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高貴妃
❶ 高貴妃第幾集死的
《如懿傳》高貴妃於33集因病去世。
高貴妃之死雖然是魏瓔珞一手謀劃,但是心機深沉的嫻妃也在其中添了一把火。
魏瓔珞說服玩戲法的師傅,在表演「萬紫千紅」的過程中將滾燙的鐵水潑向高貴妃,可是戲台離貴妃的距離那麼遠,貴妃身邊又有宮女保護,想要借那一點鐵水燙死貴妃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鐵水沒有對著她的臉,魏瓔珞的計劃本來只是要給高貴妃一些教訓而已。
誰都沒想到的是,瓔珞的計劃被錦綉透露給了嫻妃,嫻妃便將計就計,暗暗在鐵水中加了「金汁」,觀眾乍一聽到這個詞還以為是金子融化的水,結果太醫的解釋令人頭皮發麻:金汁就是骯臟的糞水!
貴妃的後背被燙得血肉模糊,再加上糞水中的大量細菌滋生,在清朝那個年代的醫療水平下,貴妃存活的概率可謂極小,不得不說,嫻妃的手段實在是太毒了!
高貴妃重傷在床,嫻妃更火上澆油地當面刺激她:不能帶著一身傷疤伺候皇上,以後只能靠著皇上的憐憫活著,還得承受整個紫禁城的鄙視和嘲諷的目光!並且當面自爆:再美麗的鮮花也要用糞土的滋潤,所以我在鐵水裡加了糞水,來滋潤你這朵國色天香的牡丹花!
可憐的高貴妃明知是對方害了自己,卻連告狀都不能,而嫻妃不動聲色就借瓔珞之手除去了高貴妃這個敵人,還順勢讓自己成為救皇帝的功臣,看來以後的魏瓔珞也要被虐了,因為佘詩曼飾演的嫻妃實在是太可怕了。
❷ 清朝有哪些漢人嬪妃
純惠皇貴妃、婉貴太妃、吉妃、慶恭皇貴妃、慶妃等。
1、純惠皇貴妃
純惠皇貴妃(1713年6月13日 - 1760年6月2日)蘇氏,蘇召南之女,清高宗妃,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皇六子質庄親王永瑢、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713年6月13日)出生,雍正年間,入侍寶親王府為格格。雍正十三年(1735)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寶親王弘歷繼位,即清高宗。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詔封純嬪。乾隆二年(1737),晉封純妃。十二月初四,行純妃冊封禮。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十四日酉時,生質庄親王永瑢。
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純貴妃。十一月十七日,行純貴妃冊封禮。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生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二十四日,晉封皇貴妃。四月十一日,行皇貴妃冊封禮。四月十九日,薨,享年四十八。五月,冊謚曰純惠皇貴妃。
2、婉貴太妃
婉貴太妃(1717年2月1日-1807年3月10日),陳氏,陳延璋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帝妃嬪之一。乾隆帝即位前的侍妾之一,乾隆即位後初封陳常在,累晉婉妃。
嘉慶帝即位後,尊封為婉貴妃。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年九十二(古代虛歲),為乾隆帝後妃中最為長壽的一位。
3、吉妃
吉妃(1846年~1905年11月12日)王氏,正黃旗佐領下園戶清遠之女,清文宗妃,原為宮女,後為咸豐帝所幸,咸豐八年(1858)初封吉貴人,後累進吉妃。為「四春娘娘」之一。
光緒三十一年(1905)十月十六(公歷11月12日)卒,年六十。次月十六日(公歷12月12)金棺移妃園寢暫安,光緒三十三年(1907)九月初六(公歷10月12日),奉安地宮。
4、慶恭皇貴妃
慶恭皇貴妃(1724年8月12日 - 1774年8月21日)陸氏,陸士隆之女,清高宗妃嬪,無子女。雍正二年(1724)六月二十四日出生,初封陸常在,後進陸貴人、慶嬪、慶妃、慶貴妃。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十五日,薨逝,享年五十一歲,葬於裕陵妃園寢。嘉慶帝即位後,念曾受其撫育,追尊其為慶恭皇貴妃。
5、慶妃
慶妃(1840年~1885年)張氏,漢軍旗人張氏之女,清文宗妃,無所出,自慶貴人累進慶妃。
張氏原為長春宮宮女,因得咸豐帝寵幸,於咸豐九年(1859年)封為慶貴人。咸豐十一年(1861年),穆宗尊封為皇考慶嬪。
同治十三年(1874年),德宗尊封為慶妃。光緒十一年(1885年)乙酉五月初三日,薨。光緒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以嬪禮葬於定陵妃園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純惠皇貴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婉貴太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慶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慶恭皇貴妃
❸ 作為大型電視劇《延禧攻略》,如何評價這部電視裡面演員的服裝造型
大型古裝電視劇《延禧攻略》在服裝上真的是很良心了,還原度很高,不管是從服裝設計,印花,妝容,配飾上都有一定將就的,而且也是有歷史依據的,可以說於正這次真的很上心了。
吳謹言演的令妃從無名綉娘到妃子,一路的服裝變化也是很用心的,為奴是衣服上沒有修飾的圖案,看起來也粗糙,成為妃子後穿的就是很素雅的。在綜藝節目中服裝老師還成皇上的龍袍上的圖案都是人工綉成的,整整花了五年的時間才綉完,所以說《延禧攻略》的成功是必然的,用心製作的結果就是收視長虹。
❹ 延禧攻略原著(原著各嬪妃外貌描寫)
《延禧攻略》中出現了一眾妃嬪小主,在花團錦綉的後宮之中,自是各有亮點。那麼在原頌搜著小說中,他們究竟是怎樣的容貌和氣質呢?
