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微距
❶ 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可以俯瞰故宮全景,還能欣賞牡丹花嗎
去故宮遊玩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北京城南北中軸線的中心點上,有一座可以俯瞰故宮全景,一覽京城軸線的景山公園。公園內的中峰曾經是老北京城的最高點,中峰上的亭子叫「萬春亭」,是遊客來到景山公園必去的地方,在這里可以俯瞰整個北京中心城區,拍攝故宮全景。不僅僅是這些,景山公園還有品種繁多的牡丹花。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最珍貴的那顆牡丹在哪裡?整個景山公園,牡丹花到處都是,包括登上景山,登山路上也有大片的牡丹花。奼紫嫣紅好不熱鬧。但是,只有經常去景山公園看牡丹的老手,才知道,有且只有一株牡丹是獨一份的,這株牡丹的花是綠色的,品種叫豆綠,非常珍貴。在東門附近。開花時間比較晚,可以五月份初去。現在4月剛剛打花骨朵。
當春花紛紛凋謝之時,牡丹家族成員濟濟一堂,將景山公園裝扮的絢麗多彩,雍容華貴。蒼松翠柏庇護著牡丹仙子,整個煤山被牡丹花簇擁著,讓人暫時忘掉了曾發生在這里的歷史悲劇。這里既有高雅端莊多瓣的洛陽紅,也有從日本引進的清雅麗質的單瓣牡丹,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嬌嫩,黃的清秀,徜徉在牡丹叢中,領略花的從容與芬芳,將牡丹的芳姿定格在相機中,成為永久的記憶。
原先不喜歡牡丹,主要是和我個人的審美相沖突,我偏愛線條簡單,結構新穎,色彩大膽的畫面,而牡丹...她崇尚的是重瓣,繁復且顏色「通俗」,不過,最近我也愛上牡丹花了。很佩服公園那些端著這么重的攝影裝備在大太陽底下,一瞄就是一刻鍾,佩服他們的毅力,堅忍還有執著,不過,我也要小小吐個槽,您就不能麻利點兒嗎?您老舉著個長焦頭對著最燦爛的幾朵,一瞄就是十多分鍾,還開微距,恨不得鑽進去了,還讓不讓別人欣賞了,呵呵!
景山公園雖然不大,卻匯集了豐富的歷史、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每次去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可以說是常逛常新。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景山公園之行中獲得獨特的體驗。
❷ 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內容
牡丹花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現在這一地區尚有野生單瓣品種存在。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而且品種繁多,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牡丹以洛陽、菏澤牡丹最富盛名。下面由我為您整理出的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擇正確的攝影器材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肯定是要用單反相機拍啦!一般拍攝花卉,影友都喜愛用微距鏡頭,拍牡丹也不例外。不過因為牡丹花朵碩大,生長環境多變,所以,其實用什麼鏡頭是沒有關系的,不同焦距的鏡頭有不同的用處。用微距、長焦拍出的牡丹景深小,有利於虛化背景或合理分布主體與陪體(如葉、莖、根等)。用中短焦,有助於拍攝花與環境的結合,甚至廣角也可以,拍出牡丹盛開的大場面。
沒有單反咋辦?不能為拍牡丹專門買個單反吧!既然您不是土豪,手機肯定有吧,手機肯定有拍照功能吧!只要能拍照,就有機會出美圖!
用啥拍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該解決怎麼拍的問題了。拍攝之前,一些必要的小配件,能有助於您出大片。穩定的腳架(最好有貼地的超低使用功能)、快門線、濾鏡、偏振鏡、反光板、背景板(布)等!
