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劇照
發布時間: 2025-04-01 02:06:26
㈠ (18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白先勇策劃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下圖為青春版《牡丹亭》劇照)從2004
(1)生、旦(2分);條件:能文善唱,扮相精美,做功精細。(3分)
(2)白先勇強調按正派、正統、正宗的原則進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裝吸引現代廣大群眾,通過非正規教育及改革創新來傳承,這種做法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保護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護崑曲的一種有益嘗試。(4分) (3)長期衰微的處境(2分);崑曲片面追求旋律性,音樂性的表現力,犧牲了文學性和戲劇性,成為崑曲的致命弱點。(3分) (4)材料一反映了重新編劇,給傳統名劇賦予新的活力(2分);材料三反映了名家宣傳崑曲,使崑曲為更多人認識和熟知,有利於崑曲的推廣發揚。(2分) ㈡ 傳統戲曲《牡丹亭》和《桃花扇》相比,哪個成就更高 《牡丹亭》和《桃花扇》,二者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區別。至於哪個成就高,只能說一悲壯一驚喜各有千秋,前者險勝。 《牡丹亭》愛情至上,傾向於抒情繾意,有小女兒的細膩之態,有情人終成眷屬;《桃花扇》家國至上,更傾向於大氣敘事,恢弘悲壯,有情人雙雙出家了。 《牡丹亭》劇照 而《桃花扇》由於題材的特殊性,一度被禁,加上詞曲格律不如《牡丹亭》出色,劇中人物眾多對觀眾要求更高,顯得文人化和案頭化傾向比較明顯,導致此劇不能經常上演。 相比之下《牡丹亭》則因無傷大體,一直得以演出,從戲曲史上的成就來說,還是《牡丹亭》更高些的。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