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天仙宮地址

牡丹江天仙宮地址

發布時間: 2025-01-06 08:14:23

Ⅰ 碧霞元君的行宮分布

(一)主要碧霞祠
1、碧霞元君祠祖庭(山東省泰安市)
上廟---碧霞元君祠。興於康熙、盛於嘉慶,前後歷經300餘年,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位於泰山極頂之南,天街東首,北依大觀峰(即唐摩崖),東靠駐蹕亭,西連振衣崗,南臨寶藏凱凳嶺。系元君上廟,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築群,宋大中祥符年間創建,金碧輝煌,儼然天上宮闕。祠為二進院落,以照壁、金藏庫、南神門、大山門、香亭、大殿為中軸線,兩側為東西神門、鍾鼓樓、東西御碑亭、東西配殿。結構嚴謹,布局緊湊,南北長76.4米,東西寬39米,總面積2979.6平方米。碧霞祠現存建築保留了明代的規模及明代的銅鑄構件,建築風格多為清代中晚期的風格。
泰山護魯山口碧霞元君祠,位於泰山極頂南側,初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稱昭真觀,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改名碧霞靈應宮,又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後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祠大殿為五楹,九脊歇山式頂,瓦壟三百六十條,以象周天之數。蓋瓦、鴟吻、戧獸、大脊等均為銅鑄。檐下高懸雍正帝「贊化東皇」、乾隆帝「福綏海宇」巨匾。整個大殿雕梁畫棟,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為壯觀。殿內正中神龕內的碧霞元君貼金銅坐像,鳳冠霞帔,慈顏安詳端莊。大殿左右為東、西配殿。東配殿祀眼光娘娘。傳說眼光娘娘能治療各種疾病,保佑人們眼明心亮、身體健康。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類生兒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紅布包一個石膏娃娃帶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賜子,稱為「拴娃娃」。東、西殿之間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時代,大殿輕易不開,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資格進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禱泰山娘娘。

1983年,泰山碧霞祠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二十一處重點道教宮觀之一。1985年,這座千年古觀重新交由道教組織管理,作為宗教活動場所開放。
中廟---紅門宮。此處位於天門,天街坊之北,正殿斗拱彩繪、供元君神像。為碧霞元君的中廟,紅門宮創建年代無考。但是根據民國十八年《重修泰安縣志》所記載:「紅門宮,在一天門北,元君中廟也。明天啟六年重修, 登岱總會之區…………右合雲亭,」
下廟---碧霞靈應宮。元君下廟,此處位於蒿里山下。根據《岱覽》記載,此廟建築頗宏偉:「舊有天仙祠元君下廟也。明萬曆三十九年奉敕拓建,賜額`靈應宮',前後殿廡崇麗,迴廊周密,中為崇台,下門四達。
上設銅樓亦萬曆時造,號金閱,杯宇欄棚,象設皆范銅鍍金為之。自頂移遙參亭。」
2、台灣省草衙龍鳳宮
在台灣,碧霞元君的神廟被稱為「泰山行宮」即高雄市前鎮區的「草衙龍鳳宮」,廟中所供奉的碧霞元君金身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3、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帝母宮

相傳道教創始人老子及道教南華真人莊子都曾在這一帶活動過。「帝母宮」則興盛於漢唐,
現存遺址建於明嘉靖十九年,明清以來,在皖西北兩淮一帶一直是道教活動中心。三月十五,鄰近縣市的善男信女都會雲集於此,帝母宮內更是人流滾滾,香霧騰騰。虔誠的香客來此敬香、祈禱,使這一古老的宮觀更加煥發了昔日的靈光。元君前身為玉女,是東岳大帝的女兒,雕像出現於漢宮,為金童玉女雕像純皮之一。到五代時,大殿傾塌,金童化為清風而去,玉女則隱入池中。宋真宗到泰山封禪時至池邊洗手,池中突然冒出一尊石人,真宗叫人撈起,在泰山建寺供奉,冊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專管人間生男育女之事,並能保護孩童健康成長。八公山自有帝母宮後,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來廟里求子求嗣者特別多。但凡想生男育女的少男少女和盼人丁興旺的婦嫗耆老,紛紛前來燒香求福,且時常應驗。一傳十、十傳百,帝母宮香火日漸興旺。這座帝母宮被譽為「淮上第一廟觀」