二、了解花的習性與天氣情況
4月中旬是洛陽牡丹盛開的季節。牡丹枝繁葉茂,一般莖高半米至2米,高者可達3米。牡丹為小灌木花卉,葉互生,花大、葉勻,拍的時候,要注意虛實、色彩搭配,要不然很容易拍成「標本」。牡丹為多年生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愛涼爽環境,怕高溫悶熱,了解這些特性有助於選擇有利的拍攝時機。如晴好的天氣里,早晨花朵精神抖擻、欣欣向榮,中午便無精打采,甚至垂頭喪氣,所以盡量選擇涼爽的時間段拍攝。
大多數攝影師選擇在日出後至上午八點前拍攝,一來有露水滋潤花朵,二來易尋找逆光造型機會,能更好表現出花朵的質感與美麗。也可利用中午和下午的頂光,以低角度表現枝幹來烘托牡丹,或利用閃光燈在夜幕降臨之前表現牡丹與夕陽的交相輝映,光線柔和,暖意融融,逆光拍出的花朵很誘人,當然,花期剛過也能拍出殘花敗朵的魅力來。
三、講究構圖變化與構思創意
在確定拍攝主題後,要努力挖掘新穎的表現形式,發現有利於表達牡丹氣質的花與苞,尋找合適的光比,處理好主體與背景的關系,著力表現和突出主體。構圖應簡潔,去除多餘雜亂的部分,使用近與遠、大與小、虛與實、藏與露等對比的方法,注意點、線、面的運用,選擇不同的角度,達到突出主題豐富畫面的目的`。
在布局上講究主題突出,賓主呼應,畫面完整,意境深遠。如花朵在陽光下,背景是陰影或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主體和背景光比大,能拍出低調並突出牡丹花朵,有較好視覺沖擊力。觀察中可有意識覓尋可以用擬人化手法表現的牡丹花造型,嘗試用不同構圖形式來「創新」表現花與苞,比如用框架式構圖,把近景的牡丹花葉虛像作為框架,更能突出半開的牡丹花苞的美。再如,用長焦鏡頭、大光圈配合選擇性調焦,柔化、虛化背景,讓影像和諧生動,利用光比營造新穎、抓眼球的高調或低調影像作品。
四、巧妙運用自然光
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攝光線大體分為順光、逆光、側逆光、側光、頂光等,把握、應用好不同的光線,會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和視覺效果,是創新拍攝的一個有效途徑。
光線有亮度強弱之分。強光下反差鮮明,這時用順光和逆光拍有著明顯不同的畫面變化。以用逆光或側逆光為上策。逆光拍攝時。產生的透射光像有色玻璃一樣富有透明感,易勾畫造型,使花色更鮮艷,富有立體感。
在傍晚日落或剛剛日出時的弱光下創作的最大特點是畫面柔和、反差小,所以在構圖時要特別注意主體和背景的搭配。曝光也要准確,那樣才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影像層次,色彩也飽和濃郁。還有一個技法可以使用,即人為補光,如在室外薄雲天氣下,可以利用反光板提升畫面趣味中心照度,突出主體,提高或減弱反差,增強畫面藝術效果。
五、注意背景與呼應
拍洛陽牡丹除了拍好花朵,還要結合枝幹、苞、葉等,最好找到相輔相成、互為陪襯的畫面。純粹拍花朵太直白了,缺乏內涵,很難表達牡丹的氣質。拍牡丹可選擇相應的風景、色塊和線條美麗的建築物等做配角,不過要注意主輔的合理配置、融合,不能喧賓奪主。
牡丹開放時,正是蜜蜂、蝴蝶活動的好時節。蜜蜂不時在牡丹花朵周圍飛舞,是拍攝牡丹畫面的最好搭檔之一。
另外,可以用超低角度拍攝,以晴朗的天空為背景,獲得高調影像的牡丹作品,也可以用大面積暗光為背景營造低調牡丹作品。
六、適當的後期處理
不管是數碼時代還是傳統攝影,都離不開拍攝之後的再創作,後期處理是創作一幅好照片的重要一環,現在手機上有各種修圖軟體,以往在電腦上需要幾十步繁瑣操作才能實現的效果,在手機上,一鍵即可實現。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每當春風盪漾,滿城飄香之際,正是人們流連花海盡情攝影創作的天賜良機。今年的第35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各大牡丹觀賞公園內品種繁多,花色齊全,而且很多公園或是免票,或是能刷旅遊年票,或票價僅10元,這是攝影人進行牡丹攝影創作的最佳時機。還等什麼,趕緊拿起相機,帶上家人,奔赴洛陽花海,盡情拍攝創作牡丹作品吧。
另外,今年的牡丹攝影大賽正在進行中,學會了這么多牡丹攝影技巧,一定要出去多實踐,多拍啊,或許大獎就是您的呢?
