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學騎馬
1. 馬的故事
曾經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又一個叫蘇和的男子,他有一匹愛馬,特別的忠誠,從小相依相伴~然而當時有一個王爺看重了他的馬,就假裝辦了一個馬賽,後來,蘇和的馬果然不負眾望,奪得冠軍,可是王爺以此為借口要霸佔他的馬,最後爭執不過,只好忍痛割愛,就這樣,蘇和日思夜想他的愛馬。這匹馬對主人的思念也愈演愈烈,直到有一天,王爺騎著這匹馬向大臣們炫耀,突然間,這匹馬像瘋了似的,將王爺摔倒在地,向草原遠處本去,王爺命令下人用毒箭將馬射死,可是馬中了箭後也依然馬不停蹄~向主人蘇和家的方向跑去,終於拖著筋疲力盡的身體到了蘇和的蒙古包前,摔倒在地,長長撕嚎起來,這時蘇和出來後,看到自己心愛的馬在地上喘著粗氣,後來終於死去~~
蘇和為了紀念他,專門用這匹馬的屍骨做成了一把樂器,用馬鬃當作琴弦,拉出的聲音和這匹馬生前的鳴叫一模一樣,後來為他起名為馬頭琴~~
(很感人的故事,這是我做導游時候要給客人講的故事之一)
1889年,長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離開他在在都靈大街上杜林的旅館,看見一個車夫正在鞭打一匹馬。尼采跑上前去,當著車夫的面,一把抱住了馬頭放聲大哭起來,最終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這位生不逢時的思想大師與世長辭,享年45歲。
在蒸汽動力運用以前以及以後的若干年,馬是驅動世界的主要動力。無論東方西方,在人類社會生活的許多重要領域,交通、貿易、戰爭、通訊、農業生產等等,都離不開馬的身影。馬為人類文明的創造與發展,真真是立下汗馬功勞。有3500年城邑文明史的江城武漢,雖然本土不產馬,但因其為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通衢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加之近代跑馬業的興起,故千百年來馬的嘶鳴從未間斷,駿馬奔騰的場面總在不停地上演,由馬而演繹出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名將顯威戰馬馳騁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武漢地區成為曹、劉、孫爭奪的焦點,因此有關三國時代的遺跡和傳說也就特別豐富,其中當然少不了古代戰爭的重要角色———戰馬。
最有名氣的當數關羽的赤兔馬。據民間傳說,關羽駐軍漢陽時,常在長江邊洗刷他心愛的戰馬———赤兔馬,至今長江大橋漢陽橋頭北至禹功磯處,被稱為洗馬口,旁邊原立一根石柱,稱系馬樁,明代漢陽教諭趙弼有詩專贊洗馬口曰:「戰罷沙場洗鐵驄,虎臣威已震江東。至今水映晴霞赤,似染龍媒汗血紅。」另外一個版本說在禹功磯還有一個洗馬洞,與洗馬口是「同時並著之跡」,如今漢陽的洗馬長街之名,就是由此而來。另傳說在龜山左側還有一個岩穴,稱藏馬洞,關羽曾牽馬休息於此,又被稱為關羽洞。在武昌伏虎山麓卓刀泉有廟,供奉著關羽像,是因為當年關羽行軍於此,以刀柄戳地得泉,遍飲三軍,故稱卓刀泉。赤兔馬馱著關羽,幾千年後仍在武漢留下如許多的遺跡和故事,這也反映了武漢人對於關羽身上所體現出的勇敢、忠誠、熱烈等精神的崇仰。