4、山東省慶雲泰山碧霞元君行宮
慶雲泰山行宮,佔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築有行宮門樓,底層為大拱孔門,頂層為殿宇式建築,四角飛檐,柱廊環繞。佛殿為倒座式,內有13根明柱。
泰山行宮位於今慶雲縣治北10公里。現鹽山慶雲鎮西關西頭,原鬲津河北岸。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佔地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相傳姜太公保大周統一天下,各大小官員及眷屬均封神位,泰山頂封讓於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隆旨,為西地長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宮,為其歇間,故名曰泰山行宮。為舊志慶雲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群眾有「慶雲閣、海豐塔、東光縣的鐵菩薩」之說,
泰山行宮主體——正殿,進深五間,面闊三間,單檐四柱。建築在1.2米高的做孫差台基之上,四周沿築矮花牆。青磚筒瓦,花卉滴水,龍紋瓦當。大脊兩側各有一隻吞脊大獸,蟠屈上彎,北負寶劍。殿內6根朱柱布局合理。東西山牆的南北兩側各有一組鏤空磚雕,均為神話人物,一組是「王母東巡」,一組是「天女散花」,造型玲瓏獨特。山牆屬硬山小式造風格。殿內正位供奉泰山奶奶、東側眼光奶奶、西側送子奶奶,殿後面觀世音菩薩。
5、北京市豐台區草橋北部碧霞元君廟
在豐台區草橋北部有一個小村莊,名叫中頂村。村中有一座中頂碧霞元君廟。據史料記載,該廟建於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碧霞元君在漢族民間赫赫有名,傳說她是東岳泰山大帝的女兒,又稱天仙玉女,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 」。她與從古天竺國遠道而來的觀世音菩薩,都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
明代北京建了5座碧霞元君廟,分別是東頂、 西頂 、南頂、北頂和中頂。東頂碧霞元君廟在東直門外東頂村,毀於「文化大革命」。西頂碧霞元君廟在海淀區的麥庄橋北,緊挨著世紀金源時代購物中心,是五頂廟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個,有四層大殿。南頂碧霞元君廟位於豐台區大紅門外的南頂村,原有殿宇3座。廟已無存,其舊址為今北京橡膠五廠廠址。北頂碧霞元君廟位於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北端的奧運主場館區內,與鳥巢、水立方毗鄰。2003年,修繕好的廟宇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是北京民俗博物館分館。
中頂碧霞元君廟的前身是唐朝時修建的萬福寺。這一點在以往北京歷史資料書籍中極少談到。只有《順天府志》記載道:「碧霞元君廟,唐剎舊址,在右安門外草橋北。草橋,唐時有萬福寺,寺廢而橋存,明天啟年間即建中頂碧霞元君廟,士人稱為中頂。」中頂碧霞元君廟在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建成後香客如雲,香火旺盛,曾經輝煌多年。後年久失修,又經戰亂,搖搖欲墜。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皇帝下旨撥款重修,贈送了一對石獅子,並為廟名及兩殿門額題字。至清末又頹廢不堪,無人繼修而成一瓦礫場。民國時也曾重修,但規模有限。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小學校教室。「文革」中遭受厄運,神像、石碑、石獅均被拉倒、打砸,損毀嚴重。改革開放以後,有關部門撥款修葺了中頂碧霞元君廟。1984年5月被公布為豐台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投資20萬元對正殿、山門進行了修繕。
2011年初,豐台區政府又對中頂碧霞元君廟進行了修葺,修繕後的中頂廟保存有正殿、東西配殿、山門、院牆,其建築格局完整、恢復了歷史原貌,充分展示了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
(二)中國大陸碧霞祠分布情況(添加中……) 山東 碧霞元君祠,興於康熙、盛於嘉慶,前後歷經300餘年,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是碧霞元君的上廟,位於泰山極頂之南。中廟---紅門宮。下廟---碧霞靈應宮。
(1)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呂仙村的小泰山頂。舊縣志稱石廟。始建於明萬曆十八年。碧霞宮供奉碧霞元君,每逢農歷正月初六和六月六日,舉辦廟會。1992年12月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山東棗庄市薛城區鄒塢鎮的泰山奶奶廟,在大清光緒「流芳不朽」碑中寫道:「歷覽陳郝之神廟,自唐、宋、元、明、清及今屢經重修……惟泰山一廟,廟殿雖呈剝落而族祭宛如歸市」,可見建廟之早,聞名久遠也。
