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漆嵌百合

漆嵌百合

發布時間: 2024-12-16 07:11:51

A. 宮斗小說中的用具物品頭飾服裝

1. 服裝:楊妃色暗花流雲紋綾衫,蜜粉色鑲銀絲萬福蘇緞長裙,暗硃色金羅蹙鸞華服,煙霞紫吳錦長衣,茜草翟衣,一色櫻子紅對襟綃沙新衣,底下月白色水紋凌波裙裾,真紅石青福紋的精緻立領,玉色印暗金竹葉紋的長衣,粉藍團綉煙霞紫芍葯宮裝,真紅金羅大袖宮裝,茜素紅牡丹曉月宮裝,寒煙紫蝴蝶穿花錦綉跡察凳長衣,深青色綴石榴紅芍葯暗紋宮裝,常春藤雪羅長衣,雪狐鑲邊青紅染金舍利皮鶴氅,披織錦鑲毛斗篷,平綉盤花四合如意雲肩,淺粉緞子風毛披肩,淺粉披帛,淺紫色羽紗面薄氅,青蓮絨的灰鼠斗篷,青蓮色灰鼠皮皮襖,絨毛錦色披風,石青刻絲灰鼠披風,素錦織鑲銀絲邊紋月白色披風,桃紅色貂皮皮襖,烏雲豹氅衣。
2. 首飾:赤金松鶴長簪,碩大五鳳金錢玉步搖,吹花紅寶鈿,飛燕重珠耳墜,海水玉綴珠明凰,金絲香木嵌蟬玉珠,一色宮妝千葉攢金牡丹首飾,玲瓏點翠草頭蟲鑲珠銀簪,累絲珠釵,寶藍點翠珠釵,碧玉滕花玉佩,雲腳珍珠卷須簪,燒藍鑲金花細,紅翡翠滴珠耳環,赤金嵌翡翠滴珠護甲,赤金鳳尾瑪瑙流蘇,赤金寶釵花細,景泰藍紅珊瑚耳環,溜銀喜鵲珠花,金累絲托鑲茄形墜角兒,鏤金菱花嵌翡沒棚翠粒護甲,銀鳳鏤花長簪,白銀纏絲雙扣鐲,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金步搖。
3. 用品:紫檀木雕嵌壽字鏡心屏風,青銅九醨百合大鼎,暗紅蘇綉織金錦被,十二把泥金真絲綃麋竹扇,文犀辟毒箸,琺琅彩嬰戲雙連瓶,金線曇花披帛,燒槽琵琶,玉牙梳,象牙鏤花小圓鏡,黃梨木雕花椅,青縷玉枕,赤金雲牙盆,紫檀木折枝梅花貴妃榻,半透明刺木香菊輕羅菱扇,寶藍色插絲琺琅百鳥花卉面盆,黑漆鈿鏍姿旅床,黑漆葵紋槅扇,黑漆鏍鈿牡丹花,黑漆彭牙四方桌,黑漆鋪猩猩紅坐墊玫瑰椅,黑漆嵌玻璃彩繪槅扇,黑漆嵌螺鈿小幾,黑漆萬字不斷頭三圍羅漢床,黑漆象牙雕芍葯插屏,黑漆牙雕走百病屏風,黑漆雲母石事事如意架子床,紅底黑面琺琅葵花盒,紅木雕花食盒,紅木嵌螺繥大理石扶手椅,紅漆描金梅花茶盤,紅漆描金海棠花的托盤,紅漆描金海棠花小托盤,黃底藍邊牧童橫笛青花茶盅,黃花梨透雕鸞紋玫瑰椅,金漆獸面錫環,金嵌藍寶石葫蘆式盒,景泰藍三足象鼻香爐,舊窯十樣錦的茶盅,菊瓣翡翠茶盅,累絲鑲紅石熏爐,梨木鐫花椅,蓮紋青花小碗,鎏銀百花香爐掐絲琺琅手爐,六柱萬字不斷頭鑲楠木床,爐鈞青金藍八楞弦紋瓶。

