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牡丹字畫
⑴ 歙縣什麼最出名
歙硯和徽墨 歙硯是硯中之上品,它的珍貴在於雕刻上具有徽派石雕的風格,渾厚朴實、美觀大方、刀法剛健、花式多樣。它的圖案多取於黃山勝境、新安風光、小橋流水、神話傳說、名人逸事等。歙縣還有「墨都」的雅稱,無論是鬧市還是鄉村,出售徽墨、歙硯的店鋪比比皆是,它們在店堂里懸掛的名人字畫的映襯下,令人耳目一新。 極品名茶 歙縣的茶葉產量高居全國之首。「黃山毛峰」、「頂谷大方」、「黃山綠牡丹」、「錦上添花」、「海貝吐珠」等極品名茶列為國家珍貴禮品,在國內外久負盛名。 此外,歙縣民間藝術的瑰寶「磚」、「石」、「木」、「竹」四雕亦很有特色,還有徽派盆景、版畫、漆刻,以及新興的徽州竹編、玉竹傢具等,也都獨具特色。還有三潭枇杷、三口蜜桔、金絲琥珀蜜棗、徽州雪梨、問政山筍、金竹貢菊、窨茶三花等,也很有名。 名稱: 徽墨 介紹: 徽墨,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今黃山市屯溪區、歙縣兩地為徽墨製造中心。 徽墨品種繁多,有漆煙、油煙、松煙、全煙、凈煙、減膠、加香等. 高級漆煙墨,是用桐油煙、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餘種名貴材料製成的。徽墨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是書畫家的必備用品。 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書畫,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在工業制圖、裝潢美術、印刷、醫葯、描瓷等許多方面,徽墨也有廣泛應用。 徽墨製作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徽州府志》記載,徽墨始創於唐末,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避戰亂,攜全家南逃至歙州,看到這里有茂密的松林和清澈見底的新安江水,便定居下來,重操制墨舊業。不久,他制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珍寶。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的地球墨就是歙縣墨店的珍品。當代以來,徽墨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恢復了茶墨、青墨、 硃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產,並增添、開發了新的品種。1989年, 歙縣老胡開文墨廠生產的「超漆煙墨」獲國家金質獎。 名稱: 徽州貢菊 介紹: 「徽州貢菊」是從菊花群體中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原產於歙縣金竹嶺一帶,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葯用功能。據民間傳說,「徽州貢菊」原是宋朝徽商從浙江德清縣作為觀賞藝菊引進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許多人得了紅眼頭痛病,有人採用鮮菊花泡水將火,十分靈驗。 以後人們經常用鮮花或菊花干泡水泡茶,醫治目赤羞明、膽虛心燥等病。從此,這一帶農家門前屋後廣種菊花,為了久藏又特意烘製成干菊花,金竹嶺由此聞名遠近。清光緒年間,北京紫禁城裡也流傳紅眼病,皇上下旨,遍訪名醫良葯,徽州知府獻上徽州菊花干,京人泡服後眼疾即愈。於是徽菊名氣大振,被尊稱「貢菊」。「徽州貢菊」的製作十分講究,鮮菊採下後,先用竹簟陰置晾乾,然後用炭火悉心烘烤,成品後的貢菊以朵大色白者為佳。「徽州貢菊」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目、清涼解毒的功能,可治傷風感冒、疔瘡腫毒、血壓偏高及動脈硬化等症。用它調配其它葯物可以製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葯和菊花晶等飲料。「徽州貢菊」可以泡茶、泡酒,常飲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凈五臟,排毒健身」,起到延壽美容的作用。飲用過的菊花曬干後充作枕芯,使人清涼降火,明目醒腦。 名稱: 三潭枇杷 介紹: 「三潭枇杷」是我國枇杷中的一個優良品種,因產於新安江沿岸歙縣的漳潭、綿潭和瀹潭三個自然村而得名。 「三潭」一帶群山環抱三個大面積的深水潭,冬暖夏涼,終年雲霧縈繞,雨量充沛,為枇杷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三潭枇杷」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汁甜、營養豐富,並以早熟優質而聞名遐邇。「三潭枇杷」有20多個品種,在國外享譽的是「大紅袍」和「光榮花」。「大紅袍」黃里透紅,「光榮花」花蒂處長了一個明顯的五角星。一級枇杷每公斤只有20來個, 綿潭村甚至培植出每公斤只有10個的「枇杷王」。
⑵ 近代畫綠牡丹 富貴吉祥 天貴 國花並無福 王鐸
有很多擅長畫牡丹的畫家,綠牡丹看起來碧玉青翠,十分喜人,再加上牡丹素專來就有富貴吉祥的象屬征寓意,作為國畫名家的牡丹作品一直以來都未曾斷絕,名家精品不斷,易從字畫簽約的蔣偉大師就是其中一位。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中國著名絡畫作家。從事舞台美術和美術教育多年,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原書畫院專業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