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茉莉花
⑴ 茉莉花簡介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江蘇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但發源地卻頗具爭論。現在的主流觀點是《茉莉花》起源於揚州。 上世紀90年代,江蘇省的南京、鹽城等城市爭相站出來說他們是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而且還在一些媒體上發表文章,加以證明。2000年10月16日,兩位揚州文化人在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的文章,此後再沒有聽到其他不同的聲音了。這兩位文化人分別是揚州清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朱祥生和副主任聶峰。其中,聶峰先生還師從於近代的揚州清曲表演大師王萬青。長期沉澱的清曲知識,使兩人堅信《茉莉花》源於揚州清曲。 揚州清曲又稱揚州小曲、揚州小調。《茉莉花》最早屬於揚州的秧歌小調,後經揚州清曲歷代藝人的不斷加工,衍變成揚州清曲的曲牌名【鮮花調】。清乾隆年間出版的一部匯集當時流傳廣泛的地方戲曲的《綴白裘》集里,收集刊登了《鮮花調》,有曲譜和曲詞。曲詞除了個別字與現在的《茉莉花》不同外,其他一字不差,這是目前為止,發現在的關於《鮮花調》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載。由此足以證明,《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兩位文化人又從其他方面,列出種種證據,佐證《茉莉花》與揚州的淵源。文章出來後,異音立即沒有了。後來不少其他地方的學者文人,也開始漸漸發表文章,稱《茉莉花》出自於揚州。 這首膾炙人口的揚州小調,隨著揚州在當時的影響而傳頌全國,且影響了其他許多地方的戲曲和曲藝。150年前,揚州作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哼。幾十年後,普契尼創作《圖蘭朵》時,選用這樣一首既能代表東方韻味又風靡中國的《茉莉花》作為主題音樂,襯托中國人的愛情故事,既自然也屬必然。 發展和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隸屬江蘇省揚州市的儀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⑵ 茉莉花是從哪裡傳入中國的
江蘇民歌《茉莉花》,不僅國人喜歡唱,而且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人民傳唱的經典之作內。那麼茉莉花在我國容是如何由來的呢。
茉莉花又名抹麗、茉莉,是木棲科常綠木本花卉。其花雖無驚人艷態,然而清香純潔,從夏到秋開花不絕,所以古人稱茉莉花為人間第一香。
茉莉花原產印度,早在1600年前的漢代已由西亞傳入我國,初時作為葯用和觀賞植物栽培。茉莉花又經常被串成花串作為頭飾,幽香清雅,別有風韻。宋代詩人蘇軾就有「暗香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茉莉花在宋代已廣為栽培。據宋代《閩廣茉莉說》中記載:「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嶺外人或雲抹麗,謂能掩眾花也,至暮則尤香。」而後的《本草綱目》和《群芳譜》對茉莉花的葯用價值及其栽培管理和繁殖方法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⑶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茉莉花嗎
牡丹
牡丹原產中國,是我國的國花,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其花大、色艷、型美、富麗堂皇、雍榮華貴。自古我國人民視牡丹為「和平、幸福、富貴」的象徵。
菏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其主要花色為粉、紅(含紫紅)紫、藍、黃、白、黑、綠、復色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根據花朵形態和雌雄進化程度,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薔薇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台閣型九類花型。
牡丹為芍葯科,芍葯屬落葉灌木,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現在栽培區域遍及全國各地。牡丹為深根植物,根系發達,適應性較強,除重鹽鹼地及低窪地外,一般土質都適合牡丹生長,尤以疏鬆的沙質土壤最好。我國江南地區引種時應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方。
