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搜索丁香結

搜索丁香結

發布時間: 2024-06-16 04:22:04

1. 丁香結這一篇課文有多少個四字成語

部編本六年級上冊《丁香結》課文原文
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教學文摘 備課資料 2019-08-31 手機版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開得格外茂盛,城裡城外,都是一樣。城裡街旁,忽然呈出兩片雪白,頓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細看,才知是兩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城外校園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兒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在我斷斷續續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得多,不那麼渾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人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古人詞雲「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只是賞過這么多年的丁香,卻一直不解,何以古人發明了丁香結的說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像。再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資料提供者:
相關鏈接:備課資料 六年級上學期備課資料

初一名師講堂
初二名師講堂
中考全科強化
高一名師講堂
高二名師講堂
高考全科強化

·語文課件下載
·數學課件下載
·小學語文視頻
·中學語文視頻
·語文試題下載
·數學試題下載

部編本六年級上冊《丁
全站搜索
『點此察看與本文相關的其它文章』『相關課件』『相關教學視頻』『音像素材』

2. 作者為什麼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在作者眼裡,丁香和微雨連在一起,能創造出一種具有獨特韻味的美,所以才會這樣說。

原文: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解析:雨中的丁香具有嫵媚(姿態美好、可愛、吸引人)、朦朧、如夢如幻的特點。雨中的丁香呈現出與平時不一樣的景象,雨中的丁香朦朧綽約,線條模糊,顏色交融柔和,給人一種夢幻、迷離、朦朧的感覺。

讓人彷彿是在欣賞一幅印象派的畫作(景物輪廓模糊,色彩交錯滲透,有朦朧之感),久久回味,妙不可言。

(2)搜索丁香結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 丁香結 》。宗璞坦言自己雖孤陋,尚知生活中多的是難解的結,也許有些是永遠解不開的,不過總會有人接著去解。《 丁香結 》所收文字原截於一九八五年底,於八七年春排印時又收入八六年所寫的兩篇。

賞析:

作者以丁香結象徵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怨。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我們既有賞花的情調,又有解結的心志。生命給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時,也給你幽怨的「丁香結」。這就是生活的常態,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3.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句詩什麼意思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意思是寫女子不得與情人相會的愁思,芭蕉喻情人版,丁香喻女子自權己,二人在異地都為不能相見而愁苦.

4.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句是有什麼情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其一》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月中鉤 一作: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全文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思念情人的作,詩中的女子,深居高樓,黃昏時分,她因百無聊賴而思念起情人來了。對其思念越濃,就越渴望和他想見,恨不得他立刻出現在樓前,她按耐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走到樓頭前,想去眺望遠處,看看他來了沒有。可是又驀然想到他必定來不了,他怎麼知道自己在思念他呢?就算知道又如何能這么快就來到跟前呢?她只得止步,折回樓內,慾望還休,欲見而無法相見,這種復雜的心情折磨得她坐立難安,滿樓徘徊。此句把女子復雜矛盾的心理和孤寂無聊的失望情態完全表現出來了。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樓上黃昏」,點明時間是薄暮時分,地點是在高樓之上。在中國古代詩詞作品裡,這樣的環境有很強的暗示性,往往用來點染離愁與相思。如李白的「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就是在這樣一種意境中展開。主人公在黃昏時分登上高樓,想憑欄遠眺,最終卻凄然作罷。「慾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即停止、罷休之意。為什麼慾望還休呢?答案隱藏在下一句里。
「玉梯」,樓梯、階梯的美稱。「橫絕」,即橫度。南朝詩人江淹《倡婦自悲賦》寫漢宮佳人失寵獨居,有「青苔積兮銀閣澀,網羅生兮玉梯虛」之句。「玉梯虛」是說玉梯虛設,無人來登。此詩的「玉梯橫絕」,是說玉梯橫斷,無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來此相會。原來,主人公渴望見到心上人,情不自禁地要上樓眺望;突然想到他不能前來,於是停下了腳步。唉,不望也罷,免得再添一段新愁。就在這遲疑進退間,天上一彎新月灑下淡淡的清輝,將她的無限思念與失望投射在孤寂的身影中。「月如鉤」,一作「月中鉤」,不僅烘託了環境的寂寞與凄清,還有象徵意義:月兒的缺而不圓,就像是一對情人的不得會合。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春風"反襯了"愁"。愁人眼裡無春色,抬頭望月,新月如鉤。低頭近觀,只見芭蕉樹的蕉心還未舒展,丁香樹上盡是緘結不開的花蕾;它們共同對著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各自含愁不解。這既是主人公眼前實景的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芭蕉未展、丁香未開本是客觀的自然景物,無所謂愁,但在主人公眼裡卻是滿目哀愁。這是因為心中有愁,所以蕉葉難以舒展;滿腹是恨,故而花瓣怨結難開。人之愁極,故而觸目傷情,而觸目之悲更添離人之恨。這兩句詩移情入景,借景寫情,設喻精巧,融比興象徵為一體。
詩人用不展的芭蕉和固結的丁香來比喻愁緒,不僅使得抽象的情感變得可見可感、具體形象,更使得這種比況具有某種象徵的意味。不展的芭蕉與固結的丁香,不僅是主人公愁緒的觸發物;作為詩歌的意象,又成為其愁思的載體和象徵。
這兩句意境優美,音情搖曳,把「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兩地徘徊表現得興味悠長,多少情思盡在其中。清人陸鳴皋說:「妙在『同』,又妙在『各自』,他人累言不能盡者,此以一語蔽之。」贊嘆的就是這兩句詩的含韻不盡。
3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注釋
1、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沒有展開。
2、丁香結:本指丁香之花蕾,叢生如結。此處用以象徵固結不解之愁緒。
3、同向春風:芭蕉和丁香一同對著黃昏清冷的春風(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這兩句是說,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這既是思婦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意境很美,含蘊無窮,歷來為人所稱道。

