。
1946年4月綏寧省成立後,李荊璞任省軍區司令員。1947年8月牡丹江省成立後任牡丹江省軍區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李荊璞調中央工作。他曾幾次回牡丹江,受到家鄉人民的熱情歡

⑺ 牡丹江十七中的歷史

牡丹江市第十七中學牡丹江市第十七中學簡介
牡丹江市十七中是一所坐落在樺林鎮的完全中學,現有教學班18個,在職在崗教師71人,在校學生752人。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教職員工,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務實求真,圍繞著以人為本這一核心,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構建和諧校園。根據現代教育發展的形勢,積極主動調整辦學思路和辦學策略,樹立起以「教師成熟與學生成才並重,學生全面發展,突顯特長」的教育理念;構建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健全人格、團結合作、友好和諧、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摸索出「以訓練為主線,創新為核心,能力為目標,師生互動,共同發展,問題情境--合作探究--解釋運用--遷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多渠道、多形式培養和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打造過硬的教師隊伍,堅持依法治校,大力開展教育科研,不斷推進學校各項工作向前發展。
端正的辦學思想,明確的辦學思路,全校教職工的辛勤工作,為學校贏得了較高的辦學聲譽。經教育局綜合考核評定為3A學校;多年被評為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省先進家長學校;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先進教育學會等榮譽稱號。
地址: 樺林鎮

⑻ 牡丹江市歷史

牡丹江是一座歷史積淀非常厚重的城市,早在3000多年前,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的一支就在這片土地上揭開了牡丹江流域人類歷史的最早篇章。
牡丹江歷史發展脈絡
50年代末至70年代,黑龍江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鏡泊湖南端考古挖掘了著名的鶯歌嶺原始村落遺址,其中出土的鹿角做成的鋤頭,是黑龍江省發現最早的農業生產工具,表明鶯歌嶺人已進入原始農業階段。出土的4隻惟妙惟肖、形態各異的小陶豬形象與近代東北各地飼養的大民豬有某些相似之處,屬野豬向黑龍江地方豬種的過渡類型,是研究黑龍江泥塑最早的實物資料。鶯歌嶺的文化遺存,記載了牡丹江流域人類從童年時代起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也將牡丹江流域的人類歷史向前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時期。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歷史變革中,由於各個朝代的更替,其稱呼也不盡相同。在夏、商、周時期,被稱為肅慎、息慎和稷慎。在兩漢、三國、魏晉時期,肅慎人改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轉稱勿吉。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靺鞨族當時分為七個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張廣才嶺東牡丹江和寧安境內,呈寶部居綏芬河流域。五代時靺鞨族改稱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舊日渤海國邊民被稱為生女真。到了清朝皇太極即位後,便將族名定為「滿洲」,簡稱滿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稱為滿族。 公元698年,栗末靺鞨族首領大祚榮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東城建立了「震國」,史稱「舊國」。公元705年,大祚榮受招唐朝改國號為「渤海」,正式成為唐朝管轄下的地方自治政權。公元755年,大祚榮之孫,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將國都遷到今天寧安市渤海鎮,定首都名為上京龍泉府。渤海強盛時期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洲,疆域包括今吉林省、黑龍江省的大部,遼寧省少部以及俄羅斯濱海地區和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慈江道及平安北道的一部分,幅員五千餘里,有戶十餘萬,常備兵數萬,號稱「海東盛國」。公元十世紀初,渤海國開始衰落。公元926年,契丹攻佔上京龍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眾出城投降,渤海國滅亡。公元928年,契丹將渤海國王族及城內居民財特遷到契丹腹地今遼南地區,為使渤海人忘其國土,臨行前放火將渤海故都化為灰燼。渤海國眾698年建國到926年滅亡,共傳十五世,歷時229年。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據《金史·本記第一》記載:「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女真完顏部最早就是居住在這里。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今寧安、海林、穆棱及牡丹江市區均屬金代胡里改路管轄。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歸於元朝政府統治之下。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明永樂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長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從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寧古塔(今海林市舊街鄉)定居下來,這一支女真在歷史上被專稱為建洲女真。十年以後,他們東進至今俄羅斯雙城子對面克拉斯諾雅爾山城定居下來,再後來又經過多次遷移,最後定都於新賓的赫圖阿拉。明朝後期,建洲女真日益強大,努爾哈赤相繼統一了建洲諸部和海西女真四部。1608年,努爾哈赤派兵進駐寧古塔舊城,並以此為基地征服了今興凱湖、三岔口、烏蘇里斯克、穆棱、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1666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部在今寧安市寧安鎮修建新城,同年12月駐地遷往新城,原來的舊址便被稱為「舊城」或「舊街」,寧古塔舊城作為清朝各級章京駐地和治所,自1636年至1666年前後共存30年。 清王朝入主中原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後來,為了穩定政權,繼續擴張中原地區的疆域,清王朝從順治到康熙年間不斷往寧古塔一帶撥民和安置有戰功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屬,滿族人逐漸增多。寧古塔遷往新城後,寧古塔作為清朝政府的流放地,先後有大批被朝遷罷職、刻黜的官員和一些有學識的文士被「謫戍」或「遺戍」到這里。他們的到來,對傳播中原文化,加速民族融合、開發建設邊疆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1860年,清政府開始對東北地區局部解禁。1881年,清政府開放了寧古塔管轄下 牡丹江歷史圖片

