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毛筆畫
1. 如何畫好國畫(牡丹)
首先,國畫的底子應該是書法,而不是素描,切記切記。
其次,國畫的韻味源自古典書卷之氣。 絕對不要以透視關系、明暗對比來考量國畫。
臨摹畫作一定要持之以恆,不要今天臨習這家明天臨習那家,這樣是沒用的,哪個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處,細細體會,細心摹畫,臨習時對象的選擇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臨摹風格過於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後,根據自身興趣,選擇特定風格臨習。
切忌淺嘗輒止,無論臨習哪家,都要鑽研一番,等到真正懂了以後,或者確確實實不再感興趣以後,再換別家。
執筆法中國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墨線為基礎,用以表現物象的輪廓、明暗、質感,同時通過墨線還可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所以,中國畫中怎樣用筆是畫好中國畫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中國繪畫執筆同於書法,雖然各人喜好不同,執法也無定式,但初學必須要掌握基本要領。拿毛筆時用大指、食指把住筆桿,呈「龍眼」或「鳳眼」狀,中指緊隨食指把住筆桿。執住筆後,一般筆桿不超過食指的第一指節。指實、掌虛、腕平、五指齊力,運轉收放要自然。書法執筆較嚴謹,繪畫執筆較靈活,可直掌可橫卧,執筆可略高一些,筆鋒轉動才能靈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動轉方能得力。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精華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一詞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
1、用筆 《古畫品錄》中六法:骨法用筆。是指用筆要有力度,有骨氣,心隨筆轉,意在筆先。具體說來即提,按,順,逆正,側,藏露,快,慢等。用筆要覺著、痛快,講究提按、順逆、快慢、轉折、正側、藏露等變化。
山水畫運筆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方式。中鋒運筆,垂直,行筆時鋒尖處於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運筆,手掌向左偏倒,鋒尖側向左邊,由於是使用筆毫的側部,故筆線粗壯而毛辣,多用於山石的皴擦。
藏鋒運筆,筆鋒要藏而不露,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古人稱之為「一波三折」,畫出的線條沉著含蓄,力透紙背,常用以畫屋宇、舟、橋的輪廓,也用於山石的勾勒,樹乾的雙勾。露鋒則使點畫的鋒芒外露,顯得挺秀勁健,畫竹葉、柳條便是露鋒運筆。逆鋒運筆,筆管向前右傾倒,行筆時鋒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筆觸中產生飛白,這種點、線具有蒼勁生辣的筆趣,樹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運用。順鋒運筆與逆鋒相反,採用拖筆運行,故畫出拇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勾雲、畫水常用此法。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象「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
枯而能潤 上乘用筆應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所以,必須學會運用枯、潤這一對矛盾,使一對矛盾統一起來。哪么這種筆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呢?李可染先生說得非常清楚:「筆內含水不要太多,這樣運筆則蒼;行筆澀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擠出來,這樣運筆鍘潤。」 剛柔相濟 是指筆線形式要達到既不柔弱又不剛直的完美境界。剛和柔,又是用筆上的一對矛盾。不會運用這對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剛」,就是失之「柔」。著名畫家黃賓虹、李可染、陸儼少先生把剛柔這對矛盾處理得非常的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陸儼少的畫中,山石的勾勒,樹、苔的點擢,蒼勁雄健,勢挾雷霆風雨;而雲、水的筆線則輕盈容與、婀娜多姿。剛柔相濟,產生極強的形式美的世術魅力。 有質有韻 是指肉容與形式的統一。質,是客觀物象的形體實質。在繪畫上,無論畫得多好的線條,如果脫離了制要表現的對象,就成為沒有價值的筆墨游戲了。韻,是線條運動的韻味、韻律、節奏。
「畫是不聲的音樂」就是指好的畫之一筆一劃就象一個個動人的音符,組成了支美妙的動人樂曲。有質是對描繪的客觀對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備;有韻是指通過客觀對象以表達主觀的精神,即能傳神寫意。中國畫要求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畫畢生追求的世術境地。 用筆「三忌」 宋代韓純全《山水純全集》中提出:「用筆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所謂「板」,是指沒有腕力,用筆不靈活,畫出來的筆線平扁,沒有圓渾的立體感;所謂「刻」,是說筆劃過於顯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沒有生氣;所謂「結」,是指落筆僵滯,欲行不行,當散不散,筆線不流暢。用筆犯了這三個毛病,就談不上線條的美感。別外,還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 中畫畫家歷來就有「書畫同源」、「書法通於畫法」的理論。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辦法就是練習書法,真、篆行、草都練一點,才能掌據各種用筆的技巧。要克服筆病,一要增強腕力,做到「筆為我使」。二要順應自然,不矯揉造作。三要在行筆這前做到「胸有成竹」。 2、用墨 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清、潤、沉、和。清,層次分明。潤,墨色滋潤。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潑墨法:用筆毛飽蘸濃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膽落於紙上。 積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後)層層添加。 破墨法:先畫一種墨,未乾時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牡丹畫法參考 http://www.xici.net/#d115501055.htm
2. 畫牡丹用什麼毛筆
如果是寫意牡丹的話..您可以用羊毫筆,羊毫筆吸水量比較大..岀一筆墨的變化是比內較好的容..寫意花牡丹.宣紙很重要...您可以選一些質量比較好的凈皮生宣..;
如果是工筆牡丹的話,您需要的筆就很多了.小葉筋..大白雲.小白雲.等等等....勾線用狼毫筆..蘊染用羊毫筆...
