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花的嫁接

牡丹花的嫁接

發布時間: 2021-02-04 15:12:42

牡丹花嫁接技術

嫁接繁殖是牡丹常用的繁殖方法,具有繁殖量大,成活率高,苗木規范整齊等優點。
南北因其土壤、地表水位、空氣濕度、溫度等自然條件有較大差異,因而,南北牡丹嫁接繁殖方法與嫁接後期的管理有著較大區別,如若將中原通常牡丹嫁接方法運用到江南牡丹實際操作上去,其成活率相當低,既是成活也長勢不良。
1、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的確定對於提高牡丹嫁接成活率至關重要。通過生產實踐經驗,嫁接期日平均氣溫保持在20至25度最為適宜。這時牡丹根系為最快速生長期,有利於傷口癒合。中原牡丹嫁接期在8月下旬就開始了,而長江以南8月至9月中旬還處於氣溫酷熱期,如若在這段時期開始嫁接牡丹將直接影響牡丹嫁接傷口的癒合。因而,江南一帶嫁接時間宜在9月中旬至10中、下旬。
2、嫁接前的准備工作:

牡丹嫁接傷口癒合期一般在20天左右,由於江南一帶地表水位高,空氣濕度大,如若將嫁接的牡丹苗直接下地,牡丹嫁接苗會被地表水、雨水或露水浸入,將導致牡丹嫁接苗傷口腐爛。嫁接前搭設高2米以上的拱棚架,鋪上薄膜作為牡丹嫁接苗癒合培養棚,寧國當地稱此法叫「窖苗」,以確保不被雨水浸入,同時在大棚兩端留一通風口,保持棚內空氣流通。苗床鋪約25厘米厚的泥沙作為為基質,在嫁接前一個星期將苗床噴水澆透備用,苗床基質以濕透不積水為准。在「窖苗」期間嚴禁進水。

3、砧木的選取

作為嫁接牡丹砧木利用鳳丹根,亦可用芍葯根作砧木。在長江以南一般用鳳丹作為砧木,其優點是鳳丹產量高,抗病力強,易定植。中原一帶所用砧木選取鳳丹根段作為其砧木,我們在生產實踐當中認為,利用2至3年生的鳳丹實生苗,保持整個植株根系完整,在根部與木質結合段嫁接其效果更佳。其方法是選取2至3年生健壯、無病菌、表面光滑的鳳丹實生苗,留2厘米木質枝節,挖取的鳳丹苗除去泥土,剪除多餘的枝條,用800倍75%的甲基托布津浸泡5分鍾進行消毒殺菌。然後置於陰涼處晾乾(切忌陽光曝曬)2至3天,待砧木失水變軟後進行嫁接。經過晾乾後的砧木切口有韌性,不易脆裂,便於操作。

4、接穗的選取

接穗採用母株基部的1至2年生萌孽枝(俗稱土芽),亦可用母株枝條的頂芽,但土芽其組織充實,生命力旺盛,容易嫁接成活,而且容易易速成新根。為了獲得更多的土芽,在嫁接的前一年9至10月剪除母株的老枝,追施大肥,促成土芽的萌發。采接穗一般為5至10厘米,帶有2至3個充實飽滿的芽,穗條必須健壯,表皮光滑。中心組織疏鬆,呈現褐色斑紋不正常的穗條不能使用。穗條要做到隨采隨接,不宜存放時間過長,否則造成穗條失水而影響嫁接成活率。如若異地采穗,中途運輸前應用蘚苔等保濕材料進行保濕。其溫度在5至10度為宜。

5、嫁接方法

牡丹嫁接方法有很多種,如:嵌接、劈接、單芽接、地接等等。我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結合長江以南的自然氣候條件,總結出適宜南方嫁接的幾種方法。以下推薦兩種簡便、易操作、成活率高的牡丹嫁接方法。

a、劈接

將處理過的砧木保留整株根系,在主根與木質結合段用嫁接刀斜削一刀,使之成馬蹄狀,然後將穗條下端同樣用嫁接刀斜削一刀,使之成馬蹄狀,刀口一定削切光滑。然後將穗條的中心部與砧木中心部對齊,並緊緊貼在一起,用麻繩將結合部自上而下綁緊,再用備好的生泥漿摻與一定比例ABT生根粉將嫁接苗傷口處裹住。
嫁接好的牡丹苗要盡早植入大棚苗床內「窖苗」。方法是先將苗床挖一條溝,然後將牡丹嫁接苗按順序排放埋入苗床泥沙內,稍露出點頂芽。「窖苗」期間切莫進水,否則造成傷口腐爛。「窖苗」20天就可出苗,移植苗圃培養。「窖苗」不宜過長,也不可過短。過長營養不良,過短傷口未癒合,「窖苗」時間過長過短都將直截影響牡丹嫁接成活率。