B. 元代漆器的品種有哪些

經過宋代近300年間漆器生產的興盛時期,元代的漆器生產,繼往開來,可稱之為我國漆工藝史上一個繁華時期。它由宋代漆工之百花齊放而進入錦上添花,日臻完善,以致盛極一時。

在元朝統治時期,江南一帶工、農業發展始終未停頓,是全國最繁榮富庶的地區。嘉興成為生產漆器的重要中心,名匠輩出,藝臻絕詣。

浙江省嘉興的張成、楊茂是元代最著名的雕漆能手,他們的作品已成為稀世之寶。陶宗儀《輟耕錄》述及戧金、戧銀工藝頗詳,其法得自嘉興楊匯的漆工。當時以戧金聞名的彭君寶就是楊匯人。

元代漆器主要有4個品種,即一色漆器、螺鈿漆器、戧金漆器和雕漆。其中的雕漆已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較之宋代有了巨大的變化。螺鈿漆器雖發現不多,但其高超的製作工藝已由鑲嵌厚螺鈿發展到鑲嵌五光十色的薄螺鈿,更富於裝飾意趣。

元代的一色漆器與宋代相比,數量很少。元代一色漆器的顏色有黑色、紅色、珊瑚紅色、褐色等。器形基本上與宋代漆器相同,只是宋代廣為流行的花瓣形盤、碗到元代則基本不見了,代之以圓盤、圓碗。元代的一色漆器漆質光亮,器形端莊,風格質朴。

螺鈿漆器是元代諸多瑰麗漆工藝中充滿生機的作品。鑲嵌在漆器上的螺鈿有厚與薄之分,因而有「厚螺鈿」與「薄螺鈿」之稱,由此形成了螺鈿漆器的兩大系列。「厚螺鈿」又稱「硬螺鈿」,「薄螺鈿」又稱「軟螺鈿」。

元代以前的器物以鑲嵌厚螺鈿為主,從元代開始,厚、薄螺鈿兼而有之。北京市元大都後英房遺址中發現的嵌螺鈿廣寒宮殘片,是國內所知唯一的元代嵌螺鈿漆器。

這件廣寒宮圖嵌螺鈿黑漆盤殘片,徑約37厘米,呈不規則半圓形,木胎,用薄螺鈿嵌出兩層三間重檐歇山頂樓閣。因碎片中有「廣」字痕跡,與景物印證,定名「廣寒宮圖」。

閣後植樹,葉似梧桐、丹桂。雲氣自下騰空而上。不同物象,採用《髹飾錄》所謂「分裁殼色,隨彩而施綴」的做法。

元代製作的螺鈿器一般是採用鮑貝,這種貝的殼色具有青、黃、藍、赤、白等5色。用它裁切成不同大小的貝片,再經研磨成薄片的物像,且在細薄的鈿片上再施以毛雕。

鉤出人物的衣著神態、樹木的枝幹或殿宇建築的細部以及山頭雲氣等,嵌在漆器上的圖案精而薄,層次豐富、色譜齊全、絢麗奪目,恰似耐人尋味的工筆畫一樣。

元黑漆嵌螺鈿群仙宴樂圖八方蓋盒為元漆工藝佳作中之佼佼者,細膩的鑲嵌技術和繁復而生動的紋飾裝飾,使它成為14世紀漆器作品中之傑作。盒上的人物圖包括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和文學作品,大部分來自道教故事。

盒蓋上方有仙人站於殿外;左邊3位女神駕鳳而至祭壇前,每羽鳳凰都刻畫細致,尾部羽毛紋飾各異,其中一個可能就是月神嫦娥;另一位神仙西王母;由右下方出現的海浪紋來看,第三位仙子是東南沿海航海的守護神天後聖母媽祖。

盒蓋上這3位女神均有仙子相伴,另有8位仙子奏樂娛眾。下方有一個祭司手持香爐向祭壇走去。右上方有南極仙翁乘雲而至,下面有八仙紛紛到達。此為眾仙喜慶典禮的場景。

蓋壁上一開光內飾有劉備「三顧茅廬」,蓋壁上另一開光內飾有姜子牙渭水垂釣圖。蓋壁上另一開光內飾有牧牛圖。畫面上許由粗衣麻布,手牽著牛;兩人錦衣華服跟隨在後,一人向牽牛者陳上簡。此盒蓋面的左側刻有「劉紹緒作」名款。從盒上的紋飾特徵來看,應是出產自吉安府廬陵縣。

