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子呂洞賓戲牡丹
⑴ 最堅毅的墜子戲名家:河南墜子郭永章簡介
說起中國的曲藝文化啊那可是說與說不完,先不說中國我的戲劇里的核心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為什麼呢既然是中國的五大戲劇那肯定是被大家所了解了,今天小編要說點不一樣的,什麼呢,就是河南墜子文化中郭永章的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郭永章,1945年生。民間稱呼:「郭瞎子」山東菏澤牡丹區牡丹辦事處蘇道溝村人、民間墜子大師。郭永章雙目幾近失明,唱墜子時自己拉墜胡伴奏,腳打梆子,唱腔高亢酣暢,聲情並茂,鄉音如醉,善於在墜子書中融入山東梆子、山東棗梆等特色唱腔。
郭永章的老家在牡丹區牡丹辦事處蘇道溝村,他出生在一個窮苦家庭,從小眼睛就視力不好,但為了生活從小也要下地幹活。家裡糧食不夠吃,他就跟隨父母到別的村乞討。也就在這期間,郭永章接觸到了墜子戲。
因為對墜子戲痴迷,郭永章便有了學唱墜子戲的想法。但因為家裡窮,拿不出拜師的錢,再加上自己幾近失明,他一次次失去學習墜子戲的機會。直到他17歲那年,一個好心的墜子戲師傅收下了他。「因為家裡窮,拿不出錢孝敬師傅,就給師傅磕了幾個響頭,師傅就收下了我。」郭永章說。
郭永章學墜子戲非常吃苦和勤奮,雖然眼睛看不見東西,但他的聽力和記憶力都特別好。師傅傳授的唱法、戲詞,他都能學會和記住,再加上嗓音好,他很快就能跟著師傅上場演戲了。
郭永章憑著對墜子戲的痴迷,一唱就是幾十年。近幾年來,郭永章和他的墜子戲班仍然不停地奔波演出,他們除了在菏澤城區外,還到鄄城、鄆城、成武、單縣等地演出,甚至還經常到河南的商丘、濮陽去演。郭永章說,他們常年奔走各地唱墜子戲,一是為了生計,二是因為人們非常喜歡墜子戲。
郭永章對墜子戲有著執著追求,他唱墜子戲時自己拉墜胡伴奏,腳打梆子,唱腔高亢酣暢,聲情並茂。他的墜子戲多為勸說世人敬老重義行善,在蘇魯豫皖交接農村城鎮都有市場。如今在四省交界地區提起郭永章更是婦孺皆知。贏得了百姓的喜愛。他演唱的《羅成算卦》、《吹牛》、《拉荊笆》、《老來難》、《報母恩》、《十大勸》、《龍三姐拜壽》、《呂洞賓戲牡丹》、《郭舉埋兒》等曲目風靡魯、豫等地,人們百聽不厭,郭永章逐漸成為了菏澤民間墜子戲大師。
2010年郭永章在著名導演顧長衛拍攝的電影《最愛》中飾演二騷爺爺,影片一開始,郭永章拉琴高歌神采飛揚,瞬間將觀眾帶入山村生活。影片上映後,郭永章酣暢淋漓的演唱,打動了無數觀眾。郭永章演唱時,每一根毫毛每一片皮膚都牽扯到情感的最深處,唱詞中的嬉笑怒罵、人情世故,全在臉部的肌肉張合,嘴部的開合吊扯中上演了出來,毫無遮掩。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羅成算卦》講述的,正是作惡多端的羅成,瞞過世人卻終遭天譴的故事,與片中展現出的人性丑惡相得益彰,形成極其明顯的黑色幽默。另一首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歌當屬《吹牛》,對熱病風行、充滿絕望的村裡人來說,這似乎是他們的得意之歌,只要到開心時,就會放聲《吹牛》。
以至微博上有人提議,將這首《吹牛》選為影片主題曲。片中倒賣黑血、伐樹售棺的大惡人濮存昕起身搬家去縣城,為不在了的兒子辦完冥婚後,騎在摩托車上唱的正是這一首歌。而身染疾病,並習慣用放肆掩蓋對死亡和被孤立恐懼的郭富城,甚至把這首歌當成了口頭禪,時不時哼唱起那句「我本是老天爺他乾爹,你說我體面不體面」,而這也是對他「得意一天是一天」性格的最佳詮釋。
【結束語】郭永章說,他也有一些遺憾,在心裡揮之不去: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唱不了幾年了,因為現幾乎沒人願意學唱墜子戲,他如今沒有一個徒弟,擔心墜子戲會失傳。
⑵ 誰知道河南墜子李豁子離婚的下載地址,,要胡希華唱的,還有拉荊笆,胡中花唱的
我查了一下,網上的資料都找不到。學知網有不少墜子資料免費下載,您看看有沒有您需要的:
學知網的墜子資料全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b05570100ab09.html
01(喬雙鎖)小八義(01).mp3 16MB 下載頁
02(喬雙鎖)小八義(02).mp3 15.8MB 下載頁
03(喬雙鎖)小八義(03).mp3 17MB 下載頁
04(喬雙鎖)小八義(04).mp3 16.2MB 下載頁
05(喬雙鎖)小八義(05).mp3 16.1MB 下載頁
06(喬雙鎖)小八義(06).mp3 15.8MB 下載頁
07(喬雙鎖)小八義(07).mp3 16.2MB 下載頁
08(喬雙鎖)小八義(08).mp3 17.7MB 下載頁
09(喬雙鎖)小八義(09).mp3 16MB 下載頁