B、地接

選擇2至3年生鳳丹實生苗做砧木,先扒開表土,剪除主枝幹。所嫁接的部位及嫁接方法同於劈接。所用的綁扎物要用皮帶(塑料薄膜),以防止雨水浸入。
地接的優點是不傷砧木的根系,嫁接成活率高,苗木恢復生長快。其缺點是操作不便,費工費時,不宜大批量生產,而且陰雨天不可進行操作。

6、嫁接後的日常管理工作

牡丹嫁接苗「窖苗」20天傷口即可癒合。可直觀到癒合部長出皮瘤,表明嫁接成活。嫁接苗栽植後應加強管理,首先在圃地面上覆蓋一層稻草,一是防止積水,二是冬季保暖,而且又可抑制雜草生長。由於江南多雨水,而且地表水位又高,因此,牡丹栽植圃地要確保排水暢通,嚴防出現積水。根據牡丹喜陽光怕曝曬的特性,尤其是嫁接苗還處在生長恢復期,夏天要搭建遮蔭棚,可明顯提高成活率。遮蔭棚的高度不低於3米,過低空氣不暢通,從而導致牡丹嫁接苗悶死。
翌年入春牡丹枝稍展葉後要除雜草和病蟲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如若花蕾出現,應及時除掉,砧木嫁介面以下的萌發芽要及時抹除。長江以南一般正常情況下不需澆水,如果土壤過於乾旱,可開溝渠澆灌

鮮花刺嫁接牡丹花怎麼嫁接

繁殖牡丹也常用嫁接法,此法見效快,對一些發枝力弱的名品種的繁殖尤為適用。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葯根作為砧木(也可用較差品種的牡根),每年9月選取砧木。砧木要求壯直,直徑比成人小指微細點,長度與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將砧木在太陽下稍曬一下,或陰天1-2天,使其略干、較軟不易裂斷。用利刀將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選生長充實之頂芽,直徑與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長約5厘米,下端削成「v」形.與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層接合。如果二者粗細不完全一致,只要一邊對齊,讓一側形成層相接即可,切不可將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兩邊都不搭界,這是嫁接的關鍵,否則就不能成活。砧木與接穗相結合後,外用塑料薄膜帶扎緊栽入土中,介面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頂芽上8厘米,將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後覆草澆水,保護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葉。牡丹與芍葯嫁接,其優點是取材容易,百接百活,成長較快,費力較少。缺點是多肉質的芍葯根易受地下害蟲食蝕,損害嚴重時嫁接的新苗會突然死去。應當注意的是,在嫁接3—5年後,芍葯根日漸老化,而接穗下端則慢慢長出牡丹根來。這時若不剪除芍葯根,樹齡很少有超過10年的。如果將芍葯根剪去,牡丹根就加快生長,樹齡也會因此如長。

③ 嫁接和原本牡丹有什麼區別

牡丹嫁接繁殖,所用砧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種。嵌接法,就是用"芍葯根"作砧木,因芍葯根柔軟無硬芯,容易嫁接,根粗而短,養分充足,接活後初期生長旺盛。若用牡丹根嫁接,木質部較硬,嫁接時比較困難,但壽命較長。
牡丹分株繁殖,就是將生長繁茂的3~4年生的大株,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適時進行為宜。牡丹、芍葯;都屬於深根植物,以露地種植為主,均不適合盆栽。速成上盆,花謝後就會枯萎死亡,不易成活。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④ 牡丹在什麼時間嫁接最好

