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根瘤
㈠ 冬季玫瑰花多長時間澆水
看你暖房的空氣濕度來定,一般都是一天澆一次水的,澆水時間為早上9點鍾左右。如果你暖房的空氣濕度很大的話,就可以今早澆了以後等明天下午5點左右再澆水。 希望能幫到你。
㈡ 怎樣養玫瑰花我買了一朵玫瑰花放在花瓶里 可是花瓣都快枯萎了 該怎麼辦
玫瑰性喜陽光,較耐寒,耐旱,喜通風涼爽氣候,適宜生長溫度為15-25度。玫瑰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中生長良好,開花多。栽植前,穴內要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以後一年當中再施四次肥,即:2-3月施一次催芽肥,開花前施一次催花肥;花謝後施一次花後肥,以增強植株長勢;入冬前葉落時施一次越冬肥,量可稍多些,這對提高地溫,使植株安全過冬有利。盆栽玫瑰,以每10天一次腐熟液肥為宜。
玫瑰耐旱不耐澇,如遇澇時間長。植株下部葉片會脫落,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地栽玫瑰平時一般不用澆水,只是在早春及乾旱季節適當澆一些即可。盆栽玫瑰可2-3天澆一次水,炎夏時應每天澆水。
是缺少礦物質的表現,具體請參考以下:
氮:是構成植物體的最小單位—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氮在蛋白質中約含:6~18%。氮也是時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此外,植物體內所含的維生素、激素、生物鹼等有機物中也含有氮素。氮一般積集在幼嫩的部位和種子里。當氮素供應充足時,植物的莖葉繁茂、時色深綠、延遲落葉;反之,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葉片首先缺綠變黃,逐步向上擴展,葉片簿而黃。當然,如果缺氮,肥施得過多,尤其在磷、鉀供應不足時,會造成徒長、貪青、遲熟、易倒伏、感染病蟲害,特別是一次用量過多會引起燒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磷:磷是組成植物細胞的重要元素,也是很多酶的組成部分,它能促進細胞分裂,對根系的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磷參與植物體內的一系列新新陳代謝的過程,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運轉等。磷能促進體內可溶性糖類的貯存,因而能增強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磷素供應足時,特另。在苗期能促進根系發育,使根系早生快發,促進開花,對球根花卉能提高質量和產量。反之,磷素供應不足時,植物生長受到抑制,首先下部時片葉色發暗呈紫紅色,開花遲,花亦小。
鉀:它不直接組成有機化合物,而參與部分代謝過程和起調節作用。主要以離子態存在,在休內移動性大,通常分布在生長最旺盛的部位,如芽、幼葉、根尖等處。鉀供應充足時,能促進光合作用,促進植物對氮、磷的吸收,有利於蛋白質的形成,使圭葉茁壯,枝桿木質化、粗壯,不易倒伏,增強抗病和耐寒能力。缺鉀時,休內代謝易失調,光合作用顯著下降,莖桿細瘦,根系生長受抑制,首先者葉的尖端和邊緣變黃直至桔死,嚴重時會使大部分葉片枯黃。鈣:鈣是細胞壁中膠層的組成成分,以果膠鈣的形態存在。鈣易被固定下來,不能轉移和再度利用 。植物缺鈣時,細胞壁不能形成,並會影響細胞分裂,妨礙新細胞的形成致使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叭嚴重時會使植物幼葉捲曲、葉尖有粘化現象,葉緣發黃,逐漸枯死,根尖細胞腐爛、死亡。
鎂:它是一切卑色植物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為它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之八它對光合作用有重要的作用,它又是許多酶的活化劑,有利於促進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呼吸作用。