《格古要論》中稱元代「戧金器皿漆堅戧得好者為上。元朝初嘉興府西塘有彭君寶者,甚得名,戧山水、人物、亭觀、花木、鳥獸種種臻妙」。

陶宗儀著錄的《輟耕錄》中對戧金漆器的製作方法、裝飾圖案、製作地點作了詳細地描述:

嘉興斜塘揚匯髹工戧金戧銀法,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為地,以針刻畫,或山水樹石,或花竹翎毛,或亭台屋宇,或人物故事,一一完整。

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可謂達到歷史頂峰的是雕漆,元代雕漆中只有剔紅、剔黑、剔犀3個品種,其中又以剔紅最多。器形有圓盒、長方盒、八方形盤、葵瓣盤、尊等,以盤、盒為多。其裝飾圖案有花卉、山水、人物、花鳥等。

以花卉為主題的作品,一般不刻錦紋地,而是以黃色素漆為地,在其上直接雕刻紅漆或黑漆花卉。一般是在盤內正中雕刻一朵碩大的花,四周點綴小朵花及含苞待放的花蕾,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寫實花卉與圖案型花卉兼而有之。

元代雕漆中喜用的花卉有牡丹、山茶、芙蓉、秋葵、梅花、桃花、梔子花和菊花。這八種花卉中既有單獨表現的,如剔紅梔子花盤;也有幾種花卉施於一器之上的,如剔紅花卉紋尊。

如元剔黑花卉鳥紋蓮式盤,直徑40.6厘米,剔黑雕刻花卉鳥紋,雕工精湛,線條流暢,圖案精美,想像豐富。盤沿仿蓮花瓣形,設計巧妙,此盤是元代剔黑漆器製品中的代表作。

以山水、人物為主題的作品,一般刻有3種不同形式的錦紋,用以表現自然界中不同的空間。天空以窄而細長的單線刻畫,類似並聯的迴文,猶如遼闊的天空點綴著朵朵白雲;水面以流暢彎曲的線條組成,似流動不息的滾滾波濤;陸地由方格或斜方格作輪廓,格內刻八瓣形小花朵,似繁花遍地。

這3種錦紋簡稱為天錦、水錦、地錦。在不同的空間背景下,刻畫出樹木、殿閣、人物。例如,東籬採菊、曳杖觀瀑、閑情賞花、蓮塘觀景等,用以表現超凡脫俗的文人士大夫形象。

以花鳥題材為主題的作品,用黃色素漆為地,不刻錦紋,在盤內或蓋面雕刻各種花卉。花叢之中雙鳥或振翅欲飛,或對舞嬉戲,用以象徵人間情侶成雙成對。例如綬帶牡丹、綬帶山茶、鷺鷥芙蓉、雙鶴菊花等。

上海市青浦縣元墓中發現的剔紅東籬採菊圖圓盒,堪稱元代雕漆的代表作。盒呈蔗段式,子母口,直壁,平蓋,圈足。通體雕朱漆。盒蓋面錦地上雕遠山近水,蒼松虯曲,一雅士手搖羽扇倚松前望,身前小童引路,身後菊花盛開,蒼松之上祥雲環繞。外壁素地上環雕梔子花、茶花、菊花等花卉。內壁、蓋里及底均髹黑漆。

元代的剔犀作品較少,只有安徽省張成造剔犀雲紋盒及北京的剔犀雲紋圓盤。元代剔犀作品具有粗獷豪放的風格,紋飾簡單質朴而剛勁有力。

元代的漆器製作,官方和民間並存。官辦作坊主要是油漆局,據《元史》載,世祖之初,政府設油漆局,配備提領五員,同提領、副提領各一員,掌管兩都宮殿髹漆之工。至元年間,油漆局屬工部掌管,並配備大使、副使各一員。

江南一帶是元代漆器的製作中心,以剔紅、剔黑、剔犀、戧金、戧銀髹漆製品為特色。在浙江省嘉興、江西省廬陵,涌現出張成、楊茂、張敏德、彭君寶等一批髹漆能手。他們成為元代制漆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另外福州、蘇州、杭州也製作漆器。

