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大百合
1. 誰知道茹志鵑小說的特性謝謝!
茹志娟今年10月7日在上海逝世。她在1958年春天 寫了小說《百合花》,這篇美麗的作品40年來美麗了許多人 的心靈。它被納入中學語文課本,所以我在14歲那年很幸福 很激動地欣賞並咀嚼了它。 茹志娟因為寫了《百合花》,自己也成了一朵流芳百合, 而百合這種名不見經傳的草本植物,因為茹志娟而變成千古百 合,這都是真的。我覺得現在中葯堂里邊最動聽的葯名當推百 合,百合百合,細細品味兩遍,真是滿口噙香。 10月15日,茹志娟的葬禮在上海舉行。她的遺照披掛 著白紗,這很容易使我想到一個純潔的靈魂正從百合花下悄然 離去。她今年73歲,33歲那年寫了《百合花》,在此之前, 她還寫過話劇劇本及《妯娌》、《關大媽》等短篇小說多篇, 但影響不大。《百合花》之後,又寫過多篇:《高高的白楊樹》 、《靜靜的產房》、《三走嚴庄》等,也未超過《百合花》。 真可以這樣說:百合一開四十年,茹志娟清香為百合。 1958年3月號的《延河》,溫潤的油墨香還沒有完全 干透,讀者們就發現了這道清鮮的文學佐餐,他們爭相傳遞著 一個信息:茹志娟的《百合花》值得讀。 為什麼呢?因為以往戰爭題材小說往往穿著一個裁縫做的 「鎧甲」,生硬裹住脆弱。雖然魯迅說過,無情未必真豪傑, 但是在我國建國初期的文學作品中,談論情感二字的確很奢侈。 無法抒情,只好靠描寫緊張的場面來烘托主題。而《百合花》 一反「常態」,柔軟細膩,剝開外衣,突出靈魂。要的是真性 情。這樣,讀者的眼界一下子給擦新了、擦亮了。所以,當時 的文學評論說:茹志娟是一個創新。 清新撲面,這樣的小說簡直不是寫出來的,是剛從山坡上 採摘下來的,還帶著晶瑩的露水呢,嗅一嗅,鮮潤透腹。茹志 娟是誰?人們關心她了,想探知她了。同年的《人民文學》第 六期茅盾做了一篇《談最近的短篇小說》的文章,談的主要就 是茹志娟的《百合花》。茅盾是帶著欣喜若狂的心情來評說的, 我在這兒摘抄幾段,以饗讀者: 「我所舉的那些例子中間,《百合花》可以說是在結構上 最細致、嚴密,同時也是最富有節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寫也有 特點,是由淡而濃,好比一個人迎面而來,愈近愈看得清,最 後,不但讓我們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內心。 「這些細節描寫,安排得這樣自然巧妙,初看時不一定感 覺到它的分量,可是後來它就嵌在我們腦子里。 「一般說來,在五六千字的短篇小說里寫兩個人物,是不 太容易處理的,但《百合花》的作者處理得很好。全篇共六千 余字,開頭兩千字集中寫通訊員,然後引出第二個人物(新媳 婦),用了五六百字集中寫她,接著把這兩個人物交錯在一處 寫,而最後又集中寫新媳婦,可是同時仍然在烘托通訊員,因 為讀者此時抑不住感動的情緒,一半是為了新媳婦,一半也是 為了通訊員———,主要是為了通訊員。 「我想,對於《百合花》的介紹,已經講得太多了,可實 在還可以講許多。我以為這是我最近讀過的幾十個短篇中間最 使我滿意,也最使我感動的一篇。」 茅盾不惜重墨,給我們評析了一篇經典作品,這在文學大 家庭里也是一處感人的細節,而最感人的細節是《百合花》里 邊19歲小通訊員槍筒里插的山菊花。這朵可愛的鮮花在戰斗 打響之前還盛開在小戰士的槍筒里,戰斗一打響,花朵就不見 了,小戰士也不見了,戰爭與和平,美麗和凄婉,茹志娟用她 的筆輕輕一撥,便撥得這樣動人心弦。 我記得在中學里讀《百合花》時,老師拿出比平時多兩倍 的課時,來品評這篇文章,而這個細膩的過程,我的女老師曾 兩度流下熱淚。小戰士和山菊花,這個經典細節是在老師淚水 的浸潤下而印入我腦海的。所以,快二十年的生活摩擦,它一 直像塊銅像一樣璀璨。多年來我也在留心茹志娟,希望從報章 中見到她的身影。她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熱愛《百合花》的人 們都在熱愛她,想知道她。尤其想知道她是怎樣創作《百合花》 的。 茹志娟說:「我寫《百合花》的時候,正是反右派斗爭處 於緊鑼密鼓之際,社會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嘯平 處於岌岌可危之時,我無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後, 不無悲涼地思念起戰時的生活,和那時的同志關系。腦子里像 放電影一樣,出現了戰爭時接觸到的種種人。戰爭使人不能有 長談的機會,但是戰爭卻能使人深交。有時僅幾十分鍾,幾分 鍾,甚至只來得及瞥一眼,便一閃而過,然而人與人之間,就 在這個一剎那裡,便能夠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都不是真人真事,也不是 依據真人真事來加工的。但是小說里所寫的戰斗,以及戰斗的 時間地點都是真的。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之一,總攻海岸戰斗 的時間,正是1946年的八月中秋。那時候,我確實在總攻 團的前線包紮所里做戰勤工作。