沉璧
繼後曾說道:
「在本宮看來,十個慧貴妃,也比不上一個容貴人。」
小說中,慧貴妃即為劇中的高貴妃,容貴人即為劇中的順嬪沉璧。
從瓔珞的視角,也曾有這樣的描寫:
沉璧輕輕笑了起來,猶如迦陵頻伽輕輕唱起了歌,歌到一半,忽然轉頭望向魏瓔珞所在的方向,眼睛裡閃動著天真與好奇。魏瓔珞渾身一僵,在看見她容貌的一瞬間,腦中一片空白,任何一個形容她相貌的詞也找不出來,只感到深深的自慚形穢。
能讓瓔珞感到自慚形穢的存在,該是怎樣的美貌。
沉璧
富察·容音
皇後富察則櫻櫻·容音,乾隆帝發妻,一生節儉,溫柔善良。前期與皇帝鶼鰈情深,由於接連兩個兒子夭折,與皇帝漸行漸遠。愛皇帝,當時更愛宮外的自由。
她的美麗,勝在氣質,勝在溫和與善良,勝在骨子裡的遺世獨立。
一枝茉莉離開了枝頭,素衣女子手持茉莉回頭,滿園春色頓時在她面前黯然失色,這無邊無際的蘭花,彷彿就是為了襯托她而存在。
文中另有對於富察·容音換上洛神服的描寫:
如今洛神服一上身,皇後似乎擺脫了些什麼,那些顯得過於深沉的東西隨風而去,留在她身上的,僅有風流嫵媚,灑脫自由。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她本自由灑脫,卻被紫禁城困住了一生。因此,她的美總有那麼一份克制與壓抑,而又在紫禁城群芳中那麼與眾不同。
富察·容音
高寧馨
高貴妃的美與皇後不同,她絢麗多姿,傾國傾城。如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如懿傳》中的意歡與金玉妍,花開並蒂,各有不同。
耳上兩顆寶光四溢的東珠墜子,手腕上纏繞著一串由十八顆翠珠與兩顆碧璽穿成的翡翠手串,尤其是頭上一頂大拉翅,珠光寶氣,嵌著銀制翠蝶,紅寶石牡丹,兩者皆栩栩如生,隨著她的步伐,蝴蝶飛舞牡丹顫動。
這樣多的首飾,若放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只怕這人就成了一個首飾架子,旁人只能瞧見首飾,瞧不見她人,然而慧貴妃不同,她以牡丹之姿,艷壓群芳,硬生生壓住了這一身珠光寶氣。
文中還有瓔珞視角對於高貴妃的側面描寫:
慧貴妃傾國傾城,有牡丹國色之稱,無論是她死前還是死後,魏瓔珞都沒見過第二個能在姿色上與之相提並論者
可以說,原著中對於高貴妃的容貌描寫,應該是側重於皇後之上的。但他們一個勝在氣質,一個勝在容顏。
高寧馨
蘇靜好
純妃蘇靜好,乾隆寵妃,位至貴妃。精通葯理,心藏執念。前期喜歡傅恆,避寵於皇帝。後期因愛生恨,壞事做盡。她軟中帶刺,工於心計。以柔弱的外表,婉轉的心思,在很久的一段時間里獨寵於皇帝。
純貴妃的美是一種嬌弱的美,帶有江南女子的超然脫俗,惹人生憐:
她流淚的樣子最為動人,如同江南細雨,淅淅瀝瀝打在青石階上,連身旁空氣都被她的眼淚洗得清凈。
在李玉視角中,瓔珞是難以於年齡長於她的純貴妃抗衡的:
李玉忍不住在心裡嘖嘖兩聲,心道莫非是圓明園的風水比較養人,從前魏瓔珞也算是個美人,卻也沒美到能與純貴妃媲美的境地。
蘇靜好
魏瓔珞
魏瓔珞作為女主,自是有一方美貌的:
吐氣如蘭,清如蓮蕊,莫說宮女了,就連層層選拔上來的秀女們,都沒有幾個能在相貌上與她比拼個一二的。皇後也是心大,竟將這樣一個美人放在身旁,也不怕被皇上看中?