硫:硫是構成蛋白質和萌不可缺少的成分,含硫的有機化合物在植物體內還參與氧化還原過程。因此在植物呼吸過程中,硫有著重要的作用。葉綠素的成分中雖不含硫,但它對葉綠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缺硫會使葉綠素含量降低,葉色淡綠,嚴重旺卓賣白色。硫在植物體內移動性不大,很少從衰老組織中向幼嫩組織運轉。
鐵:鐵通常占干物重的干分之幾,它是形成葉綠素所必需的。葉綠素本身不含鐵,但缺鐵葉綠素就不能形成,會造成「缺綠症」。鐵在植物體中的流動性很小,老葉中的鐵不能向新生組織中轉移,因而它不能再度利用 。缺鐵時,下部葉片常能保持綠色,而嫩葉上會呈現網狀的「缺綠症」。
硼:它不是植物體內的結構成分,但硼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正常運轉,促進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它還能調節水分的吸收和氨化還原過程。缺硼會影響花芽分化和發生落花落果現象,還會使莖桿裂開。
錳:錳是葉綠體的結構成分,參與光合作用、水的光解。它是多種酶的活化劑,對植物呼吸、蛋白質的合成與水解、硝酸態氮的還原都起重要的作用。缺錳會使植物體內硝酸態氮積累、可熔性非蛋白態氮素增多。
鋅:鋅是許多酶的組成成分。它能促進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合成,對植物體內物質水解、氧化還原過程以及蛋白質的合成等有重要作用。缺鋅,除葉片失綠外,在枝條尖端常會出現小葉和簇生現象,稱為「小葉病」。嚴重時會使枝條死亡。
鉑:用存在於生物催化劑之中,它對豆科作物及自生固氮菌有重要作用,能促進豆科作物固氮。鉑還能促進光合作用的強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鋁在植物體內累積而產生的毒害作用。植物缺用的共同症狀是植株矮小 ,生長受抑制,葉片失綠、枯萎以致壞死。豆科作物缺鉑,根瘤發育不良,瘤小而少,固氮能力弱或不能固氮。
銅:銅是植物體內多種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銅起重要作用。它參與植物的呼吸作用,還影響到作物對鐵的利用。在葉綠體中含有較多的銅,與葉綠素的形成有關。銅還具有提高葉綠素穩定性的能力,避免葉綠素過早遭受破壞,有利於 葉片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缺銅會使葉綠素減少,葉片出現失綠現象,幼葉的葉尖因缺綠而黃化,最後葉片千枯、脫落。
氯:植物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氯離子參加。氯離子是細胞液和植物細胞本身的滲透壓的調節劑和陽離子的平衡者。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09318711.html
㈢ 怎麼治玫瑰花症
玫瑰花有四種常見的病害,如:黑點病、白粉病、枝枯病和根頭癌腫病,雖然偶而也發現其它病害如銹病、露菌病、炭疽病…等,但不如前四種病害嚴重。分別將其病症及防治方法講解如下: 玫瑰花黑點病 玫瑰花黑點病為盾座菌科之病原菌Diplocarponrosae所引起,是玫瑰栽培最常見之病害,在高溫多濕時期發病最嚴重。發生於葉、葉柄和莖部,植株受感染時,葉片出現黑色圓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葉片受害最多,罹病葉片會逐漸黃化而脫落,發病嚴重時,全株大部分葉片脫落,無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防治玫瑰花黑點病首要之務在於保持栽培環境的衛生,例如:清理病葉,以防止真菌孢子再散布;盡量在早晨澆水,使葉片保持乾燥,病原菌較不易繁衍散布。