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丁香的根
① 公母丁是什麼
丁香 中葯(分公丁、母丁)
丁香原產我國東北北部至西南地區,現在仍有許多野生種,如小葉丁香、毛葉丁香、裂葉丁香、紅丁香、遼東丁香等,均可移植栽培。
丁香是雅俗共賞的觀賞植物,開時芳菲滿目,清香遠溢。用以露植在庭院、園圃,用以盆栽擺設在書室、廳堂,或者作為切花插瓶,都會令人感到風彩秀麗,清艷宜人。
【葯 名】:丁香
【拼 音】:DINGXIANG
【英文名】:Flos Caryophyllata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功 效】:溫中、暖腎、降逆。
【主 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性味歸經】: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入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脾、胃、腎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葯忌宜】: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葯物配伍】:《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別 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處方名:丁香、公丁香
處方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商品名】:丁香、公丁香。以花蕾乾燥、個大、飽滿、色棕紫而新鮮、香氣濃烈、油性足者為佳。
【葯用部位】:本植物的樹根(丁香根)、樹皮(丁香樹皮)、樹枝(丁香枝)、果實(母丁香)、花蕾蒸餾所得的揮發油(丁香油)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② 水草缸水草紅丁香怎麼每個莖節上都長了氣根
你種的太稀了,它在佔地盤,密植就好了
③ 丁香花有什麼功效啊
【簡介】 丁香花Syringa lilac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 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全屬約30種。中國產23種,是丁香屬植物的分布中心,由東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嶺及西南地區所產種類較多。野生種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區則主要在北方各省。以播種、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用嫁接、壓條和分株繁殖。丁香花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於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 。可孤植 、叢植或在路邊 、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個別種類可作花籬。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 丁香花是我國最常見的觀賞花木之一,綻開於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據說在宋代就已廣泛栽培,那時有人在土崗上用丁香點綴假山園景,稱為「丁香嶂」。丁香成嶂,一定是叢植甚密了。 章回小說《鏡花緣》列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也是其中之一。丁香原產我國東北北部至西南地區,現在仍有許多野生種,如小葉丁香、毛葉丁香、裂葉丁香、紅丁香、遼東丁香等,均可移植栽培。丁香是雅俗共賞的觀賞植物,開時芳菲滿目,清香遠溢。用以露植在庭院、園圃,用以盆栽擺設在書室、廳堂,或者作為切花插瓶,都會令人感到風采秀麗,清艷宜人。 【葯用價值】 【葯名】:丁香 【拼音】:DINGXIANG 【英文名】:Flos Caryophyllata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功效】:溫中、暖腎、降逆。 【主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性味歸經】: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入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脾、胃、腎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葯忌宜】: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葯物配伍】:《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別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處方名:丁香、公丁香 【處方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商品名】:丁香、公丁香。以花蕾乾燥、個大、飽滿、色棕紫而新鮮、香氣濃烈、油性足者為佳。 【葯用部位】:本植物的樹根(丁香根)、樹皮(丁香樹皮)、樹枝(丁香枝)、果實(母丁香)、花蕾蒸餾所得的揮發油(丁香油)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葯材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有少數出產。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採收。 【拉丁名】:原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 EtPerry 【炮製方法】:採下後除去花梗,曬干。 【考證】: 出自《開寶本草》,葯性論;①《雷公炮炙論》:「凡使(丁香),有雌雄,雄顆小,雌顆大,似棗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②《開寶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廣州送丁香圖,樹高丈余,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雕。醫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釘子,長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葯爾。」 【中葯化學成分】: 花蕾含揮發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醯丁香油酚、B-石竹烯(B一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楊酸甲酯、葎草烯(Humuleno)、苯甲醛、苄醇、間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Chavicol)、a一衣蘭烯(a一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種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櫻桃素(Eugenin)。花中還含三萜化合物如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黃酮和對氧萘酮類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櫻桃素、番櫻桃素亭(Eugenitin)、異番櫻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異番櫻桃酚(IsoeugenitoI)。
④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內於治療容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4)紅丁香的根擴展閱讀:
丁香有兩種,園林綠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葯的丁香。它們其實毫無關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觀賞植物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
中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及其周圍島嶼,在古代屬於進口葯。中葯丁香分為公母兩種,公丁香是未盛開的花蕾,母丁香則是成熟的種子。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