最可憐的是東吳名臣魯肅的白馬。傳說赤壁之戰後,魯肅慌忙逃跑,騎著他的白馬過東湖小洲時,馬卻不爭氣地陷泥中而死。人們哀其不幸、贊其忠貞,就把小洲稱為白馬洲。
功勞最大的馬當屬蜀漢大將嚴顏的烏龍駒。在武漢江夏區有將軍山與烏龍泉,山上摩崖有「文武全才世所無,將軍輔國倒三吳」的詩句,紀念嚴顏在此駐扎並抵禦吳兵。傳說當時嚴將軍騎著烏龍駒找到一潭清泉,解決了農民和山上士兵的飲水難問題,從此留下烏龍泉和龍泉山的地名沿用至今。
最為慘烈的馬的故事是關於漢陽軍山的古戰場。在漢陽縣軍山鎮附近有兩座山,一大一小,稱為大、小軍山,吳魏相戰,曾陳兵兩山間,在這里發生過激烈殘酷的戰斗。明嘉靖《漢陽府志》曾記載,傳說每月十五風雨陰晦的晚上,這里就再現當年戰馬嘶鳴、金鼓激戰的聲音。趙弼題詩曰:「二雄角立互相吞,炎柞衰微萬馬奔。夜半山前風雨惡,陰魂猶自怨曹孫。」若是戰馬有魂,在武漢這個古戰場上,就不知有多少馬魂至今仍在奔騰吧。
三國之後,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戰將,當然是精忠報國的岳飛。在岳飛短短38年的人生中,有7年時間屯兵武漢、大練騎兵,4次從武漢出發,大敗北方以善騎聞名的金兵,並且攻破金兵固若金湯的拐子陣法。他功勛蓋世的背後,少不了當年武漢苦練騎兵的智慧和艱辛。無奈英雄命途多舛,岳飛被陷害後,忽必烈的大軍從陽邏渡過長江,直圍鄂州,在今漢陽、陽邏都曾發生過人仰馬翻的激烈爭斗。
因為武漢的戰略地位,名將及戰馬的故事數不勝數,即使在清末張之洞訓練的新軍中,也建有馬隊。直到解放後,馬才逐漸淡出武漢人的生活。
競技娛樂馬事頻仍市民愛馬素有傳統
近代以來,馬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漸漸被電力、機械動力所取代,它作為傳統生產力工具的地位逐漸減退,隨之而起的是以競技和娛樂為主要功能的賽馬活動的興起。當然,最初的賽馬活動並非武漢人的自主選擇,而是隨著武漢通商口岸的被迫開放而主要面向外國人的的「洋娛樂」,隨後由於民族資本的參與才逐漸走進武漢的市民生活。
1902年,英國人大量收購漢口南起解放大道,北至惠濟路,東起永清街,西到解放公園路的土地,建了西商賽馬體育會(通稱西商跑馬場),吸收在武漢居住的高級外僑為會員,成為一個高檔次的社交場所。這里歧視中國人,平時到處都有「禁止華人入內」的牌示。中國人作為客人被邀請的,僅有蔣介石、宋子文與張學良等五六人。而且中國人不準從正門進去,只能走側門。據說有一次武漢有名的地皮大王劉歆生企圖從正門進去,也遭阻止。劉一氣之下遂決心組建華商跑馬場與其競爭。
1908年,由劉歆生、周星棠、梁俊華、韋紫封等36人發起組建華商體育運動會。並集資購買由義門鐵路外地皮33000多方(今航空路同濟醫科大學一帶),修建華商跑馬場。宗旨是團結華商團體,與西商跑馬場競爭,以期挽回利權。實質上是選用賽馬出售馬票,吸引市民參加公開的大賭博。由於這里對所有人開放,一時之間十分紅火。當時有竹枝詞雲:「絡繹香車去馬場,春秋兩賽競華商。先鞭一呼齊呼彩,贏得佳人為捧觴。」
賽馬在20世紀初期的武漢,風氣極盛,生意也是非常火爆,以致1926年,武漢商界王榮卿、吳春生等人發起和組織了萬國體育運動會,修建了中外合資的萬國跑馬場。場址在位於唐家墩附近的二道棚子。如今江漢區的馬場角,就是因地處萬國跑馬場的東南角而得名。
據今已84歲的老馬師葛振元回憶,他的父親曾在西商跑馬場養馬,而他因此在十多歲時就在這里學習騎馬,後來成為萬國跑馬場的一名業余馬師。
當初還有一個叫計海滔的華人馬師非常聞名,因為計海滔愛踢足球,很多不懂足球的馬迷為了一睹計海滔的真面目,經常追蹤到計海滔踢球的地方圍觀喝彩。
