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寶綠珠杜鵑花怎麼養
A. 杜鵑花(杜鵑花科 杜鵑花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Rhododendron spp.
杜鵑花是聞名於世界的名花之一,觀賞價值高。成片栽植,仲春時節,爛漫如錦,顯示出大自然的絢爛瑰麗。盆栽杜鵑,是美化環境,增添室容的佳品,作為春節盆花,深受人們歡迎。
[形態特徵]
杜鵑花全世界約有900餘種,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態特徵,既有常綠喬木、小喬木、灌木,也有落葉灌木。其基本形態是常綠或落葉灌木,分枝多,枝細而直。葉互生,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表面深綠色,疏生硬毛。花常多朵組成頂生總狀傘形花序,偶有單生或簇生,漏斗狀,花色豐富多彩,品種繁多(見彩圖73)。
世界上杜鵑花栽培品種已逾5000多個,我國目前廣泛栽培的園藝品種約有二三百種,其主要血統是映山紅。根據形態、性狀、親本和來源,大致上將其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和夏鵑四種類型。
東鵑:即東洋鵑,因來自日本故而得名。又稱石岩杜鵑、硃砂杜鵑、春鵑小花種等。本類包括石岩杜鵑(Rh.obtusum)及其變種,品種甚多。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小,高1~2米,分枝散亂,葉薄色淡,毛少有光亮,4月開花,著花繁密,花朵最小,一般徑2~4厘米,最大至6厘米,單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種。傳統品種有新天地、雪月、碧止、日之出以及能在春、秋兩次開花的四季之譽等。
毛鵑:俗稱毛葉杜鵑、大葉杜鵑、春鵑大葉種等,本類包括錦綉杜鵑、毛白杜鵑及其變種、雜種,體型高大,達2~3米,生長健壯,適應力強,可露地種植。是嫁接西鵑的優良砧木。幼枝密被棕色剛毛。葉長10厘米,粗糙多毛。花大、單瓣、寬漏斗狀、少有重瓣,花色有紅、紫、粉、白以及復色等。品種10餘個,栽培最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疏球紅、玉玲等。
西鵑:最早在西歐的荷蘭、比利時育成,故稱西洋鵑,簡稱西鵑,系皋月杜鵑(Rh.indicum)、映山紅及毛白杜鵑反復雜交而成,是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類。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壯、樹冠緊密、習性嬌嫩,怕曬怕凍。葉片厚實,淡綠色,毛少。葉形有光葉、尖葉、扭葉、長葉與闊葉之分。花期4~5月,花色多樣,有單色、鑲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金等,多數為重瓣、復瓣,少有單瓣,花瓣有狹長、圓闊、平直、後翻、波浪、飛舞、皺邊、卷邊等,徑6~8厘米,最大可超過10厘米,傳統品種有皇冠、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近年出現大量雜交新品種。
夏鵑:原產印度和日本,日本稱皋月杜鵑。發枝在先,開花最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故名。主要特徵是枝葉纖細,分枝稠密,樹冠豐滿、整齊,高1米左右。葉片狹小,排列緊密。花寬漏斗狀,徑6~8厘米,花色、花瓣同西鵑一樣豐富多彩,花有單瓣、復瓣、重瓣,是製作樁景的好材料。傳統品種有長華、大紅袍、陳家銀紅、五寶綠珠、紫辰殿等。其中五寶綠珠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閣狀,是杜鵑花中重瓣程度最高的一種。
[習性]
杜鵑分布於歐、亞及北美洲,其中我國約佔全世界總數的59%,原種集中分布於雲南、西藏和四川的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上,長期的自然選擇形成了杜鵑性喜溫涼濕潤和比較耐陰的生態習性。
(1)對光照的要求