10(喬雙鎖)小八義(10).mp3 17.6MB 下載頁
河南大鼓-打蠻船(1)(張桂銀、周春言).mp3 12.3MB 下載頁
河南大鼓-打蠻船(2)(張桂銀、周春言).mp3 12.3MB 下載頁
河南大鼓-打蠻船(3)(張桂銀、周春言).mp3 12MB 下載頁
河南大鼓-打蠻船(4)(張桂銀、周春言).mp3 12.4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高愛香 郭永章《呂洞賓戲牡丹》.mp3 10.8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高愛香《李純孝奪篙》.mp3 7.7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高愛香郭永章《藍衫記》.mp3 12.8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郭永章《拉荊笆》.mp3 11.8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1).mp3 10.3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2).mp3 10.3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3).mp3 8.7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4).mp3 10.5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5).mp3 10.1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6).mp3 10.3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7).mp3 10.4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劉蘭英《薛仁貴征東》(8).mp3 10.6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1).mp3 11.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2).mp3 11.4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3).mp3 10.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4).mp3 10.5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5).mp3 10.9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6).mp3 10.5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7).mp3 11.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8).mp3 12.3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喬雙鎖《十把穿金扇》(9).mp3 13.1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1).mp3 13.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10).mp3 13.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2).mp3 12.8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3).mp3 13.4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4).mp3 15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5).mp3 12.8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6).mp3 12.1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7).mp3 12.