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國畫牡丹花蕊

國畫牡丹花蕊

發布時間: 2024-06-08 02:12:29

『壹』 牡丹花的結構,中間那部分叫什麼

中間稱為:牡丹花蕊呈金黃色。由華蕊和花粉組成!希望能幫助你!

『貳』 國畫牡丹花怎麼畫

較正面花頭畫法步驟

(1)用筆蘸淺色胭脂,筆尖亦蘸濃胭脂,先畫中間中心部分花瓣,瓣從四周向里包、點大小間隔,包成圓形,注意左右略有長短之分以示有方向感。

(2)在外圍點放射狀小瓣,若疏若密,與中心部分方向一致,注意花瓣有節奏感,並緊湊忌鬆散,亦不必畫滿一圈。

(3)再蘸濃些胭脂畫外層大瓣,要整而不碎,有些可兩筆一瓣,稍有方向之感。
(4)用濃胭脂填中間部分,為花蕊底色。

(5)因花略正面,花萼露得很少,有兩三筆即可,也用綠色再罩染石綠。

(6)濃藤黃加白粉點蕊,蕊頭從四面向中間聚,交插要自然,以表現未展之蕊

3.向右側半昂花頭畫法步驟

(1)用淡胭脂吸飽筆肚,筆尖略蘸濃色,筆尖向左下,筆根向右上,先點前面背向花瓣,再同方向,同方法點後半圈花瓣,使成環狀,注意輕、重節奏,中間留空點蕊。

(2)用略濃胭脂點第二圈花瓣,筆尖方向與前同,注意花瓣長短以加強花之方向感,要照顧到兩圈花瓣同心放射之狀。
(3)添點花托、花萼,注意與整朵花方向一致。
(4)點花蕊亦需與全花方向一致,注意雌蕊位置必須在花心正中。

4.側面花頭畫法步驟

此種花頭多為主花頭側後方起襯托主花之作用,畫法與半側花頭相同,前後兩組更具透視感,並要注意花形外形為矩形,要上小下大,有上昂感。

(1)先畫前面(距我們眼睛近的瓣)花瓣,三四筆一組,筆尖方向一致,並略帶放射狀,此為花瓣背面。
(2)再畫後面花瓣,亦三四筆一組,色彩可與前面有區別,若前面瓣色濃,後面(距我們眼睛遠些的瓣)可色淡,反之前淡可後濃,筆尖方向與前面之瓣相同,亦略帶放射狀,此為花瓣正面。
(3)兩組花瓣圍成圓形。中間留空白,待點花蕊。
(4)此為面向左側之花。如面向右側,與前面方法同,只方向相反。加花托,綠色罩染石綠。
(5)略露花心,點花蕊,並加胭脂勾點花萼。

