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軒應龍
Ⅰ 中國古代神話中,應龍是最強的龍嗎!
應龍、燭龍、祖龍都很厲害,但唯獨應龍帶有翅膀,所以在實力上更勝一籌。
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根據《述異記》的描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
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是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1)清軒應龍擴展閱讀:
應龍殺蚩尤、大禹治洪水時應龍以尾劃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應龍是黃帝手下的神龍,據說當年黃帝和蚩尤打仗,蚩尤請風伯、雨師來助陣。黃帝的軍隊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士兵被傾盆大雨澆得暈頭轉向,黃帝軍隊大敗而歸,黃帝請出應龍助戰,兩軍正在廝殺之時,風伯、雨師又站立雲端使用妖術,颳起狂風,降下暴雨。
這時,應龍化作一條巨大的飛龍,展開雙翼在烏雲中昂頭擺尾,張開門扇似的大口,將那傾盆暴雨吸入口中。風伯和雨師見一條巨龍將那大水吸去,又加大妖術,大風將巨龍颳得搖搖欲墜,難以在雲端停立,大雨又似江河決口,使巨龍難以盡收。應龍與風伯、雨師相持一個時辰,漸漸支撐不住。
這時幸好黃帝的女兒,女魃及時感到,狂風暴雨立即風息雨停,原來女魃乃是天上的旱神,有驅風趕雨之術,蚩尤的軍隊在沒了風伯雨師的幫助下大敗,應龍也乘機將蚩尤殺死。
黃帝雖然勝利了,但女魃和應龍卻經此一戰,法力消耗過大,再也無力升天,後來女魃隱居在北方,所以北方乾旱少雨,應龍蟄居在南方的山澤里,所以南方潮濕多雨。
蟄居南方,應龍整日無事。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泛濫,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劃地,劃出江河,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