杜鵑喜陰,也耐陰,最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不太強烈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則嫩葉灼傷,老葉焦化,植株死亡,花期縮短,其中西鵑尤忌強光直射。據觀察,杜鵑在30000勒克斯以上的中強光照下生長不良,而在20000勒克斯的中弱光照下花開繁密,在7000~8000勒克斯的偏弱光處花蕾稀少,在2000~3000勒克斯弱光下極難開花。杜鵑花光補償點約1400勒克斯。
(2)對溫度的要求
杜鵑花喜溫和涼爽之氣候,忌酷熱怕嚴寒,生長最適溫度為12~25℃,超過35℃,則進入半休眠狀態。各類之間稍有差異,原產南方的落葉或半常綠杜鵑,耐熱性較強,來自北方或高山地區者較差。西鵑耐熱力弱,不耐霜雪,冬季溫度到0℃即可能受凍。春鵑比夏鵑稍耐寒,溫室越冬適宜溫度:西鵑8~15℃,夏鵑10℃左右,春鵑不低於5℃即可。目前市場上作為商品化生產的比利時四季杜鵑,溫度不宜低於2℃,但近年從國外引進的石楠花(即高山杜鵑)品種,耐寒力極強,可耐-10℃以下的低溫。但不耐夏季高溫,喜夏天晝夜溫差大的冷涼氣候條件。
(3)對濕度的要求
杜鵑原產於雲霧繚繞的中、低山上,喜濕也稍耐濕,最怕乾旱,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休眠期需水少,春及初夏需水多,夏季更多,西鵑能在達飽和的空氣濕度環境中生長發育良好,但杜鵑根系較淺,故需土壤排水良好,切忌積水。
(4)對土壤的要求
杜鵑為典型的喜酸性土植物,以pH4.5~6.5為宜,最忌鹼性及黏土,忌濃肥,喜多次薄肥。
[繁殖與栽培養護]
杜鵑的繁殖,播種、扦插、嫁接均可。播種多用於培育雜種實生苗時進行,在生產上多採用扦插和嫁接繁殖。
扦插:是應用最廣的方法,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快速,性狀穩定。插穗取自當年生剛剛半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或節下平剪,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插穗長6~10厘米,留頂端4~5葉,如枝條過長可截短。若不能隨采隨插,可用濕布或苔蘚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膜,放於陰處,可存放數日。以梅雨季節前扦插成活率最高。一般西鵑5月下旬至6月中旬,毛鵑6月上旬至下旬,東鵑、夏鵑6月中旬至下旬,此時插穗老嫩適中,天氣溫暖濕潤,成活率可達90%以上。扦插基質可用泥炭、腐熟鋸木屑、蘭花泥、黃山土、河沙、珍珠岩等,大面積生產多用鋸木屑加珍珠岩,或泥炭加珍珠岩,比例一般3∶1,插床底部應填7~8厘米排水層,以利排水,扦插深度為插穗的1/2~2/3。用生根粉或萘乙酸200~300毫克研、吲哚丁酸200~300毫克/升快浸處理,插後管理重點是遮蔭和噴水,使插穗始終新鮮,高溫季節要增加地面、葉面噴水,注意通風降溫。毛鵑、東鵑、夏鵑發根快,約1個月左右;西鵑有的較快,有的較慢,需40~70天。長根後頂部抽梢,如形成花蕾,應予摘除,一般生根後要及時移栽苗床。9月後減少遮蔭,移栽的苗床撒施適量緩釋復合肥或追施薄肥使小苗逐步壯實,10月下旬即可上盆。作為商品性生產的比利時杜鵑,只要有插穗,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以春、夏、秋三季為佳。尤其是5~6月和8~9月間,生根快,成活率高,生長勢強。
嫁接:在繁殖西鵑時採用較多,其優點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可隨時嫁接;不受時間限制;可將幾個品種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苗長得快。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嫩枝頂端劈接,以5~6月最宜,砧木選用2年生獨干毛鵑,要求新梢與接穗粗細相仿。嫁接後要在介面處連同接穗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扎緊袋口。然後置於蔭棚下,忌陽光直射,注意袋中有無水珠,若無可解開噴濕接穗,重新紮緊。接後7天不萎即有成功把握,2個月後去袋,翌春松綁。如不套袋,應加強管理,要始終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常綠杜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以在庇蔭條件下地栽。惟西鵑嬌嫩,全行盆栽。現將西鵑栽培管理方法介紹如下,他種可參照掌握:
