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杜鵑花
⑴ 什麼花深圳山上公園里的
這個是杜鵑花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落專葉灌木。全世屬界的杜鵑花約有900種。中國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約有530餘種,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傳說杜鵑花是由一種鳥吐血染成的。
重慶西南,酉陽、秀山等地,盛產杜鵑花,大多都叫映山紅。
⑵ 深圳綠化園林哪裡需要毛杜鵑花
一般是4月-6月;9月-11月
綠化苗木花木修剪一般可分為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專剪。下面分別屬介紹綠化苗木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
1、休眠期修剪:多在冬季休眠期進行或早春樹液剛開始流動、芽體即將萌發時進行。多年生木本花卉,在當年生枝條上開花的花木,如月季、扶桑、一品紅、石榴、紫薇、菊花等在休眠期重剪,可促使萌發新梢增加開花。春季開化的品種,如碧桃、梅花、迎春等,花芽多數在上年枝條上形成,因此冬季不宜修剪,早春發芽前也不宜修剪,一般到花後才可修剪,以促使萌發新梢,形成第二年的花枝。
2、生長期修剪:多在花木生長季節或開花之後進行以剪梢、摘心、摘葉及剪除枯枝、病枝、徒長枝等為主,具體應根據花木長勢和栽培要求適時進行。有的花木一般不需要經常修剪,如杜鵑花、茶花等為了保持綠化苗木樹形勻稱美觀,楞酌量剪除一部份枝條頂端,而不能強修剪。藤本花卉只要把病蟲枝、密生枝、過老枝等剪除,保持通風透光即可。
⑶ 為什麼杜鵑花是深圳的市花
杜鵑的生命力旺盛,粗生易長,花期長,遍生於市街鄉郊,它的苞片大而美麗,鮮艷似花,當嫣紅奼紫的苞片展現時,絢麗多彩,給人以奔放、熱烈的感受,正體現了深圳無限的活力和風采,因此在1986年被評選為深圳市的市花。
市花是一個城市的代表花卉,市花一般對一個城市的文化別具意義,與國花性質相似,而要能作為一種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該城市常見或特有的品種。由於城市規模較國家狹小,因而在上個世紀中的市花通常富含政治意義。
(3)深圳杜鵑花擴展閱讀:
部分城市的市花:
1、上海市
上海市市花為白玉蘭,是屬於玉蘭花的其中一種。選擇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象徵著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1986年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決定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
2、天津市
天津市市花是月季花,1984年根據市民評選結果,市園林局、園林學會推薦,市10屆人大常委會16次會議批准確定。 天津素稱「月季之鄉」,月季栽培歷史最久,南運河、子牙河沿岸是重要產區。月季花絢麗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開不斷,深受市民喜愛。
3、重慶市
重慶市市花是山茶。今巴南區石崗枝子橋還生長著一株"七心紅"古茶花,樹高8米,直徑72厘米,據傳樹齡已有400餘年。重慶地區凡園、風景區、庭院、樓台均有種植。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為重慶市市花。
4、廈門市
廈門市市花是三角梅。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了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提請確定市樹、市花、市鳥的議案,決定鳳凰木為市樹、三角梅為市花、白鷺為市鳥。廈門市的公營單位多以白鷺形象為徽標。
5、福州市
福州市市花是茉莉花。福州城郊有許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園。它象徵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命名茉莉花為市花。
⑷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目前,
世界上
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
國花
,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
2001年
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
牡丹
為背景」的笑話;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
古國
的
世紀
遺憾……
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國花評選歷經20年,始終未有結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對,有人質疑。最近,
中國林學會
再次著手組織評選國花,並已呈報給全國人大審議。此番逐鹿,波瀾再起---
不久前,一位名叫楊仕智的先生在《
人民日報
》撰寫《國花、
國樹
和國
鳥非評不可?》一文,對評選提出異議,並認為「倒是有好多比評國花、國樹和國鳥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許多事「比搞什麼評無多大實際意義的國花、國樹、
國鳥
要重要得多」。
「自然界的物種是平等的,
我們人類
沒必要把它們分等級。不管選定的國樹、國鳥、國花是哪種,必定會使一大批的
國民
不悅,特別是知識分子,因為他們心中的偶像落選了,他們那難以改變的思想感情受傷害了。如果為了追求美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而進行評選國樹、國鳥、國花,那我們在評定國樹、國鳥、國花後,還要評國魚、國蟲、國禽、
國獸
……永遠都沒完沒了。」一位學者在新華網上如此評說。
沒有國花,於
國家主權
無礙,於
民族精神
無礙,於國勢前程無礙。
相反,幾乎任何一項評選後面都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各地和各行業協會如此興師動眾地爭搶「國」字型大小,也是考慮到「國」字型大小會給
行業
和地方的
經濟
和名氣帶來難以估算的價值和影響。
20世紀80年代的兩次評選,一次是
梅花
奪魁,牡丹居亞,另一次則是牡丹稱王,梅花位次。在
1994年
的評選中,兩者的競爭更達到了白熱化階段,甚至由花與花的競爭演化為了省與省、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河南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牡丹爭國花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
地區
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最後專家確定下的兩個候選方案是一國一花(牡丹)和一國四花(牡丹、
荷花
、
菊花
、梅花)。而評選小組組織了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投票,結果牡丹以18票獲勝。
一場普通的國花評選,卻差點成了一場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八仙競技,其中的問題
在事
隔近10年之後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