其次,注重修剪避免枝葉叢集,保持植株通風良好。可利用葯劑防治,如以免賴得(億力)1000倍噴灑全株,每隔5~7天施用一回,連續施用3~5回,還可兼治銹病和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屬於真菌性病害,由病原菌Sphaerothecapannosa所引起。主要感染幼葉、嫩莖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會出現白色粉狀病斑;嚴重感染時葉片會變脆、萎縮捲曲而乾枯。 玫瑰花白粉病發病時期與黑點病不同,當氣溫較低而相對濕度較高時,白粉病的發生較嚴重,通常在冬季時發生最多。一般而言,氣候潮濕、通風不良及日照不足下最容易發病,因此冬季栽培玫瑰必須防治白粉病,才能使玫瑰生育良好。防治玫瑰白粉病也和黑點病一樣,必須注意修剪,以保持植株通風良好,並且避免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種玫瑰,或與其它容易感染白粉病的植物隔離,如:百日草、大理花等。選擇抗病性品種可減少白粉病的威脅,或利用免賴得(億力)1000倍噴灑全株。 玫瑰花枝枯病 玫瑰花枝枯病又為潰瘍病,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經由傷口進入植株,使莖部全部或部分壞死,進而往上或往下壞死,使患部上位之枝葉生長不良或枯死。玫瑰的傷口主要是由於修剪所造成,此外低溫寒害或者嫁接等操作也會造成傷口,而枝枯病亦能從莖部刺剝落處進入。一般枝枯病在節間較易發生,所以修剪時應盡量使傷口靠近節的位置,可預防發生枝枯病。另外大輪種的玫瑰、植株營養不良或感染黑點病,皆較容易受感染。 防治玫瑰花枝枯病,隨時要將罹病的枝條切除並燒毀,因為病原菌會產生孢子在枝條上過冬,所以必須保持田間衛生。修剪病株前後要利用70%酒精或10%的漂白水消毒工具,修剪時傷口要靠近節的部位,並呈45角度可避免病原菌進入傷口。 玫瑰花根頭癌腫病 由土壤細菌性病原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莖部和根部,常發生於植株與土壤接觸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腫大形成瘤狀物而環繞莖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由於玫瑰花根瘤病感染植株之後很難治療,因此最好一發現罹病植株必須馬上拔除燒毀,並且利用土壤消毒劑消毒植穴後才可種植。預防根瘤病主要在於購苗時小心選購,於種植前後避免在莖部造成傷口,尤其在靠近土壤的部位。另外,不宜使用感病株附近之土壤覆土,以免感染。
㈣ 玫瑰花的葉子干黃 但是紋路還是綠色 是怎麼回事
是缺少礦物質的表現,具體請參考以下:
氮:是構成植物體的最小單位—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氮在蛋白質中約含:6~18%。氮也是時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此外,植物體內所含的維生素、激素、生物鹼等有機物中也含有氮素。氮一般積集在幼嫩的部位和種子里。當氮素供應充足時,植物的莖葉繁茂、時色深綠、延遲落葉;反之,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葉片首先缺綠變黃,逐步向上擴展,葉片簿而黃。當然,如果缺氮,肥施得過多,尤其在磷、鉀供應不足時,會造成徒長、貪青、遲熟、易倒伏、感染病蟲害,特別是一次用量過多會引起燒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磷:磷是組成植物細胞的重要元素,也是很多酶的組成部分,它能促進細胞分裂,對根系的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磷參與植物體內的一系列新新陳代謝的過程,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運轉等。磷能促進體內可溶性糖類的貯存,因而能增強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磷素供應足時,特另。在苗期能促進根系發育,使根系早生快發,促進開花,對球根花卉能提高質量和產量。反之,磷素供應不足時,植物生長受到抑制,首先下部時片葉色發暗呈紫紅色,開花遲,花亦小。