(3)山東省淄博市碧霞元君行宮,位於淄博市博山城區西南的鳳凰山巔,佔地1560平方米。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山東省德州市碧霞元君故居,德州市樂陵市花園鎮的王母殿村,初建於宋真宗時期,現在重新修復。有一種說法是碧霞元君,真名畢霞,是戰國時期魏國公主。
(5)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碧霞元君祠,千佛山是泰山余脈,祠中對碧霞元君尊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濟南市長清區馬山碧霞元君殿,五峰山,碧霞宮。
(6)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山頭村黌山碧霞祠,玉皇閣,碧霞祠據說是泰山奶奶的行宮。
(7)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古城泰山行宮。始建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後毀於1928年台兒庄大戰戰火。2011年台兒庄古城重建時對其進行考古發掘,並按清代建築風格原址復建,佔地約2000平方米。 北京 明代北京建了5座碧霞元君廟,分別是東頂、 西頂 、南頂、北頂和中頂 。五頂廟中目前保存較完整的一個是西頂的碧霞元君廟。
(1)北京平谷區丫髻山西頂的碧霞元君祠,唐貞觀六年(632)建。元代改為碧霞元君祠。明嘉靖年間在此建鐵瓦殿。清康熙年間重修,建成丫髻山行宮。1947年毀於戰火,1986年重修。
(2)豐台區大灰廠娘娘廟,全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行宮,俗稱娘娘廟,2003年被確定為第七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3)北京市區海淀區四季青鄉藍靛廠的西頂碧霞元君廟。西頂廟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是由明神宗的生母孝定皇後和明神宗捐錢修建的,明神宗賜名為「護國洪慈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稱西頂碧霞元君廟,俗稱西頂。為環列於京城四周的五頂之一,是京西著名古剎。「西頂」主要供奉道教的女神——碧霞元君。目前該廟正在修繕中將於2014年5月份開放
(4)門頭溝區的金頂妙高峰(妙峰山)碧霞元君廟。「妙峰山廟會」,已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 (1)河北邢台市的沙河市綦村鎮孔庄聖母宮:又叫碧霞元君聖母寺始建於隋開皇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由於抗戰時期的焚燒,解放後破壞,聖母宮基本上被徹底毀沒。現已經重修。
(2)景忠山碧霞元君廟,位於中國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景忠山頂,始建於明嘉靖二年(1523),歷經多次修葺。現屬清代宮殿建築,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吳橋碧霞祠,位於河北省吳橋縣王台碧霞祠始建於明代,具體年月已不可考。至民國末年,殿宇荒蕪,神像湮滅。文革中廟宇被毀,唯基址尚存。2005年重建。
(4)廊坊碧霞宮,位於河北省大城縣西留各庄村,約明朝永樂年間建,2009年重建。
(5)濡陽南關碧霞宮,位於河北省保定市的安新縣(古安州和新安兩縣合並而來)。 河南 (1)永城市的芒山寺又叫泰山奶奶廟,原名碧霞元君祠,始建於唐朝,位於永城芒碭山保安山南峰山頂。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中為碧霞元君,左為佩霞元君,右為紫霞元君,俗稱「三仙奶奶」。自從唐代開始每年農歷三月二十至三十逢泰山奶奶香火廟會(芒碭山古廟會)。
(2)河南鶴壁市浚縣的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又名聖母廟,俗稱奶奶廟。位於河南浮丘山南端。宮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歷時21年落成。經明、清年間多次重修擴建,是河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 山西長治市城區東南兩公里的南石槽村東側奶奶廟,供奉的碧霞元君,碧霞宮建在山腰,座東向西,二進院落,佔地1300平方米。碧霞宮始建年代不詳,依現存碑刻記載,唐貞觀十三年(639)曾重修並擴建,宋、明、清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繕。目前,聖母殿已修復。 安徽 (1)安徽六安市壽縣帝母宮 相傳道教創始人老子及莊子都曾在這一帶活動過。「帝母宮」則興盛於漢唐,現存遺址建於明嘉靖十九年,明清以後,帝母宮在皖西北兩淮一帶一直是道教活動中心,帝母宮主殿是「碧霞祠」。
(2)安徽滁州琅琊山碧霞宮 每年正月初九廟會非常熱鬧。 黑龍江 (1)黑龍江省牡丹江天仙宮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北部邊陲著名的道教宮觀。牡丹江天仙宮的原址位於牡丹江市興隆鎮下乜河地區,「文革」中被毀,2009年重建於牡丹江南岸大灣近郊旅遊度假區。天仙宮坐北面南,由碧霞元君殿、三官殿、玉皇殿、慈航殿、聚仙殿、花園等組成,佔地3萬多平方米。整個道觀的主殿堂碧霞元君殿。殿內供奉著9位娘娘,中央主祀的是碧霞元君,民間俗稱「泰山奶奶」。