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8).mp3 12.5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 趙秀真《九義劍俠圖》(9).mp3 13.3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報母恩》.rm 51.7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吃燒雞》.rm 70.1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老來難》.rm 17.5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兩頭忙》.rm 5.8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魯提俠拳打鎮關西》.rm 91.1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勸世人》.rm 122.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傻閨女》1.rm 8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十大勸》.rm 25.2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五子爭父》.rm 163.1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寶釵撲蝶.rm 5.4MB 下載頁
寶玉探病--河南墜子.rm 2.1MB 下載頁
寶玉探晴雯--河南墜子.rm 2.9MB 下載頁
黛玉悲秋(片斷)--河南墜子.rm 1.3MB 下載頁
黛玉葬花--河南墜子.rm 3.3MB 下載頁
晴雯撕扇--河南墜子.rm 3.3MB 下載頁
曹元珠 寶玉探病(秋到重陽霜氣增).mp3 2.4MB 下載頁
郭文秋 矬大姐(說了一個大姐長的矬).mp3 389.8KB 下載頁
郭文秋 送梳子.mp3 1.6MB 下載頁
劉宗琴 砸御匾(二).mp3 4.2MB 下載頁
劉宗琴 砸御匾(三).mp3 5.1MB 下載頁
劉宗琴 砸御匾(四).mp3 4.5MB 下載頁
劉宗琴 砸御匾(一).mp3 4.7MB 下載頁
馬玉萍 韓英見娘(秋風陣陣湖水茫茫).mp3 2.2MB 下載頁
馬玉萍 借髢髢(有一人名叫王二愣).mp3 1.7MB 下載頁
馬玉萍 穆桂英指路(楊宗保催馬奔嶺西).mp3 2.6MB 下載頁
馬玉萍 小兩口走親戚(閑來沒事上城西).mp3 395.9KB 下載頁
借嫡嫡.mp3 1.7MB 下載頁
哭黛玉.mp3 2.6MB 下載頁
三堂會審.mp3 2.3MB 下載頁
探晴雯.mp3 2MB 下載頁
小黑驢.mp3 4.4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羅成算卦(上).mp3 4.5MB 下載頁
(河南墜子)羅成算卦(下).mp3 4.2MB 下載頁
喬清秀 鳳儀亭.mp3 1MB 下載頁
喬清秀 韓湘子渡林英.mp3 1008.9KB 下載頁
喬清秀 藍橋會.mp3 1.1MB 下載頁
喬清秀 呂蒙正趕齋.mp3 1.1MB 下載頁
喬清秀 馬前潑水.mp3 1.1MB 下載頁
喬清秀 羋建游宮.mp3 1.1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八).mp3 10.5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二).mp3 11.5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九).mp3 11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六).mp3 11.2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七).mp3 10.6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三).mp3 11.5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mp3 10.6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八).mp3 11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二).mp3 10.9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六).mp3 11.1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七).mp3 