鉀:它不直接組成有機化合物,而參與部分代謝過程和起調節作用。主要以離子態存在,在休內移動性大,通常分布在生長最旺盛的部位,如芽、幼葉、根尖等處。鉀供應充足時,能促進光合作用,促進植物對氮、磷的吸收,有利於蛋白質的形成,使圭葉茁壯,枝桿木質化、粗壯,不易倒伏,增強抗病和耐寒能力。缺鉀時,休內代謝易失調,光合作用顯著下降,莖桿細瘦,根系生長受抑制,首先者葉的尖端和邊緣變黃直至桔死,嚴重時會使大部分葉片枯黃。鈣:鈣是細胞壁中膠層的組成成分,以果膠鈣的形態存在。鈣易被固定下來,不能轉移和再度利用 。植物缺鈣時,細胞壁不能形成,並會影響細胞分裂,妨礙新細胞的形成致使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叭嚴重時會使植物幼葉捲曲、葉尖有粘化現象,葉緣發黃,逐漸枯死,根尖細胞腐爛、死亡。
鎂:它是一切卑色植物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為它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之八它對光合作用有重要的作用,它又是許多酶的活化劑,有利於促進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呼吸作用。
硫:硫是構成蛋白質和萌不可缺少的成分,含硫的有機化合物在植物體內還參與氧化還原過程。因此在植物呼吸過程中,硫有著重要的作用。葉綠素的成分中雖不含硫,但它對葉綠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缺硫會使葉綠素含量降低,葉色淡綠,嚴重旺卓賣白色。硫在植物體內移動性不大,很少從衰老組織中向幼嫩組織運轉。
鐵:鐵通常占干物重的干分之幾,它是形成葉綠素所必需的。葉綠素本身不含鐵,但缺鐵葉綠素就不能形成,會造成「缺綠症」。鐵在植物體中的流動性很小,老葉中的鐵不能向新生組織中轉移,因而它不能再度利用 。缺鐵時,下部葉片常能保持綠色,而嫩葉上會呈現網狀的「缺綠症」。
硼:它不是植物體內的結構成分,但硼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正常運轉,促進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它還能調節水分的吸收和氨化還原過程。缺硼會影響花芽分化和發生落花落果現象,還會使莖桿裂開。
錳:錳是葉綠體的結構成分,參與光合作用、水的光解。它是多種酶的活化劑,對植物呼吸、蛋白質的合成與水解、硝酸態氮的還原都起重要的作用。缺錳會使植物體內硝酸態氮積累、可熔性非蛋白態氮素增多。
鋅:鋅是許多酶的組成成分。它能促進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合成,對植物體內物質水解、氧化還原過程以及蛋白質的合成等有重要作用。缺鋅,除葉片失綠外,在枝條尖端常會出現小葉和簇生現象,稱為「小葉病」。嚴重時會使枝條死亡。
鉑:用存在於生物催化劑之中,它對豆科作物及自生固氮菌有重要作用,能促進豆科作物固氮。鉑還能促進光合作用的強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鋁在植物體內累積而產生的毒害作用。植物缺用的共同症狀是植株矮小 ,生長受抑制,葉片失綠、枯萎以致壞死。豆科作物缺鉑,根瘤發育不良,瘤小而少,固氮能力弱或不能固氮。
銅:銅是植物體內多種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銅起重要作用。它參與植物的呼吸作用,還影響到作物對鐵的利用。在葉綠體中含有較多的銅,與葉綠素的形成有關。銅還具有提高葉綠素穩定性的能力,避免葉綠素過早遭受破壞,有利於 葉片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缺銅會使葉綠素減少,葉片出現失綠現象,幼葉的葉尖因缺綠而黃化,最後葉片千枯、脫落。