『叄』 鍐欐剰鐗′腹鐢繪硶

鍐欐剰鐗′腹鐨勭敾娉曞備笅錛

宸ュ叿錛忓師鏂欙細瀹g焊銆佸浗鐢婚滄枡銆

1銆侀栧厛鐢ㄧ瑪鑲氳樃鐧界矇錛岀瑪灝栬樃鏇欑孩錛屼粠涓蹇冮儴鍒嗚惤絎旓紝澧炴坊鍥涘懆鑺辯摚銆

『肆』 求畫一朵牡丹花的中國畫步驟

一、花冠有圓形,扁形,梯形,不規則形等。
二、花冠分花心,花的中間部分和外圍部分。花心的花瓣較小,色也較濃;外圍的花瓣較大,色也較淡;花的中間部分,由於透視關系,多呈魚鱗狀。
三、正面的花瓣較大,側面的花瓣較窄。
四、花冠從整體來說分亮部和暗部,有的各瓣分的很清楚,有的混為一體,讓人數不清,有時留白,出現斑駁之狀,有時不顯筆觸侵潤成團。又是花冠留有大的缺口。
五、畫法具體步驟:
1、用大羊毫筆清水洗凈,筆頭含水適當,先蘸白色,輕輕在盤子里平摔轉動,目的是將白色由深到淺自然滲透至筆根。然後蘸曙紅或牡丹紅,重復以上動作,使其自然滲化。再蘸少量的胭脂於筆尖,即可落筆,落筆時筆桿略側,即側鋒擺出花瓣。
2、一般從花心點起,而後再畫中部和外部。待筆上色用完後,在筆根部加入適量的白色和水,筆尖再蘸曙紅或牡丹紅,後蘸少量胭脂,輕輕揉動後,繼續落筆,直到花冠完成。
3、花冠完成後未乾之前再蘸濃色點花心部分,並適當提著一些部位,強調明暗關系。
4、 待快乾時畫花蕊。花蕊分雌蕊,雄蕊,雌蕊由石綠點出,雄蕊由黃色勾點,也可加適當白色。
六、花蕾狀如桃,被三片大萼包圍,根據生長規律,先是初露紅色一點,然後紅色漸大瓣漸放呈半開狀,三片大萼托在下面。花蕾往往起到豐富畫面的作用。
七、畫花冠順口溜:小筆擺中間,魚鱗折疊,混合瓣。大筆推在外緣,大小相間一條線。花心部分顏色重,更有濃色去提按。虛實生靈性,冷暖顯嬌艷。畫層雖然多,三層是關鍵。

『伍』 牡丹怎麼畫國畫

國畫牡丹技法如下:

需要工具:紙和鉛筆。

1、把紙和鉛筆准備好。

『陸』 怎麼畫國畫牡丹

在國畫的抄繪畫中,可以襲從簡單的圖形開始練習畫國畫,比如植物中美麗的牡丹花。那麼,國畫中的牡丹怎麼畫呢?用線描方式,接著用彩色來繪畫牡丹花。這里通過畫牡丹花來給大家演示國畫中牡丹的畫法。
方法/步驟
1/8 分步閱讀
准備好畫國畫的工具和材料,有宣紙、毛筆、鎮紙、墨、顏料盤等,把毛筆拿在手上,准備繪畫

2/8
接著,用中號毛筆,在顏料盤中,選取紅色的顏料並在毛筆上調勻。
3/8
然後,用毛筆在紙上畫出牡丹花的花瓣圖形。
4/8
接著,用毛筆畫出牡丹的多個花瓣圖形,注意花型一般為圓形畫法,如下圖所示。
5/8
然後,用小毛筆沾粉紅顏色,畫出牡丹的花蕊圖形。

6/8
接著,用毛筆畫出旁邊的牡丹,注意顏色和水在宣紙上的疊加。

7/8
然後,用毛筆取橘色顏色畫出花蕊,用綠顏色畫出樹葉,用紅色在牡丹添加邊線,增加立體感效果。

8/8
最後,通過畫出多個牡丹圖形,畫出一幅國畫牡丹花,把紙拿起來看整體效果,如下圖所示。通過臨摹練習和寫生,可以提高繪畫國畫的水平,大家也來畫畫吧。

『柒』 國畫牡丹畫法

國畫牡丹畫法:

1 先用中號羊毫筆蘸取白粉,然後與少量藤黃調合,筆肚調和飽和,用筆尖蘸朱膘,開始作畫。

2 筆尖向下,以側鋒用不同大小的筆觸點出花瓣前部。

3 用毛筆蘸朱膘,側鋒由左向右捻筆式,畫其後側花瓣。

4 畫外層的花瓣時,選擇一個方向逐步遞進的繪制,在大花瓣的周圍點綴出一些小花瓣。

5 畫出外圍大花瓣的主體之後,繼續添加繪制一些細小的花瓣來進行點綴。

6 依照花頭的長勢用毛筆蘸朱膘,勾畫花瓣的外輪廓。

7 用毛筆蘸白粉和藤黃,點畫花蕊。

國畫牡丹的寓意: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素有「國色天香」之美稱,被譽為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徵意義。

牡丹花開之時繁花似錦、絢麗燦爛,其美麗花姿讓人為之傾倒,雍容典雅、富貴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國人民茄兆盯顫和對明天的美麗憧憬和美好願景,寓意國家繁榮昌盛、興旺發達;人們對於牡丹的喜愛,還讓牡丹花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優秀品格的象徵,也成為美的化身,有純潔與愛情的象徵意義。

牡丹高貴的氣質,以及奼紫嫣紅的花色在歷代的繪畫作品中都是給人富貴祥和之感,畫中的牡丹花與其它花鳥或是山石的組合,有著與富貴結合在一起的不同寓意,同時也成為家居或一些公共場所猜臘裝飾的藝術品之一。