張成是浙江省嘉興西塘楊匯人,以擅長剔紅聞名。張成的作品以髹漆肥厚、雕刻精細而著稱,其題材有山水、人物、花鳥等。

張成的漆器作品國內僅存3件:剔犀雲紋盒、剔紅曳杖觀瀑圖盒和剔紅梔子花盤。如剔犀雲紋盒,圓形,直徑4.8厘米,高6.2厘米,平頂,平底。木胎上用朱、黑色漆分層相間髹飾約百道。蓋面及器壁均雕如意形雲紋3組,盒底黑漆,內緣左側針劃「張成造」3字款。

這件剔犀盒器形古樸高雅,髹漆肥厚,漆色黝黑光亮,刀口斷層處露出有規律地朱漆3層,雕刻深峻,器物表面光滑瑩潤,線條委婉流暢,風格渾厚質朴,令人嘆為觀止。

楊茂與張成齊名,又同為鄉里,兩人均為元代雕漆名家。楊茂的傳世作品在國內只有3件,即剔紅花卉紋尊和剔紅觀瀑圖八方盤以及剔紅梅花紋盤。

剔紅花卉紋尊,口徑12.8厘米,高9.5厘米,撇口,短頸,鼓腹、矮圈足,又稱「渣斗」。該尊口內外均髹朱漆,頸部有弦紋一周,將頸與腹分開,通體黃漆素地上雕朱漆花紋,口內雕桃花4朵,頸部雕菊花、梔子花和百合花等,腹部雕茶花、牡丹、百合等。足內髹褐色漆,內緣左側針劃「楊茂造」3字款。

此尊造型敦實,線條柔和,集四季花卉於一器之上,似百花爭艷。全尊漆色似棗紅,髹漆較之張成的作品稍薄,花紋疏密有致,雕刻技藝嫻熟,花葉邊緣之處磨製精美。

剔紅觀瀑圖八方盤,盤徑17.8厘米,高2.7厘米,盤為八方形,隨形置矮圈足。盤內外朱漆。盤內八方形開光,曲欄內設亭閣。亭前樹石相依,古松斜插高過屋脊,枝杈縱橫,蒼勁有力。

圖案下面雕刻天、地、水3種不同的錦紋。盤內外壁為黃漆素地雕刻俯仰花卉,有茶花、梔子花、牡丹、薔薇。盤底髹黑漆,正上方有後世所刻的戧金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左側隱約有「楊茂造」3字針劃款。此盤造型規矩,漆質紅潤鮮亮,雕刻一絲不苟。其中房屋、門窗橫平豎直,井然有序,人物灑脫、飄逸、脫俗,花草的葉脈紋理清晰逼真,宛如一幅立體畫卷。