(1)場地
栽培西鵑需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室內是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於-2~-3℃,室外為了度過炎夏,江南地區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養在戶外,要求有落葉樹的自然庇蔭,或人工搭置蔭棚,創造一個半陰而涼爽的生長環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放在擱板上。
(2)選盆
生產上都用通氣性能好、價格低廉的瓦盆。大規模生產現多用硬塑料盆,美觀大方,運輸方便,國外和國內大型企業均用之。杜鵑根系淺、擴張緩慢,栽培要盡量用小盆,以免澆水失控,不利生長。
(3)用土
常用黑山土,俗稱蘭花泥,也可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針土,經腐熟的鋸木屑等,只要pH在5~6.5之間,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均可。目前大規模生產多用腐熟的鋸木屑、泥炭、椰糠等作基質。這是國際園藝生產的趨勢。
(4)上盆
一般在春季出房時或秋季進房時進行,盆底填粗粒土的排水層,上盆後放於陰處伏盆數日,再搬到適當位置。幼苗期換盆次數較多,每年1次,規模化生產,1年可2次,10年後可3~5年換1次,老棵只要不出問題,可多年不換。
(5)澆水
要根據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生長發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要不含鹼性。如用自來水澆花,最好在缸中存放1~2天,水溫應與盆土溫度接近。11月後氣溫下降,需水量少,室內不加溫時3~5天不澆水不成問題。2月下旬以後要適當增加澆水量。3~6月,開花抽梢,需水量大,晴天每日澆1次,不足時傍晚要補水。梅雨季節連日陰雨要及時側盆倒水。7~8月高溫季節,要隨干隨澆,午間、傍晚要在地面、葉面噴水,以降溫增濕。9~10月天氣仍熱,澆水不能怠慢。
(6)施肥
西鵑要求薄肥勤施,杜鵑愛好者,家庭盆栽原來常用肥料為草汁水、魚腥水、菜子餅。草汁水用嫩草、菜葉漚制而成,可當水澆。魚腥水系魚雜等,加水10倍,密封發酵半年以上,施用時要對水,濃度以3%~5%為宜。此肥富含磷質,可使葉亮花艷,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1次。菜子餅為綜合肥料,應漚制數月,對水施用。現在大面積生產杜鵑盆花和家庭蒔養,多施用緩釋肥料,選用合適的氮、磷、鉀配比,一年只需施1~2次即可,既簡便又衛生。但施用量應根據植株大小從嚴掌握,防止高溫季節造成肥害。
(7)遮蔭
西鵑從4~11月都要遮蔭,棚高2米,遮陽網的透光率為30%~40%,西側也要掛簾遮光。
(8)修剪
幼苗在2~4年內,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並經常摘心,促使側枝萌發。長成大棵後,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以及紊亂樹型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對於商品化生產的比利時杜鵑,一年中一般要摘心或修剪2~3次,一般情況下,第一次修剪在2月底至3月初,第二次在5月底至6月初,第三次在8月。修剪的具體時間應根據所需控制在何時開花而定,過早,修剪時枝條尚未成熟,修剪下的枝條不能用來扦插,是一種材料的浪費,而且影響到盆花的冠徑大小;過遲,春節期間不能開花,影響上市。
(9)花期管理及花期控制
西鵑開花時放於室內,不受日曬雨淋,可延續1個月以上。若室內通風差,則不宜久放。1~2周即應調換。杜鵑花花芽分化以後,西鵑一般於8月以後孕蕾,秋後移於20℃的環境即可開花,但品種間差異很大。在國外,作為聖誕節開花的杜鵑自冷藏室(3~4℃)移出後,必須在11月上旬置於15℃的溫室中,才能保證應節上市,故藉助於溫度的調節,盆栽杜鵑四季可以開放。有些品種也可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促其花芽形成,普遍應用的是B9和多效唑,前者用0.15%溶液噴2次,每周1次,或用0.25%濃度噴1次,後者用100毫克/升的濃度噴1次,大約在噴施後2個月,花芽即充分發育,此時的植株冷藏,能促進花芽成熟。杜鵑在促成栽培以前至少需要4周10℃或稍低的溫度冷藏。冷藏期間,植株保持濕潤,不能過分澆水,每天保持12小時光照。