⑼ 牡丹江都有哪些歷史名人

唐滌生——香港著名粵劇大師
齊秦——台灣著名流行歌手回
齊豫——台灣著名流行歌手
徐錦江——香港答演員
李默然——中國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
王陸——中國著名語言教育學者
王曼麗——滑冰運動員,世界冠軍
李琰——滑冰運動員,世界冠軍,中國短道速滑隊教練
馬駿——中共革命家,曾任中共北京市市委書記
韓庚——中韓知名藝人
崔京浩——中國朝鮮族歌手
董璇——中國女演員

⑽ 牡丹江小九寨的歷史

(以下全部都是九寨溝的傳說,和小九寨完全無關。)關於九寨溝的奇麗湖瀑,亦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千里岷山白雪皚皚,有個美麗純朴的藏族姑娘名叫沃諾色嫫,靠著天神賜給的一對金鈴,引來神水澆灌這塊奇異的土地。於是,這塊土地上長出了蔥郁的樹林,各種花草豐美,珍禽異獸無數,使得這塊曾經荒漠的土地,頓時變得充滿生機。一天清晨,姑娘唱著山歌,來到清澈的山泉邊梳妝,遇上了一個正在泉邊給馬飲水的藏族青年男子。那藏族男青年名叫戈達,早就對沃諾色嫫姑娘懷有愛戀之心,姑娘亦暗暗地十分喜愛這個勇敢聰明的小夥子。這時在清泉邊不期而遇,兩人心裡都充滿喜悅,正當姑娘和小伙在互相傾吐愛慕之情時,那知一個惡魔突然從天而降,硬將姑娘和小夥子分開,並搶走了姑娘手中的金鈴,還逼姑娘一定要嫁給他做妻。沃諾色嫫姑娘哪裡肯從,戈達奮力與惡魔搏鬥,姑娘乘機逃進了一個山洞。那戈達畢竟不是惡魔的對手,只有跳出圈外,跑去喚來村寨中的相鄰親友,與惡魔展開了殊死搏鬥,經過了9天9夜的鏖戰,終於戰勝了惡魔,救出了沃諾色嫫姑娘,金鈴亦從此回到了姑娘的手中。姑娘和小夥子一路上邊搖動著金鈴,邊唱著情歌回家。剎時間,空中彩雲飄舞,地下碧泉翻湧,形成了108個海子,作為姑娘梳妝的寶鏡。在戈達和沃諾色嫫結婚的宴席上,眾山神還送來了各種綠樹、鮮花、珍禽、異獸,於是,這里從此就變成了一個美麗迷人的人間天堂。

熱點內容
武漢情人節爆炸 發布:2024-09-29 05:16:59 瀏覽:686
家居花卉介紹 發布:2024-09-29 05:02:29 瀏覽:428
盆景壞處 發布:2024-09-29 04:56:19 瀏覽:496
玫瑰引力 發布:2024-09-29 04:50:01 瀏覽:752
花卉雙滕花 發布:2024-09-29 04:34:51 瀏覽:35
水墨梅花憶 發布:2024-09-29 04:24:44 瀏覽:562
昆明花店加盟店排行榜 發布:2024-09-29 04:11:49 瀏覽:891
講一個黑鬱金香馬桶的喜劇 發布:2024-09-29 03:51:12 瀏覽:58
番茄盆景 發布:2024-09-29 03:49:29 瀏覽:43
蘭花大紅舌 發布:2024-09-29 03:49:29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