11.3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三).mp3 11.1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四).mp3 11.5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五).mp3 11.3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十一).mp3 11.1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四).mp3 11.8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五).mp3 10.8MB 下載頁
喬雙鎖 小八義(一).mp3 9.7MB 下載頁
喬月樓 問路斬樵.mp3 2.3MB 下載頁
⑶ 呂洞賓三戲牡丹是什麼故事
神垕東南大劉山中,有個地方叫呂溝,相傳這是呂洞賓修道的地方。
從前,呂溝綠草茵茵,松青柏翠,風景喜人。在呂洞賓居住的土洞不遠,長著一棵牡丹花。每逢立春花開,那盤子般大的花朵,紅艷艷的,迎風點頭。花兒清香,十里八村都能聞到。呂洞賓喜愛牡丹的姿色,清晨傍晚常到花前觀賞。如果花下有野草,他就細心地把野草拔去。如果天氣旱了,他就從遠處擔來泉水澆灌。在他的精心料理下,牡丹一年比一年長得好,花兒一年比一年開得鮮艷。
天長日久,牡丹得道成仙,修成了人形,成了一個絕世美貌的少女。離牡丹不遠,有一棵千年老竹也成了精。這竹精貪戀牡丹美貌,生了邪念,每逢夜深人靜,他就變成了一個浪盪公子去向牡丹求愛,常用惡言穢語調戲牡丹。這牡丹心比玉白,比冰清,痛恨竹精無恥下流,拒絕它的要求。那竹精見牡丹不肯上鉤,想起平日呂洞賓常給牡丹拔草澆水,認為牡丹是戀上了呂洞賓,心裡暗暗恨起呂洞賓來。
有天早上,呂洞賓又去給牡丹澆水。竹精變成一個書生來到花前,和呂洞賓相見,說:「這牡丹花多好啊?」呂洞賓隨口答道:「是呀!貧道喜愛牡丹就是因為她美麗動人,清香芬芳。」竹精聽見呂洞賓說出「喜牡丹」三個字,就到處傳揚,說呂洞賓下流無恥,是個騷仙,自己說自己戲牡丹……
牡丹痛恨竹精狠毒,血口噴人。她想:呂洞賓根本不知我已修成仙道,對我沒有一點壞心,卻遭受這樣的不白之冤。在呂洞賓又去澆水時,她變成了一位少女。呂油賓見牡丹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又驚又喜,忙說:「仙姑得道,可喜可賀。」牡丹笑了笑,施了一禮,說:「謝謝道兄平日照顧,可你知不知近日有一些閑言碎語?」呂洞賓說:「貧道不出深山,不入人世,不知有些啥閑話?」牡丹把竹精多次調戲自己、散布惡言穢語對呂洞賓說了一遍。呂洞賓一聽竹精不但說自己壞話,還想玷污貞潔的牡丹仙子,心中大怒,拔劍來到老竹跟前,一下把老竹砍為幾截。
呂洞賓斬了竹精,感到人言可畏,此地不可久留,就告辭牡丹,四方雲游去了。
呂洞賓走了,但是呂洞賓戲牡丹的故事卻流傳在人間,無法收回。其實是「呂洞賓喜牡丹」,並不是「呂洞賓戲牡丹」。
⑷ 墜子戲的發展歷程
1940年,以琴書藝人陳興蘭(蕭縣丁目集人)為首發起,結合王從軍、趙堯順、邵理信等琴書藝人合夥組成一個民間演唱班社,變琴書的第三人稱敘事體為第一人稱的代言體,化妝穿箱,以戲曲形式正式出現在淮北大平原上,取名為「清音大揚琴」班;首演劇目為《洞賓戲牡丹》。
1942年,該班又由杜慶祥(藝名永真)參加並領班;演唱曲調以沿襲琴書的「四句腔」「垛子板」「鳳陽歌」和「疊斷橋」等為主,偶而加進一點「拉魂腔」和「梆子腔」;口傳工尺譜,無男女腔之分,班內無女性。生、旦均為男藝人扮演,謂之「生、旦、凈、丑一籃子挎」。劇目以「三小戲」為主。如《王漢喜借年》《潘金蓮拾麥》《王林休妻》《拾棉花》等。最初的活動僅限於蕭縣的農村,以「撂明地兒」(即打地攤)演出為主;藝人們出身於農民或鄉村曲藝藝人,農忙務農,農閑唱戲。
1944年,蕭縣著名墜子藝人李教令(綽號黑大個,肥庄人)和他的弦手王永玉及黃口鎮墜子女藝人史鳳俠(韓教香的第四個養女,墜子戲的第一個女藝人),先後加入「清音大揚琴」班。由於李教令藝輩最高,藝術造詣頗深,原班主杜慶祥等人均拜其為師,並推其為班主。在李教令的倡導和影響下,班內開始廢其琴書曲調,改唱墜子的「平腔」和「扎板」,並將「清音大揚琴」班改名為「蕭縣道情班」。因早年的墜子是由皖北道情、鶯歌柳結合三弦書演變而成,故該班敬奉「邱祖龍門派」(即金代道教「北七真」之一的邱處機所創立的道派),其藝輩按「道德通玄境、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元明」排列,李教令為「龍門派」第十七輩弟子。「道情班」的唱腔以李教令的東路男腔「大口」墜子和史鳳俠的女腔「坤口」(或稱「小口」)唱法為其代表。演出時,化妝簡陋。小生戴禮帽、穿大褂;旦角著花平布褂和紅裙,頭項印花毛巾;老生戴麻制冉口,丑抹白鼻,並有模仿日常生活動作的身段表演。
