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和佩蘭
Ⅰ 北方端午節做香包用的香草叫什麼名
1. 端午節製作香包時,常用的香草包括白芷、丁香、蒼術、佩蘭、艾葉、冰片、藿香、樟腦、陳皮和薄荷等中草葯。
2. 這些香草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蒼術能祛風散寒、開竅;白芷可祛風解表、化濕通竅;丁香則能芳香理氣、溫中降逆。
3. 在一些特定的配方中,例如胡慶余堂的配方,會使用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音nài)300克等。
4. 方回春堂的配方中則包含白芷100克、甘松100克、山柰100克、公丁香20克、檀香20克和陳皮150克。
5. 華東醫葯有限公司參茸分公司的配方為公丁香100克、白芷100克、山柰100克、甘松100克,以及檀香100克和陳皮100克。
6. 武林葯店的配方則是白芷30克、陳皮70克、甘松60克、山柰50克,以及藿香、艾葉、肉桂、山奈等,這些材料需磨碎後包成4克每袋,建議半月到一個月更換一次。
7. 豫西山區端午節的香囊配方包括甘松100克、三奈60克、白芷60克、蒼術60克、高良姜150克,佩蘭、桂皮各50g,冰片20g,雄黃60g,菖蒲80g,桂皮50g,硃砂20g。
8. 另外,川芎、白芷、蒼術、零陵香各50g,山奈100g,雄黃20g,冰片10g,樟腦10g也是常用的香囊配方成分。
Ⅱ 古代最著名的香囊配方
古代最著名的香囊配方有:丁香、沉香、檀香、小茴香、肉桂、豆蔻、八角、蒼術、白芷、川芎、艾葉、冰片、薄荷,藿香、佩蘭等。
香囊起作用的是囊中的香料。主要有丁香、沉香、檀香、小茴香、肉桂、豆蔻、八角、蒼術、白芷、川芎、艾葉、冰片、薄荷,藿香、佩蘭等等具有濃郁氣味的中草葯。這類芳香氣味的中草葯含有較多的揮發油,氣味清香純正、持久,有清香、驅蟲、避瘟的功效。
香囊散發出來的揮發油一部分通過皮膚吸收;一部分通過黏膜吸收,如鼻子、口腔、眼睛等。而通過鼻口呼吸道進入身體後,芳香氣味能夠興奮神經系統。
選上好的香味葯材打碎成粒或成粉,混勻,約10—30克裝入大小合適的透氣的紗布袋或茶包袋中,塞入棉花,扎緊或封口,再套上一個有流蘇、掛繩、等配飾的絲綢袋子,一個漂亮的香囊就製作成功了。
香囊
香囊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等。我國自古就有佩戴香囊的習俗,最早在商周時期出現,尤其是唐、明清時期,民間瘋迷,成為時尚,被達官貴人追逐。而苗族的香囊代代相傳了幾千年,年輕人還將香囊作為定情信物。
Ⅲ 丁香和佩蘭藿香各60克煮水喝了會不會中毒
佩蘭藿香功效:芳香化濕;醒脾開胃;解暑;開胃止嘔。丁香的功效為溫中、暖腎、降逆。可用於治療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瀉、嘔吐、口臭等症。二者煮水喝不會中毒。建議你還是去與醫生溝通咨詢;以醫生的建議煮水喝。
Ⅳ 肉桂,丁香,防風,當歸,巴戟天,佩蘭對身體有什麼做用
這些葯物可以起到去濕,補腎的功效。這個是可以用來治療腎陽虛的。
Ⅳ 薄荷佩蘭丁香喝這些治口臭會上火么
丁香 薄荷 佩蘭三個葯物不存在葯物之間的沖突,是可以一起泡茶喝的。
丁香溫中補腎, 薄荷疏散風熱,疏肝行氣 佩蘭除濕治療口臭等作用,葯物都是比較芳香的,不辯證使用,可以導致口乾,上火等症狀,過久服用可能導致傷陰,具體就需要你的症狀來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