九、十月份是菏澤牡丹移植、繁殖的適宜季節,南方地區可適當推遲,北方寒冷地區適當提前,一般封凍前栽植完,嚴寒地區要採取防寒措施,使牡丹安全越冬。菏澤牡丹以分株、嫁接、播種三種方式繁殖。每年清明前後要進行修枝、拿芽,每株選7—10個粗壯枝條,每枝留一個花芽,其餘全部去掉。隨著樹齡的增加,樹冠的擴大,可適當增加分枝,擴大樹冠增加開花量。每年早春牡丹發芽時和秋分後應各施肥一次。北方春季乾旱應及時深鋤保墒,夏秋多雨應及時鏟除雜草疏鬆土壤。
牡丹常見病害主要有葉斑病,多發生在6—8月份,要及時做預防工作,應於5月中、下旬用代林銨、鋅、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500—800倍噴灑,每隔10—15天噴灑一次,邊疆噴灑3—4次即可抑制。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大,引植菏澤牡丹應因地制宜,加強管理,使國花牡丹開遍祖國大地。
⑷ 茉莉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在古籍文獻中,最早記載茉莉花的資料,大概是漢代陸賈寫的《南越行紀》。在這本書中記述:「南越之境,五穀無味,百花不香,此二花(耶悉茗花、茉莉花——編者注)特芳香者,緣自胡國移至,不隨水土而變。」說明了早在1700多年前,耶悉茗花、茉莉花就引入我國。
到了晉代,嵇含(263—306年)寫的我國最早一本植物志——《南方草木狀》也說:「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國移植於南海。南人憐其芳香。兢植之。」由此可知,當時由外國人引進的除茉莉花外,還有耶悉茗花。耶悉茗花是素方花(Jasmine)的音譯名。
以上漢晉時代的文獻中所稱的「南越」、「南海」就是指古代的福建與廣東一帶地區。
宋代詩人王梅溪贊:「茉莉名佳花亦佳,遠從佛國到中華。」但奇怪的是,現在印度的茉莉花一點也不出名。
宋代張邦基所撰《閩廣茉莉說》雲:「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嶺外人或雲抹麗,謂能掩眾花也。至暮則尤香。今閩人以陶盎種之,轉南海而來。……」北宋蔡襄(1012—1067年)有詩雲:「素馨出南海,萬里來商舶,團欒茉莉叢,繁香暑中折。」宋代梁克家的福州《三山志》稱:「(茉莉)獨閩中有之。」本段文獻說明了:茉莉花的香氣比耶悉茗花純正;這兩種花是從南海由商船運來;用陶缽栽植;成為福建的特產。
南宋隆興、乾道年間(1163—1173年),樓鑰《次韻胡元甫茉莉》一詩中有:「吾聞閩山千萬木,人或說此齊蒿萊。」可見那時福建栽植茉莉已相當可觀。其時還有「滇、廣人栽蒔之」。這就為日後我國發展茉莉花茶奠定了基礎。
正因為茉莉和耶悉茗是舶來品,當時沒有統一的譯名,所以在古籍中有多種不同寫法。李時珍《本草綱目》(校點本)載:「末利本胡語,無正字,隨人會意而己。」因此,「時珍日柰花,嵇含草木狀作末利,洛陽名園作抹厲,佛經作抹利,王龜齡集作沒利,洪邁集作末麗。」《花鏡》載:「東坡名曰暗麝,釋名鬘華。」此外,還有人稱為「木梨花」、「玉麝」的。
《本草綱目》又載:「時珍曰素馨亦自西域移來,謂之耶悉茗花,即《酉陽雜俎》所載野悉密花也。」
⑸ 中國最好的茉莉花產地是哪裡
茉莉花原產印度、中國南方和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現廣泛植栽於亞熱帶地區。茉莉花回 主要分布在伊朗、答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以及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國家,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
適應氣候
茉莉性喜溫暖濕潤,在通風良好、半陰的環境生長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質的微酸性砂質土壤為最適合。
大多數品種畏寒、畏旱,不耐霜凍、濕澇和鹼土。冬季氣溫低於3℃時,枝葉易遭受凍害,如持續時間長就會死亡。而落葉藤本類就是很耐寒耐旱的了。
⑹ 歌曲茉莉花是中國文化遺產嘛
茉莉花是中國著名復民歌,在國內制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茉莉花》起源於南京六合,源自於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著名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此歌曲多次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⑺ 中國茉莉花的重要產地在那裡