5.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詩句意思

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詩作《代贈二首》。

詩句的直譯是: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詩句的引申義是:女子以芭蕉比喻情郎,以丁香比喻女子自己,他們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見而難過、愁苦。

【出處】

《代贈二首》——李商隱

【原文】

  • 其一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 其二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譯文】

  • 其一

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 其二

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

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關鍵詞註解】

  • 其一

  1. 望欲休:遠望黃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

  2. 玉梯橫絕:華美的樓梯橫斷,無由得上。

  3. 芭蕉不展:蕉心緊裹未展。丁香結:丁香開花後其子緘結於厚殼之中。

  • 其二

  1. 石洲:見《樂府詩集》,為思婦懷遠之作。

  2. 總:縱使。眉黛(dài):黛眉。古時婦女好以青黑色的顏料畫眉。

【創作背景】

代贈是指代人寫作贈人之詩,也可能是詩人故意這樣標題,並非真有代擬對象,因這類詩多寫相思之情。這兩首詩未編年,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

【作品鑒賞】

第一首詩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了時間、地點:「樓上黃昏」。接下「慾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凄然而止。這里,不僅使讀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態,而且也透露出她那無奈作罷的神情。「慾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作「停止」、「罷休」之意。「慾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又慾望還休。南朝詩人江淹《倡婦自悲賦》寫漢宮佳人失寵獨居,有「青苔積兮銀閣澀,網羅生兮玉梯虛」之句。「玉梯虛」是說玉梯虛設,無人來登。此詩的「玉梯橫絕」,是說玉梯橫斷,無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隔,無法相會。此連上句,是說女子渴望見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驀然想到他必定來不了,只得止步。慾望還休,把女子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和孤寂無聊的失望情態,寫得巧妙逼真。「月如鉤」一本作「月中鉤」,意同。它不僅烘託了環境的寂寞與凄清,還有象徵意義:月兒的缺而不圓,就像是一對情人的不得會合。

三四句仍然通過寫景來進一步揭示女子的內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鉤是女子抬頭所見遠處天上之景;這兩句則是女子低頭所見近處地上景色。高下遠近,錯落有致。這里的芭蕉,是蕉心還未展開的芭蕉,稍晚於詩人的錢珝《未展芭蕉》詩中的「芳心猶卷怯春寒」,寫的就是這種景象;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緘結不開的花蕾。它們共同對著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哀愁無邊。這既是女子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物之愁,興起、加深了人之愁,是「興」;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詩人的精心安排,同時又是即目所見,隨手拈來,顯得格外自然。

第二首詩也是以女子的口吻寫與情人離別的愁思。具體的寫作時間已不可考。

景與情、物與人融為一體,「比」與「興」融為一體,精心結構而又毫無造作,是此詩的極為成功之處。特別是「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兩句,意境很美,含蘊無窮,歷來為人所稱道,《詩話類編》就把它特別標舉出來,深受贊賞。

【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熱點內容
蘭花馬蹄水 發布:2024-06-23 10:30:47 瀏覽:902
第一次看電影怎麼進場 發布:2024-06-23 10:25:40 瀏覽:575
綠豆葉盆栽 發布:2024-06-23 10:21:07 瀏覽:314
2017年黑色情人節 發布:2024-06-23 10:14:12 瀏覽:59
爆傷櫻花 發布:2024-06-23 10:14:04 瀏覽:868
露溝電影 發布:2024-06-23 10:03:48 瀏覽:932
神秘的紫羅蘭屬性分配 發布:2024-06-23 09:57:19 瀏覽:440
雞柳毛盆景 發布:2024-06-23 09:57:12 瀏覽:500
男人看的電影網站 發布:2024-06-23 09:55:02 瀏覽:239
浪光一朵朵 發布:2024-06-23 09:40:49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