一個城市擁有三個跑馬場,這成為當時中國之最,而這一運動的參與者之眾,又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市民對賽馬活動的熱愛。
如今,在武漢的賽馬場一一消失、賽事沉寂半個世紀之後,金銀湖畔再度駿馬聚集、馬師談笑,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武漢市民又可以一親「馬」澤,再睹馬的神采,重續馬緣了。
徐悲鴻一生畫馬
徐悲鴻一生畫的馬論百盈千,但可分為三大類:1�天馬行空的天馬;2�立馬斜陽的立馬;3�小步奔走的馬,所繪的馬都是瘦馬。悲鴻的馬始終寄託著畫家愛國主義的情懷。早期的馬「躑躅四顧,蕭然寡儔」,「為覓生芻盡日馳」;「九·一八」後,變為「哀鳴思戰斗,迥立向蒼蒼」,「秋風萬里頻回首,認識當年舊戰場」的馬。畫家有時以馬抒寫苦悶心情,如「此去天涯將馬托」,有時以馬表達希望和理想,「相期效死得長征」。解放後,他的馬變為「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奔馬。
於洋愛馬如命
電影演員於洋的寫字台上、書櫃里都是千姿百態的馬,大小24匹。這是他的心愛之物。一次家裡人打掃房間,碰掉了一隻馬的耳朵,於洋發現了,大為惱火。他對馬有著很深的感情。在牡丹江一帶搞土改,他喂過馬;在部隊中當炮兵,他離不開馬。有趣的是,於洋和他的女兒都屬馬。他最喜歡騎馬,尤其是烈性馬。他說:「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制服烈馬。」於洋一直想拍一部關於馬的電影,後來終於拍成了《騎士的榮譽》,了卻了這樁心願。
這樣可以嗎???~~~~~~~~~` 1889年,長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離開他在在都靈大街上杜林的旅館,看見一個車夫正在鞭打一匹馬。尼采跑上前去,當著車夫的面,一把抱住了馬頭放聲大哭起來,最終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這位生不逢時的思想大師與世長辭,享年45歲。
~~~~~~~~~~~~~~~~~~~~~~~~~~~~~~~~~~~~~~~~~~~~~~
在蒸汽動力運用以前以及以後的若干年,馬是驅動世界的主要動力。無論東方西方,在人類社會生活的許多重要領域,交通、貿易、戰爭、通訊、農業生產等等,都離不開馬的身影。馬為人類文明的創造與發展,真真是立下汗馬功勞。有3500年城邑文明史的江城武漢,雖然本土不產馬,但因其為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通衢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加之近代跑馬業的興起,故千百年來馬的嘶鳴從未間斷,駿馬奔騰的場面總在不停地上演,由馬而演繹出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名將顯威戰馬馳騁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武漢地區成為曹、劉、孫爭奪的焦點,因此有關三國時代的遺跡和傳說也就特別豐富,其中當然少不了古代戰爭的重要角色———戰馬。
