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少年派漂流記國語版

少年派漂流記國語版

發布時間: 2024-06-02 10:47:11

『壹』 我聽人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三個故事,可是在故事結局只有兩個版本,還有一個版本是怎樣的呢

第三個故事:是派吃了自己的母親 。李安喜歡用各種比喻反復強化本喻關系。少年派和老虎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對,但還有一對本喻很容易被忽略。 母親與蓮花,蓮花與母親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在此之前已經有兩次顯著暗示。

一次是在開頭,母親在地板上用粉筆畫蓮花給派看。一次是電影中段,派俯瞰海底,先是魚形成蓮花,然後又變成母親的容貌,最後疊加到了沉船。

所以准確地說,蓮花代表的是派對母親的思念和愛。 與此同時,李安還特意安排了阿南蒂給派講解舞蹈,引出一個關於蓮花的重要比喻:林中蓮 電影中出現的蓮花。在派問阿南蒂林中蓮花是什麼意思時,她沒有回答。

直到我們進入整個電影最關鍵的一段情節:食人島,才恍然大悟。派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蓮花,打開以後,裡面是一顆人牙。於是「林中蓮花」這個比喻和指向,在這里得以完成。 第一個故事是派的幻想。

那麼他在島上的動作,肯定是對各種現實發生的投射。蓮花是派對母親的思念,蓮花中的人牙,代表了母親的遺骸,也即死亡。而母親的軀體,實際上就是整個食人島。 島是母親,而島下湧起的酸潮,則是母親的下場。

酸潮是一個意義異常清晰也異常恐怖的比喻。如果想表達母親死亡的意象,有很多種辦法,最簡單的比如說潮水慢慢淹沒島嶼,代表母親的溺水或者鯊魚啃噬小島的根莖,代表葬身鯊腹,等等……

可李安選擇的是一個非比尋常,幾乎和海洋沒有一點關系的比喻:酸。這個酸,自然就是人的胃酸。酸潮撲上小島,這個意象表明母親是被吃掉的,被胃酸所消化,所以遺骸的代表物是牙齒。 派在島上吃了植物根莖,老虎吃了狐,這是食母的暗喻。

有一種說法認為,根莖和狐代表屍體的肌肉纖維和蛆蟲,代表了吃人,這兩個比喻在電影里找不到可參照的點。李安如果要設一個比喻,一定不會只設一次,一定會重復多次,或者找另外一個參照點,所以這個猜想是否成立,需不需要影射到如此細致,有待商榷。但食母是確鑿無疑的。

馬伯庸在影評的最後說道:「李安把第一個故事描繪得極為精美,對第二個故事卻吝嗇到一個鏡頭都沒有,對第三個故事甚至只肯用隱喻來承載。他把現實包裹在美好的糖衣之內,又在現實里放入殘酷夾心,遞給大家。」

作家和保險公司相信了第一個故事,派本人相信的是第二個。至於觀眾願意剝開幾層糖紙,則取決於他們自己。

當李安在采訪時被問起關於第二個故事,他的回答避重就輕,說故事拍完就交給觀眾了,這是個聰明的做法,他放棄了最權威的導演闡釋權,讓觀眾保持爭論。莫衷一是是電影保持長久魅力的不二法門。所以我們不必奢望從他那裡得到明確的答案,相信自己的本心就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

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系,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

(1)少年派漂流記國語版擴展閱讀:

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導演李安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少年派馴服猛虎,一人一虎相依為命,海上漂流求生的故事;另一個是救生艇上眾人自相殘殺,少年派經過血淋淋的廝殺,獨自生存下來的故事。

選擇相信哪一個故事不難,但選擇哪一個故事,倒是可以看出某一個人的「三觀」來。若是選擇第一個故事,那麼像派所說的你選擇跟隨上,若是選擇第二個故事,那麼像魯迅說的選擇直面慘淡的人生。

但是這兩個故事,都不真實,或者說,均亦真亦幻。

熱點內容
花少2愛奇藝 發布:2025-02-04 05:43:50 瀏覽:344
和平精英皮膚七夕 發布:2025-02-04 05:42:15 瀏覽:630
五月當季鮮花 發布:2025-02-04 05:38:00 瀏覽:387
一宅一朵蛋糕 發布:2025-02-04 05:37:21 瀏覽:730
蘭花價格最貴的 發布:2025-02-04 05:32:21 瀏覽:995
西蘭花會飛 發布:2025-02-04 05:18:24 瀏覽:697
盆栽根發綠 發布:2025-02-04 05:10:01 瀏覽:165
聽說七夕節 發布:2025-02-04 05:05:23 瀏覽:245
花卉切柄機械 發布:2025-02-04 04:59:45 瀏覽:783
貴陽錦江鮮花 發布:2025-02-04 04:57:28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