Ⅱ 黑龍江的道觀

哈爾濱市阿城區海雲觀
海雲觀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境內的松峰山上,是東北地區較早的道教聖地,建於中國金代(1115-1234年)時期,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據說,道教派別太一道的始祖蕭抱珍在金代時應皇帝的邀請來到東北傳教,並纖昌譽居住在松峰山,受到很高的禮遇,皇帝還下令為他建立道觀,同時御賜「太一萬壽觀」匾額。海雲觀廟宇古色古香,殿堂莊重而肅穆,前來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每年的一些重大節日,道士們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綏化市慈雲觀
慈雲觀位於黑龍江綏化綏北路7公里處,始建於1862年(清同治元年),初稱祖師廟,又稱慈雲宮和聖宗廟。現今的慈雲觀由史明潔監院於1998年開始負責復建,歷經10餘年艱辛,終於達成其復建並弘揚「慈雲文化」的誓願。昔日的慈雲觀,是白山黑水間道教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今天的慈雲觀秉承了全真道教「儒、釋、道」三教容融的義理,倡導「回歸自然,和諧社會,從我做起」的宗教發展理念,是具有鮮明中華傳統文化特徵並的道教宮觀,更是當代道德養生文化的建設基地。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齊齊哈爾市萬善宮
齊齊哈爾萬善寺原名患靈古院,在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西北毀段7公里明月島上,1926年始建,有玉皇閣、白陽閣、三星閣和三清閣,是呈菱形布局的仿古建築群,所有建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十幾個尊雕像,形象生動,妙趣橫生。寺院坐落在草木叢中,景色宜人。
齊齊哈爾市關帝廟
齊齊哈爾市關帝廟坐落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公園內,建於清乾隆四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有正殿,前後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牆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店內關羽塑像居中高2米,左有周倉,右有關平,牆上右有描繪關公故事的重彩壁畫。1984年修整時,增建兩座樣式相同,高8.5米的鍾樓,長280米的青磚牆鑲嵌30多個各式漏窗,使整個建築迅鎮渾然一體,其為市級保護單位。
雞東縣延慧宮
延慧宮位於平陽鎮東南500米處,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坐落在平陽鎮東側的田地之中,整個建築為南北走向,宮門朝南,呈半弧形,共有三扇,中間一扇稍闊一些,平常此門開放供人進出。門上懸著一匾,上書「延慧宮」三個大字,蒼勁有力、古樸典雅。門兩邊掛著一幅木質對聯,將「延慧宮」三個字嵌於對聯之中。上聯是:延宇誦經求風調雨順,下聯是:慧宮香拜祝國泰民安。
依蘭財神廟
財神廟是依蘭縣八大古廟之一。1796年由山陝會館和直東會館集資而建,建廟初期曾請著名風水先生選址確定。財神廟居三江匯聚之要沖,龍龜玉背之上,納三江之財源,采天地之靈氣,是一座雄偉軒昂古樸俊逸的百年古剎,是中國北方最大,最古老,最具建築風格的古廟,是東北地區朝拜和祭祀,祈求財神護佑的活動場所。
綏棱縣玉清宮
閣山玉清宮道觀位於閣山正南面山坡,地勢開闊,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自然形成四級緩台,是建設宗教廟宇的最佳位置。目前已建成慈雲殿一座,面積88平方米;護法殿一座,面積44平方米,這兩座殿位於一級緩台。另有一座三清殿面積20平方米,作為玉清宮道觀主建築,規模較小,不能滿足信徒、遊客參拜、游覽得需要。整座道觀內共有道士2名,固定信徒上百人,年接待遊客上千人。
海林市老道廟
河神廟廟位於今海林市二道河與牡丹江交匯處,也稱神河廟。當地百姓俗稱「老道廟」。相傳,清道光年間,一位欽差由寧安乘船去依蘭,順牡丹江而下,行到二道河口處,江面寬闊,水深流急。突然狂風大作,惡浪拍船,風中挾著雷電,船不能行。欽差驚恐萬壯,忙下令拋錨,並許願說:如果讓我安全通過,順利往返,我願為神河修廟宇,月月燒紙,日日敬香。果然話音剛落,霎時風平浪靜,雨霽天晴。欽差由依蘭返回後不負諾言,出資修了這座神河廟。欽差為敬仰此河之神力,故題曰神河廟。神河廟原為寺廟,住有一位和尚。後來來了一位叫宋羽春的道士,神河廟從此才為名副其實的老道廟。
海倫市三聖宮
海倫市三聖宮,位於綏化海倫市共和鎮境內,共有十樓、一亭、八十一座殿。1924年,趙園波與當地善主富安保、尤成德、王鳳元等人共同發起,開始籌建集儒釋道為一體的「三聖宮」,用了長達20年的時間,才完成了「三聖宮」的全部建築。1995年,共合鎮黨委、鎮政府著眼於發展經濟,真誠引來外地信士,開始復建三聖宮。三聖宮一層大殿三清宮於1997年竣工,並舉行了開光大典,在此後幾年間,三聖宮原有的一些古建築不斷復建成功,三聖宮走過了歷史塵埃,重現了昔日亮麗風采。以三聖宮廟宇為核心的三聖宮旅遊公園吸引各方遊客駐足關瞻,流連忘返。
牡丹江天仙宮
牡丹江道教天仙宮(俗稱娘娘廟),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原址江南下乜河村,「文革」時期被毀。1993年經省、市宗教局批准重建。天仙宮現址位於興隆鎮東山。現在的天仙宮為黑龍江省和牡丹江市道教協會所在地。由道教弟子親自籌資組建,得到各界大德善士的支持,在1993年5月13日奠基,歷經六個月完善正殿、山門等,並於同年11月12日神像落位開光,開始接待國內外遊客。