茉莉花原產於異邦,後移植到中國。關於茉莉花原產地有二種說法。一說原回產印度,宋代王答梅溪詩:「茉莉名佳花亦佳,遠從佛國到中華」。「佛國」即印度,所以它的名稱是梵語,在佛經翻譯上又有「抹利」、「 鬟華」 、「抹厲」等稱號。另一說茉莉花祖先在亞洲西南、中國西域波斯地方。所以王梅溪又詩雲:「西域名花最孤潔,東山芳友更清幽」。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說,「那悉茗花與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竟植之」。又據史志記載:漢初在廣州稱王的趙佗與漢代分庭抗禮,漢代派大夫陸賈向趙佗勸說,陸賈完成使命後回到京都,著有《南越行記》,內有茉莉花的記載:「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芳香,女子以綵線穿心,以為首飾。」
原產地與主要分布:茉莉花原產於中國西部;印度、阿拉伯一帶,中心產區在波斯灣附近,現廣泛植栽於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伊朗、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以及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印度以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
⑻ 中國最好的茉莉花產地
茉莉花原產於中國江南地區以及西部地區;印度、阿拉伯一帶,中心產區在版波斯灣附近,現廣泛植栽於亞權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伊朗、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以及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印度以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南部橫縣茉莉花:產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茉莉花每年暮春初夏開花,有單瓣、重瓣、單葉、復葉之分。花色有紅白兩種,以乳白色花為主。茉莉花花香清雅,可用於製作茉莉花茶、提煉香料等。
⑼ 茉莉花與中國人有何淵源
茉莉花在印度和玫瑰一樣非常受人喜愛。而在中國古代,其優雅甜美的花香更被視為女人感性的象徵。6月盛開的小白花帶有濃郁的花香,沖泡而成的茶也因此很受歡迎。其濃郁的香味有點類似玫瑰,讓人只是聞到香味就會覺得心情舒暢,在沮喪、失去自信時飲用,也有提振精神的效果。此處,對於女性的生理、生殖機能也有幫助。以前就有人把茉莉花茶與其他茶混合飲用,尤其是與紅花或烏龍茶很相配。
茉莉花的香氣可安定情緒,除口臭,調節內分泌,潤澤膚色,對於月經失調有相當療效。香氣可以增強機體應付復雜環境的能力,消除精神疲勞,心情緊張等。
茉莉花開放釋香過程中,因香氣組分數變化顯著,不宜採用歸一法定量,否則會導致結果的重現性差,主要香氣組分變化規律不明顯。內標法定量是目前香氣分析中廣泛採用的一種定量方法,它具有減小實驗誤差、結果可比性強且簡便易行的特點。茉莉花香氣分析中可採用癸酸乙酯作為內標物〔32〕,該化合物在茉莉花香氣中不存在,出峰時間基本處於茉莉花香氣氣相色譜圖中間位置,且與茉莉花香氣組分不重疊。
茉莉花是調香師永恆的主題。的確,茉莉花和玫瑰花的花香真是大自然極其優秀的代表作,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世人的喜愛。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人民最喜愛茉莉花的香氣。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印度廟,你一進入,立即聞到強烈的茉莉花香,因而在南洋各國,華人和馬來人稱茉莉花香為「吉寧仔味」(印度人在南洋各地被稱作「吉寧仔」)。菲律賓人和印度尼西亞將茉莉花定為國花,足以說明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對茉莉花的喜愛。中國人也對茉莉花倍加贊賞,江蘇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唱遍全中華,用茉莉花窨制的茉莉花茶在全國各地有成千上萬個嗜好者,東南沿海各省的婦女喜歡在頭上插上幾朵茉莉花,既美麗又大方,又芳香襲人。
茉莉有大花茉莉和小花茉莉兩種,我國南方各省廣泛種植的 是小花茉莉,大花茉莉主產於地中海沿岸地區,近年來我國廣東、福建等省也有少量種植,習稱素馨花。有趣的是大花茉莉花朵小,而小花茉莉花朵大,香氣也不一樣,小花茉莉香氣清靈,而大花茉莉鮮濁。歐美各國人們習慣而且喜歡大花茉莉濃強的香味,而亞州人則喜愛小花茉莉的清香。
中國歷來文人雅士都盛贊茉莉花的香氣:「雖無艷態驚群卻有清 香壓九秋」,「月桂荔枝樹上,人行茉莉香中」,「一卉能令一室香,炎天尤覺玉肌涼」,」香從清夢回覺時,花向美人頭上開「,」他年我若修化史,列為人間第一香「,可見調香師對茉莉花的偏愛不是偶然的。有句老話」沒有茉莉花不成香水「,將調香師的秘密暴露無遺。
茉莉花是調配各種食用烹調「化工」和食用香精的母體香料。產品配方多種.用途廣.「茉莉花」在香辛料中.是很重要基礎原輔材料及調料.
其中目前廣西南寧橫縣被稱為(小茉莉花):"茉莉花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