9月7日-8日到9月23日-24日

⑤ 牡丹怎樣種植 方法 嫁接

種植牡丹嫁接的目的:
1、牡丹嫁接可以保持原有的品種,還可以提早還花,如果用種子繁殖需四到五年才能開花,而且品種還會變異,一般好的品種都要嫁接的。
2、提高牡丹花的開花效果,嫁接的一棵牡丹可以開好幾種顏色。
3、嫁接的方法。
(1)嵌接法:此法的砧木為芍葯根,若用牡丹根則不易成活,但牡丹壽命較長。嫁接時間: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最佳時期。砧木選擇及處理:選取直徑1.5—2.0厘米,長10—15厘米、粗壯、無病蟲害的芍葯根,晾2—3天,使其變軟。接穗選擇:選取頂芽健全,品種對路,當年生且髓心必須充實的土芽,長8一10厘米,帶1—3個芽。嫁接方法:用利刀削接穗成2.5一3.0厘米長的楔形削麵,砧木橫斷面半側垂直切2.5-3厘米長的切口,把接穗嵌入根砧切口內,形成層對准,再用塑料薄膜自上而下綁緊介面,並用泥糊塗抹傷口。及時開溝栽植:土壤以上干下濕為宜,保持一定密度。介面上部低於土表2一3厘米或與土表相平即可。栽後土壤一般不澆水,可封壠,封丘8—10厘米厚,將接穗埋入土內。末春管理:地溫回升後可逐漸扒去壠、丘上的鬆土(也可以不扒開,但以保證芽能破土而出為度),萌發後如出現花蕾應及時去掉花蕾,促進枝、葉生長。嫁接後的芍葯根在土內只發粗、不長須根。接穗基部的芽和傷痕處會發生很多須根,移栽時須除掉芍葯根只保留自生根即可。
(2)腹接法:此法多用於改良品種用,如洛陽的「什樣錦」牡丹即用此法,亦即平常所謂的高接換頭法。這種方法的嫁接時間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接穗為長5—7厘米,有2—3個壯芽的土芽枝。去掉葉片只留一個葉柄,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一面在花芽的背面削,削麵是1.5—2.0厘米,另一面削成0.3—0.5厘米。在砧木當年生枝條基部1—2芽光滑處斜切一長1.5—2.0厘米開口,深度以達到枝條橫截面的1/3—1/2為宜,不可過深,迅速插入接穗,形成層對齊、捆紮,同時剪去砧木切口上方枝條長度的1/3或l/2,以防墜裂嫁接處的切口。接芽成活後,逐步去掉砧木上的腋芽,保證頂芽優勢。待真正成活並長出新芽後,可去掉塑料布,並增施水肥,保持土壤濕度。另外,由於嫁接時正值高溫季節,可在嫁接後進行牡丹的遮蔭管理,提高成活率。

⑥ 牡丹花怎樣嫁接,具體一些

繁殖牡丹也常用嫁接法,此法見效快,對一些發枝力弱的名品種的繁殖尤為適用。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葯根作為砧木(也可用較差品種的牡根),每年9月選取砧木。砧木要求壯直,直徑比成人小指微細點,長度與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將砧木在太陽下稍曬一下,或陰天1-2天,使其略干、較軟不易裂斷。用利刀將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選生長充實之頂芽,直徑與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長約5厘米,下端削成「v」形.與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層接合。如果二者粗細不完全一致,只要一邊對齊,讓一側形成層相接即可,切不可將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兩邊都不搭界,這是嫁接的關鍵,否則就不能成活。砧木與接穗相結合後,外用塑料薄膜帶扎緊栽入土中,介面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頂芽上8厘米,將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後覆草澆水,保護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葉。牡丹與芍葯嫁接,其優點是取材容易,百接百活,成長較快,費力較少。缺點是多肉質的芍葯根易受地下害蟲食蝕,損害嚴重時嫁接的新苗會突然死去。應當注意的是,在嫁接3—5年後,芍葯根日漸老化,而接穗下端則慢慢長出牡丹根來。這時若不剪除芍葯根,樹齡很少有超過10年的。如果將芍葯根剪去,牡丹根就加快生長,樹齡也會因此如長。

⑦ 牡丹怎麼嫁接圖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葯根作為砧木(也可用較差品種的牡根),每年9月選取砧木版。砧木要求壯直,直徑比成人小權指微細點,長度與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將砧木在太陽下稍曬一下,或陰天1-2天,使其略干、較軟不易裂斷。用利刀將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選生長充實之頂芽,直徑與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長約5厘米,下端削成「v」形.與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層接合。如果二者粗細不完全一致,只要一邊對齊,讓一側形成層相接即可,切不可將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兩邊都不搭界,這是嫁接的關鍵,否則就不能成活。砧木與接穗相結合後,外用塑料薄膜帶扎緊栽入土中,介面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頂芽上8厘米,將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後覆草澆水,保護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葉。