『捌』 鐗′腹鐨勭敾娉曞浗鐢昏嗛戞暀紼

瑙嗛戞暀紼

1銆佺涓姝ワ紝鎴戜滑鍏堟潵鐢誨嚭鐗′腹鑺辯殑涓や釜鑺辯摚錛岃疆寤撳拰褰㈢姸瑕佺粏鑵諱竴浜涖

鐗′腹錛堝﹀悕錛歅aeonia 脳 suffruticosaAndr.錛夋槸姣涜寷縐戙佽妽鑽灞炴嶇墿銆備負澶氬勾鐢熻惤鍙剁亴鏈錛岃寧楂樿揪2綾籌紱鍒嗘灊鐭鑰岀矖銆傚彾閫氬父涓轟簩鍥炰笁鍑哄嶅彾錛岃〃闈㈢豢鑹詫紝鏃犳瘺錛岃儗闈㈡貳緇胯壊錛屾湁鏃跺叿鐧界矇錛屽彾鏌勯暱5-11鍘樼背錛屽拰鍙惰醬鍧囨棤姣涖傝姳鍗曠敓鏋濋《錛岃嫗鐗5錛岄暱妞鍦嗗艦錛涜惣鐗5錛岀豢鑹詫紝瀹藉嵉褰錛岃姳鐡5鎴栦負閲嶇摚錛岀帿鐟拌壊銆佺孩緔鑹層佺矇綰㈣壊鑷崇櫧鑹詫紝閫氬父鍙樺紓寰堝ぇ錛屽掑嵉褰錛岄《絝鍛堜笉瑙勫垯鐨勬嘗鐘訛紱鑺辮嵂闀垮渾褰錛岄暱4姣綾籌紱鑺辯洏闈╄川錛屾澂鐘訛紝緔綰㈣壊錛涘績鐨5錛屽瘑鐢熸煍姣涖傝搰钁栭暱鍦嗗艦錛屽瘑鐢熼粍瑜愯壊紜姣涖傝姳鏈5鏈堬紱鏋滄湡6鏈堛