「……原來你都知道。」魏瓔珞將臉側了過來,只見一張清水出芙蓉似的臉上,濕漉漉一雙淚眼,淚珠將滴欲滴,似花尖垂露,美不勝收
魏瓔珞的美貌,在花團錦綉的後宮中,可能算不上拔尖。但她讓皇帝念念不忘的,也不是絕世容顏。可見美貌是基礎,才智才是經久不衰的利器。
魏瓔珞
陸晚晚
在劇中,陸晚晚是一個存在程度不高的人,而實際上,她活到了最後,活得很好。在原著中,她也是那一屆秀女中的容貌擔當。
魏瓔珞偷眼看去,只覺眼前一亮,彷彿轉角之時暗香浮動,池中白蓮輕輕綻開。那是一名白衣秀女,容色清麗,遠勝身旁諸佳麗,最為孫叢難得的是那顧盼之間的柔弱之態,彷彿西子捧心,我見猶憐。
從皇帝的視角還有這樣的描寫:
不等她抬頭露出自己足以驚艷時光的容貌,便已得了弘歷一聲輕笑。
乾隆皇帝好像獨愛這種柔弱的女子,純妃如是,陸晚晚如是。而對於絢爛張揚的高貴妃以及明艷動人的小嘉嬪則顯得更為薄情。
陸晚晚
小嘉嬪
往期回顧:《甄嬛傳》原著各位主兒容貌描寫:端妃敬妃美貌,安陵容惹人憐惜
《如懿傳》原著中16位主兒容貌描寫,富察皇後不算太美,海蘭驚人
❺ 有什麼好看的文藝片
在眾多的電影當中,文藝片也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比重,而文藝片很少的原因並且能拍到出差的原因,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故事情節很難拍的,讓人印象深刻,多數都是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在所有的文藝片中,我認為有三部是非常經典的,它們分別是:第一部是《聞香識女人》,第二部是《布達佩斯大飯店》,第三部是《普羅旺斯的夏天》
一、《聞香識女人》這部劇是一部翻拍電影,剛一上映就獲得了一致的好評,並且出演這部電影的男主角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在商業片橫行的時代,想要拍出一部好的文藝片是非常困難的。這部劇講述的是一個正直講義氣的男孩,再受到冤枉,將要被審判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盲人將軍,洗刷了他的冤屈。故事雖然很俗套,但是非常的緊湊,並且改變的也合情合理,是一部文藝片的上佳之作。
❻ 人人網圖片解析甄嬛人物介紹
甄嬛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甄嬛流瀲紫原創的小說《後宮甄嬛傳》將由導演鄭曉龍執導,孫儷主演甄嬛,該劇在2011年十月播完。
中文名: 甄嬛
別名: 「女中諸葛」
國籍: 中國
職業: 政治 靜淑皇後
所處時代: 古代
目錄
甄嬛小傳
角色簡介
背景故事
人物生平
歷史原型出身名門
嫁入雍貝勒府
軼事典故
甄嬛小傳
角色簡介
背景故事
人物生平
歷史原型 出身名門
嫁入雍貝勒府
軼事典故
展開 編輯本段甄嬛小傳
甄嬛的影視形象(9張)靜淑皇後甄氏,乃乾元帝(雍正皇帝)皇貴妃也,正章帝(乾隆皇帝)之母。年15入侍,為莞貴人,後初入宮,因病無寵。於乾元十三年三月與帝在太液池相見,封為莞嬪,開未侍寢而進封之先例。旋賜椒房。歷進婉儀,婕妤,於乾元十四年二月冊為莞貴嬪。 乾元十六年七月產帝之第三女,朧月帝姬,即永安公主,正章帝改封陳國長公主與乾元二十一年下嫁突厥林可汗。後產下永安公主一月,太後急病,又因被皇後陷害誤穿先皇後衣服,引得皇上大怒,自請出家為太後祈福,永安公主為謹儀淑妃撫養。 乾元二十一年帝思後不止,潛行至冷月庵幸後,後旋有孕,於七月冊後為莞妃,以半後之儀迎歸,九月進淑妃。乾元二十二年三月,一胎生皇三子予涵和靈犀帝姬。帝大喜,頒赦。乾元二十二年三月至四月,昭惠懿安太後病逝,正章帝由莞淑妃撫育,儀同太子。乾元二十六年七月,雪魄帝姬生,為帝所最珍愛。