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呃逆

丁香呃逆

發布時間: 2021-02-01 15:19:13

1. 呃逆可以分為幾類

呃逆俗稱「打呃」,是由於迷走神經和膈神經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產生間歇性收縮運動,導致空氣突然地被吸入氣道內,同時伴有聲帶閉合,發出一種「呃」聲。呃逆大多輕而短暫。正常人在進食過程中或食後不久,突然受寒或吸入冷空氣,也會發生呃逆。呃逆可持續幾分鍾、幾小時至幾天。呃逆多見於健康人,但有時則是病情危重的一種臨床表現。由疾病引起者,可歸納為中樞神經性呃逆和周圍神經性呃逆兩類。

中樞神經性病變包括腦部病變和中毒。腦炎、腦膜炎、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腦瘤、中暑等引起的頑固性呃逆,常表示病變累及延髓呼吸中樞,預後嚴重。引起呃逆的中毒有尿毒症、肝性腦病前期、酒精中毒,嚴重感染伴顯著毒血症者,如敗血症、傷寒等。

周圍神經性病變包括胃腸道、腹膜、胸膜、膈肌等器官的病變,可刺激迷走神經和膈神經而致呃逆。膈下病變如膈下膿腫、急性胃擴張、彌漫性腹膜炎以及各種原因所致的胃腸脹氣;膈上病變如縱隔腫瘤、食管腫瘤、食管裂孔疝、食管賁門失馳緩症等。

偶發性呃逆大多不需治療而能自行停止。持續性呃逆往往使病人感到不適,妨礙休息。除針對病因治療外,也應加以對症處理。針刺和耳針是解除呃逆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中葯丁香柿蒂湯也常能奏效。安定及氯丙嗪肌肉注射,或選用氯仿水、復方碘溶液口服。將紙袋套於病人口鼻部,讓病人重復呼吸紙袋中的氣體,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氣,刺激呼吸中樞也可控制呃逆。如呃逆由胃腸充氣所致者,可限制豆類、奶類等易發酵產氣的食物。必要時可插置胃或十二指腸管,吸出積氣和胃腸道內容物,進行減壓。在由胃腸道麻痹引起的胃腸充氣時,可肌注新斯的明,以刺激胃腸蠕動而促進氣體的呼吸和排出;但在機械性腸梗阻時,則不宜使用。

2. 為什麼丁香茶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熱性病及陰虛內熱者忌食。應忌食或少食;

稀健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該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暖胃 還能殺幽門螺桿菌呢

3. 丁香怎麼用才是治嘔吐呢

丁香適宜寒性胃痛、反胃呃逆、嘔吐者食用,適宜口臭者食用,適宜腹部冷痛、脾虛版泄瀉、慢性消權化不良、腎虛者食用,每次5~10克;宜作為調味品食用,可以芳香開胃,增進食慾。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也不宜與中葯鬱金同食;熱性病及陰虛內熱者忌食。此外,女性月經期間忌食。
丁香配吳茱萸:兩葯皆有溫胃降逆,止嘔止痛之功,兩葯相配則溫燥止痛效力更強,常用於胃寒腹痛嘔吐之證
丁香配刀豆:丁香溫降止呃逆。刀豆甘平補虛止呃逆。兩葯合用,則止嘔降逆之功大增,用於虛寒呃逆不止
治呃逆:丁香1g左右(10~15粒)細嚼,嚼時有大量唾液分泌,徐徐咽下,待葯味盡。將口內剩餘葯渣吞下。30分鍾如不止,可續用3次。4年共治呃逆患者238例,全部有效。「山東中醫雜志]
《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治奔豚,配甘蔗、薑汁治干嘔。肉桂溫能發表,丁香溫能和胃。

4. 呃逆分那些類型如何辨證論治

1.辨證要點

(1)辨輕重:在快速吞咽乾燥食物、被動吸入大量冷空氣或受精神刺激等情況下,可發生短暫性呃逆,一般病情較輕,無須治療,通過飲熱水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自行消失。若呃逆呈持續性或反復性發作,並伴有其他症狀者,則病情較重。某些重病患者後期出現呃逆不止,飲食不進,脈微欲絕,此乃元氣衰敗,胃氣將絕之危候,應高度重視。

(2)辨虛實寒熱:呃逆初期,呃聲響亮有力,持續發作,脈弦滑者,屬實;呃聲斷續、低長,氣怯乏力,脈弱者,屬虛;呃聲沉緩有力,胃脘不適,遇寒呃重,得熱呃輕,苔白滑者,屬寒;呃聲高亢有力,胃脘灼熱,口臭煩渴,便秘溲赤,苔黃者,屬熱。

2.分證論治呃逆一證總以理氣和胃,降逆止呃為治療原則。

(1)實證

①胃中寒冷

主證:呃聲沉緩有力,遇寒呃增,得熱呃減,胸膈、胃脘不適,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食少納差,苔白,脈遲緩。