拓展閱讀:
植物文 化
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學、園藝學、葯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詩畫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葯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葯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
唐代,牡丹詩大量涌現,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千古絕唱。宋代開始,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了牡丹專著,諸如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浚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等,宋代有十幾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王象晉有《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由於牡丹花花型優美,顏色絢麗、清雅,因此是當代畫家們經常表現的題材,如余致貞、吳玉陽等。散見於歷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賦,遍布民間花鄉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象,數見不鮮。
國花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和「中國花卉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我國國花的意向。廣大公眾對國花高度關注,積極踴躍參與。2019年7月23日,中國花卉協會通報國花調查情況。通報稱,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投票結果統計顯示,同意牡丹為國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佔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為國花的佔12.30%;第三名,同意蘭花為國花的佔2.48%;第四名,同意荷花為國花的佔1.89%。
國花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幸福,確定國花,時機成熟。
經組織專家研究討論,中國應確定「一個國花」,確定國花的基本條件:一是起源於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品種資源豐富;二是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徵;三是文化底蘊深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四是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為了評選,中國花協專門於2019年2月成立了國花評審小組。6月29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花卉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花評審專家研討會,32名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確定中國國花進行研究討論。此次投票已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授權。投票一經發出,引起網友熱議,大量網民投票參與。據相關媒體報道,7月17日,中國花卉協會的工作人員董燕向記者表示,截至7月16日晚上11點,總共有6萬多的投票,投票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選擇牡丹。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把意見收集起來供上級參考,國花最終由國家相關部門決定。
❸ 拍好牡丹花的技巧
牡丹因花朵碩大,姿態端麗,色彩鮮艷,氣味芬芳,品種繁多而備受人們喜愛,有著“國色天香”的美譽。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吉祥幸福、繁榮昌盛的象徵。那麼,怎麼才能拍好牡丹花呢?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拍好牡丹花的技巧。
拍好牡丹花的技巧一、拍攝牡丹花需要的器材
拍攝牡丹花前要准備好相機、測光表、三腳架、背景布、反光板、噴壺(一是用來清洗花葉上面的塵土,二是在花瓣上製造露珠的效果)、銅絲(用於造型)等。其次,採用中、長焦鏡頭可以真實地再現牡丹的特色;微距和廣角則可以營造一種誇張的藝術氛圍。如果有條件,不妨各種鏡頭都嘗試一下。
拍好牡丹花的技巧二、拍攝牡丹花要注意天氣