乾元二十六年,溫裕皇後逝世,帝意以後為繼後,以太後遺命止,遂不立後。 乾元二十七年五月十七,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位同副後。乾元三十二年八月,帝崩,遺命以正章帝繼位,上後尊號為明懿皇太後。正章二十二年,崩於慈寧宮,上謚號曰靜淑媛德容儀皇後。遺命與惠儀,淳順二妃同葬,故另起一陵,即明懿太後園寢。(該記載為番外中記述,與小說正文有出入。甄嬛為小說中虛構人物,此處的「歷史」為架空歷史,在真實歷史上並無此人。)
編輯本段角色簡介
甄嬛(音:zhēn huán),《後宮·甄嬛傳》的女主角。
作者:流瀲紫(真名:吳雪嵐) 76集大型古裝電視劇《甄嬛傳》由鄭曉龍導演,於2011年11月21日上映。 孫儷飾 甄嬛 蔡少芬飾 皇後(烏拉那拉 宜修) 陳建斌飾 皇上(雍正) 李東學飾 果郡王允禮 劉雪華飾 皇太後(孝恭仁皇後烏雅氏) 蔣 欣飾 年世蘭 (華妃 初進宮中
) 陶昕然飾 安陵容 斕 曦飾 沈眉庄 張曉龍飾 溫實初
編輯本段背景故事
明懿皇後甄氏,吏部尚書甄遠道女。乾元十二年入侍,得封莞貴人。後初入宮,並無寵。乾元十三年三月與帝見於太液池,進莞嬪,開未侍寢而進封之先例。旋賜椒房。歷進婉儀,婕妤。 乾元十四年二月冊為莞貴嬪。乾元十六年八月太後急病,後自請出宮祈福。乾元二十一年,上思後不止,潛冷月庵幸,七月,冊為莞妃,半後之儀迎歸。八月,進淑妃,以「莞」為號,是為莞淑妃。惠妃沈氏誕一子,以後養之,即正章帝。 乾元二十六年,溫裕皇後獲罪,囚於鳳儀宮。遂特冊後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上崩,太子紆潤繼位,改元正章,上後尊號明懿皇太後,追生母惠儀貴妃為昭惠懿安太後。正章二十二年,後崩於慈寧宮,謚曰明懿淑敬慧賢皇後。另起一陵,即明懿太後園寢。子二,趙王即清河王涵、正章帝。女三,朧月帝姬,靈犀帝姬,雪魄帝姬。
本無意入宮待字閨閣的「女中諸葛」,有著絕世容貌與過人才情的甄嬛,有著閨閣中得一「有心人」的願望,但是終究只是夢罷了,她註定不可能被撂牌子,註定一生都是玄凌的女人,除了他之外不能想不能有其他男人! 原以為胤禛是她的「良人」,原以為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原以為自己一番情意得一眷顧,最終不過是別人的替身罷了。夢中深情的呢喃「莞莞」,代表尊貴的封號「莞」,終究不過是一場謊言,像那毒葯表面的糖,不過是用來掩蓋真相的甜蜜…… 美夢破碎的一瞬間,她好似什麼都沒有了。一心痴愛卻換來皇帝的絕情,真心相待卻得到姐妹的背叛,突如其來的家人的苦難……這一切讓她心灰意冷,終究被迫離開剛誕生的女兒,在清冷苦寒的的寺廟內,企圖默默地用殘留的歲月,安撫自己支離破碎的心。 直到遇到了溫潤如玉的允禮,才驀然想起曾經的心願。即使抗拒,即便疏遠,卻仍然忍不住在那個雷雨交加的晚上,撲入他的懷中。用一顆不完整的心,靜靜感受他的柔情與呵護,享受著平靜而幸福的時光。 孫儷看《甄嬛傳》 談甄嬛 這個角色年齡跨度很大,台詞 甄嬛、允禮
量也大,對我來講是「壓力山大」。甄嬛雖然最終坐上了寶座,但她很可憐。作為一個女人可以不要那麼多的權力,不要那麼富有,在我的生命選擇當中,快樂是第一位的。 談皇上 陳建斌老師飾演的皇上會給人一種距離感。導演表示這種有距離感挺好的,因為妃子本來就應該跟皇帝存在距離。 談皇後 戲里的皇後工於心計,但她對自己也特別狠。我後來才知道,戲外我們這位皇後(蔡少芬)5月份生了小孩。如此推算9月開機時她應該就已經懷孕了,我們熬夜她也一樣熬夜。後來我懷孕正好是《甄嬛傳》後期配音的階段,我很想自己配,但那最初的幾個月根本沒辦法工作。回過頭來想,就特別崇拜蔡少芬,她很敬業,很厲害,不愧是皇後。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在《後宮》的紫禁城裡,甄嬛,就是這樣一個身處宮廷,綉在屏風上的女人。她在「鴻雁高飛」的好日子被選入宮,一步步封到婕妤、貴嬪、昭儀,經歷了後宮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生活 甄嬛、允禮&