Ⅲ 泰山奶奶的廟宇分布

由於碧霞元君影響巨大,其行宮遍布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江蘇等地,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福建、四川、雲南、陝西、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也有分布。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地區
共有一千餘處碧霞元君廟,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山東、河北兩省,均在300處以上。在這兩省內的分布也不平衡,有些縣有一、二處、有的縣有十幾甚至幾十處。南方的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湖南、雲南等地數量
較少,每省僅有幾處。因所閱資料有限以及很多碧霞元君廟未收入地方誌等資料中,故數量還遠不止這些。各地行宮的建立,滿足了當地民眾的歲時致祭。另外,有行宮的地方一般會有廟會,廟會加強了碧霞元君信仰在當地的影響,強化了當地民眾對碧霞元君的崇信程度。
碧霞元君廟在各地的名稱不盡相同,有碧霞宮、碧霞庵、碧霞閣、碧霞觀、碧霞元君行宮、碧霞元君行祠、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宮、碧霞元君觀、碧霞元君殿、碧霞元君聖母廟、元君聖母廟、聖母廟、子孫聖母廟、元君行宮、元君廟、娘娘廟、子孫娘娘廟、娘娘行宮、奶奶廟、天仙宮、天仙行宮、天仙聖母行宮、天仙聖母祠、行宮廟、天仙廟、東岳天仙廟、東岱聖母行宮、泰山廟、泰山宮、泰山閣、泰山庵、泰山殿、泰山行宮、泰山
元君行宮、泰山行祠、泰山碧霞宮、泰山神母宮、泰山聖母廟、泰山聖母宮、泰山聖母祠、泰山聖母行宮、泰山聖母行祠、九天聖母廟、元聖廟、元女廟、護國天仙廟、聖姑寺、神州廟、泰安宮等50種別稱。
中國大陸 山東 碧霞元君祠,興於康熙、盛於嘉慶,前後歷經300餘年,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是碧霞元君的上廟,位於泰山極頂之南。中廟---紅門宮。下廟---碧霞靈應宮。
(1)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呂仙村的小泰山頂。舊縣志稱石廟。始建於明萬曆十八年。碧霞宮供奉碧霞元君,每逢農歷正月初六和六月六日,舉辦廟會。1992年12月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山東棗庄市薛城區鄒塢鎮的泰山奶奶廟,在大清光緒「流芳不朽」碑中寫道:「歷覽陳郝之神廟,自唐、宋、元、明、清及今屢經重修……惟泰山一廟,廟殿雖呈剝落而族祭宛如歸市」,可見建廟之早,聞名久遠也。
(3)山東省淄博市碧霞元君行宮,位於淄博市博山城區西南的鳳凰山巔,佔地1560平方米。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山東省德州市碧霞元君故居,德州市樂陵市花園鎮的王母殿村,初建於宋真宗時期,現重新修復。有一種說法是碧霞元君,真名畢霞,是戰國時期魏國公主。
(5)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碧霞元君祠,千佛山是泰山余脈,祠中對碧霞元君尊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6)濟南市長清區馬山碧霞元君殿,五峰山碧霞宮。 北京 明代北京建了5座碧霞元君廟,分別是東頂、 西頂 、南頂、北頂和中頂 。五頂廟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個是西頂的碧霞元君廟。
(1)北京平谷區丫髻山西頂的碧霞元君祠,唐貞觀六年(632)建。元代改為碧霞元君祠。明嘉靖年間在此建鐵瓦殿。清康熙年間重修,建成丫髻山行宮。1947年毀於戰火,1986年重修。