治法:溫中祛寒,降逆止呃。

方葯:以丁香散為主方加減化裁。丁香6g,柿蒂10g,高良姜6g,炙甘草6g,吳茱萸3g,肉桂3g,陳皮6g,厚朴6g。

②胃火上逆

主證:呃聲洪亮有力,沖逆而出,口臭,煩渴飲冷,腹滿便秘,小便短赤;苔黃燥,脈滑數。

治法:清胃瀉火,降逆止呃。

方葯:竹葉石膏湯為主方。竹葉12g,生石膏30g(先煎),柿蒂10g,竹茹6g,法半夏9g,沙參12g,麥冬12g,生甘草6g。腹滿便秘者,可加生大黃6g或與小承氣湯合方。

③飲食停滯

主證:呃聲壯實有力,噯氣腐臭,吞酸嘈雜,脘腹脹滿或痛,大便或秘或溏;苔膩,脈滑。

治法:消導和胃,降逆止呃。

方葯:枳實導滯丸加減。神曲15g,枳實12g,大黃9g,茯苓15g,黃芩6g,黃連3g,焦山楂15g,萊菔子15g,白術9g,澤瀉6g。

④氣機郁滯

主證:呃逆連聲,持續發作,每因情志不遂而復發或加重,胸脅滿悶,脘腹脹痛,婦女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腸鳴矢氣,大便不調,苔薄,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降逆止呃。

方葯:五磨飲子為主方。代赭石30g(先煎),旋覆花9g(包煎),烏葯6g,沉香3g,木香9g,檳榔12g,枳殼9g,鬱金12g,川楝子9g。

⑤痰飲內阻

主證:呃逆連聲,持續發作,常因飲冷而發或加重,脘悶不舒,痰多,惡心,嘔吐痰涎,頭暈目眩;苔白滑,脈滑。

治法:和胃化痰,降逆止呃。

方葯:旋覆代赭湯合苓桂術甘湯化裁。旋覆花9g(包煎),代赭石30g(先煎),法半夏9g,茯苓15g,桂枝9g,白術9g,生薑10g,大棗4枚,炙甘草6g。

⑥瘀血阻滯

主證:呃逆日久,胸腹疼痛如刺,口渴不欲飲水;舌紫黯有瘀點或瘀斑,脈弦或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降逆止呃。

方葯:以血府逐瘀湯為主方。桃仁12g,紅花9g,川芎6g,赤芍6g,生地黃12g,當歸9g,柴胡5g,枳殼9g,桔梗6g,牛膝12g,甘草3g。

(2)虛證

①脾胃虛寒

主證:呃聲低弱無力,氣不得續,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溫喜按,面色蒼白,手足不溫,納食減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治法:溫補脾胃,降逆止呃。

方葯:附子理中湯加減化裁。炮姜9g,黨參12g,白術12g,刀豆子9g,丁香6g,炙甘草6g,吳茱萸6g,柿蒂9g。呃逆不止者,可加旋覆花9g(包煎),代赭石30g(先煎);兼腎陽虛者,加附子15g(先煎),肉桂9g。

②胃陰不足

主證:呃聲急促而不得續,煩躁不安,咽干口燥,食慾缺乏,或食後飽脹,大便秘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生津,降逆止呃。

方葯:益胃湯化裁。北沙參12g,麥冬15g,生地黃15g,石斛12g,玉竹6g,柿蒂9g,竹茹6g,枇杷葉9g,冰糖3g,生甘草6g。

3.針灸療法

①實證取穴:以膈俞、內關為主穴。寒證隔姜灸中脘穴;熱證瀉內庭穴;痰證瀉行間、豐隆穴;瘀證瀉期門穴。

②虛證取穴:取胃俞、足三里(用補法),膻中(艾卷雀啄灸)、內關(平補平瀉)為主穴。陰虛者,加三陰交穴(補法);虛寒者,加關元穴(隔姜灸)。

4.拔罐療法主穴:取膈俞、脾俞、肝俞、膽俞、中脘、膻中等穴。先在背部俞穴拔罐4~6個,然後再在腹部腧穴拔罐,留罐15~20min。

5.外治法

①胃寒證:取吳茱萸、丁香、沉香各20g,研末,加蜂蜜、薑汁各20ml,調勻後備用。取葯膏適量,敷神厥穴,1/d。

②胃熱證:以硃砂、芒硝適量研末,用醋或清水調成糊狀,敷神厥穴,1/d。

③虛寒證:取艾葉、硫黃、乳香各等份研末,加白酒適量,煮沸,吸熱氣,並以生薑擦胸;久病呃逆,取蜂蜜、薑汁適量和勻,擦背。

6.中成葯

①胃寒證:選藿香正氣軟膠囊,每次2~4粒,2/d,溫開水送服;

②胃熱證:選用三黃片,每次4~6片,2/d,涼開水送服;

③食滯證:可酌選保和丸或枳實導滯丸,每次6~9g,2/d,溫開水送服;

④虛寒證:選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2/d,用姜湯或溫開水送服;陰虛證,用陰虛胃痛沖劑,每次1袋,2/d,溫開水沖服。

7.單驗方

①柿蒂9g,水煎代茶飲。

②枇杷葉30g,去毛,加水適量,煎服。

【預防】注意調節情志,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進食過快、過飽,飲食不可太冷或太熱,忌刺激性過強的食品。