內幕,與形形色色的美女佳人,爭芳吐艷,各不相讓。領教了囂張跋扈,陽奉陰違,兩面三刀,面慈心狠,各種面目、心性和手段。在被圈禁的紅牆宮苑的一隅之地,陪王伴駕,日益演變成可怕的精心表演。 生活被粉飾的表演占據,表演漸漸成為生活的習慣。皇帝東邊日出,西邊雨般的寵愛,蠶食著風華絕代的她們。甄嬛和她的後宮姐妹們成了最揮灑自如的演員,可以在想哭的時候滿含笑意,也可以在想笑的時候,積蓄起眼淚。她們自顧自異常認真投入的表演,使得《後宮》這出宮廷大戲玄機暗藏、驚心動魄、異常精彩。貌似歌舞昇平、祥瑞和諧的後宮,實在是個生存幾率極低的地方。 曾經不可一世的余娘子、麗貴嬪、華妃、曹婕妤,死的死,瘋的瘋。 《甄嬛傳》甄嬛、允禮&
就是足智多謀,常能扭轉乾坤,出奇制勝的甄嬛,也沒能逃過皇後的暗算,弄得家破人亡,被貶出宮,帶發出家甘露寺。只有皇後、安貴嬪這樣懂得保全的高手,才能任憑夫君每年一撥撥兒地招募美女,也有辦法一撥撥兒鏟除禍水,立於不敗之地。 離開後宮的甄嬛,依然扯不斷後宮的故事。因為曾經的輝煌,作者大概也要學J.K.羅琳,第五部第六部地寫下去。在小說第四部近尾處,情節上又抻出了幾條線索,為續集搭起了再起紛爭的橋段。如:北游「輝山晴雪」,甄嬛和清河王在輝山山頂搭救了一個塞外「赫赫」部落的貴族男子,此人不僅欲強擄甄嬛下山,還大有攻打大周朝的狼子野心。 皇帝玄凌,新寵佳麗總圍繞著像已故純元皇後,也像甄嬛的女子,話里話外弄不清這位天子現在心底鍾情的到底是純元皇後,還是甄嬛。這讓被廢的甄嬛,總有一線再被召回後宮的可怕前途。清河王請御醫溫實初配好了丹葯,想讓甄嬛學朱麗葉,吃葯假死後,開始新的生活。沒想到,清河王奉旨去川蜀暗訪,卻離奇意外身亡,悲慟欲絕的甄嬛懷上了玄清的骨肉。原本想遠遠逃離後宮的甄嬛,仍然陷在後宮的泥潭,拔不出腳來。
編輯本段歷史原型
清世宗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生於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滿洲鑲黃族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十三歲時入侍雍和宮邸,為雍王胤禛之側福晉。 卒於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東陵。謚: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
出身名門
孝聖憲皇後的父親是四品典儀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鈕鈷祿·凌柱。她與康熙朝四大輔臣遏必隆是一個曾祖。而大清王朝的滿洲開國五大臣之一、後金第一將巴圖魯額亦都是她的曾祖父。額亦都(1562年~1621年)自幼歸附努爾哈赤,太祖建立八旗制度後,隸屬滿洲鑲黃旗,在清初參加了討尼堪外蘭、取色克濟等城、取巴爾達城、敗薩克察人入擾、拿尼瑪蘭、章嘉、索爾瑚等城寨、擊敗葉赫九部聯軍、破扈倫四部等等重大戰役,可謂是身經百戰,累立戰功,先後授一等大臣、總兵官等。額亦都的兒子是遏必隆,此人與康熙朝的 鰲拜、索尼、蘇克薩哈同是四大輔臣,遏必隆一生沒有自己的主見,屬於牆頭草的類型,但是他的官運最長,隨著其他三大輔臣死後,他更是百官之首了。 而到了凌柱這里就沒什麼官位了,所以鈕祜祿氏當時是被作為秀女指婚給當時的胤禛的,鈕祜祿氏剛到藩府的時候地位不是很高,只是格格身份。