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美圖
1. 蘇州園林建築上的雕花有什麼特點啊
蘇州三大雕花樓之東山雕花樓
東山雕花樓緊靠明代開科以來蘇州府第一位狀元施磐的故居「狀元府第」。它由當時一位金姓富商,自1922年破土興建,歷時3年,用工26萬多個,耗資15萬銀元,佔地2畝,建築面積2242平方米。雕花樓是一幢中西結合,以中為主的院落式住宅。遊客尚未進門,但見果木掩映之中,矗立著一座高大、陡峭的黑色城堡;四周的風火牆有20米高,遮掩了牆內的一切,使人頓覺其威嚴、神秘、幽深。整個大樓有前後兩進,兩個天井,一個花園。樓上樓下、大廳、書房、客房、卧室、陽台、密室、迴廊……整體布局巧妙、合理,井然有序。
古人雲:「無刻不成屋,有刻斯為貴」。雕花樓集磚雕、木雕、金雕、石雕、雕塑、彩畫、壁畫、匾額為一體,是20世紀二十年代香山幫的典型作品,堪稱一座東方建築的博物館,既有中華民族傳統的建築特色,又有西方建築的時代特點,內涵豐富,美妙絕倫,令觀者贊嘆不已。人們進了雕花樓,就像進了神話中的瓊宮仙府,目不暇接。在各類雕刻中,栩栩如生的畫面,包含了157則故事。其中磚雕門樓藝術價值最高,木雕的數量最多,雕刻最密集處為前樓大廳。門樓上部橫框部位雕有「八仙慶壽」圖,取材於《東游記》。中枋浮雕「鹿十景」,10隻鹿10種姿勢,或卧、或立、或蹦、或跑、或趴、或躥、或昂首、或俯視、或屏氣凝神、或回首顧盼,充滿著柔和蘊藉了閑逸、愉悅的韻味。鹿是「綠」和「樂」的諧音,這里寄託著庶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和大膽嚮往,反映了「賈而好仕」、「安居樂業」的社會心理。下枋雕有「郭子儀大富貴亦壽考」,這種子孫滿堂的歡樂景象,是男壽的象徵。整幅雕刻構圖,疏密得當,人物形象生動,人情味十分濃烈,給觀者以「家和萬事興」之感。整座磚雕門樓造型雄偉而秀逸,結構嚴密而靈巧,題材廣泛而協調,雕工精細而古雅,堪稱我國磚雕門樓藝術中的精品,且是目前蘇州園林中磚雕門樓的代表作。整個雕花大樓作為江南民間藝人的絕妙佳作,由此可見一斑.
蘇州三大雕花樓之北張家巷雕花樓
北張家巷雕花樓即沈宅,位於婁門內倉街北張家巷9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沈宅坐北朝南,總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分中、西、東三路。
主建築居中,依次有門廳、轎廳、大廳和兩進樓廳,共五進。前三進為蘇州一般傳統形式,三開間圓作,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結構。後兩進樓廳南北對照,面積相同,左右以廂樓貫通,組成走馬樓。兩樓面闊皆為三間12.2米,進深8.9米。樓上下四周設內廊相通,樓層內廊出挑。中間石板天井略呈正方形。樓外立面雕花繁多,雕刻重點集中在樓前出挑廊檐部分,其樓層出挑出方形梁頭,兩側面雕花,正面貼雕花板,使挑頭產生滿雕效果。挑檐頭斜撐托腳尺寸特大,採用鏤空立雕工藝,從構造上看已失去原有托腳的結構功能,而純粹起裝飾作用。樓面挑出檐口板等處也滿施雕刻,所雕內容有山水亭閣、鳥獸花卉、博古圖案等。每處雕刻花紋、內容、造型俱不相同,集中在樓檐部分,雕刻工藝頗為工細,具有浙江東陽木雕風格。
綜觀此樓建築及雕刻工藝特點,應為清代後期所構。住宅東路有花廳、樓廳各一,從構造形式上看,時代略早於雕花樓,具有清初建築風格,很多建築外立面已改觀。雕花樓雖保存舊觀,但雕刻殘損嚴重。