氯:植物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氯離子參加。氯離子是細胞液和植物細胞本身的滲透壓的調節劑和陽離子的平衡者。
㈤ 能用河沙種玫瑰花嗎
可以的。
種殖玫瑰的土要肥沃疏鬆,可以自己配,比例為田園土三份,農家肥一份,草木灰一份,珍珠岩顆粒或爐渣一份,扮均即可。月季喜肥,喜陽耐旱不要多澆水,冬季要適度的低溫休眠,否則次年生長不旺,容易死亡。容易生芽蟲,用稀釋農葯噴灑即可。每年第一批花謝後,即可剪枝扦插繁殖。
玫瑰的扦插方法。在花快要謝時,選取較粗壯半木質化枝條。剪去殘花,截取有3至4個苞節的枝莖,只留頂端一二片葉,准備一盆洗凈的河沙,將剪好的枝莖,芽苞向上,插入河沙里,深度5厘米左右,插條密度不可過大,否則容易雜菌過量繁殖造成死苗。一般株距5厘米為宜,插好後澆透水,盆上遮塑料薄膜以保濕,不可曝曬,應置於半遮光處散光照射。如氣溫過高,則應當揭開塑料布通風透氣,以免造成燒苗灼傷。勤澆水保持沙土潮濕。約二十天後即可生根,可在澆水後,拔出插條觀察,如出現白色根瘤則快要生根,可再插回沙土中,壓實沙土再澆一點水,使沙土與插條密合。侍花枝生根後,將花枝連同根部附近的沙土一並轉移到疏鬆無肥料的育苗土中置於遮陰處澆水緩苗,每天噴水數次,每次噴至泥土表面全濕即可,待一至兩周,花枝新出的葉芽沒有出現枯萎現象,即可進行表土施肥。並逐步撤去遮陰物,並移至陽光充足處如常管理即可。冬季剪枝亦可插枝繁殖。較為簡單,只需將剪好的插條,插入沙土中,置於室外過冬無需過多管理,如在北方冬季氣溫很低時,則需要用蓋土保溫。開春視情況,覆蓋薄膜並遮陰管理,秋冬插條因雜菌較少成活率較高。
㈥ 你好我種的是早霞玫瑰現在是第二年的樹發現了二十多顆根瘤菌樹把有病的樹都拋了別的樹怎麼防病
種植的是早霞玫瑰花,你現在是第二年的樹了,發現20多顆跟劉軍樹把有病的樹都拋了,別的樹怎麼去病呢?根部發現有大包,這個可以去找一些去農葯,不找一些殺病菌的,先給他們交一交試試看。
㈦ 大棚玫瑰種植土壤里有石頭會有影響嗎
玫瑰花有四種常見的病害,如:黑點病、白粉病、枝枯病和根頭癌腫病,雖然偶而也發現其它病害如銹病、露菌病、炭疽病…等,但不如前四種病害嚴重。分別將其病症及防治方法講解如下:
玫瑰花黑點病
玫瑰花黑點病為盾座菌科之病原菌Diplocarponrosae所引起,是玫瑰栽培最常見之病害,在高溫多濕時期發病最嚴重。發生於葉、葉柄和莖部,植株受感染時,葉片出現黑色圓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葉片受害最多,罹病葉片會逐漸黃化而脫落,發病嚴重時,全株大部分葉片脫落,無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防治玫瑰花黑點病首要之務在於保持栽培環境的衛生,例如:清理病葉,以防止真菌孢子再散布;盡量在早晨澆水,使葉片保持乾燥,病原菌較不易繁衍散布。其次,注重修剪避免枝葉叢集,保持植株通風良好。可利用葯劑防治,如以免賴得(億力)1000倍噴灑全株,每隔5~7天施用一回,連續施用3~5回,還可兼治銹病和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
玫瑰花白粉病屬於真菌性病害,由病原菌Sphaerothecapannosa所引起。主要感染幼葉、嫩莖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會出現白色粉狀病斑;嚴重感染時葉片會變脆、萎縮捲曲而乾枯。
玫瑰花白粉病發病時期與黑點病不同,當氣溫較低而相對濕度較高時,白粉病的發生較嚴重,通常在冬季時發生最多。一般而言,氣候潮濕、通風不良及日照不足下最容易發病,因此冬季栽培玫瑰必須防治白粉病,才能使玫瑰生育良好。防治玫瑰白粉病也和黑點病一樣,必須注意修剪,以保持植株通風良好,並且避免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種玫瑰,或與其它容易感染白粉病的植物隔離,如:百日草、大理花等。選擇抗病性品種可減少白粉病的威脅,或利用免賴得(億力)1000倍噴灑全株。
