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謙牡丹
1. 中國近現代頂級的國畫大師都有哪些
中國近現代的頂級國畫大師有:
1、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他工筆畫到頂,寫意畫達峰,工寫結合成為大師。為中國畫藝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代表作品有《蝦》、《蟹》、《牡丹》、《牽牛花》、《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齊白石畫冊》多種。
2、傅抱石(1904—1965)祖籍江西新余,生於南昌。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傳世作品有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柳下聞吟圖》等。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家。
3、黃賓虹(1865—1955)現代傑出畫家。原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鳥畫巨匠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二人被美術界並列在一起,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4、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我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傳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等。林風眠(1900—1991)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是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的創始人。是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5、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擅山水、重寫生,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專集有《李可染畫輯》、《李可染畫集》等。
6、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7、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是我國現其代傑出、著名的畫家、教育家、現代繪畫藝術大師。畫馬為世所稱,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布避設色,均有新意。代表作《奔馬圖》,最為人所喜愛。間作花鳥及貓,亦別具風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呂動》、《初倫傑作》、《悲鴻素描集》、《悲鴻油畫集》、《悲鴻彩墨畫集》等行世。
8、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9、蔣兆和(1904.5.9—1986.4.15)祖籍湖北麻城,生於四川瀘州。是我國現代卓越的人物畫大師和美術教育家。他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畫之長,創造性的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謹,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國人物畫史上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飾的畫筆表現了20世紀中國人民命運的變化,開啟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人物畫的新風。他創立了中國畫造型基礎課和水墨人物畫教學體系,直接培養或影響了一大批卓有成績的人物畫家,被稱為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他的作品不僅充實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也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矚目,成為整個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出版有《蔣兆和畫冊》、《蔣兆和畫集》、《蔣兆和畫選》等。發表有《國畫人物寫生的教學問題》、《關於中國畫的素描教學》等論文。誰可為悠悠中華魂?譬如胡適,譬如魯迅,譬如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
2. 畫家齊亞龍畫牡丹簡歷
畫家齊玉龍,是1966年出生的,畢業於陝西美術學院,任洛陽牡丹畫院常務理事,並任陝西長安書畫院教授。
自幼隨父學習畫牡丹,筆墨豪邁自如,所畫牡丹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結構自然,筆畫圓潤。
3. 盛唐牡丹潤天下——記著名書畫家唐玉潤
在中國書畫界,唐玉潤老先生是一位書法繪畫並舉,皆取得卓越成就的書畫名家。其對中國書畫開創性的貢獻,使得他享譽國內外,名滿天下。
他的書法精妙傳神,擅長真、行、草、隸、篆多種書體,皆風格獨特超然,自成一派,業界常稱其為「唐派」書法。其繪畫更是絕妙,山水、人物、花鳥皆出其筆下,溢出筆端,甚為傳神。在其花鳥畫作品中,他畫的牡丹,更是冠絕天下,久負盛名,有「唐牡丹」之譽。
年輕時,唐玉潤曾刻苦學習古代名家碑帖,在長久的臨摹學習中,漸漸形成了樸厚、勁逸、恣肆雄勁的獨特書風。
