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毛蛋
Ⅰ 喬喬的作品簡介
《迷失的家園》
本片以野生動物為主人公,全片無台詞,無解說,無旁白,無字幕,沒有任何人為的語言和文字說教,完全以電影化的視聽語言呈現,詩電影的處理手法,力求營造一種詩意而悲壯的美。一幕幕寫實鏡頭和一個個詩化蒙太奇段落形成的情節張力,引領觀眾對人性和對情感進行深度反思。
本片歷時5年拍攝,以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刻畫了我們人類給自然以及動物所帶來的傷痛,真實地展現了它們的悲慘命運,具有深切的人文主義關懷,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本片由@喬喬影視傳媒工作室 出品,青年電影製片廠、@用光影保護生態環境 攝制組、@喬喬影視傳媒工作室 攝制,僅授權@優酷網 獨家播出。
點開《迷失的家園》,翱翔於藍天的鳥兒鳴叫著掠過天際,片中多次以鳥兒驚飛的身影和急促的叫聲,分出一個個野生動物及生態破壞的小片段。
片段一:一隻正在孵蛋的鷺鳥被嚇跑後,一個中年男子出現在鳥窩旁,取出一枚鳥蛋,在地上磕破,看了看後丟掉,又拿起一枚,又磕破。窩里的4枚鳥蛋全部被他毀掉、丟棄。
片段二:小浪底調水調沙後,臨近夜晚,4隻落入水中的幼鳥張大嘴巴,聲聲哀鳴,眼神中滿是絕望……
片段三:一隻小鴨子在岸邊死去,另一隻小鴨子發現了,它依偎在屍體上,目光逐漸暗淡……
片段四:一隻普氏原羚鼓足力氣,用堅硬的角尖撞擊將其圈起來的鐵柵欄。它一次次地撞擊,但鐵柵欄堅不可摧……
還有這些:乾涸龜裂的河床上,翻著白眼的死魚;遷徙過程中的鳥群,飛臨山頭,突然燈火通明,到處是鳥網,槍聲大作;被剝皮的野獸,被污染的河流……
對於「片段一」中那個男人磕破鳥蛋的舉動,喬喬委託助理解答:那組畫面是用1000mm長焦鏡頭,在黃河對岸拍到的,對方毫無察覺。他們後來了解到,當地有個風俗,吃「毛蛋」大補。「毛蛋」就是雛鳥在蛋中孵化成形但還沒有破殼的形態,那個人一枚一枚磕破鳥蛋看,應該是在尋找「毛蛋」。
「片段二」中,4隻即將被上漲的河水吞沒的幼鳥,網友擔心它們最後的命運。
喬喬說起來拍攝過程依然後怕:「黃河調水調沙那會兒,大水下來非常兇猛,本來灘塗上是沒有水的,眼看著水一點點過來,眨眼功夫,雛鳥的窩就漂起來了。如果大水一沖,肯定活不了了。那時候已經是晚上,我們也沒帶手燈,之前給河邊的船老闆打了電話,一旦出現什麼情況一定要來接我們。我就在想,到底是救還是不救,因為還要背著100多斤的設備跑。助理說:『算了。』但我心裡很難受,都跑了100多米了,又返回去,把鳥寶寶救起來。然後我們就拚命跑,水都已經齊腰深了,我們把設備舉起來,那情景真像電影中的情節,如果當時水漲得再快些,真沒命了!」
「5年來我們僅做了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