C. 中國凌源」百合花香雅士抒懷散文

四大名樓中國四大名樓是指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蓬萊閣。另一說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編輯本段]1.中國四大名樓: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樓磯頭,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不絕於世,可考證的就達30餘次之多。黃鶴樓最後的一次被毀是清末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漢陽門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風大火猛,殃及城樓,很快將這千古名樓化為灰燼,僅存數千斤寶蓋銅樓鼎一架。黃鶴樓重建黃鶴樓的問題,早在建國初期決定興建長江大橋時就已提出來了。經過幾十年的反復研究准備,終於1981年7月黃鶴樓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1984年底建成,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恰好是整整100年,重建的黃鶴樓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正對武昌舊城區司門口,處於穿過長江大橋的京廣鐵路和分路引橋之間的三角形地帶內。新樓5層,高51.4米,鋼筋混凝士仿古結構。雖較黃鶴樓故址離江遠了些,但因山高樓聳,氣勢雄偉,視野開闊,黃鶴樓大觀空前,無與倫比。名樓多傳說,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據《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知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曲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以上當然是神話傳說。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宴客、會友、吟詩、賞景的游覽勝地。歷代的名人如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夏竦、陸游等都曾先後到這里游覽,吟詩、作賦。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到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崔顥提詩,李白擱筆,從此名氣大盛。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新樓要雄偉多了,加了層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樓共五層,高50.4米,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現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製品。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了黃鶴樓和武昌城相建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綉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為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辟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築。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修復。黃鶴樓將成為位於我國心臟地帶的中心城市武漢的一個標志。[編輯本段]2.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岳陽樓岳陽樓為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陽,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湖南省北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名冠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岳陽樓就坐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門城頭。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鍾於岳陽一樓。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的岳陽樓,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岳陽市西門城牆上,西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水光樓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岳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岳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文學家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副《岳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復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登岳陽樓》,筆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岳陽樓久經滄桑,屢毀屢修。現在看到的岳陽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個樓的建築,可用八個字來概括:四柱、三層、飛檐、純木。岳陽樓主樓高3層,高達15米,中間以4根大楠木撐起,再以12根柱作內圍,周圍繞以30根木柱,結為整體、整個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沒有用一道巨梁。 12個飛檐,檐牙高啄(似鳥嘴在高空啄食)。屋頂為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名叫盔頂。盔頂下的如意斗拱,狀如蜂窩玲瓏剔透。古籍里載述,岳陽樓「純木結構,盔式樓頂」這種古老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再說民間故事。緣於歷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陽樓修建(而且屢毀屢修)工藝精巧,而且歷代人文薈萃,因此,岳陽和洞庭湖畔流傳著許多關於岳陽樓的傳說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價值。其中關於修建岳陽樓的就分別有魯班,呂洞賓、張果老等名匠、仙人;關於講述岳陽樓淵源的,則有《魯肅閱兵台》、《岳陽樓三個字》等;關於岳陽樓雕屏的,又有《張照題屏》、《真假雕屏》;關於岳陽樓風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此外還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陽樓附近有關風物的傳說故事也算進去的話,那麼,就還有《梅溪橋》、《金鵲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見岳陽樓及有關的傳說故事何其多也、展現的風采又是怎樣的豐美綺麗。