我在包紮所的第一個工作,也 正是去借被子。入夜以後,月亮越升越高,也越來越亮,戰斗 打響了。最初下來的,都是新戰士,掛的也是『輕花』。越到 戰斗激烈,傷員下來的越少,來的卻都是重傷員。有時擔架剛 抬到,傷員就不行了。擔架就擺在院子里,皓月當燈,我給他 們拭去滿臉的硝煙塵土,讓他們乾乾凈凈地去。我不敢揭開他 們身上的被子。光從臉上看去,除了顏色有些灰黃以外,一個 個都是熟睡中的小夥子。我要『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 笑』。這種感情確乎是在真實的生活中就有的。我就著那天上 大個兒的圓月,翻看著他們的符號,記錄他們的姓名,單位。 心裡不可遏制地設想著他們的家庭,親人,朋友,他們生前的 種種願望,在他們尚有些許暖意的胸膛里,可能還藏有秘密的、 未了的心事……此時此地,此情此景,實在用不著小本本,即 便有,也是無從落筆。它們就這樣刻在我的心裡了,直到現在, 清晰度仍然很好,毫不受歲月的干擾。 「記得大概是在萊蕪戰役吧!不知為了什麼事,在一個夜 晚,我跟一個通訊員要去最前沿。走之前,那位帶路的通訊員 告訴我,我們要通過相當長的一段開闊地帶,敵人經常向那裡 打冷炮,要我注意有時要彎腰前進,但不要慌。他不講倒還好, 這一番交待,倒使我有點緊張起來。就打定主意緊跟住他,他 貓腰我貓腰,他走多快我走多快。反正絕不在一位戰士面前, 丟女同志的臉。可是一上了路,他卻不願意我傍著他走,要我 拉開距離。拉開距離的意思我懂,是為了減少傷亡,這也是軍 人的常識。但是走在這一片一無莊稼,二無樹木,無遮無掩的 開闊地里,敵人的炮彈又不時地、呼嘯著飛來,我不能自製地 要往他旁邊靠,在他旁邊,就好像有一種安全感。可是他一看 見走近,就加緊步子往前跑,他一跑,我就在後緊追。於是在 星光之下,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在怪叫的炮彈當中,我和他兩 個人,默默無聲地展開了一場緊張的競走比賽。走得兩個人都 氣喘吁吁。不過一旦當我實在喘不過氣來,掉了隊,落在他的 視野之外了,他就會走回頭來尋我。這位通訊員的面貌我已記 不得了,我為什麼要去前沿也記不得了。記憶的篩子啊!把大 東西漏了,小東西卻剩下了,這本身就註定我成不了寫史詩的 大作家。奈何!但是這樣一次古怪的同行,無聲的追逐,遠是 這么色澤鮮明,甚至那野草的搖動,通訊員的喘息,都彷彿還 在眼前,響在耳旁。1958年時如此,現在也如此(——— 指1980年,筆者注)。 「我麻里木足地愛上了要有一個新娘子的構思。為什麼要 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現在我可以坦白交待,原因 是我要寫一個正處於愛情的幸福之旋渦中的美神,來反襯這個 年輕的、尚未涉足愛情的小戰士。當然,我還要那一條象徵愛 情與純潔的新被子,這可不是姑娘家或大嫂子可以拿得出來的。 「作品寫完以後就寄出去了,但不久就退了回來。在那個 時候,難怪有些編輯部不敢用它,它實實在在是一篇沒有愛情 的愛情牧歌。當然,這些都是我現在的認識,當時要想得簡單 得多。也許想得太復雜了,就沒有《百合花》了,說不定。」 茹志娟是上海人,上海是她來去人世的起點和終點。我原 來想像她一定很細高、白皙,結果錯了。據兒時跟她在文工團 里戰斗生活了好多年的鄧友梅先生講:茹志娟很壯,兩肩寬平, 是力量型的女人。 鄧友梅說他很小的時候就編在茹志娟的班裡,茹志娟是班 長,又是大姐姐,待他情同手足。他的生活、學習及文學愛好, 受茹志娟的引導、影響很大。他很懷念她,這一次去上海,和 茹志娟的遺體告別,心裡很悲痛、很亂。他說他一定要寫點什 么,《人民文學》約他寫茹志娟,他正在沉澱情緒。跟茹志娟 長別的當天,鄧友梅便去了沂蒙山區,一是出差,二是重溫當 年。當年的沂蒙山青山綠水,曾經滋潤了茹志娟和她的戰友。 毫無疑義,茹志娟是在沂蒙山上採摘了一朵百合花。 說到茹志娟的人格精神,鄧友梅講了一個例子。有一次行 軍途中,有一個女團員走不動了,茹志娟二話不說,背起來就 走。鄧友梅說,看到女同志背人,一路小跑,真是還沒見到第 二例。茹志娟能幹,肯干,吃苦耐勞,而且性情爽朗、大氣, 鮮有女性的矯揉,這與革命隊伍的鍛煉有關,當然與她的身世 也是有牽連的。 她曾經在上海的一家孤兒院里生活過,所以,她的生命力 是夠頑強的。1944年19歲的茹志娟跟隨其兄參加了新四 軍。她吃過苦受過磨難,在革命隊伍里她從來不挑撿,不皺眉 頭,心紅志堅。她讀了四年書,全靠自學。寫《百合花》的時 候她33歲,文化底蘊已經很厚,尤為厚實的是她的生活。 《百合花》里的前線包紮所,是茹志娟待慣了的地方,面 對傷亡的戰友,並給他們擦去塵土和鮮血,也曾經是茹志娟的 工作。月夜裡看著自己的戰友年青俊少突然就倒地不起,這份 大悲大痛,大場面大事件,濃煙烈火,茹志娟卻用詩一般的筆 調娓娓道來,像百合花在山畔畔上含笑春風,自然、清麗,她 算第一人。鄧友梅說:這與她的品格有關。 茹志娟從部隊轉業以後到上海作協開始專業創作,她的創 作高峰在六十年代前後,跟當時寫《黨費》、《七根火柴》的 王願堅,並稱「南茹北王」。近些年,她寫出一個中篇《剪輯 錯了的故事》,嘗試用現代手法寫作,但是不是很成功,而且 作品的魅力不及《百合花》。