(2)豐台區大灰廠娘娘廟,全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行宮,俗稱娘娘廟,2003年被確定為第七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3)北京市區海淀區四季青鄉藍靛廠的西頂碧霞元君廟。西頂廟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是由明神宗的生母孝定皇後和明神宗捐錢修建的,明神宗賜名為「護國洪慈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稱西頂碧霞元君廟,俗稱西頂。為環列於京城四周的五頂之一,是京西著名古剎。「西頂」主要供奉道教的女神——碧霞元君。該廟正在修繕中將於2014年5月份開放
(4)門頭溝區的金頂妙高峰(妙峰山)碧霞元君廟。「妙峰山廟會」,已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津 河北 (1)河北邢台市的沙河市綦村鎮孔庄聖母宮:又叫碧霞元君聖母寺始建於隋開皇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由於抗戰時期的焚燒,解放後破壞,聖母宮基本上被徹底毀沒。現已經重修。
(2)景忠山碧霞元君廟,位於中國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景忠山頂,始建於明嘉靖二年(1523),歷經多次修葺。現屬清代宮殿建築,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吳橋碧霞祠,位於河北省吳橋縣王台碧霞祠始建於明代,具體年月已不可考。至民國末年,殿宇荒蕪,神像湮滅。文革中廟宇被毀,唯基址尚存。2005年重建。
(4)廊坊碧霞宮,位於河北省大城縣西留各庄村,約明朝永樂年間建,2009年重建。 河南 (1)永城市的芒山寺又叫泰山奶奶廟,原名碧霞元君祠,始建於唐朝,位於永城芒碭山保安山南峰山頂。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中為碧霞元君,左為佩霞元君,右為紫霞元君,俗稱「三仙奶奶」。自從唐代開始每年農歷三月二十至三十逢泰山奶奶香火廟會(芒碭山古廟會)。
(2)河南鶴壁市浚縣的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又名聖母廟,俗稱奶奶廟。位於河南浮丘山南端。宮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歷時21年落成。經明、清年間多次重修擴建,是河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 山西 山西長治市城區東南兩公里的南石槽村東側奶奶廟,供奉的碧霞元君,碧霞宮建在山腰,座東向西,二進院落,佔地1300平方米。碧霞宮始建年代不詳,依現存碑刻記載,唐貞觀十三年(639)曾重修並擴建, 宋、明、清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繕。聖母殿已修復。 安徽 (1)安徽六安市壽縣帝母宮 相傳道教創始人老子及莊子都曾在這一帶活動過。「帝母宮」則興盛於漢唐,現存遺址建於明嘉靖十九年,明清以後,帝母宮在皖西北兩淮一帶一直是道教活動中心,帝母宮主
殿是「碧霞祠」。
(2)安徽滁州琅琊山碧霞宮 每年正月初九廟會非常熱鬧。 黑龍江 (1)黑龍江省牡丹江天仙宮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北部邊陲著名的道教宮觀。牡丹江天仙宮的原址位於牡丹江市興隆鎮下乜河地區,「文革」中被毀,2009年重建於牡丹江
南岸大灣近郊旅遊度假區。天仙宮坐北面南,由碧霞元君殿、三官殿、玉皇殿、慈航殿、聚仙殿、花園等組成,佔地3萬多平方米。整個道觀的主殿堂碧霞元君殿。殿內供奉著9位娘娘,中央主祀的是碧霞元君,漢族民間俗稱「泰山奶奶」。