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時間段,牡丹花的姿態是不一樣的。一朵牡丹花從綻開到凋謝大約為7天,一般上午的九、十點是拍攝牡丹花最好時間段。陽光強烈或者風力較大時,要注意遮陽和防風。拍攝牡丹花時最好使用三腳架、快門線、反光板、偏光鏡等攝影附件。根據拍攝牡丹花朵的多少不同設定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還可以採用多次曝光等攝影技巧。
拍好牡丹花的技巧三、拍攝牡丹花要注意背景
背景色彩的選擇應考慮到被拍主體,講究均衡、對比和呼應關系。在色調上應利用暗背景突出亮主體或用亮背景突出暗主體;在色彩上可採用主體互為補色的背景,也可選擇與主體鄰近的顏色作背景;牡丹花花色嬌艷,可以選擇淺色或天空作背景,也可以選擇周圍景物作背景。
拍好牡丹花的技巧四、拍攝牡丹花的用光
如果牡丹花是深色的紅、紫、綠、墨品種,應在晴天拍攝,若是淺色的黃、白、粉品種應在多雲散射光天氣拍攝,可降低反差,增加色彩的飽和度。拍攝牡丹花最好運用散射光,因為在散射光下拍攝出來的牡丹花柔和鮮艷,光比理想。其次盡量選用逆光、側逆光,使光線透過花瓣而不被反射,更好地表現出花的層次和鮮艷。所說最好拍攝牡丹花的時間是早上十點左右,但如果想追求個性,也可以全天候的拍攝。利用中午和下午的強光,以低角度表現枝幹來烘托牡丹,或利用閃光燈在夜幕降臨前表現牡丹與夕陽的交相輝映。
拍好牡丹花的技巧五、拍攝牡丹花時的構圖
拍攝牡丹花的時候構圖要簡潔,使用近與遠、大與小、虛與實等對比的拍攝方法。也可以打破常規,找尋新奇角度。也可以使用仰角、俯角,前、後、左、右的各個立面構圖。另外還可以反映人在賞花活動中的情趣或者牡丹與其它物種、景物的關系。其次,分配畫面面積時應當突出主體。即讓被攝牡丹花朵占據畫面較大的面積和重要位置,並且增強牡丹花的清晰度,其作為陪體的綠葉不能喧賓奪主。
❹ 2022洛陽國際牡丹園的花什麼時候開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洛陽的牡丹花可是說是非常有名了,那麼今年洛陽國際牡丹園的花期是什麼時候呢,具體什麼時候開花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觀看時間吧。
2022洛陽國際牡丹園花什麼時候開
開放花期:盛花期4月9日-5月3日,敗落期5月4日-5日
盛花期:4月中旬
洛陽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差桐都,牡丹花城」的美譽。「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其栽培始於隋,鼎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它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富麗堂皇,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是華夏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徵。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花開時節,洛陽城花海人潮,競睹牡丹倩姿芳容。
地理位置:洛陽市機場路(王城大道北段機場花壇西100米)
乘車路線:洛陽火車站乘坐83路或者科學大道乘坐27路到國際牡丹園下車即可
自駕車路線:連霍高速—洛陽站前望市區方向第一個大花壇左轉100米即到
景區亮點
國際牡丹園中華牡丹
精選國內牡丹晚花、中晚花品種100多個,其中黑牡丹8個、綠牡丹5個、晚花新品種20個。主要觀賞期在每年的4月15日至4月30日。
國際牡丹園芍葯名品
精選國內芍葯品種300多個,紅、粉、白、藍、紫、黑、黃與復色八大色系俱全,再加上2500餘株的日本芍葯。是國內目前芍葯品種最多的生產觀賞園。主要觀賞期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
國際牡丹園晚花牡丹
精選中國和日本寒牡丹近千株。寒牡丹『時雨雲』、『戶川寒』等於初冬綻放,主要觀賞期在每年的12月上中旬。
由於國際牡丹園得天獨厚的小氣候,不但使牡丹花期比市區觀賞點晚7-10天,比邙山上其它牡丹園也晚開3-5天,而且其花色更鮮艷、花朵更大,觀賞價值更高。
賞花攻略指正:
必備物品:相機(手機)、雨具、花粉過敏的葯、防曬服
拍照技巧:
第一是虛逗坦拍花時盡量拍特寫。如要體現成片花海的情況除外。因為如連翹、迎春等花卉花枝比較雜亂,拍攝面積過大易導致拍攝效果不突出。此時採用局部表現手法,如表現一朵或一簇,用微距、長焦、大光圈等特寫鏡頭來表現,主題效果便會非常突出。
第二是選擇適當的構圖。各類花形不同帶來的視覺感受也不同,這也要求盡量選擇合適的構圖,利用花形、枝幹或色彩進行視覺組合構圖,力求畫面視覺上均衡。
第三是可以帶上噴壺、黑卡紙等小道具。噴壺可適當時在花蕊上噴一些水珠,黑卡紙可在背景比較亂的情況下作為襯托,這樣拍攝主題就會十分突出。
❺ 拍牡丹花用什麼鏡頭
拍牡丹花用微距鏡頭或中長焦鏡頭。凳叢岩
1、細節特寫。可以用微距鏡頭或中長焦鏡頭拍攝特寫的牡丹花蕊,表現花蕊最動人、最誘人、最芬芳的特質,給人以紋理質感細節之美。
8. 「多重曝光」。採用「多重曝光」等藝術手法,將花與人物、人與地標組合在一起,可以讓牡丹攝影作品獨具魅力。
9. 畫面靈動。拍攝牡丹花卉的過程中,可以捕捉和拓展拍攝素材,比如,拍攝牡丹花朵上飛舞的蜜蜂,拍攝欣賞牡丹的遊人等,使畫面更有靈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