蘇州三大雕花樓之山塘雕花樓
山塘雕花樓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雕刻藝術的博覽館。從雕刻的材料上分,有磚雕、石雕、木雕三大類,其中門廳後面的磚雕門樓建於明代,顯得渾厚古樸,刻有《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劉備甘露寺招親」、「三顧茅廬」等故典。而天井裡的石雕井欄圈、樑柱下的那些石鼓墩,至少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木雕的花樣更加繁多,有十二生肖、八美圖、八仙圖、四季鮮花、福祿壽喜,等等。從雕刻手法來看,整體雕、浮雕、鏤空雕和印雕四大手法齊全。像第三進花廳的落地長窗上,用浮雕手法雕刻了西施、貂蟬、楊玉環、王昭君四位古代美女,和花木蘭、樊梨花、穆桂英、梁紅玉四位巾幗英雄,四文四武,雕刻精美,每幅畫面都能使人想起一個典故、一段傳說,耐人尋味。在磚雕門樓《鹿十景》的梅花鹿身上的梅花,屏風上鄭板橋的蘭竹和書法,都是用印雕的手法雕刻的,有一種力透紙背的韻味。而許多雕刻構件往往要二種甚至三種手法並用,像花廳兩側的落地罩,就是用整塊銀杏木整體雕刻了松竹梅,再用鏤空雕手法突出花木形體,立體感十分強。
山塘雕花樓的雕刻作品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第四進主廳(走馬樓)的樓下東側走廊,雕刻了全本《梁祝》,西側走廊雕刻了全本《西廂記》;樓上迴廊雕刻了全本《白蛇傳》戲文。粗略統計,整座建築共有450多件雕花板塊組成1200多幅圖樣,沒有一幅重復。而古戲台的兩側雕刻了全本昆劇《牡丹亭》,台下則雕刻了全本昆劇《長生殿》,就像兩本古樸的線裝書,向遊人展示了一個個精彩的昆劇情景,等待你去細細品賞
2. 解語花的意思
解語花
本名 解雨臣
年齡:26( 在盜7第五十一章中,解雨臣自曝) 身份:長沙老九門中解家的少當家,曾是吳邪小時候的玩伴 稱呼:最初不知道姓名時被吳邪稱為」粉紅襯衫「。藝名解語花反而更為人所知,霍老太等長輩稱為「解子」,吳邪在心中依然沿用小時候玩伴時期的「小花「稱呼。作者南派三叔曾在訪問中稱其為「小解公子,盜墓小王子」。 初登場:《盜墓筆記七:邛籠石影》 第五章 拍賣會 外貌特徵與個人標志: 吳邪回憶中曾提到小時候的小花「猶如從招貼畫上走下來的小女孩「。 成年後第一次出場身穿粉紅襯衫,後成為小花的一個標志。成年後外貌原著中目前未描述。 小花常常玩手機游戲(如俄羅斯方塊等),這也是另一個標志。 武器 1. 細長的棍子,可用於飛檐走壁; 2. 在與悶油瓶的交手中曾使用「一把形狀奇特的匕首」,目前尚無詳細描述。
簡介:
作為解家少東家已經接手解家全部生意,被老九門中霍家的當家「霍仙姑」稱贊為「九門這一代最有出息的一個」。 精通易容,縮骨,曾易容為霍秀秀試探吳邪等人。身體有著極強的柔韌性和靈敏,能僅用一根棍子,藉助牆面,腳不沾地地迅速通過墓道機關。 幼年時被打扮為女孩,師從老九門上三門第二家當家「二月紅」 學戲。 一度認為自己是女孩子,長大後才軸正自己的性別觀念,自嘲為「生不如死的青春期」。(註:此情節後在三叔的修改版中被刪去。) 原著人物性格 吳邪曾提到」這人的性格和我真的有點類似,話不多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什麼",並且有"藝術家的那種『干一件和現實生活完全沒關系,也沒人能理解我的事情』的腦筋"。
CP介紹