杜鵑花的主要病蟲害有杜鵑褐斑病、根腐病、疫病、杜鵑餅病、癭疣病、杜鵑黃化病、小葉病、杜鵑冠網蝽、梨劍敵夜蛾、東方毒蛾、杜鵑葉蟬、卵形短須蟎等。防治:①噴灑波爾多液、退菌特或代森鋅等葯劑防治枝葉病害,灌澆上述葯劑防治根腐病,噴灑和灌澆乙磷鋁或疫霜靈等葯劑防治疫病。②清除餅病及癭疣病枝葉,燒毀。③施硫酸鋅和硫酸亞鐵,防止缺鋅和缺鐵症。④害蟲幼蟲或若蟲期噴灑敵敵畏、敵百蟲、殺螟松等任一種葯劑數次。⑤若蟎期噴灑三氯殺蟎醇等葯劑。
[觀賞與應用]
杜鵑花遠在古代即被譽為「花中西施」。系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其樹形秀美端莊,神態自若,花開繁密,其花瓣宛如輕紗,富於變化,春季遠眺滿山開遍的杜鵑花奼紫嫣紅,彷彿在萬綠叢中潑散點點胭脂,近看滿樹新綠初綻,微風拂過,朵朵繁花恰似有數個披紅掛彩的少女翩翩起舞,那美麗的景色實在叫人陶醉。
杜鵑類觀花樹種最適宜群植於濕潤而有庇蔭的林下、岩際,廣布山野,花時簇聚如錦,萬山遍紅。園林中宜配植於樹叢、林下、溪邊、池畔,以及草坪邊緣,在建築物的背陰面可作花籬、花叢配植,以粉牆相襯,若是老松之下堆以山石,叢植數株其間,莫不古趣盎然。與觀葉的槭樹類相配合,組成群落景觀,則相互爭艷媲美,如紅楓之下植以毛白杜鵑,青楓配以紅花杜鵑,色彩鮮明,益覺動人。杜鵑類有些可作為盆景材料,盆栽則更為普遍,是春節供花的主要品種。
B. 杜鵑花"五寶珠"和"五寶綠珠"的區別
1.五寶珠是西鵑中的一個名貴品種,花期8月間,花大重瓣,外輪大瓣呈微雛形,花開擴張形,復色,有紅、白、粉等色。它的主要芽變品種有粉五寶、粉天惠、歡天喜地等。如植株生長健壯,花開到後期時花心突出,又稱鼓頭五寶。一般生長規律是花與葉齊發,葉卵形,葉厚有光澤,脈紋明顯,枝葉稀,枝條粗壯。
2.五寶綠珠屬夏鵑品種,又稱中國杜鵑,是我國所產之杜鵑珍品,花期5—8月間,多白色,並有紅色條紋和斑點,又稱赤龍卧雪、彩紋杜鵑。多年生植株能開白、紅、粉或紅白色各半等色。花直徑5—8厘米,花重瓣,花中心呈淡綠色,花期長達月余,到凋謝時,花朵中心鼓出又似一朵小花繼續開放,但不可著水,著水後易腐爛而不開,葉長橢圓形,枝條密而橫生,形聲呈叢狀。
C. 杜鵑花的生活習性
杜鵑花喜涼爽、濕潤氣候、忌酷熱乾燥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版有常綠大喬木、小權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習性差異也很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忌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
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曬,夏、秋季應有林木或蔭棚遮擋烈日。
拓展資料: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
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D. 怎樣養好杜鵑花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鵑花、山躑躅、紅躑躅,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已有1000多年栽培歷史。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杜鵑有850種,我國就有650餘種。杜鵑花品種繁多,花色有白、黃、紫、粉、血紅、復色等。花型有單瓣、重瓣、大花、小花,可謂瑰麗多變,繁花如錦,是極為重要的觀花植物,深得我國人民的喜愛。據了解,上海市居民家養杜鵑花的為數眾多,但是經常聽到\\\"杜鵑花難養\\\"的反映,說明許多人對杜鵑花的生長習性、特點、養護方法還不很了解。在此,我們將杜鵑花的有關知識作一簡單介紹。 