最有名氣的當數關羽的赤兔馬。據民間傳說,關羽駐軍漢陽時,常在長江邊洗刷他心愛的戰馬———赤兔馬,至今長江大橋漢陽橋頭北至禹功磯處,被稱為洗馬口,旁邊原立一根石柱,稱系馬樁,明代漢陽教諭趙弼有詩專贊洗馬口曰:「戰罷沙場洗鐵驄,虎臣威已震江東。至今水映晴霞赤,似染龍媒汗血紅。」另外一個版本說在禹功磯還有一個洗馬洞,與洗馬口是「同時並著之跡」,如今漢陽的洗馬長街之名,就是由此而來。另傳說在龜山左側還有一個岩穴,稱藏馬洞,關羽曾牽馬休息於此,又被稱為關羽洞。在武昌伏虎山麓卓刀泉有廟,供奉著關羽像,是因為當年關羽行軍於此,以刀柄戳地得泉,遍飲三軍,故稱卓刀泉。赤兔馬馱著關羽,幾千年後仍在武漢留下如許多的遺跡和故事,這也反映了武漢人對於關羽身上所體現出的勇敢、忠誠、熱烈等精神的崇仰。
最可憐的是東吳名臣魯肅的白馬。傳說赤壁之戰後,魯肅慌忙逃跑,騎著他的白馬過東湖小洲時,馬卻不爭氣地陷泥中而死。人們哀其不幸、贊其忠貞,就把小洲稱為白馬洲。
功勞最大的馬當屬蜀漢大將嚴顏的烏龍駒。在武漢江夏區有將軍山與烏龍泉,山上摩崖有「文武全才世所無,將軍輔國倒三吳」的詩句,紀念嚴顏在此駐扎並抵禦吳兵。傳說當時嚴將軍騎著烏龍駒找到一潭清泉,解決了農民和山上士兵的飲水難問題,從此留下烏龍泉和龍泉山的地名沿用至今。
最為慘烈的馬的故事是關於漢陽軍山的古戰場。在漢陽縣軍山鎮附近有兩座山,一大一小,稱為大、小軍山,吳魏相戰,曾陳兵兩山間,在這里發生過激烈殘酷的戰斗。明嘉靖《漢陽府志》曾記載,傳說每月十五風雨陰晦的晚上,這里就再現當年戰馬嘶鳴、金鼓激戰的聲音。趙弼題詩曰:「二雄角立互相吞,炎柞衰微萬馬奔。夜半山前風雨惡,陰魂猶自怨曹孫。」若是戰馬有魂,在武漢這個古戰場上,就不知有多少馬魂至今仍在奔騰吧。
三國之後,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戰將,當然是精忠報國的岳飛。在岳飛短短38年的人生中,有7年時間屯兵武漢、大練騎兵,4次從武漢出發,大敗北方以善騎聞名的金兵,並且攻破金兵固若金湯的拐子陣法。他功勛蓋世的背後,少不了當年武漢苦練騎兵的智慧和艱辛。無奈英雄命途多舛,岳飛被陷害後,忽必烈的大軍從陽邏渡過長江,直圍鄂州,在今漢陽、陽邏都曾發生過人仰馬翻的激烈爭斗。
因為武漢的戰略地位,名將及戰馬的故事數不勝數,即使在清末張之洞訓練的新軍中,也建有馬隊。直到解放後,馬才逐漸淡出武漢人的生活。
競技娛樂馬事頻仍市民愛馬素有傳統
近代以來,馬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漸漸被電力、機械動力所取代,它作為傳統生產力工具的地位逐漸減退,隨之而起的是以競技和娛樂為主要功能的賽馬活動的興起。當然,最初的賽馬活動並非武漢人的自主選擇,而是隨著武漢通商口岸的被迫開放而主要面向外國人的的「洋娛樂」,隨後由於民族資本的參與才逐漸走進武漢的市民生活。
1902年,英國人大量收購漢口南起解放大道,北至惠濟路,東起永清街,西到解放公園路的土地,建了西商賽馬體育會(通稱西商跑馬場),吸收在武漢居住的高級外僑為會員,成為一個高檔次的社交場所。這里歧視中國人,平時到處都有「禁止華人入內」的牌示。中國人作為客人被邀請的,僅有蔣介石、宋子文與張學良等五六人。而且中國人不準從正門進去,只能走側門。據說有一次武漢有名的地皮大王劉歆生企圖從正門進去,也遭阻止。劉一氣之下遂決心組建華商跑馬場與其競爭。