但是鈕祜祿氏為人賢惠勤勞,康熙對這個兒媳婦很是誇贊,到了後來她為康熙生了一個弘歷這個皇孫之後更是專門召見了她。弘歷深受康熙的寵愛,被接到了皇宮撫養,自此鈕祜祿氏的地位也大為提升。 鈕祜祿氏家族在大清朝可是大姓,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鈕祜祿,滿語「狼」。 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長白山區。滿語「鈕祜祿」漢譯「狼」之意。「狼」是滿族先世女真的圖騰之一,女真人出於對「狼」的崇拜,而以其為姓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鈕祜祿」這個姓氏的稱謂曾幾度變化:遼代稱「敵烈氏」,金代稱「女奚列氏」,元代稱「亦氣烈氏」,明代稱「鈕祜祿氏」。滿洲氏族「鈕祜祿」氏,冠以漢字姓稱「鈕」姓,也有的冠以漢字姓稱「郎」姓。「鈕祜祿」氏是典型的"一氏冠兩姓"的滿洲氏族。詳見《滿族八大姓》。鈕祜祿氏家族出了很多的人才,其中最有名的要算軍事家、政治家、翻譯家、理財家、文學家和珅了。
嫁入雍貝勒府
鈕祜祿氏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被指婚給當時還是雍貝勒的胤禛時才11歲,由於其父親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當時胤禛的封爵是貝勒(僅次於王爵),所以當時鈕祜祿氏得身份是為格格身份,這一身份直到弘歷的降生才得以改變。 在《玉牒》和生卒記錄底稿上,都清楚地寫著: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誕弘歷於雍和宮。在《實錄》和《聖訓》中也有同樣記載。
軼事典故
雍王恩寵 一次,雍王患時疫,病情嚴重,幾乎喪命,鈕枯祿氏侍奉殷勤,煎湯熬葯,無不周到。雍王康復後,對其尤有鍾愛。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歷於雍和宮邸。 弘歷十歲時隨父雍王初侍康熙帝,宴於牡丹台,康熙帝見皇孫弘歷聰穎過人,十分喜愛,便接至皇宮去讀書,親自撫養,並稱弘歷是「福過於予";連聲稱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為此,鈕枯祿氏更得雍王的恩寵。 雍王登基為雍正帝,先封鈕祜祿氏為熹妃,進而晉為熹貴妃。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儲,將弘歷名字書寫好,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弘歷二十五歲即帝位,根據雍正帝遺命,母以子為貴,封熹貴妃為皇太後
❼ 清代有漢人皇妃嗎
當然有 但是,首先要分清楚漢軍旗和普通漢人的區別 對於滿漢通婚的政策,清政府出現過一些變化,在順治朝曾經一度提倡過滿漢聯姻,也因此如恪妃石氏是作為普通漢人入宮的。但隨後政策就發生變化,至少官方禁止滿人和非在旗漢人通婚。 例如康熙生母佟佳氏、雍正的年貴妃、乾隆的高貴妃、令妃魏佳氏等等都是漢軍旗,這些人本身就在每三年一輪的選秀名單中。 但另外,也有一些民籍漢人女子會通過不正規的途徑入宮,比如康熙、乾隆下江南時官員的進獻,例如康熙的密嬪王氏、熙嬪陳氏;乾隆的慶嬪陸氏、婉妃陳氏等。還有清朝後期例如咸豐等常年住圓明園,規矩不如皇宮森嚴,也曾經引入一些漢族妃子(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咸豐的四春妃子,只有牡丹春是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