一、杜鵑花主要有哪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杜鵑花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了不同的形態特徵:有常綠的、落葉的,也有喬木的、灌木的。高的可達20餘米,矮的僅有10-20厘米高。花大的可到直徑10厘米以上,花小的僅2-4厘米。我國民間一般根據形態、花期、親本和來源,把栽培杜鵑花分為東鵑、夏鵑、毛鵑和西鵑四個類型,它們的特點如下: 1.東鵑:又稱東洋鵑,引自日本而得名,又稱硃砂杜鵑、小花春鵑。其主要特徵是植株比較矮小,一般不超過1米,它的分枝散而亂,葉片薄,葉色淡,但葉面上毛較少,在栽培條件良好的情況下葉面有光亮,花朵以單瓣為主,比較小,花朵直徑一般2-4cm,最大的不超過6cm,但著花非常繁密。東鵑的花期一般在4-5月,是先開花,後發枝。傳統品種有\\\"新天地\\\"、\\\"碧止\\\"、\\\"日之出\\\"等。其中有品種稱\\\"四季之譽\\\",能春、秋兩次開花。 2.夏鵑:原產印度和日本,在日本稱皋月杜鵑,是杜鵑中開花較遲的種類,一般於5月下旬至6月開花,故名夏鵑。其主要特徵是先發枝,後開花,分枝稠密,枝葉纖細,葉片不僅狹小且排列緊密。因此看起來整個樹冠比較豐滿和整齊,植株也不高大,一般為1米左右,但花朵比東鵑大,一般花徑達6~8厘米,而且花瓣有單瓣,也有重瓣,樹樁盆景常以夏鵑作材料。傳統品種有\\\"長華\\\"、\\\"大紅袍\\\"、\\\"陳家銀紅\\\"、\\\"紫宸殿\\\"等。其中以\\\"五寶綠珠\\\"品種較為名貴,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閣狀,杜鵑花中數它重瓣程度最高。 3.毛鵑:又名毛葉杜鵑,春鵑大葉種,系土生土長的中國杜鵑,因而生長健壯,適應性強,可以露地栽培,其主要特徵是植株高大,粗壯。一般可達2-3米高。葉片寬大,粗糙多毛,特別是幼葉,幼枝往往密披棕色剛毛,故得名。毛鵑花期也在4-5月,先開花,後發枝,花朵較大,寬漏斗形,單瓣花為主。傳統品種有\\\"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紅\\\"、\\\"玉鈴\\\"等。 4.西鵑:又稱西洋杜鵑。由於最早由比利時人育出,也有稱比利時杜鵑,西鵑是雜交種,通過用毛鵑、映山紅和夏鵑反復雜交而育成。它的花朵大,重瓣程度高,色彩艷麗,觀賞性大大優於毛鵑、東鵑和夏鵑。西鵑的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壯,樹冠緊密,葉片厚實,葉色深綠,葉片上毛很少,花朵大而重瓣性強。一般花朵直徑可達6-8厘米,最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西鵑的自然花期為4-5月,但是,有些品種可以在6月下旬形成花芽,10月份見花,可陸續開花至第二年的2-3月。 二、杜鵑花養護應注意哪些問題 1.杜鵑花是一種典型的酸性植物,家庭盆栽土壤要用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偏酸性的腐葉土,或用泥炭加珍珠岩,或用南方山區的紅黃壤加腐葉土。上海本地區的土壤都是中性偏鹼的,直接用當地土作盆栽極易死亡。 2.杜鵑花生長緩慢,它的根淺而細。因此,無須每年換盆,一般2-3年換盆一次。一年生的杜鵑可用4寸盆,三年生用5寸盆,七年生可用6寸盆,十年生以上的杜鵑方可用一尺以上的大盆,上盆或換盆時間一般在早春出房時,或晚秋進房時。換盆後要遮陰數天,換盆的土必須用酸性土。 3.杜鵑花根系欠發達,因此澆水特別要小心,否則極易爛根。一是澆水宜用酸性水,鑒於上海的自然水常偏鹼,建議澆水前於水中加1-2滴食醋,既可使水變酸,又可增加有機肥。二是澆水需用\\\"困水\\\",即用容器存放在於花盆同一環境下,這樣的水,溫度與盆土相近,澆水不易傷根。三是澆水看盆土干濕而定。若是泥盆,可以從盆外壁的干濕情況便可知土的干濕;如是塑料盆,可根據重量來判斷土的干濕,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還要注意冬天不能清早澆水,熱天不能午間澆水,熱天還應在地面澆水和葉面噴水。 4.杜鵑根系纖細嬌嫩,最忌濃肥,濃肥會傷根致死,家庭養花中,過量施肥是造成死株的重要原因之一。化肥的濃度不易掌握,家養杜鵑最好不施化肥,而豆餅水,麻醬渣,羊、兔糞水腐熟後加水兌稀施,既安全,效果又好,用洗肉蛋類水,奶瓶水也可用。施肥原則:生長期施,休眠期停;旺長期施,病株停施;葉芽活動時施,葉芽不活動停施。