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結常比喻
A. 在中國古代詩人把丁香結的比喻什麼
古代詩人常因丁香花含苞不放,似人愁苦情結而將丁香結比喻愁思郁結,出自李商隱的《代贈》,全詩如下: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
黃昏時分登上高樓,想憑欄遠眺,最終卻凄然作罷;玉梯橫斷,天上一彎新月灑下淡淡的清輝。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愁苦。
(1)丁香結常比喻擴展閱讀:
《代贈》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思婦之離愁,是作者以女子的口吻寫與情人離別的愁思,這首詩寫離愁,寫得風華流美,情致宛轉。不但寫女主人公無心憑欄遠眺,而且連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感傷。代贈,即代擬的贈人之作。
詩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這既是思婦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意境優美,含蘊無窮,歷來為人所稱道。
B. 古代文人用丁香結比喻_____,用柳枝比喻_____,用「冰、雪」比喻_____
古人用「丁香結」比喻解不開的愁怨;
古人還喜歡用「柳枝」比喻依依惜別之情;
用「冰雪」比喻忠貞、高尚的品格。
古代詩人常因丁香花含苞不放,似人愁苦情結而將丁香結比喻愁思郁結,出自李商隱的《代贈》悄態,全詩如下: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
黃昏時分登上高樓,想憑欄遠眺,最終卻凄然作罷;玉梯橫斷,天上一彎新月灑下淡淡的清輝。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愁苦。
柳——離情的象徵
柔弱的柳枝那搖擺不定的形狀,能夠傳達出親友離別時那嫌激種「依依不捨」之情。柳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受到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規定與制約,具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性。
欣賞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為什麼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折柳贈別的習俗在唐詩最盛。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李白《憶秦娥》
自灞陵橋折柳的故事產生以後,柳和離別已似乎有了某種必然的聯系。
渭城朝雨浥輕塵,芹運襪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