[編輯本段]3.中國四大名樓:滕王閣滕王閣滕王閣巍然聳立於贛江之濱,是一座聲貫古今,譽播海內外的千古名閣,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李元纓,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為滕王,後遷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別無建樹。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於城西贛江之濱建起一座樓台為別居,此樓便是「滕王閣」。滕王閣自古它就與黃鶴樓、岳陽樓和蓬萊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命諸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滕王閣建立1300多年來,歷經興廢28次,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巡撫都御使韓雍重修,其規模為: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1926年軍閥混戰時,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毀。建國後,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閣。如今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九層,高57.5 米,佔地達47000平方米,明三層暗七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九層,琉璃綠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古樸高雅,蔚為壯觀。主閣南北兩側配以「壓江」、「挹翠」二亭,與主閣相接。主閣之外,還有庭園、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築,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均遠勝於歷代四閣,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仍然居於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如今,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充分表現「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氣勢;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用作古樂、歌舞、戲曲的表演廳或展覽館等。登樓眺望,南昌景緻盡收眼底。滕王閣之所以享有巨大名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閣序》。傳說當時詩人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趕上閻都督重修滕王閣後,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場一氣寫下這篇令在座賓客贊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滕王閣,高聳於南昌城西,贛江之濱。步入新閣,彷彿置身於一座以滕王閣為主題的藝術殿堂。在第一層正廳有一表現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說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第二層正廳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筆重彩丙衡壁畫《人傑圖》,繪有自秦至明的80位領風騷的江西歷代名人。這與第四層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堪稱雙璧,令人嘆觀止。第五層是憑欄騁最佳處。進入廳堂,迎面是蘇東坡手書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亦都與閣有關。《滕王閣序》中最著名的兩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已作為主閣正門的巨聯。暮秋之後,鄱陽湖區將有成千上萬只候鳥飛臨,那將構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圖,成為滕王閣的一大勝景。[編輯本段]4.中國四大名樓:蓬萊閣蓬萊閣蓬萊閣位於煙台市西(一小時車程),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稱,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全國四大名樓。據文獻記載,唐代這里便建過龍王宮和彌陀寺;宋朝時的1061年,由郡守朱處約建蓬萊閣供人游覽;明萬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巡撫李戴在蓬萊閣附近操辦增建了一批建築物;1819年,情知府志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又主持擴建,才使蓬萊閣具有了現在的規模。傳說漢武帝多次駕臨山東半島,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尋求「蓬萊仙境」,後人就把這座丹崖山喚作蓬萊。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邊,臨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絕壁,山岩紋理是暗紅色,故有此名。蓬萊閣建於山頂。遠遠望去,樓亭殿閣掩映在綠樹叢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話中的仙宮。蓬萊閣下方有結構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橋,那是神話中八仙過海的地方;東側有上清宮、呂祖殿、普照樓和觀瀾亭等;西廂為避風亭、天後宮(俗稱娘娘殿)、戲樓和龍王宮。這些樓閣高低錯落有致,與蓬萊閣渾然一體,統稱「蓬萊閣」。「蓬萊閣」是佔地3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8960平方米的龐大古建築群(共有100多間),樓亭殿閣分布得宜,建築園林交相輝映,各因地勢,協調壯觀,山丹海碧,清風宜人,遂成為名揚四海的游覽名區。1982年國務院公布水城及蓬萊閣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每個建築單體由多種風格的樓亭殿閣所簇擁,猶如眾星拱月。閣內布局奇巧,渾然成體;層層迭迭,錯落有致。各亭殿內楹聯碑文琳琅滿目。蓬萊閣主閣是一座雙層木結構建築,丹窗朱戶,飛檐列瓦,雕梁畫棟,古樸壯觀。登上主閣,憑欄四顧,輕紗般的雲霧纏繞閣下,亭樓殿閣在掩映中時映時現,使人超凡出世之感油然而生。建於明代的水城 蓬萊閣游覽區還包括「水城」在內。蓬萊水城又名備倭城,在丹崖山下,沿著丹崖絕壁向南築起,周圍約3華里,中間是一個人工湖。水城的南門與陸路相通,北門叫水門,是出海口。水門設有巨大的閘門,平時閘門高懸,大小航船進出無阻;有事則放下閘門,切斷海上通道。水門外東西兩側,各有炮台一座,互為犄角,控制著附近海面。水城初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後經多次整修擴建,形成了一個完整嚴密的海上防禦體系。明代明將戚繼光曾在這里訓練水軍,指揮沿海的抗倭斗爭,肅清了倭患。兩艘古代戰船停於城內,接待遊人在水城中航行,飽覽水城雄姿。[編輯本段]5.中國四大名樓:鸛雀樓鸛雀樓建於北周,廢毀於元初。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於1997年12月0日,鸛雀樓復建工程破土動工。