但是有幾個時期則必須施:即春施花前長蕾肥,花後補施花後肥。長蕾肥應以磷肥為主,如骨粉或魚骨、肉骨制的水。春鵑在3月前施2-3次,夏鵑則應在4月前後施入。花後肥在花謝後施,以氮肥為主每周1次,施2-3次,其他生長期間只需每月施1-2次極稀的豆餅水即可,如出現葉色不夠綠,用0.1%濃度的硫酸亞鐵水澆1-2次,葉色一般會轉綠。 5.杜鵑花喜通風透氣,涼爽而半陰的環境。根據試驗,在正常光照十分之一強度下,杜鵑不能生長;在一半光照一半遮陰環境下,開花不整齊;而在正常三分之二的光照情況下,花繁葉茂,生長最好。因此,不僅要照陽光,還需適當遮陰,特別是盛夏酷熱,一定要放在蔭蔽通風之處。 6.修剪:合理的修剪可使枝條分布均勻,株形美觀。花朵發育一致,開花整齊。幼苗在2-3年內應摘心,促使萌發新枝,早日成形,時間在春梢長至4-5厘米時進行。長大後,可在花後修剪去病弱枝、交叉枝,6月份以後花芽已分化,則不宜進行修剪。 三、怎樣使西鵑在國慶或元旦、春節開花 首先要選擇早花品種,如\\\"丹麥\\\"、\\\"比利時紅\\\"、\\\"雙季桃雪\\\"等品種。 其次是要及時入屋,一般在10月20日以後就應移入封閉陽台內培養,要使花蕾發育時期夜間溫度不低於5℃。 第三要適當補充,晚上用燈光照2小時,直至花蕾如花生米大。 第四,從12月起,將盆栽杜鵑連盆底一起套上無毒塑料袋。每天曬太陽四小時,夜間搬室內使溫度不低於9℃、中午氣溫高時可放鬆下部開口通氣,這樣五十天左右,看到花蕾含苞待放後,即可撤掉塑料袋可保證在春節花滿枝頭。
E. 杜鵑花單朵花期最長的是哪種
.杜鵑一般在春季開花,花期在4-6月。但不同品種和地區的杜鵑花的花期也是版不同的,如果是北方溫權室中培育的杜鵑花,在1-2月便可開花,高海拔的地區環境下的杜鵑花要到7-8月才開花。在花期內照看好的話,杜鵑能持續開花一個月左右,一直繽紛艷麗;若是照顧不好,便只能開花一兩周,然後慢慢枯萎。
2.杜鵑花通常一年開花3次,一般是在春季和夏季以及春夏之間。春杜鵑在4-5月開的花,過後才開始長新葉;夏杜鵑花一般在五至六月開花,這時期它是先長葉後開花,而介於春夏之間開的杜鵑花則是花葉一齊生長。
3.隨著現代科技發展,人們可以讓杜鵑一年四季都開花。若想再春節看花,可於1月或春節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向陽處,正常照顧就可以了。所以溫度能調節花期,另外,花後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
F. 五寶綠珠杜鵑怎麼種植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一種常綠或平常綠灌木。杜鵑花的得名來自於內一個傳說容,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杜鵑花因此得名。杜鵑花的花期一般在春季,每簇花有2-6朵,杜鵑花的花冠呈漏斗狀,顏色豐富,有紅色、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杜鵑花一般生長在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杜鵑花還是檢驗我國中南及西南是否是酸性土的指示性植物。杜鵑花的價值葯用價值:杜鵑花具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的作用。觀賞價值:杜鵑花因花冠鮮紅色,又是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 杜鵑花的分布地區: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G. 杜鵑花能食用
杜鵑花品種來很多,有無毒的自品種,也有有毒的品種,比如「羊躑躅」,羊吃了這種花以後,會出現中毒的現象。對於觀賞性的杜鵑花,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不攝入或是讓其汁液接觸傷口,是不會對人造成傷害的杜鵑(學名:RhododendronsimsiiPlanch.):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的常綠灌木。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H. 正宗五寶綠珠杜鵑的特點
夢都是假的。
I. 杜鵑花養護
慢慢看吧!!!!!!!!!!
1、杜鵑花有些什麼特點?
