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遲開的玫瑰
① 陝西最著名的秦腔劇 是
秦腔劇目太多了。傳統劇目最著名的有:《三滴血》、《火焰駒》《鍘美案》、回《游西湖》《趙答氏孤兒》《金沙灘》《竇娥冤》等,俗有」唐三千、漢八百,說不盡的周列國「之說。
近年新編秦腔劇目也很多,有歷史劇,有現代劇,比較著名的有易俗社新編的《秦腔》、《柳河灣的新娘》,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大樹西遷》《西京故事》《遲開的玫瑰》,西安五一劇團創排的《郭秀明》《鄭英嬌》等。
地方劇團近年來創作的秦腔新劇目也是層出不窮,不可勝計,比如咸陽劇團主演的《浣花溪賦》寶雞市劇團創排的《蘇若蘭》渭南市劇團創作的《千古開皇》等。
② 秦腔演員李梅怎麼不見了
李梅現在是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新任院長了~可能工作上的事太忙了 演出少了吧
③ 秦腔《遲開的玫瑰》
朋友很高興為你解答表白和唱詞全給你 合唱:
唱起來,跳起來,
這是我們的大舞台。
賀你高考放異彩,
祝你生日樂開懷。
把煩惱拋到雲霄外,
讓人生永遠火起來。
篝火熊熊燃起。 溫欣大膽將紅玫瑰捧給喬雪梅。
正當舞會高潮迭起時,畫外傳來姨媽的報喪聲:「雪梅,你媽她……她出車禍了!」
喬雪梅銳叫一聲「媽——」,手中紅玫瑰落地,眾大驚。
篝火漸漸熄滅。
一聲凄楚的伴唱飄至:
堵實了,堵實了,
下水的管道堵實了……
伴唱中呈現出許師傅在院落一角捅下水道的勞作身影。
暗轉。
④ 秦腔李娟是哪裡人
女,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藝術指導。 1968年(農歷戊申年)生,1980年考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演員訓練班,坐科8年,1987年隨全班成立院青年實驗劇團,任演員,主工刀馬旦、正旦等。 1987年赴京匯報演出,主演《盜草》;1988年參加陝西省首屆藝術節主演《盜草》,榮獲表演一等獎;1989年參加西北五省(區)「咸陽杯」、「公主杯」大賽榮獲表演一等獎,同年赴香港參加中國地方戲曲展演演出《盜草》、《屠夫狀元》、《隔門賢》等;1992年赴芬蘭參加芬蘭藝術節,主演《楊七娘》、《盜草》;1993年被評為「金延安」首屆秦腔「十佳演員」;1994年赴京參加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戲曲特技展播演出,並赴雲南、蘭州等地參加「西北薈萃」 戲曲演出;赴京參加第一、二、三屆全國藝術節演出;1995年參加第二屆中國戲曲「金三角」匯演,主演《殺嫂》,飾潘金蓮,榮獲優秀表演獎;1996年參加陝西省「易發杯」青年演員大獎賽,主演《楊七娘》,榮獲優秀表演獎,並赴京參加了央視「96春節戲曲晚會」的演出;1997年在大型現代戲《沙漠情》中飾張雁,參加全國梆子聲腔匯演,榮獲表演獎,同年榮獲陝西省「尖庄杯」電視大獎賽表演一等獎、陝西省「西鳳杯」廣播大賽一等獎;參加「97香港藝術節」,主演《殺嫂》(飾潘金蓮)、《借扇》(飾鐵扇公主)、《滾燈碗》(飾皮氏),受到香港觀眾和專家的高度贊揚;1998年赴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家進行巡迴演出,主演《楊七娘》,同年被省文化廳、省文聯、省劇協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稱號;2000年應邀參加德黑蘭國際藝術節,主演《楊七娘》,獲最佳表演分數,被譽為「西北第一靠」;2001年參加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主演《楊七娘》,榮獲優秀表演獎;同年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並被評為陝西省「三八紅旗手」、模範共產黨員。 善演劇目有:《盤店》(飾楊八姐)、《放飯》(飾趙景棠)、《隔門賢》(飾芙善妻)、《打路》(飾黃桂英)、《三娘教子》(飾王春娥)、《周仁回府》(飾李蘭英)、《屠夫狀元》(飾黨鳳英)、《兒大不由爹》(飾玉芹)、《活捉三郎》(飾閆婆惜)、《借扇》(飾鐵扇公主)、《盜草》(飾白素貞)、《留下真情》(飾趙大蘭)、《遲開的玫瑰》(飾姨媽或喬雪梅)、《楊七娘》(飾楊七娘)、《殺嫂》(飾潘金蓮)、《四進士》(飾楊淑貞)等。
⑤ 秦腔四小名旦都有誰
李君梅、袁丫丫、劉穎、梁少琴是中國秦腔四小名旦。
⑥ 秦腔演員李梅丈夫是誰女兒是誰
李梅,女來,1969年生於陝西西源安,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一級演員,中國文化部優秀專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政協委員,全國十四大團代表,陝西省青聯常務委員,1996年被陝西廣播電台評為陝西十大新聞人物,現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團副團長。1980年考入本院演員訓練班,學習戲曲表演,畢業後留院青年團任演員,主工正、小旦。先後在《楊七娘》、《鬼怨.殺生》、《隔門賢》、《西湖遺恨》、《留下真情》、《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她諳熟秦腔、眉戶、碗腕腔,人稱"三門抱"。戲路寬綽,正反皆能,允文允武。嗓音甜潤,聲情並茂,表演細膩,藝術悟性好,善於通過內心刻畫人物形象。