玫瑰花枝枯病
玫瑰花枝枯病又為潰瘍病,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經由傷口進入植株,使莖部全部或部分壞死,進而往上或往下壞死,使患部上位之枝葉生長不良或枯死。玫瑰的傷口主要是由於修剪所造成,此外低溫寒害或者嫁接等操作也會造成傷口,而枝枯病亦能從莖部刺剝落處進入。一般枝枯病在節間較易發生,所以修剪時應盡量使傷口靠近節的位置,可預防發生枝枯病。另外大輪種的玫瑰、植株營養不良或感染黑點病,皆較容易受感染。
防治玫瑰花枝枯病,隨時要將罹病的枝條切除並燒毀,因為病原菌會產生孢子在枝條上過冬,所以必須保持田間衛生。修剪病株前後要利用70%酒精或10%的漂白水消毒工具,修剪時傷口要靠近節的部位,並呈45角度可避免病原菌進入傷口。
玫瑰花根頭癌腫病
由土壤細菌性病原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莖部和根部,常發生於植株與土壤接觸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腫大形成瘤狀物而環繞莖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由於玫瑰花根瘤病感染植株之後很難治療,因此最好一發現罹病植株必須馬上拔除燒毀,並且利用土壤消毒劑消毒植穴後才可種植。預防根瘤病主要在於購苗時小心選購,於種植前後避免在莖部造成傷口,尤其在靠近土壤的部位。另外,不宜使用感病株附近之土壤覆土,以免感染。
㈧ 有哪些植物是相剋的
如果和鄰居相處不和睦,那麼,生活一定都很別扭,誰也不快活。植物雖然不會說話,但像人一樣,對不喜歡的「鄰居」反映也很強烈。
如果讓接骨木做松樹的鄰居,那麼松樹就會長不好,好不容易結出一些小松籽還會慢慢地爛掉。
櫟樹的身旁如果生長出來一棵榆樹,高大的櫟樹就會非常不高興,它的枝條會趕緊背向榆樹生長,惟恐避之不及。
把西紅柿和黃瓜同種在一個溫室里,西紅柿不再掛起紅燈籠,黃瓜也不再有喜人碧綠,它們像一對賭氣的敵人,誰也不肯好好生長,結果是雙雙減產。
這難道是因為植物個性很強嗎?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原來,許多植物都從體內向外分泌一種氣味或汁水,例如揮發油、有機酸,正是這些東西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長。
譬如,把月桂種在葡萄旁邊,月桂就忍受不了葡萄所分泌的「葡萄醌」,最終會生場大病,而無法健康成長。
有相剋,就有相親。
大白菜和大蒜就是一對好朋友。大白菜最容易患上軟腐病,軟腐病實際上是細菌在搗亂,若把大蒜種在大白菜旁邊,大蒜所分泌的大蒜素就會殺死細菌,使大白菜白白胖胖保豐收。
玉米和大豆更是一對親密朋友。大豆的根瘤菌有個特殊本領,能把空中的氮素固定在土壤里,而大豆本身並不需要多少。可是玉米就喜歡氮素,它們倆在一起,和睦極了!
植物間的相剋與相親的現象還很普遍,我們人類了解了各種植物的「個性」,為它們選好鄰居,就能使它們茁壯成長,來年喜獲豐收了!
㈨ 玫瑰花、月季花插枝的下端不長根卻長了一圈的瘤應該怎麼辦
這些瘤狀物是癒合組織,不要管它,繼續正常管理即可。
㈩ 河南南陽適合種玫瑰花嗎
你問的是雜來交月季還是玫瑰……花店源賣的「玫瑰」基本就是雜交月季。
薔薇屬下的200多個大品種其實在國外都被稱作玫瑰。
被中國傳統稱作的亞洲的玫瑰只有80多個大種。
玫瑰原產亞洲中部和東部乾燥地區;現在主要在我國華北、西北和西南及日本、朝鮮、北非、墨西哥、印度均有分布,在其他許多國家也被廣泛種植。喜陽光,耐旱,耐澇,也能耐寒冷,適宜生長在較肥沃的沙質土壤中。
南陽地處北緯32017`-33048`,東經110058-113049,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 渡地帶,屬典型的季風大陸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從地理條件上來看是無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