在學習書法的同時,唐玉潤也開始臨摹名家畫作,其時,工筆、山水、人物、花鳥等,無一不涉,皆用心揣摩,下的功夫極深。對於中國畫,他當時頗為推崇明清以來的寫意花鳥畫大家。當時學習的對象有,徐渭、八大山人、揚州八怪,民國的則有吳昌碩、齊白石等國畫大師。
在日復一日的刻苦臨摹見習中,他對中國繪畫的各種傳統技法越發嫻熟,在深厚的功底基礎上,他融各派各家之長,發揚創造精神,注重創新意識,逐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遂成清新靜美的整體氣韻和典雅俊秀的質骨內蘊,一時洛陽紙貴,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喜愛和追捧。
1924年,唐玉潤生於古都咸陽,字秋山,號德君、冰清館主、雪景山人。後隨家庭移居鄭州,並長期居住此地。其小時候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家境中,父親也是一位愛好詩文書畫的商界雅士。唐玉潤從小因為這樣的家庭氛圍的熏陶而在很小的時候便接觸到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並在父親的鼓勵下,逐漸走向專業的書畫藝術創作之路,開啟了他後來輝煌的藝術人生。
1942年,唐玉潤考取魯山藝術學校,學習美術和繪畫技藝。畢業後,便回鄭州做起小學美術教員。幾年後,他轉入鄭州第十八中學做美術教員,直到退休。在繁忙的教學任務之餘,唐玉潤日夜揮毫潑墨,不肯荒廢一點時光,而他在書學畫學上則日漸豐盈,技藝精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藝術造詣在經久的歲月歷練中,更見其絕境極致之處。
唐玉潤的書法起先於對顏真卿的臨摹學習。在其幾十年的書法生涯中,雖轉益多家,並多融各家所長,摒棄短處,而顏體的影響則始終伴隨左右,深淺可見。唐玉潤寫書法慣於站立懸腕的姿勢,並喜歡創作大字。這是他不同於大部分書法家的一個很獨特的地方,而這樣的與眾不同,則深刻地影響了他的創作風格,並表現出雄渾、恣肆、樸厚的「唐派」風貌來。
唐玉潤對於自己的書法結體特點也做過總結和點評。他說,「我的字宜大不宜小,越大越好看。」
除了顏體的臨摹學習,唐玉潤對魏碑、漢隸、秦篆下過極深的功夫。魏碑中,他臨摹較多的有《張黑女墓誌》《鄭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記》等。對於隸書,則臨《張遷》。 唐潤玉善於在學習古人的基礎上創造出新。他於魏碑中,融入顏氏,大膽創新,形成了清俊而不失厚重的楷體書法特點,結體大方,轉折有度,細膩中不失大氣,質朴中更見清麗。
據稱,唐玉潤將這一筆法運用於為人題寫門匾中,立時引起轟動,並在鄭州城中掀起一股「唐氏」風格門匾風氣,一時他的書法創造稍有風吹草動,全城皆知,立刻風靡。他的出其不意的書法學習境地和技藝創造變化,可見一斑。
近人中,唐玉潤則對何紹基先生的書法情有獨鍾。對於何氏書法的臨摹學習,幾乎貫穿於他的整個書法生涯。
唐玉潤經過幾十年的潛心學習和研究,不斷創新和變化,他在顏體、魏碑、漢隸、何氏等各種風格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主張和實踐風格。其最大特點為,喜用顫筆,橫拖豎抹、亂中有序,給人一種天真爛漫、不可捉摸之感。這種風格是書法創作的極致境界,沒有幾十年的學習和潛心研究,不可能到此境地,毫無疑問,這種獨特而令人動容的風格代表了唐玉潤在書法方面的獨特的、集大成的創造。
「唐牡丹」冠絕當世。唐玉潤擅長國畫多種,山水、人物、花鳥等,而他最為人知曉和令人稱贊的則是有國色天香之稱的牡丹。其筆下牡丹多顏色鮮艷,明媚動人,既有國色天香之慣常之態,又有明動清雅之個性之態。色澤艷麗,不顯媚俗;動靜結合,不見其疲;層次鮮明,儀態生動。
他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將寫意牡丹以梅蘭竹菊相配,打破了慣常的高貴之牡丹必不與清高氣節之梅蘭竹「相逢」的創作套路,取得了巨大的創新成績。其牡丹多有梅蘭竹一物相互映襯,並特取名諸如「富貴有骨」「富貴有香」「富貴有節」「富貴長春」等,寓意吉祥,深刻,新穎,獲得了業界和廣大國畫愛好者的喜愛和贊嘆。
在長久的繪畫生涯中,唐玉潤多取法明清大家的作品。他尤其喜愛沈周、林良、徐渭、陳淳、八大、八怪諸家、惲南田及近現代的趙之謙、任頤、吳昌碩等人,對於諸位大家的作品,他幾乎全部臨摹並反復揣摩,研究其中精妙之處。
他繼承惲氏沒骨畫法,卻發展出新意,形成了俊雅中見恢弘,清秀中顯氣勢的整體繪畫風格。
同他的書法一樣,唐玉潤喜寫大畫,更顯恢弘氣魄。而他的牡丹,則融書法於其中,對牡丹枝乾的描繪和勾勒氣勢流暢,輕重有度,妙法自然,傳統與創新巧妙結合在一起,既表現出牡丹國色天香之氣質,又突出意境的渲染和鋪陳,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大為增強。
唐玉潤曾說過,「我主張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人為我用。書畫應該具有時代的精神,不能脫離所生活的時代,好的藝術家應該謳歌時代,力求反映當下人民充滿激情的生命力,並能從中領悟到現實生活的朝氣和時代變革的信息。」
這就是唐玉潤,一個德藝雙馨的書畫大師,他的藝術精神影響著當下的書畫創作,也給了後來者無數的啟示。
參考內容:
1994年,唐老的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眾贊如潮,張愛萍、谷牧、方毅、賀敬之等都親往參觀並給予很高評價,《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和中央電視台都作了熱情洋溢的報道;《人民畫報》、《當代中國》等報刊多有刊載;山東、江蘇、河南及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等都有專題報道其書畫藝術成就;作品收錄於《天安門珍藏書畫集》、《中南海珍藏書畫集》等大型畫冊,著名作家姚雪垠欣然題詞曰「書畫傳世」。近年,唐老的新作《牡丹》又在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主辦的「國際中國畫展暨大賽」中展出並收入《二十世紀中華畫苑綴英》。
4. 清末海派畫家的藝術風格有何特點
和交河故城就會更加個好成績個和成績合格海關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