⑦ 秦腔戲曲名字有多少
《轅門斬子》,《看娘》,《蘇武牧羊》,《三滴血》,《祥林嫂》,《華亭相會》,《三娘教子》,《下河東》,《遲開的玫瑰》
⑧ 張蓓的秦腔表演藝術家--張蓓
張蓓: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國家一級演員
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丈夫:穆曉鵬 秦腔演員
1970年生於貴州省貴陽市,1980年10歲時由母親送至西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學習秦腔,主工小花旦、刀馬旦,扮相靚麗、嗓音甜美。
主工小花旦、刀馬旦
演出的劇目
有《掛畫》、《隔門賢》、《楊七娘》、《兒大不由爹》、《趙氏孤兒》、《雙下山》、《三堂會審》、《會陣招親》、《八仙過海》、《殺狗勸妻》、《三娘教子》、《屠夫狀元》、《卷席筒》、《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等,尤以《悟空借扇》的鐵扇公主而飲譽國內及香港地區。獲陝西省首屆藝術節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西北五省區「太陽杯」邀請賽表演一等獎;陝西省「易發杯」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中國戲劇「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一等獎;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表演一等獎。獲「陝西省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聯歡晚會演出,並赴芬蘭、荷蘭、德國、比利時等國演出,深受好評。曾在省內外榮獲多項大獎,並被省上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
2009年4月,張蓓攜秦腔傳統摺子戲《殺狗勸妻》、《鬼怨·殺生》和新創劇目《虞姬淚》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獻演,三場摺子戲讓戲迷體會到了秦腔藝術的細膩婉轉。張蓓飾演的虞姬,性格中有柔情也有剛毅,劇終定格的虞姬自刎一幕更是讓人盪氣回腸。而《殺狗勸妻》則是一出具有喜劇風格的動作戲、技巧戲,最終張蓓憑借精彩的演技驚艷全場,獲得第二十四屆梅花獎。
⑨ 秦腔演員張蓓祖籍哪裡
秦腔演員張蓓祖籍貴州省貴陽市。
張蓓是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的秦腔演員,內國家容一級演員,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張蓓1970年生於貴州省貴陽市,1980年10歲時由母親送至西安學習秦腔,主工小花旦、刀馬旦,扮相靚麗、嗓音甜美。
演出的劇目有《掛畫》、《隔門賢》、《楊七娘》、《兒大不由爹》、《趙氏孤兒》、《雙下山》、《三堂會審》、《會陣招親》、《八仙過海》、《殺狗勸妻》、《三娘教子》、《屠夫狀元》、《卷席筒》、《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等,尤以《悟空借扇》的鐵扇公主而飲譽國內及香港地區。先後獲陝西省首屆藝術節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西北五省區「太陽杯」邀請賽表演一等獎,陝西省「易發杯」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中國戲劇「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一等獎,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表演一等獎等。被授予「陝西省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聯歡晚會演出,並赴芬蘭、荷蘭、德國、比利時等國演出,深受好評。
⑩ 秦腔演員李梅是那裡人
李梅,女,1969年生於陝西西安,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一級演員,中國文化部內優秀專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容,陝西省政協委員,全國十四大團代表,陝西省青聯常務委員,1996年被陝西廣播電台評為陝西十大新聞人物,現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團副團長。1980年考入本院演員訓練班,學習戲曲表演,畢業後留院青年團任演員,主工正、小旦。先後在《楊七娘》、《鬼怨.殺生》、《隔門賢》、《西湖遺恨》、《留下真情》、《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她諳熟秦腔、眉戶、碗腕腔,人稱"三門抱"。戲路寬綽,正反皆能,允文允武。嗓音甜潤,聲情並茂,表演細膩,藝術悟性好,善於通過內心刻畫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