1908年,由劉歆生、周星棠、梁俊華、韋紫封等36人發起組建華商體育運動會。並集資購買由義門鐵路外地皮33000多方(今航空路同濟醫科大學一帶),修建華商跑馬場。宗旨是團結華商團體,與西商跑馬場競爭,以期挽回利權。實質上是選用賽馬出售馬票,吸引市民參加公開的大賭博。由於這里對所有人開放,一時之間十分紅火。當時有竹枝詞雲:「絡繹香車去馬場,春秋兩賽競華商。先鞭一呼齊呼彩,贏得佳人為捧觴。」
賽馬在20世紀初期的武漢,風氣極盛,生意也是非常火爆,以致1926年,武漢商界王榮卿、吳春生等人發起和組織了萬國體育運動會,修建了中外合資的萬國跑馬場。場址在位於唐家墩附近的二道棚子。如今江漢區的馬場角,就是因地處萬國跑馬場的東南角而得名。
據今已84歲的老馬師葛振元回憶,他的父親曾在西商跑馬場養馬,而他因此在十多歲時就在這里學習騎馬,後來成為萬國跑馬場的一名業余馬師。
當初還有一個叫計海滔的華人馬師非常聞名,因為計海滔愛踢足球,很多不懂足球的馬迷為了一睹計海滔的真面目,經常追蹤到計海滔踢球的地方圍觀喝彩。
一個城市擁有三個跑馬場,這成為當時中國之最,而這一運動的參與者之眾,又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市民對賽馬活動的熱愛。
如今,在武漢的賽馬場一一消失、賽事沉寂半個世紀之後,金銀湖畔再度駿馬聚集、馬師談笑,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武漢市民又可以一親「馬」澤,再睹馬的神采,重續馬緣了。
徐悲鴻一生畫馬
徐悲鴻一生畫的馬論百盈千,但可分為三大類:1�天馬行空的天馬;2�立馬斜陽的立馬;3�小步奔走的馬,所繪的馬都是瘦馬。悲鴻的馬始終寄託著畫家愛國主義的情懷。早期的馬「躑躅四顧,蕭然寡儔」,「為覓生芻盡日馳」;「九·一八」後,變為「哀鳴思戰斗,迥立向蒼蒼」,「秋風萬里頻回首,認識當年舊戰場」的馬。畫家有時以馬抒寫苦悶心情,如「此去天涯將馬托」,有時以馬表達希望和理想,「相期效死得長征」。解放後,他的馬變為「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奔馬。
於洋愛馬如命
電影演員於洋的寫字台上、書櫃里都是千姿百態的馬,大小24匹。這是他的心愛之物。一次家裡人打掃房間,碰掉了一隻馬的耳朵,於洋發現了,大為惱火。他對馬有著很深的感情。在牡丹江一帶搞土改,他喂過馬;在部隊中當炮兵,他離不開馬。有趣的是,於洋和他的女兒都屬馬。他最喜歡騎馬,尤其是烈性馬。他說:「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制服烈馬。」於洋一直想拍一部關於馬的電影,後來終於拍成了《騎士的榮譽》,了卻了這樁心願。
~~~~~~~~~~~~~~~~~~~~~~~~~~~~~~~~~~~~~~~~~~~~~~~~~`
在白皚皚的萬仞雪峰深處,在雪峰阿里曾經充滿萬物之靈的天空下,一個關於狗的驚心動魂的故事,靜悄悄地,不被人注意地發生了。
一匹白色的母馬死了。死因不得而知,也無關緊要。
周圍的山是白色的,古老而寂寞的陽光顯得蒼白,不知是哪一片白雲,拖著流浪途中疲累的身子停在空中,注視著那匹剛死不久的白馬。白馬屍體完好,因氣體充盈使馬肚最大限度地鼓脹……。在白馬的側旁蹲坐著一隻黑色的藏獒。這只黑色大犬既臟又瘦,毛發蓬亂,憔悴而委頓,哪還有往日的勇猛威嚴,那雙眼睛裡彷彿有人一樣的表情,黯然閃動著悲愴、絕望的光,它的眼角順著鼻翼兩則,兩條顯明的乾涸淚槽上覆著新鮮的淚痕。它就這樣神思恍惚地苦守在白馬身旁,像一尊石雕泥塑。
這時,數百隻烏鴉鋪天蓋地俯沖而來,那隻「藏獒」像聽到了戰斗號令,陡然亢奮起來,騰躍撲咬,狂吠疾呼,又恢復了昔時的威猛。烏鴉們難以落地,忽啦啦倉惶撤離。牧羊犬余怒未息,追蹤仰視許久,直到烏雲般的鴉群蹤影全無,狂吠也變成嗚咽。方才蹣跚著踱回原地,愴然不動。