5.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內於治療容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5)丁香呃逆擴展閱讀:

丁香有兩種,園林綠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葯的丁香。它們其實毫無關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觀賞植物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

中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及其周圍島嶼,在古代屬於進口葯。中葯丁香分為公母兩種,公丁香是未盛開的花蕾,母丁香則是成熟的種子。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

6. 呃逆兩天了,喝了柿蒂丁香旋覆花水也兩天了還不好,還有什麼更好的法子

做個紙捻,一頭要尖,用尖的那頭輕觸鼻孔深處,引出噴嚏就可以止住呃逆

7. 頑固性呃逆

呃逆一條,有陽虛、陰虛、元氣將絕之別,不可不知。

因陽虛者,由中宮之陽內不足,以致陰邪隔容據於中,阻其呼吸往來接續之機,其人定見無神,安靜,不食不渴。法宜溫中降逆為主,如理中湯加吳萸、半夏之類。

因陰虛者,蓋以陰虛由於火燒火旺,火邪隔拒於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氣。其人定見躁暴,飲冷惡熱,精神不衰,二便不利。法宜苦寒降逆為主,如大小承氣湯之類。

因元氣將絕而致者,蓋以元陽將絕,群陰頓起,阻其升降交接之機,其人或大汗自汗出,或氣喘唇青,或腹痛囊縮,或爪甲青黑,或頭痛如劈,目皆欲裂,耳腫喉痛,種種病情,皆宜大劑回陽降逆,十中亦可救二三,如吳萸四逆湯,白通湯之類。

[眉批]欽安論此一條,不在證名上論治,專在所因上談法,是一段聰明文字,是此證聰明治法,學者能識此聰明之理法,便是良醫。
近來市習,一見呃逆,陰陽不分,一味以橘皮、半夏、竹茹、丁香、柿蒂等葯治之,亦有見效,終不若辯明陰陽治之為當也。

8. 柿子緹和丁香治打嗝嗎

什麽是打嗝?醫學上稱打嗝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飽餐、吃回飯過快、吃進干硬食物答後,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呃逆,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醫生.
為什麼會打嗝呢?在我們的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個像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稱為膈肌,將胸腔和腹腔分隔開.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膈肌也有神經分布和血液供應.當引起打嗝的誘因刺激傳導給大腦以後,大腦就會發出指令,使膈肌出現陣發性和痙攣性收縮,於是就出現打嗝.
連續性或頑固性的呃逆,常因腦病、尿毒症、糖尿病並發酮中毒等緊急情況引起.還有許多嚴重疾病也可引起頑固性嗝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病情危重的人出現頑固性嗝逆,常常提示預後不良.
一般說來,打嗝可以自行消失,如不消失,可用以下方法來解除。
1.吃一匙粉末狀的白糖。
2.將一小張軟紙搓成細捻,伸入鼻孔輕輕捻轉,刺激鼻粘膜打個噴嚏,可使打嗝停止。聞一下胡椒粉,也有同樣的效果。
3.喝熱水或深吸一口氣,憋氣片刻,再用力呼出,可使打嗝中止。
4.用中等大的信封或塑料袋,面對袋內呼吸2~3分鍾,可以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而抑制打嗝。採用此活要注意安全,要有其他人在旁邊才能採用。

9. 丁香和什麼在一起是治打嗝的嗯事情

1、受涼導致的打嗝:如果沒有其他的疾病而出現打嗝,打嗝的聲音很高,而且是連版續著打嗝,權多是由受涼引起。可喝一些熱水,同時注意腹部的保暖。冬天的時候還可以在衣被外方一個暖水袋或是貼上暖寶寶貼,一般會很快緩解的。
2、如果經常性的打嗝可以用開水泡適量的橘子皮,當水溫合適的時候喝,可以達到制止打嗝的作用。
3、消化不良引起的打嗝:打嗝時可以聞到乳酸喂,這是由於消化不良,食積引起的。可以用消食導滯的方法,可到醫院給開些消食導滯的葯按要求服用,也可進行從胸部心口窩到肚臍眼自上而下進行輕輕地按摩,以促進消化,當大便通暢,消化好了,打嗝就消失了。
4、如果經常性的打嗝而且採取措施後很難停止,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找到原因!

熱點內容
哈爾濱觀察鬱金香收獲 發布:2025-04-12 00:59:09 瀏覽:812
白顏色牡丹 發布:2025-04-12 00:59:08 瀏覽:348
浪花一朵朵篇尾曲 發布:2025-04-12 00:58:00 瀏覽:961
蘭花開花的迷信說法 發布:2025-04-12 00:54:13 瀏覽:82
蘭花與愛國 發布:2025-04-12 00:45:36 瀏覽:314
荷花瓣蒜 發布:2025-04-12 00:45:33 瀏覽:631
東莞橫瀝鎮花店 發布:2025-04-12 00:44:05 瀏覽:7
花百科花語 發布:2025-04-12 00:38:18 瀏覽:281
櫻花豆腐 發布:2025-04-12 00:23:21 瀏覽:422
梅花鹿活物 發布:2025-04-12 00:00:25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