花邪
南派三叔小說《盜墓筆記》中的BL配對,花攻邪受。「花」為《盜墓筆記》中 的解語花(藝名,本名解雨臣),「邪」為吳邪,《盜墓筆記》小說主角。
黑花 南派三叔小說《盜墓筆記》中的BL配對,黑攻花受。「花」為《盜墓筆記》中 的解語花(藝名,本名解雨臣),「黑」為黑眼鏡,《盜墓筆記》小說中人物。 花秀 南派三叔小說《盜墓筆記》中的BG配對。「花」為《盜墓筆記》中 的解語花(藝名,本名解雨臣),「秀」為《盜墓筆記》小說中的霍秀秀。兩人為青梅竹馬~
相關歌曲
均為雪殤伊瞳大人唱的歌曲
1.首先,是【薄暮花】 寫給小花的歌,被三蘇華麗麗的推薦了呀~ye! 撒花
薄暮花原曲:蝶戀花原歌手:牛奶@咖啡填詞:dies唱:雪殤伊瞳
2.【再見】 還是小花的 [花嫂]再見原曲:江美琪《對你而言》 填詞:兩言演唱:雪殤伊瞳
3.【亂紅--寫給小花的歌】 詞:江南小夫子 曲:李玉剛 新貴妃醉酒 唱:貳少【貳少咱愛你—3—】 不知道這樣一個角色,為何如此深深觸動了我。只因為雷克薩斯大人的一張美圖,便即刻傾心於他,無法自拔。這樣一個少年,干凈,溫和,甚至還有點憂郁,亦如他的藝名,解語花。這是個極美麗的名字,還記得宋趙彥端的那一句「清肌瑩骨能香玉,艷質英姿解語花」。不甚華麗,卻道出了我的心語。他就如一朵美麗的解語花【海棠&千葉蓮&相思草】如一個未知的迷,雖只知表皮,但,不知其內涵.那也是枉然. 繁復的矜貴,簡單的可愛,素色的清雋,繽紛的爛漫。
總之說不出一個玷污的詞。 就是這樣的小花,讓我無法不去迷戀。P.S.總覺得小花如果確有其人,一定會引起極大的轟動。就像我曾痴迷的崑曲【牡丹亭】,他便是其中的那個柳夢梅,溫厚與張揚並存。最後,雪殤伊瞳大人【原唱牛奶@咖啡】的那首薄暮花,建議親們去聽聽,相當有愛。
編輯本段典故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帝(唐明皇)與妃子(楊貴妃)共賞太液池千葉蓮,指妃子與左右曰:『何如此解語花也。』」這就是「解語花」一詞的來歷。 也就是說楊貴妃就是「可以懂得話中風情的花朵」,而被類比的是千葉蓮。 解語花的名字至少有三個,一個為人熟知,叫:海棠花;另外一個有點抑鬱色彩,叫:思鄉草。 西府海棠
編輯本段典出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解語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唐玄宗) 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爭(怎)如我解語花?』」
編輯本段釋義
唐玄宗把楊貴妃比作能說話的名花。後遂用「解語花、解語傾國」等比喻美女,或指美女可人。
編輯本段示例
黃庭堅《飲潤父家》詩:「一醉解語花,萬事花地餅。」 趙師俠《蝶戀花。用宜笑之語作》詞:「解語花枝嬌朵朵,不為傷春,愛把眉峰鎖。」 辛棄疾《杏花天。嘲牡丹》詞:「若教牡丹應傾國,一個西施也得。」
參考資料:網路
3. 越劇牡丹亭唱詞
「越劇牡丹亭抄 君安可記得,牡丹亭畔曾相識 我與你,自定終身在柳樹下 誰知匆匆一夢醒 從此茫茫各天涯 我離別家鄉把你訪 天作媒,今日巧得小姐畫 你題詩不在梅邊在柳邊 分明想把柳夢梅嫁,把柳夢梅嫁 唉,可惜啊可惜 可惜是小姐芳蹤無處尋 真容雖近人卻在天涯 小姐呀,你心有靈犀一點通 我這里無邊虔誠頂禮拜 你若是不能畫中來 也該托,青鳥傳詩把信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