烏鴉們改變了戰術,在地面散成大圈跳躍著包抄過來,牧羊犬見狀,立即抖擻精神。環繞著白馬,向四面出擊。那情形如離弦之箭,向著每一個敢於接近白馬的強盜疾射,鴉群丟下滿地羽毛和幾具鳥屍再次潰退。牧羊犬重新歸立頹然而坐。
隨著一聲凄厲地長嘯,一匹灰色的小馬駒疾奔而來,徑直撲向那匹再也不會響應它的白馬。用腦袋,拿嘴巴急切地撞著,拱著馬腹下干癟的乳頭。黑色牧羊犬憐憫地望著小馬,它不會勸說它,也無從安慰它。終於,小馬抬起頭來,令人揪心地嗚咽著,在媽媽的頭上身上無望地蹭來蹭去,與牧羊犬一道,廝守在媽媽身邊。已死的,尚存的,一組滲透了悲切欲絕之美的雕像,矗立在天地間,荒原上。
白馬已經死了三天,黑狗守候了三天,烏鴉也已經進攻三天,千呼萬喚不回來。黑狗、小馬駒三天來滴水未進,什麼都不肯吃。
後來,又過了三天,黑色牧羊犬和灰色的小馬駒雙雙倒斃在白馬身邊。
那匹白馬的死因不明,給人留下了懸念。
那黑狗為何如此廝守並以身相殉,又是一大奧秘。
~~~~~~~~~~~~~~~~~~~~~~~~~~~~~~~~~~~~~~~~~~~~~~~~`
我很喜歡馬。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馬很漂亮。其次可能是因為我知道不少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馬的故事叫《野馬「飛毛腿」》,講的是美國西部一群獵人如何圍捕一匹跑得奇快、名叫「飛毛腿」的野馬:獵人們想盡各種辦法、沒完沒了地追來追,但每次都被「飛毛腿」像對付傻瓜一樣戲弄了一番。後來,一個老獵人用陷阱加一匹漂亮的小母馬終於逮住了「飛毛腿」。但是,「飛毛腿」在被帶回家場的途中掙脫了繩索,一路狂奔著躍下了懸崖。
從各種動物故事中我了解到:動物比人類還容易中美人計。不過,在《黑美人》中也有一個有頭有尾的馬的愛情故事。一匹綽號為「黑美人」的黑色公馬與它心愛的白牝馬在販馬集市上分分合合了好幾回,最後一次相遇時,它在運死馬的大車上發現了白馬。這個馬的愛情故事雖然比不上人的那麼錯綜復雜,也足以使小說中的另一條線索:「黑美人」和它主人的感情顯得無足輕重。
我是在一部名為《馬》的話劇中發現人和馬之間更為復雜的關系的。劇中的小男孩從小真誠地相信馬是基督的化身。不過,他的馬的故事是在精神病院里講述的,因為他在一個風雨之夜戳瞎了附近好幾匹馬的眼睛。全劇結束時,包括給男孩治病的精神病醫生在內的所有人都精神失常了,那些馬倒是除了瞎了幾隻眼睛之外什麼大問題。
最好看的馬的故事是我親眼看到的。北戴河的沿海公路的一側是草坪,有一個老在那裡招攬騎馬照相生意。通常情況下,老頭會勒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兩匹馬站到離公路最近的草坪邊沿,擺出一副妓女拉客的架式。兩匹馬每當老頭不注意的時候就會躲到後面的小樹林里,但老頭一旦發現就會用鞭子抽或朝馬身上扔石塊。有一次老頭在椅上打了個盹,兩匹馬趁機躲到了林子中很深的地方。老頭發現後當然是怒不可遏地罵了一大篇臟話,扔了好幾把石子。兩匹馬都乖乖地回來了:不僅回到了 「拉客」的原地點,而且很努力地又往公路上湊近了一點。很長一段時間它們沒有再動過。
在阿拉伯有一個傳說,說馬是一陣南風變的。我不知道在我見過的這些馬中有哪些是南風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