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選譯

牡丹亭選譯

發布時間: 2025-02-13 01:21:14

牡丹亭有哪些英譯本具體是誰的呀

Birch、汪榕培、張光前的三個英語《牡丹亭》全譯本各有特色。。研究顯示:專Birch譯文在文化維及屬交際維的第三層面較多適應原文;汪榕培譯文在語言維及交
際維的第二層面較多適應原文;張光前譯文處於二者之間。

② 牡丹亭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1),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2)。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3)。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4),待掛冠而為密者(5),皆形骸之論也(6)。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7)。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8)。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9),恆以理相格耳(10)。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1]
作品譯文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1]

③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下一句是什麼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下一句是「君亦無所欲,君亦無所求,不讓寂寞版女,入帳解千愁!」出處於權《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

全詩如下:問君何所欲,問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君亦無所欲,君亦無所求,不讓寂寞女,入帳解千愁!

白話譯文:問君子有什麼可追求的,問君子有什麼所想的。在牡丹花下死去,就是死了也是件風雅的事情。君子也沒有什麼可追求的。君子也沒有什麼可想的。不讓女人寂寞。幫你解千愁啊。

(3)牡丹亭選譯擴展閱讀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出自的《牡丹亭還魂記》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作者熱情奔放賦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杜麗娘經歷了現實、夢幻與幽冥三個境界,這顯然是作者幻想的產物。

作者借用「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句話對比來表達理想和思想,用夢幻和幽冥反襯出了現實的殘酷。杜麗娘的夢境是那麼溫柔纏綿、五彩繽紛。

湯顯祖曾經真誠自白:「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這四夢是什麼呢?指的是「臨川四夢」,即湯顯祖的著作:《南柯記》《邯鄲記》《紫衩記》及《牡丹亭》。

參考資料:網路-牡丹亭還魂記

④ 牡丹亭節選原來奼紫嫣紅開遍原文及翻譯賞析湯顯祖個人簡介

1、《皂羅袍》節選 明代:湯顯祖 原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譯文:那曾經遍布的嬌艷花朵,如今卻落得殘破不堪,美好的時光與景色無人欣賞。
2、翻譯與賞析 原句描述了美景無人問津的悲哀,以花的盛衰比喻人生的無常和美好時光的流逝。通過對自然美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3、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著名戲曲家,江西臨川人。他的字是義仍,號若士。萬曆十一年(1583年)中進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禮部祠祭司主事等職,並與東林黨人顧憲成等人有交往。因批評朝政,曾被貶至廣東徐聞縣擔任典史。後又被任命為浙江遂昌知縣,任職五年。
4、在湯顯祖晚年,面對橫行的稅監,他在北京述職後選擇返回故鄉,並以繭翁為號。他的思想復雜,雖然推崇科舉,但同時也對科舉制度和八股文表示不滿。他曾深入研究佛學,尋求人生意義,但又嘲笑迷信和佛學的某些教義。
5、湯顯祖的思想中的矛盾面在他的戲曲創作中得到了體現。受思想家李贄的影響,他持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他的代表作《牡丹亭》展現了他的才華和反叛精神,與其餘三部作品《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為《玉茗堂四夢》。

⑤ 牡丹亭記題詞記敘杜麗娘的愛情故事有何用意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湯顯祖詩文集》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這是《牡丹亭》中杜麗娘著名的唱詞。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並非僅僅屬於《牡丹亭》。它的一位讀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死,「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作者、觀眾和戲劇以最奇妙的方式相遇了。

從明萬曆年間的原創版,到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已經上演了四百餘年,湯顯祖娓娓描述的愛情故事,征服了無數觀眾,尤其是那些情竇初開的青年。其中,最為典型的當數俞二娘。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她是一位「超級粉絲」,當今的追星族與她相比無不遜色。
有一條為崑曲研究者奉若至寶的史料,記錄在明人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里:「婁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詞,未有所適。酷嗜《牡丹亭》傳奇,蠅頭細字,批註其側。幽思苦韻,有痛於本詞者……」俞二娘在讀了《牡丹亭》以後,用蠅頭小楷在劇本間作了許多批註,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運也像杜麗娘一樣,終日鬱郁寡歡,最後「斷腸而死」。臨終前從松開的纖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的初版戲本,而且「飽研丹砂,密圈旁註,往往自寫所見,出人意表」。
湯顯祖得知消息後,揮筆寫下《哭婁江女子二首》:「畫燭搖金閣,真珠泣綉窗。如何傷此曲,偏只在婁江。何自為情死,悲傷必有神。一時文字業,天下有心人。」
湯顯祖逝世後150年,與他同為江西人的蔣士銓,寫了一部《臨川夢》。據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記載,這部以劇作家湯顯祖為主角的傳奇分上下兩卷,共20出。傳奇中多次出現特殊人物俞二娘。
例如第四齣《想夢》,寫俞二娘耽讀《還魂記》,柳生和杜麗娘竟幻影現身。第十齣《殉夢》,寫俞二娘讀《還魂記》斷腸而死(這恐怕源於張大復的記載)。可是到了劇本的下卷,故事情節的變化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例如第十五齣《寄曲》,寫俞二娘死後20多年,她的乳母將俞二娘批點的《還魂記》送到了湯顯祖手裡。第十六齣《訪夢》,寫俞二娘的亡魂打算拜訪湯顯祖,以此意訴之釋尊。第十九出《說夢》,寫湯顯祖長子死而歸天,與淳於棼、盧生、俞二娘、霍小玉(除俞二娘外均為湯顯祖的劇中人)等人在天王前相會,論世事皆夢。最後一出,則寫湯顯祖在玉茗堂睡覺,睡神引俞二娘的靈魂進入湯顯祖的夢中,與之相會。湯顯祖感其知己。淳於棼、盧生、霍小玉等人也來見。玉茗花神傳天王法旨迎眾人入覺華宮。(青木正兒《中國近代戲曲史》,王古魯譯,中華書局版)
劇作家往往是經由文字和舞台表達思想,與觀眾交流感情的。然而在這部《臨川夢》中,湯顯祖與俞二娘不僅超越了劇作家與觀眾的關系,更超越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他們的靈魂居然能在夢境中相聚,並進入仙界天庭。這與《牡丹亭》的藝術手法一脈相承。誠如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所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在現實生活中,湯顯祖與俞二娘或許無緣相識,可是在《臨川夢》中,他們卻有了時間跨度很長的奇特交往,乃至心心相印。

熱點內容
加盟鮮花禮品店 發布:2025-02-13 05:14:58 瀏覽:493
百合炒扇貝 發布:2025-02-13 05:12:58 瀏覽:738
插花蘭葉子 發布:2025-02-13 05:08:02 瀏覽:42
章魚蘭花 發布:2025-02-13 04:59:46 瀏覽:455
袋鼠插花 發布:2025-02-13 04:55:35 瀏覽:19
長海棠角 發布:2025-02-13 04:53:56 瀏覽:164
西府海棠冬剪 發布:2025-02-13 04:53:19 瀏覽:152
速寫繪畫荷花 發布:2025-02-13 04:45:23 瀏覽:661
荷花玉吊墜 發布:2025-02-13 04:27:21 瀏覽:352
送姥姥鮮花 發布:2025-02-13 04:20:25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