『玖』 怎樣畫牡丹

(國畫牡丹技法) 1、 整株牡丹,由花、蕾、莖、葉、干、芽等組成。每年春季花後,芽胚即在乾和嫩莖之間形成,到秋冬季節,芽苞漸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張開,葉芽長出,到四月初,花苞從葉芽中抽出,花莖漸高,莖上分枝生葉,花莖高約一尺許,莖頂只生一花。葉柄長而互生,從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葉,每批為三叉九葉(因品種不同,多者一莖生十餘批葉),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單葉。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花蒂由上下兩層萼片組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復萼)六片。花頭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狀如小石榴,雄蕊由蕊頭和蕊絲兩部分組成(圖1)。二、牡丹花頭的畫法花朵的概形和花瓣的排列牡丹花頭,因品種不同而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色彩也因品種而異,五彩繽紛,十分豐富。初學時,不管是臨摹還是寫生,都不能只盯著一瓣一葉,而要學會把握整體輪廓,做到「整體著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復雜多變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結構特徵,即找出花朵的概形。如正面俯視或背面仰視,花朵的概形近乎圓形,半側或全側,則成隋圓形。單瓣花似碟形,重瓣則像幾個大小不等的碗碟重疊。初學畫花頭,可用鉛筆或木炭條,以輔助線輕輕勾出大概外形,也可安排一下花瓣的大體層數,再用毛筆以色或墨點簇。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大整齊,把花瓣點簇成「田」字形,就不好看,而應將上下層之間花瓣,作參差排列較有變化,三個瓣猶如「品」字結構(圖2)。三、花瓣的基本形狀為下緣狹而呈圓弧形,上緣寬而多皺褶,因此可用較大的羊毫筆,先蘸白粉摻少量牡丹紅(毛筆需先浸水濕透),在盤子上調成淡紅,使筆尖、筆肚、筆根均含適量淡紅,再以筆尖蘸少許較濃的牡丹紅,在盤子上稍加整理(不宜過分調和,過之則平)就可以畫了。若花瓣向上,則將筆尖朝下,筆根朝上,以側鋒橫卧,一筆或兩筆畫成,畫小瓣時,用筆尖筆肚著紙即可。畫大花瓣時,筆要一撳到底,利用筆肚筆根的動作,使筆根上的淡紅體現在瓣端,自然形成花瓣的濃淡效果。畫多瓣時,運用蘸色的深淺,按花的結構層層點出,自然生動。因花朵姿態各異,要作上下左右多方位點簇練習,使運腕靈活,才能得心應手(圖3)。四、花蒂的結構與畫法/S%Z9X[+B#k+D花蒂是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與復萼兩層構成。大萼位於花瓣之外層,緊貼花瓣,形如扣盅,共三片,初開萼片為嫩綠或嫩紅。復萼環生大萼之下,如帶狀,呈綠色。花萼是承上啟下的結構關鍵,不可忽視。如畫墨牡丹,萼片用較深的墨色(比花瓣略深)。畫色牡丹,可用汁綠蘸少許胭脂畫,或在汁綠中略摻三綠也可。畫時運筆要輕鬆快捷,流暢自然,不可反復描摹(圖4)。五、花蕊的結構與畫法I1? I7Q8V w美術家論壇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猶如人的眼睛。在顏色上起對比、提神作用。畫好花瓣、花萼後,再點以花蕊,才能組成完整的花冠。花蕊分雌蕊與雄蕊。雌蕊位於花心中央,形狀如小石榴,愈長愈裂,開謝時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於雌蕊四周,初開時花蕊豐滿、排列整齊,呈中黃色。盛開時蕊露於外,較初開靈活,色為淡黃。將謝時,蕊漸干而捲曲,蕊色乳黃。雄蕊由蕊頭和蕊絲(須)組成。蕊絲上按蕊頭下接花心。蕊頭形似米粒,畫色彩牡丹時,用飽和的黃色點出,畫時要有聚散,不要拘於一蕊一絲(圖5)六、畫牡丹花頭的要點牡丹花瓣依託花蒂,環花心而發,形成內緊外松、里小外大、內聚外翻的特點。