自從她做了上海作家協會的黨組 書記、常務副主席以後,工作重心基本定位在行業管理和行政 事務上,這樣就極大地佔用了她的創作精力和時間。文章要人 寫,行政工作也需要人做,這是個矛盾。茹志娟出來擔綱行政, 讓年輕人致力創作、發展,把機會留給他們。 5年前,她從上海作協的領導位置上退了下來,變成了一 位慈祥和氣的上海婆婆,鬢發染霜,而她的形象在熟知《百合 花》的人們心中,卻永遠是那位挑開門簾含羞走出來、高高鼻 梁彎彎眉毛前掛劉海的新媳婦,好看的新媳婦。 讓我們在美麗和凄婉里再重溫一下《百合花》的芳香—— —「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裡晶瑩發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 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徵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 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2. 山東特產是什麼的
1、東阿阿膠
「美德山東·禮敬天下——十大商會聯合推薦國寶級山東特產」新聞發布會濟南舉行,東阿阿膠得到了駐魯十大商會首次聯名推薦。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東阿阿膠作為國寶級山東特產得到高端商務禮品市場的一致認可,成為「國禮」、「省禮」的首選。
2、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3、章丘大蔥
章丘市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適宜種植大蔥。章丘大蔥,屬百合科蔥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稱菜伯、和事草等。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蔥白很大,適易久藏。
4、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選用優質大麥、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軟硬適度、潔凈甘美的嶗山礦泉水為原料釀制而成。原麥汁濃度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黃色,泡沫清白、細膩而持久。
5、煙台蘋果
煙台氣候和環境條件非常適宜蘋果生長,被農業部確定為中國蘋果優勢產區,煙台蘋果以「果形端正、色澤艷麗、果肉甜脆、香氣濃郁」享譽國內外。是煙台市的區域公用品牌。
6、黃河口大米
黃河口大米,產於黃河三角洲一帶,尤以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為多,所產的大米以其顆粒均勻、晶瑩剔透、粘度適中、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而成為稻米中的上品,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黃河口大米」,深受市場青睞,消費者的喜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東阿阿膠成國寶級山東特產
源參考資料來:網路-阿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煙台蘋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州扒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島啤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河口大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章丘大蔥
3. 沂蒙電視劇演員表
於寶珍--遲 蓮
李忠厚--馬少驊
心 甜--夢 霞
李繼承--趙錦燾
李 陽--徐囡楠
李忠奉--沙景昌
心 愛--王藝禪
忠厚母--孫志敏
李 月--馮海煜
狗子(大)--杜曉濤
狗子(小)--李興哲
李繼周--徐維良
夏 陽--曾培
李大頭--高志東
羅 寧--王晶
三 妮--劉 倩
孫 旺--張啟軍
孫旺母--宋維芝
二 孬--來 喜
忠奉妻--郭 虹
孟 奎--王 放
李繼長--鄭 奇
李繼善--姚 崗
李繼存--孔 森
繼存妻--季 勤
三 喜--王海泉
三喜媳婦--李羽汐
三 嬸--蔣雯麗
劉黑七--韓 志
宋聯光--林 強
陳 同--郭曉峰
栓 柱--候 彬
老 四--楊大為
鍾 慧--許 歌
黑田俊雄--逢昌馮暢
大衷龍治--朱瑞祥
王晨光--彭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