⑧ 種植牡丹為什麼需要嫁接,不嫁接就不能長出牡丹花嗎

種植牡丹嫁接的目的:
1、牡丹嫁接可以保持原有的品種,還可以提早還花,如果用種子繁殖需四到五年才能開花,而且品種還會變異,一般好的品種都要嫁接的。
2、提高牡丹花的開花效果,嫁接的一棵牡丹可以開好幾種顏色。
3、嫁接的方法。
(1)嵌接法:此法的砧木為芍葯根,若用牡丹根則不易成活,但牡丹壽命較長。嫁接時間: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最佳時期。砧木選擇及處理:選取直徑1.5—2.0厘米,長10—15厘米、粗壯、無病蟲害的芍葯根,晾2—3天,使其變軟。接穗選擇:選取頂芽健全,品種對路,當年生且髓心必須充實的土芽,長8一10厘米,帶1—3個芽。嫁接方法:用利刀削接穗成2.5一3.0厘米長的楔形削麵,砧木橫斷面半側垂直切2.5-3厘米長的切口,把接穗嵌入根砧切口內,形成層對准,再用塑料薄膜自上而下綁緊介面,並用泥糊塗抹傷口。及時開溝栽植:土壤以上干下濕為宜,保持一定密度。介面上部低於土表2一3厘米或與土表相平即可。栽後土壤一般不澆水,可封壠,封丘8—10厘米厚,將接穗埋入土內。末春管理:地溫回升後可逐漸扒去壠、丘上的鬆土(也可以不扒開,但以保證芽能破土而出為度),萌發後如出現花蕾應及時去掉花蕾,促進枝、葉生長。嫁接後的芍葯根在土內只發粗、不長須根。接穗基部的芽和傷痕處會發生很多須根,移栽時須除掉芍葯根只保留自生根即可。

⑨ 牡丹花與芍葯如何嫁接

芍葯根和牡丹根嫁接牡丹各有優勢嫁接就是依靠砧木根系提供的營養和水分抽枝展葉,最終在接穗的下部產生不定根,形成完全不依賴於砧木的植株個體。嫁接法能夠盡可能地提高繁殖系數。根據砧木的嫁接部位,嫁接可分為根接、枝接和芽接等。枝接和芽接主要是用於補接、改接品種和嫁接牡丹。枝接一般在秋分前後為宜;芽接可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枝條韌皮部能剝離的期間內均可進行,嫁接法與其它花木相同。
菏澤市牡丹鄉人民傳統習慣使用芍葯根為砧木嫁接牡丹,為發展牡丹品種,形成銷售規模做出極大貢獻。芍葯根嫁接的優勢表現為砧木成本低,易收集,操作簡單,成活率高,出口加工時便於沖洗消毒。缺點是嫁接後前兩年長勢較慢,需等待接穗長出牡丹根長勢才會加快。日本國內培育牡丹基本是以芍葯根嫁接為主,其砧木母本就是原產浙江的杭芍。1998-1999年前後菏澤人民開始大量選用鳳丹實生苗嫁接牡丹,優勢是長勢快,枝條粗壯,缺點是操作費力,成活率受不同年份氣候影響會降低,成本較高。意思是說牡丹產地大力推廣鳳丹苗嫁接不過10年的時間,以前基本都是芍葯根嫁接。近兩年由於大量苗木出口,為了便於沖洗消毒檢疫,國際市場開始流行使用芍葯實生苗嫁接的牡丹苗,即用2-3年生芍葯實生苗做砧木嫁接,嫁接後的苗木規格整齊,須根多,比以前只用一根芍葯根嫁接的長勢強,目前正在發展階段。
一、根接時間
牡丹根接從8月下旬至10月下旬進行,以8月下旬到9月中旬最適宜,尤其以白露前後嫁接成活率最高,如錯過最佳嫁接時間,則成活率將隨著季節的推遲而遞減。此時如遇陰雨天氣,也要搶時間進行嫁接。可在室內進行操作,但要注意將接好的植株擺放整齊並注意通風(仍不影響接穗與砧木的癒合),待天晴後土壤適宜耕作時進行栽植。
二、砧木
砧木可用芍葯根、牡丹根或牡丹和風丹實生苗根。芍葯根短粗質軟,易嫁接易成活,且生長快,但分株少;而牡丹根細質硬,不易嫁接,但分株多,壽命長;風丹實生苗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對提高名品種接穗生長和苗木質量有益。無論使用什麼砧木都應挑選生長充實,附生須根較多,無病蟲害,長25 cm左右,直徑1.5-2 cm的根,晾2-3 d,使之失水變軟,再嫁接。
三、接穗
接穗應該分品種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萌櫱新枝,長5-10 cm即可。如果接穗不足時,枝桿上的當年生枝也可採用,但嫁接成活率及生根速度不如前者,接穗要隨采隨用。
四、砧、穗親合力
牡丹的砧、穗親合力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如「煙籠紫」、「三奇集勝」「玫瑰紫」以芍葯為砧,成活率很低;而以牡丹根為砧,則成活率較高。「趙粉」、「葛巾紫」,垂頭蘭以芍葯為砧,成活率雖高,但成活後芍葯根生長迅速,則不易萌生牡丹根;「首案紅」、「脂紅」、「藍田玉」以芍葯根為砧時,成活率高,牡丹根的萌生力也強。「。
五、嫁接方法
牡丹根接多採用「嵌接法」(半面劈接法)。先在接穗基部腋芽兩側,削長約2-3 cm的楔型斜面,再將砧木上口削平,選一平整光滑的縱切面,用刀切開,切口長略長於接穗削麵,深度達砧木中心,以含下接穗削麵為宜。砧、穗削麵要平整、清潔、然後將接穗自上而下插入切口中,使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對准,用麻繩扎緊,介面處塗以泥漿或液體石蠟,即可栽植,栽植深度與切口平,培土至接穗上端2-3 cm,以防寒越冬。
六、嫁接後管理:
嫁接捆縛後,用混有殺菌劑的稀泥漿或接蠟塗好切口。栽植在事先備好的苗畦內,畦內土壤下部稍濕,表土稍干以防接穗傷口霉爛。栽植深度在介面以上約2cm處。然後培細土蓋出接穗8~10cm防寒,防旱。待翌春天氣轉暖,逐漸去除覆土,露出接穗,以利發芽。一年後苗高可達12cm。第三年秋即為二年生苗,可以移栽。移栽之時可見接穗處已著生自生根,此時可將芍葯根砧剪除後栽植,僅留下牡丹自生根,否則幼苗生長不旺。牡丹嫁接通常是一砧一芽,第2年成活後,如秋季不進行平茬,則接穗只會長高不長枝。因此,對已成活的1年生嫁接苗,要從介面以上進行剪截,以刺激根芽處的不定芽萌發枝條。這樣牡丹的2年生嫁接苗就可長出2-4個短枝,連續進行兩年平茬修剪並加強肥水管理,不僅使嫁接苗迅速達到出圃規格,而且採集下來的枝條還可作接穗用。嫁接好等待種植.jpg (36.37 KB)