因此,點簇花瓣時,首先要對花冠的朝向和正側,做到心中有數。點簇時要掌握以下要點。�0�2 1.花心、花萼、花莖長勢的一致性。即心、萼、莖應在一條直線或弧線上,不可偏心脫離。花瓣從花心長出,要有「歸蒂連心」的效果。 2.注意花瓣的透視關系。從花冠概形中可以看出,花瓣排列分縱向和橫向。從橫向看,位於中間部位的一兩瓣較寬,左右兩側漸狹,這就是透視變化。從縱向看,上下兩層花瓣較長,而中間一層卻較扁,這也是透視緣故。3.點簇第一組(或第一層)花瓣時,要緊湊些,且成弧形排列。切忌一字排開,鬆散而難以成形(圖6)。七、點簇牡丹花頭的步驟牡丹花頭的點簇練習,可分別用墨或色彩。畫粉紅色牡丹,用較大羊毫筆,先在白粉中調入少量曙紅(牡丹紅)或胭脂,用筆蘸飽後,再在筆尖上蘸適量曙紅或胭脂,筆尖向內,先畫里層淡瓣,再畫中心深處,依次層層畫出,濃淡相間方見精神。但要注意塊面的統一集中,不要紅一塊、白一塊,使畫面過分散亂。花頭點好後畫花萼,待稍干再用藤黃點花蕊(圖7)。八、側面花朵畫法側面花朵的概形呈扁圓,扁的程度隨半側或正側而異。全側面花一般看不到花蕊。畫時只點瓣和萼片。畫花莖時仍要注意和花頭中心部位的自然連貫趨勢,花莖扭曲或陡折都不美。點簇花瓣,用墨用色和用筆方法與圖7相仿(圖8)九、背面花朵畫法畫背面牡丹,花的概形較圓,能見其大萼與復萼的全貌,看不到花蕊,花瓣層數變化也少些。但兩層花萼的濃淡變化要認真對待,不可大意。花莖的添加也要和花頭順勢,否則視覺上會很別扭(圖9)。 十、小蕾的畫法小蕾的形狀似桃,三片大萼相包很緊,花瓣未露或將露出。小花蕾出現在群花之中,顯得很有生氣,既是盛開花朵的未來,又可在形體和色彩上起到豐富多變的作用,所以不可忽視。畫時,用毛筆先調成汁綠,再在筆尖上蘸少許曙紅或胭脂,筆尖向上,筆肚向下,畫出大萼。繼而畫出下垂的復萼和花莖(圖10)。十一、大蕾的畫法大花蕾,已見花瓣或見到花瓣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但不見花蕊或初見花蕊。大萼、復萼皆向後背,花瓣內緊外松,形成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象,非常生動。大花蕾形小色艷,與盛開花頭形成對照與呼應。大花蕾生機勃勃,更加旺盛,是牡丹畫面中不可缺少的。畫時應昂首向上,切忌下垂倒掛。用筆、用色和畫花瓣及小蕾萼片相仿,只是大蕾的花瓣與盛開花頭相比,其花瓣外弧線應更緊湊些,卷褶少些(圖11十二、初開花朵畫法初開花朵是大花蕾的繼續和發展,花瓣已全露於外,排列整齊,花蕊初露,色艷欲滴,美麗動人。畫初開花朵要注意外緣瓣的處理,卷褶變化比大花蕾更多,使其不要過圓過板,既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又婀娜多姿(圖12)。十三、盛開花朵畫法牡丹花是晝開夜合。第一天合的較緊,第二天合的較松,三天後更松且開合無定,因此,花瓣開合重迭無定,形象非常生動。一幅牡丹花,總是將盛開的花頭作為主體,一朵或兩朵,一組或兩組,再配以大小花蕾或初開花朵,形成主輔、起伏,在綠葉扶持下,便可構成很有節奏感的畫面。盛開花朵瓣形變化靈活、豐富,特別是外層花瓣,面積大而變化多,是畫好盛開花頭的關鍵。花蕊的表現也有別於初開花朵,初開時蕊頭未放開,很少見其蕊絲。盛開時,蕊頭松開能見其蕊絲。勾點蕊頭蕊絲時,要有疏密變化,切忌機械刻板(圖13)。十四、勾勒牡丹花的畫法步驟牡丹,除點花點葉畫法,還有勾花點葉法。第一步,先用墨線分濃淡勾出花的形態。勾勒時依花瓣的大小聚散、正反轉側,運用粗細、疏密不同的線條,做到有虛有實。特別是里層和外層花瓣交接部,外緣線不要全部勾死,要有筆斷意聯之感,才顯生動自然。第二步,用墨或色點葉。勾花一般以表現淺色花為主,如白、黃等。因此,可在花頭旁邊點葉襯托,使淺色花朵更醒目。第三步,上色。畫白花時,待墨線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暈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盡。然後用灰綠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畫黃花,用赭墨勾花,暈染赭黃後,趁濕略點少量淡胭脂,色彩更顯豐富沉著。第四步,勾葉筋、點花蕊。勾葉用花青蘸墨或純墨。