3. 畫牡丹花用什麼毛筆好
專畫工筆抄花鳥畫一襲類的,最好用硬豪的或挑一支勾線筆。這類畫用筆要求均勻,含水量不能過大,要挑一支好點的勾線筆。
國畫離不開題字,書法,如果是新手最好買硬毫或兼毫,功力深的可以買軟豪的,不過這也要看個人喜好和學習的書法路子,不一樣的體也需要不同的毛筆來發揮極致。
國畫毛筆是很講究的,最好買名筆庄做的產品,比如善漣湖筆,毛筆的品質是很重要的。您還要請教您的授課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選合適的毛筆。如果 蘸,掃,擺為主.需要含水量大的
4. 畫國畫牡丹專用毛筆
畫牡丹大致分來為大寫意,小寫意,工筆源。
每個畫家習慣和畫法不同,不能一一說。
大致是:大寫意用羊毫或兼毫。
小寫意用兼毫較多,如大白雲筆等畫花頭,葉等,老本用狼毫,石獾等硬毫。
工筆勾線用小狼毫,衣紋,花枝俏等,上色用羊毫或兼毫。
5. 畫牡丹用好的什麼毛筆
一般的小寫意中,大白雲就可以,試試吧!
6. 牡丹花怎麼畫(簡單畫一下)
方法/步驟復
1 用深藍色的水制彩毛筆來勾勒花瓣的形態。花瓣我通常是從外圍開始勾起,然後逐步向花心部位添加細節。比如增加細碎的小花瓣,慢慢確定花蕊的位置。
2,用墨或色點葉。勾花一般以表現淺色花為主,如白、黃等。因此,可在花頭旁邊點葉襯托,使淺色花朵更醒目。
3,上色。畫白花時,待墨線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暈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盡。然後用灰綠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畫黃花,用赭墨勾花,暈染赭黃後,趁濕略點少量淡胭脂,色彩更顯豐富沉著。
4,勾葉筋、點花蕊。勾葉用花青蘸墨或純墨。花蕊,可以不拘於黃色,而用赭墨、硃砂、胭脂等色點出,使其提神醒目.
這幅畫花製作精美,圖畫搭配漂亮,主題突出,是一幅不錯的牡丹畫!
7. 畫牡丹畫用那種毛筆
參考一下記得採納喲。
8. 國畫寫意牡丹畫花頭用哪種毛筆最好
建議用羊毫的毛筆,筆尖不需要太長。這樣出效果。希望對你有幫助!
9. 羊毫毛筆畫牡丹的好處有哪些
羊毫筆含墨多,下筆後墨色在宣紙上自然滲透力強,過度色彩自然柔和,非常適合寫意畫的創作
10. 怎樣畫牡丹畫
怎麼畫牡丹花
果斷畫出?可將毛筆垂直。用水調淡墨。水份多少如何掌握。(如圖一) (圖一)
半開及全開牡丹畫法:畫紫牡丹先調白粉。待筆上顏色用盡後,用不同大小的筆觸點出花瓣的前部。筆尖蘸紫色在白瓷盤中調和。再加濃色點出花苞頂部、准,筆尖略加胭脂,花淡葉濃。最後用赭石或汁綠。中心部位顏色要重一些,花苞時。筆頭蘸曙紅調勻,以不滴出為宜,用側鋒大膽落墨,筆尖調墨畫出花萼和花托。畫外輪廓時筆觸要大,對比要強,外部花瓣向中心靠攏。先畫出花瓣亮部,花心要略濃一些。注意花頭的透視關系,從左至右落筆,留飛白。看準位置,用筆要有變化、有節奏、狠、要穩,筆肚朝上,先用毛筆調白粉。(如圖二) 圖二
紫牡丹畫法。(如圖三) (圖三)
墨牡丹畫法,表現其立體感。層層疊出,反差要大。由前向後逐步畫,筆略干,留飛白、順勢而發,三兩筆即可畫出,從濃到淡在毛筆上自然過渡,筆尖略濃:在生宣紙上用水要充分掌握其性能的變化,畫上四五筆亮部,調色同花苞一樣。筆尖向下以側鋒。注意外輪廓花瓣要向中心部位緊包。行筆要快,筆肚含水分要飽和。然後筆尖向下,花濃葉淡。調和後,使其能滲化自然,用筆要有微妙變化,形成內緊外松,花頭外形和深淺要用不同的變化來豐富畫面。畫前應成竹在胸,再調色繼續畫,以顯示花苞的體積感。最後要點出花萼和花托。在一幅作品中,增加層次花苞畫法。畫開放式花瓣應有變化,再蘸墨依次畫完花頭即可,水份不宜太多。最後調色畫花托
果斷畫出?可將毛筆垂直。用水調淡墨。水份多少如何掌握。(如圖一) (圖一)
半開及全開牡丹畫法:畫紫牡丹先調白粉。待筆上顏色用盡後,用不同大小的筆觸點出花瓣的前部。筆尖蘸紫色在白瓷盤中調和。再加濃色點出花苞頂部、准,筆尖略加胭脂,花淡葉濃。最後用赭石或汁綠。中心部位顏色要重一些,花苞時。筆頭蘸曙紅調勻,以不滴出為宜,用側鋒大膽落墨,筆尖調墨畫出花萼和花托。畫外輪廓時筆觸要大,對比要強,外部花瓣向中心靠攏。先畫出花瓣亮部,花心要略濃一些。注意花頭的透視關系,從左至右落筆,留飛白。看準位置,用筆要有變化、有節奏、狠、要穩,筆肚朝上,先用毛筆調白粉。(如圖二) 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