鸛雀樓景區佔地總面積1470畝,樓院佔地108畝,主樓建築面積為8362平方米,樓體為仿唐形制,總高73.9米,共七層。鸛雀樓景區位於秦、晉、豫三省交匯的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域的中心,是一個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餐飲服務一體化的景區。整個景區分為三大區 。北區以鸛雀樓為中心,形成黃河文化游覽區。遊客自北進入景區,功能以參觀、購物為主。分為鸛雀樓區、仿古商業步行街。中區以水上公園為中心,形成娛樂、游覽區。功能以垂釣、劃船、康樂為主。分為水上游覽區、垂釣區。南區以北方風俗民居為中心,形成休閑、度假區。功能以住宿、餐飲、休閑度假為主。分為度假村區和植物園區。鸛雀樓,位於秦、晉、豫三省交匯的「黃河金三角」區域——山西省永濟市。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樓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將軍宇文護(鮮卑族)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加之區位優越,風景秀麗,歷代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多來登樓觀瞻、放歌抒懷,並留下許多居高臨下,雄觀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詩人王之渙登樓時有感而發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催人奮發向上,激勵民族振興的千古絕唱,早已膾炙人口。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道:「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首能壯其觀」。如李益的《登鸛雀樓》:「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並起思鄉望,遠目非眷亦自傷。」詩人由山河壯麗的景觀聯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悵。又如暢當的《題鸛雀樓》:「迥臨飛鳥上,河流入斷山。天勢圍平野,高出塵世間」。此詩可以說是描寫鸛雀樓風光的上乘之作。馬戴、司馬札、吳融等鋒頭極盛的詩人都留下了不少的佳句。但留傳至今,婦孺皆知的詩冠,當屬太原才子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令人襟懷豪放。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平易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一開口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因此,千百年來這首詩不僅激勵著中華民族奮發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學真理。清代詩評家認為:「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鸛雀樓高台重檐,黑瓦朱楹,不僅占河山之勝,而且據柳林之秀,早在唐宋時期就被譽為中州大地的登高勝地,名播遐邇。鸛雀樓立晉望秦,它獨立於中州,前瞻中條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氣度關而西入,黃河觸華而東匯,龍踞虎視,下臨八州,宏偉壯闊的山川景象,吸引了無數歷代名流,登臨作賦。擁山河之勝的蒲州名樓,幾乎成了當時大詩人們賽詩的舞台。鸛雀樓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黃河在此折返大海。永濟古稱蒲坂,夏、商、周以前,堯和舜帝都在這里建都。這里的文明史源遠流長,距鸛雀樓20公里的西侯度古人類文化遺址,展示了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開始用火,並且使用打制石器。傳說華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黃帝,都在這一帶留下了斧辟刀鑿的歷史痕跡。「華夏」一詞的「夏」指的是歷史大夏民族,它的繁榮正是以堯舜禹為象徵的,活動的核心就在河東一帶。而據《太炎文錄》說,「華」指的是華山一帶,就是黃河西岸這塊地方。西為華,東為夏,鸛雀樓正好坐落在華夏歷史坐標的中點上。這一巧合使鸛雀樓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想一想,鸛雀樓所演繹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不能不為之贊嘆。詩因樓作,樓因詩名。滕王閣因王勃而出名,岳陽樓因范仲淹而不朽,黃鶴樓因崔顥、李白而名揚天下,鸛雀樓也因王之渙而名留千古。[編輯本段]6.關於四大名樓的名詩-----------岳陽樓-----------1.南登岳陽樓,北眺長安道。--《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唐. 曹鄴2.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登岳陽樓》唐. 杜甫3.拂拭倚天劍,西登岳陽樓。--《留別賈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滕王閣-----------1.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滕王閣詩》唐. 王勃2.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重登滕王閣》唐. 李涉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閣依然枕碧流。--《滕王閣感懷》宋. 王安國-----------黃鶴樓-----------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2.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樓》唐. 崔顥3.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送康太守》唐. 王維-----------蓬萊閣-----------問蓬萊何處,風月依然,萬里江清。休說神仙事,便神仙縱有,即是閑人。笑我幾番醒醉,石磴掃松陰。任狂客難招,采芳難贈,且自微吟。俯仰成陳跡,嘆百年誰在,闌檻孤憑。海日生殘夜,看卧龍和夢,飛入秋冥。還聽水聲東去,山冷不生雲。正目極空寒,蕭蕭漢柏愁茂陵。--《憶舊游.登蓬萊閣》宋. 張炎-----------鸛雀樓-----------1.鸛鵲樓頭日暖,蓬萊殿里花香。--《開元樂/三台》宋. 沈括2.鸛鵲樓邊初到,未花殘鶯老。--《一落索》宋. 晁端禮3.一尊易致蒲萄酒,萬里難逢鸛鵲樓。--《雜感》宋. 陸游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熱點內容
盆景結紅果 發布:2024-12-16 09:19:45 瀏覽:114
愛尚花卉公司 發布:2024-12-16 09:09:48 瀏覽:848
高清花卉圖 發布:2024-12-16 08:56:56 瀏覽:594
一朵花愛你 發布:2024-12-16 08:53:12 瀏覽:239
玫瑰花賀卡內容 發布:2024-12-16 08:51:00 瀏覽:717
馬蘭花咒語 發布:2024-12-16 08:50:55 瀏覽:657
盆景修剪有對照的圖片 發布:2024-12-16 08:43:40 瀏覽:967
白果鎮荷花節 發布:2024-12-16 08:37:35 瀏覽:975
米冬盆景怎麼養 發布:2024-12-16 08:34:18 瀏覽:767
玫瑰茄泡水的功效 發布:2024-12-16 08:33:04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