花蕊,可以不拘於黃色,而用赭墨、硃砂、胭脂等色點出,使其提神醒目(圖14)。十五、花葉的結構牡丹花葉發自花莖四周,為互生的二回三出羽狀復葉,即在大葉柄上分生三個小葉柄,每個小葉柄又分生三張小葉片。一個生長完全的牡丹葉子稱為「三叉九頂」(或「三叉九葉」),大葉柄長一尺許,呈十字形。春季開花時,牡丹上部葉子生長不完全,花頭以下,每節有一張葉片或三張葉片,再下為五或七張葉片(圖15)。十六、葉片組合的名稱葉片因組合的數量不同而分單葉、組葉和批葉。一組生長完全的葉,由三張單葉組成。三組成為一批葉,共九張。每批葉經大葉柄與花莖相聯(圖16)。十七、葉片的畫法牡丹單葉可由三筆畫成。用墨或色彩均可以,視需要而定。畫色葉,用較大羊毫筆調汁綠,再以筆尖蘸適量花青,稍加整理,即可作畫。中間一筆較長,兩側稍短小。用筆略側,行筆宜輕松塊捷。葉筋分主脈和側脈。主脈發自葉柄,伸向葉尖。要在葉片墨色未乾時用濃墨(或花青加墨)勾出。側脈由主脈生發,伸向葉尖。勾勒時線條要細於主脈,側脈不宜太密,畫兩、三組就足夠了(圖17)。十八、葉脈的幾種勾法葉脈的勾法,因風格和各人習慣而異。可分三種勾法:一是較為嚴謹的勾法,主脈、側脈都伸向葉尖;二是側脈伸向葉緣,較鬆散隨意;三是側脈有聚散,作變形誇張,富有裝飾味。不論何種勾法,均以中鋒運筆(圖18)。十九、牡丹葉的透視和姿式花有正側偃仰背之分,葉子同樣有俯仰正側之別。寫意畫牡丹葉子,表現正反卷褶,不必像工筆畫那樣詳盡,只側重態勢、氣氛。由於葉片聯葉柄,葉柄發自花莖,並向前後左右四面分布,葉與葉,葉與莖干之間,自然就會出現互相遮掩的現象,如前葉遮花莖,花莖遮後葉等。且由於遠近的空間位置不同,在形象上還會產生透視變化,形成俯視、仰視、平視等不同姿式。猶如雨傘的不同角度變化(圖19、20、21)。二十、嫩葉的畫法初生嫩葉、莖和花苞都呈暗紅色。畫嫩葉可用黃綠色蘸少許赭色或曙紅點出(根據畫面色調不同,也可用胭脂蘸少許墨畫)。用胭脂或朱紅勾葉筋。芽軒和花苞近處的嫩葉,多朝上,形體雖小,但很有生氣。同一畫面上,嫩葉勾色筋,老葉勾墨筋,兩者之間要自然過渡,不要截然分開(圖22)。二十一、花莖的結構與畫法花莖在畫面上,很少全部顯露,它往往被葉子或花蕾等遮掩,但它起著氣勢貫穿的橋梁作用,因此不可忽視。花莖位於花萼之下,老梗花芽之上,嫩莖長尺許,莖身生有批葉,少者一莖四、五批,多者一莖生十四、十五批不等。花莖顏色為嫩綠、嫩紅。花莖有長短、粗細、壯弱之別,因品種而異。畫花莖要用中鋒,以流暢的線條畫出圓潤的質感和挺撥秀麗的姿態。用色先調嫩綠,再蘸適量胭脂一筆畫出,要粗細得宜。不宜頓挫或陡折(圖23)。二十二、花莖、葉柄的穿插花莖頂端是蕾和花頭,一般呈上發態勢。牡丹花葉柄較長(一尺許,呈十字形)向左右前後伸展,因此和花莖縱橫交錯。畫時,要注意穿插聚散。畫面上往往大部分花莖和葉柄為花和葉片所遮擋,但仍需理解相互關系,以便在畫好花頭、葉片之後添加好花莖和葉柄做到既符合生長結構,又達到疏密有致的藝術效果(圖24)。二十三、老乾的結構與畫法牡丹枝幹為灌木,無主枝常作分叉狀。百年老乾仍粗不過腕,高不過人。干赭褐色,多是清瘦、蒼老、斑駁,往往干下部已脫皮層,而近光滑。因此畫老乾宜用枯筆,用筆要偏鋒中鋒結合,要實中有虛,線條不要太光,運筆宜稍慢而有轉動,也可用逆鋒挫出。可用赭墨也可用純墨畫。嫩芽可用黃綠蘸上曙紅或胭脂點在枝幹頂端(圖25)。閱讀全文 | 回復(0) | 引用通告 | 編輯

熱點內容
花店創業分享 發布:2025-02-02 09:45:22 瀏覽:802
西蘭花炒豆芽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474
紅掌怎麼插花 發布:2025-02-02 09:34:03 瀏覽:509
一枝玫瑰花的包裝方法 發布:2025-02-02 09:29:19 瀏覽:174
泥炭盆栽 發布:2025-02-02 09:28:30 瀏覽:624
紫羅蘭媽咪 發布:2025-02-02 09:18:16 瀏覽:392
七夕搞笑鑽石 發布:2025-02-02 08:44:44 瀏覽:798
舒亦花卉 發布:2025-02-02 08:35:02 瀏覽:923
花語為暗戀的花 發布:2025-02-02 08:33:02 瀏覽:24
全網花店 發布:2025-02-02 08:23:54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