濱州關於泰山奶奶介紹
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全稱「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漢族民間俗稱為「泰山奶奶」,是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
據《玉女卷》稱: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七月十八日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生性聰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泰山)黃花洞修焉。山頂故有池,名玉女池;旁為玉女石像。可見,漢晉時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漢代還在泰山頂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極頂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時殿堂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渙剝蝕,玉女也淪落於泰山嶽頂玉女池內。宋真宗東封泰山,還次御帳,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宋真宗於是下令疏浚該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並更名為「昭真祠」,遣使致祭,號為「聖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時,將昭真祠又更名為「靈應宮」,後又擴建,增大規模,為碧霞宮。賜號「碧霞元君」。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認為碧霞元君乃應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岳府之神兵天將,並照察人間一切善惡之事。
碧霞元君的聖誕為農歷的四月十八,又一說是農歷的三月十五,是時,供奉碧霞元君的廟觀均要舉行隆重的慶典或廟會。
根據漢族民間傳說:泰山奶奶曾在古井琉璃一帶居住,為當地百姓祁子求福,消災去病,因此,早年間這里就建有泰山奶奶廟,香火旺盛,逐步形成了當地百姓供奉泰山奶奶的習俗,並形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廟會,每逢泰山奶奶聖誕這天,四里八鄉的百姓都來此趕廟會,直到文革初年才逐漸消失。

Ⅳ 東北三省最大的道觀

福壽宮坐落於遼源市 龍首山南麓,是東北最大的道觀之一,被譽為"華夏玄門第一樓"的遼源魁星樓便矗立於此。道教在遼源市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城市建制之前,清光緒19年(1893年)就有道教宮觀建築的記載。

清光緒30年(1904年)至1913年間,龍山遼水之間就有大小宮觀7座。而尤以福壽宮最為宏偉、最具規模。

福壽宮始建於清光緒23年(1897年),開山祖師為道教金山派大師王坐全道長。選址於龍首山南麓,背依龍山之首,青山蒼翠,腳下東遼河蜿蜒東來,碧水西流。

山水俱佳,鍾靈毓秀。經過王坐全等數位祖師50多年的修築、擴建,至遼源解放前夕,已建成依山而上五層大殿組成的傳統宮殿建築群。

(4)牡丹江天仙宮地址擴展閱讀:

建築結構:

第一層為山門,建有馬殿。青石台基,「福壽宮」匾額高懸。殿內有彩塑紅白二馬,經左右青龍白虎兩個配門踏甬道進入二層大殿。左右鍾鼓二樓。正殿關岳殿,正中關公神像,前供岳飛神位。殿內東為龍王神像,西為財神。

東配殿為兩仙堂,內供紀仙、柳仙。大殿東西各有配房五間,東為講經堂,西為大仙堂。第三層為三座大殿。中為碧霞宮,東殿為呂祖殿,西殿為大仙堂。第四層東西二大殿,東殿為三宮殿,西殿為娘娘殿。最頂一層為三清殿,供奉三清教祖。

福壽宮神像百尊,樓台殿閣,房屋百餘間,青磚青瓦,古色古香,雕梁畫棟,飛檐凌空,紅漆門柱,綠樹掩映,高雅清幽。宮內藏有大量道教經典、道教樂章、樂器和道教法器、祭器。有道士50餘人。每有廟會,萬人空巷,香火鼎盛,盛況空前。為東北著名道教洞天之一。

熱點內容
lol安妮情人節cos 發布:2025-01-07 21:43:28 瀏覽:149
梅花賦書法 發布:2025-01-07 21:38:22 瀏覽:199
深圳七夕鮮花 發布:2025-01-07 21:38:19 瀏覽:406
好養花卉舌 發布:2025-01-07 21:36:04 瀏覽:785
小型手動鐵藝彎花機 發布:2025-01-07 21:35:51 瀏覽:122
算盤樹盆景 發布:2025-01-07 21:30:20 瀏覽:845
茉莉花有蜘蛛網 發布:2025-01-07 21:20:21 瀏覽:766
形容玫瑰的句子 發布:2025-01-07 21:20:17 瀏覽:893
帶艷字的花店名字 發布:2025-01-07 21:10:07 瀏覽:393
鮮花盛開的村莊片尾曲 發布:2025-01-07 21:08:15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