杜鵑花是著名的觀賞花木,由於其花枝優美,花色艷麗,花期又長,在我國民間有「花中西施」的美譽。此花品種多達1000餘種,而我國就佔有600多種。主要可分為春鵑、夏鵑、春夏鵑、西洋杜鵑四大類。此花原產我國,所謂「西洋杜鵑」原本也是從我國引去,只是由外國培育出的一些新品種,被稱作是西洋杜鵑。我國中部和中南部多山的省份,每到春天,被稱作映山紅的紅花在漫山遍野盛開,把大地都裝點得艷如紅霞,這些紅花就是杜鵑中的一種。
杜鵑花是一種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的常綠、半常綠或落葉的叢生性灌木,也有像大樹般的喬木。有的品種,竟是高達20多米的參天大樹,花開時像一把巨大的彩傘。但絕大多數是植株低矮的。此花植株分枝多,枝條細而密,幼枝有毛,棕色或褐色。葉互生,因種類不同而有圓形、橢圓形、卵形、披針形、卵狀披針形等。花色繁多,因品種而異,有白、紫、粉、黃、紅、淡紫、灑金,有的還有雙色,有的花朵還有香氣。葫果成熟時呈暗褐色,種子暗黃色,細小。春鵑葉片較大,花期在4-5月,先開花後發新葉,樹形直立。花形有大的和小的兩種;夏鵑葉片較小,花期在5-6月間,先發葉後開花,樹形張開,花大瓣平;春夏鵑的花期介於二者之間,花和葉幾乎同時萌發。
2、杜鵑花適合怎樣的培養土?
土壤的選擇,對杜鵑花生長發育至關重要。栽培杜鵑花的培養土的配法很多,因栽培品種而異,但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疏鬆、排水通暢、通氣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質豐富、基肥充足。通常杜鵑花生活在酸性壤土才會長得旺盛,如果在鹼性土壤中,不久就葉黃衰竭而死。杜鵑花被視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腐葉土一般均屬酸性土,而以松葉腐殖土最好,是種植杜鵑花比較理想的培養土。可到山區松柏林下挖取,也可到庭院種植松柏樹多的地下取土。並在使用前增加適量的硫磺粉、白礬,提高其酸性後再使用。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腐殖質多,可及時補充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氣、吸熱保溫。還能減輕土壤中有毒物質的危害,促進杜鵑花的根系向四處擴展。
江蘇宜興銅冠山及浙江奉化新產品黑山泥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發育,各地多採用。培養土也可以自製。取經過風化的山表土2份,落葉1份,食草動物干糞1份,混堆1年,篩去雜質,即可使用。也可用山皮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l份分層堆漚,經1-2年後篩過使用。制好的培養土應貯存在室內,以防止因日曬雨淋降低肥力。
3、杜鵑花上盆翻盆應注意什麼?
杜鵑花扦插成活就應上盆。花盆以通透性能良好的泥盆最佳,紫沙盆次之,釉盆及瓷盆最差。上盆時應注意選擇花盆的尺寸,切忌小苗用大盆。如果盆太大,盆土經久不於,通氣就會不好,同時根系不易達到盆壁,影響幼苗的發育。一般扦插苗可選擇直徑為10厘米左右的泥盆,一年之後再翻入15厘米左有的花盆。上盆時,應注意做好排水層,先用瓦片蓋住排水孔,再放入1/3的粗土粒,並略加細土。然後將杜鵑苗放入,一手扶正幼苗,一手向盆中填土。填土注意只能填至盆口下2厘米處,不能過滿,以便日後澆水,最後將盆四周批實,搖動花盆,使盆面平整。種植完後,要用噴壺澆一次透水。注意在燒水時須澆至盆底有水滲出才行。如果澆水不透,只撓濕衰層而濕不到內層,會使盆花乾死。
杜鵑花有兩種情況要進行翻盆。一是幼苗長大,根系充滿盆土,需要擴大根康伸展范圍。平時應注意盆底排水孔有沒有根伸出,如有就賽進行翻盆,將植株從小盆翻入大盆。二是盆花生長2-3年之後,盆土的臃分消耗殆盡,為補充養分,改良土壤,要更換盆土。
杜鵑花翻盆一般在寥攀花後,或在秋季孕蕾之前進行。翻盆時,除去部分宿土,應注意用利剪修去者根。老根就是那些生長不良而發黑、干癟的根須。但要注意:幼苗翻盆時,不能修根。植株翻盆時,應注意根部要帶著土球。上好盆之後,也應注意第一次澆水要透,以後數日應讓其幹些。過濕,則根部剪口會腐爛。一般要等到新根長出之後才能正常灌水。如果在秋季翻盆,最好在10月份進行。杜鵑花雖喜冷涼,但翻盆後過冬應注意保溫。如無溫室,可在朝南向陽通風的地方搭小棚,蓋上塑料薄膜就可以安全過冬。杜鵑花朗盆,一般小苗每年翻一次,大棵杜鵑2-3年翻盆1次。
4、怎樣給杜鵑花澆水?