1946年以前,道情班的活動僅限淮北地區的蕭、碭、宿、濉一帶,後逐步擴展到豫東、蘇北等地。演出場所偏重於集鎮的「緶會」(即淮北當地的牧畜交易會)、廟會,後逐步進入縣城。劇目增加了《龍青海》《審姚大》《大紅袍》等公案、袍帶戲;一部分花鼓戲、梆子戲藝人陸續加入道情班,改唱墜子戲。如:郭占才、余華榮、吳廣志、牛家太、蔡可彬、李樂善、劉德才等,就連「花鼓狀元」馬敬君也曾改唱過墜子戲。音樂上除了墜子本腔外,仍保留部分琴書、拉魂腔、梆子腔和後來帶進的花鼓調等,劇目全為「活詞」。兄弟劇種演員的加盟,不同劇、曲種的藝人雲集一台,大大地豐富了墜子戲的音樂和表演。墜子戲的劇目可分為「正本戲」和「小戲」兩類,分別由原單口墜子中的「蔓子活」與「段子活」改編而成。
定名
一九六一年,墜子劇團到北京演出時,受到首都人民熱烈稱頌,《北京日報》發表了評論文章,中央電視台播映了演出實況,著名戲劇家梅蘭芳、常香玉、紅線女與該劇團演職員進行了座談,中央戲劇研究院研究討論後,將此劇正式定名為墜子戲 1956年,墜子戲《小菜園》參加安徽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樂師、音樂等5項獎;青年演員朱月梅嶄露頭角,首次把這個長期生長在淮北平原上的新興劇種帶上了省劇壇。劉羽君發表了題為《看曲藝劇〈小菜園〉》」的專題評論文章加以評述。音樂上由「即興演唱」逐步發展成為「排腔記譜」,樂隊為「提綱伴奏」。1958年至1959年,自編自演的大型墜子戲《白雲五女》和《小包公》分別參加安徽省第二屆戲曲匯演和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演出,並多次為中央領導人劉少奇、董必武、譚震林等作專場演出,墜子戲這一新興地方劇種以嶄新的姿態飲譽江淮,轟動全省。為扶植這一新興地方劇種的進一步發展,安徽省委於1959年11月決定成立「安徽省墜子戲劇團」(原為安徽省省屬十大文藝團體之一,先後由蚌埠專區和宿縣地區代管)。墜子戲從1963年起,配合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安徽領先大演現代戲,上山下鄉,送戲上門。《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安徽日報》等刊物紛紛發表社論和文章給予高度評價,並被評為全國「烏蘭牧騎」式的「紅旗劇團」。在音樂上對傳統唱腔進行了挖掘整理,與兄弟劇種加強了藝術交流;除改革唱腔外,還創作了「喂雞」「思盼」等墜子戲曲牌。從60年代起,先後對唱腔板式和打擊樂進行了初步規范和改革,對重點唱段進行設計,並創作移植了《雷鋒》《奪印》《蘆盪火種》《智取威虎山》等大型現代戲。
「文化大革命」中,由於受「一花獨放」的影響,劇團被砍掉,人員被遣散,所有的資料被焚之一炬,墜子戲面臨夭折
1978年,恢復安徽省墜子劇團後,注重加強對劇目、表演、音樂、語言音韻的藝術探討,派出音樂幹部陳健(晨見)、鄭忠良對墜子戲淵源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在深入挖掘、記錄整理大量傳統音響、文字資料的基礎上,對諸類唱腔板式進行了正式規范和命名;對「凈行」和小生、老旦的行當唱腔作了探索性的嘗試;初步解決了轉調問題;改革創新了墜子戲男女腔「慢板」「送板」和「小黑驢」以及墜子戲鑼鼓與伴奏曲牌。為更好地塑造各種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又編創了部分綜合板式的唱腔,豐富了墜子戲的表現力,改變了以前那種「一板到底」的單調格局。上述經改革後的唱腔板式,通過大量的舞台實踐,都已成為墜子戲音樂中具有一定保留價值、不可缺少的、新型的音樂程式,並廣為使用。在全國同類劇種中,都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還整理創作出一大批具有墜子戲特色的優秀劇目,如《金妹和銀娃》參加安徽省首屆現代戲調演,《包三黑趕考》獲安徽省首屆兒童戲調演創作、演出雙一等獎,墜子戲清唱《請到淮北走一趟》和大墜胡(墜子戲主胡)獨奏《鬧花燈》在「江淮之秋歌舞節」上獲一、二等獎。《潘金蓮》《公主求情》分別獲安徽省首屆藝術節創作獎、演出獎。朱月梅、張立峰、張玲、孟敏、趙娟、邢亞東、沈艷秋、張莉、李玲、張高彥、王芳、辛文亮、吳亞莉、李淋潔等演員分別在諸次省級以上戲曲演唱評比活動中獲個人表演獎。從50年代起,墜子戲先後有《小菜園》《小包公》《竇娥冤》《潘金蓮》和《公主求情》等戲的唱腔被錄製成唱片或盒帶發行。著名墜子戲演員朱月梅、張立峰的演唱藝術先後由安徽人民廣播電台、安徽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錄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