⑩ 牡丹花春季嫁接的方法

繁殖牡丹也常用嫁接法,此法見效快,對一些發枝力弱的名品種的繁殖尤為適用。 牡丹嫁接一般多以芍葯根作為砧木(也可用較差品種的牡根),每年9月選取砧木。砧木要求壯直,直徑比成人小指微細點,長度與支根不限,任其自然。將砧木在太陽下稍曬一下,或陰天1-2天,使其略干、較軟不易裂斷。用利刀將砧木上端刻成「M」形割口,深度一厘米多。接穗牡丹選生長充實之頂芽,直徑與砧木相等或基本相等,長約5厘米,下端削成「v」形.與砧木割口相契合,以便使二者形成層接合。
如果二者粗細不完全一致,只要一邊對齊,讓一側形成層相接即可,切不可將接穗插在砧木割口中央而兩邊都不搭界,這是嫁接的關鍵,否則就不能成活。砧木與接穗相結合後,外用塑料薄膜帶扎緊栽入土中,介面埋入地下。地面再堆土至穗頂芽上8厘米,將嫁接苗全部埋在土中。最後覆草澆水,保護其安全越冬。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草,4月下旬,苗高5厘米,全放新葉。牡丹與芍葯嫁接,其優點是取材容易,百接百活,成長較快,費力較少。缺點是多肉質的芍葯根易受地下害蟲食蝕,損害嚴重時嫁接的新苗會突然死去。應當注意的是,在嫁接3—5年後,芍葯根日漸老化,而接穗下端則慢慢長出牡丹根來。這時若不剪除芍葯根,樹齡很少有超過10年的。如果將芍葯根剪去,牡丹根就加快生長,樹齡也會因此如長。

熱點內容
櫻花丙烯 發布:2025-04-24 12:17:19 瀏覽:225
浙江大型盆栽 發布:2025-04-24 12:09:41 瀏覽:839
七夕湖南 發布:2025-04-24 12:08:14 瀏覽:337
宮廷計玫瑰 發布:2025-04-24 12:08:10 瀏覽:302
三月櫻花俳句 發布:2025-04-24 11:57:43 瀏覽:172
蘭花草種哪裡 發布:2025-04-24 11:53:26 瀏覽:340
錦花店名 發布:2025-04-24 11:42:35 瀏覽:904
南昌情人節去哪 發布:2025-04-24 11:42:35 瀏覽:660
插花泥原材料 發布:2025-04-24 11:32:17 瀏覽:307
七夕1元錢 發布:2025-04-24 11:32:16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