杜鵑花澆水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因為杜鵑花的根系比較細弱,既伯澇,又不耐旱,過干或過濕對植株生長都不利,因而要特別注意控制水量。如果在展葉期缺水,就會使杜鵑花的葉色變黃,葉捲曲,如幹得厲害,還會枯死。要是開花時缺水,則會花瓣軟癟,花朵下垂,花色不鮮艷,甚至會花朵凋萎而死亡。所以必須根據天氣晴雨、空氣干濕、盆土含水量等情況酌情澆水。
澆水的時間宜在早晚,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澆水。因為根部受冷水刺激後會使花卉受到傷害。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必澆透,嚴防澆半截水。春秋兩季是杜鵑花的生長、開花、育蕾期,供水要適當多些,但花期不能澆得太多,水大會使花朵及早凋謝。一般倩況下,春秋兩季,可每隔2-3天澆1次。夏季萌發新枝,生長旺盛,消耗的水分也多,加之氣溫高,空氣乾燥,需每天澆足1-2次。如果幾天未下雨,空氣乾燥,還應用細眼噴壺向花葉噴灑清水,對花盆周圍的地面也要噴些,以增加空氣濕度。黃梅天或多雨情況下,應停止澆水並及時排出盆中積水。入秋後氣溫雖有降低,但空氣乾燥,蒸發量仍很大,也要經常澆水使盆土保持濕潤。花芽分化時,要適當控制水量,以促使花芽形成。10月以後,花盆入室,澆水量應酌情減少,枝幹中水分含量少,植株組織發育充實,可以增加抗寒能力。這時保持盆土稍有潮濕即可。
5、給杜鵑花澆水時怎樣進行水質處理?
給杜鵑花澆水,要特別注意水質。用水最好用天然雨水,因為天然雨水中不含漂白粉等葯物和雜質。其次是河水和池塘水,再次是自來水。自來水是經過凈化處理過的軟水,其中含有漂白粉、液氯、明礬等化學葯劑,若長期使用這種水,會使盆土中的鹼性逐漸加重,不利於杜鵑花的生長。因此,必須對水質處理之後再使用。處理方法是使其酸化。對水質呈中性或偏鹼性的水,要配製成酸性水。通常的方法是用硫酸亞鐵(綠礬)和食用醋使水酸化。如果水質鹼性偏高,可用硫酸亞鐵和食用醋配合使用,具體用量可根據測得的水、硫酸亞鐵、食醋的酸鹼值配製。簡易方法是,長期澆灌含0.1%一O.5%硫酸亞鐵的水溶液,或10-15天在盆面撒少許硫酸亞鐵。也可10-15天澆灌含食醋0.5%一1%的水溶液一次。澆水也可用經過晾化處理後的自來水和井水。晾水可減輕自來水中的有害離子的危害;也可提高井水的水溫,消除水與盆土的溫差,以利根系吸收。使用自來水時也要加0.15%的硫酸亞鐵。澆水時如能與腐熟肥液水輪流澆灌則更為有益。因為常用這兩種水可以使盆土保持一定的酸性,又能供給一定的營養素,適合於杜鵑花的生長的需要。
6、杜鵑花應該怎樣施肥?
杜鵑花是一種不需要大肥的花,如果肥料施得太多或過濃,反而會對它的生長不利。但這樣說,並不是說不要施肥,要使它花開得多,開很大,還是霄要適時適量地施一些肥的。所以養花行家對施肥總結出了8個字的經驗:即「乾肥少施,液肥薄施」。這是十分恰當的,值得養花者參考。在一般情況下,1。2年的幼苗可以不必施肥,因為腐殖土中含有的肥力已夠供給幼苗生長發育的需要。2-3年生的小植株,從晚春或韌夏起,可每隔10一15天施一次稀餅肥水或稀薄礬肥水。4年以上的植株,可於每年春、秋季各施約20克的干餅肥。6月中旬,可施一次速效性磷、鉀肥,以促進花芽分化。6月以後就可停止施肥。在花謝之後,正是新枝生長的時候,可施一次濃度稍微高一些的液肥,但切不可施得太濃,更不可施生肥,否則會損傷根系。夏季過多的施肥,會使老葉脫落,新葉發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栽植的杜鵑花,最易出現的偏差,不是植株缺肥,而是由於施肥過多造成的損害。如果出現因肥多而發生的葉片枯黃等情況時,要立即停施肥料,挖除乾肥,並多澆水,以沖去積留土中的肥分,澆過後移置通風處養護,有的需沖洗2次。這樣,過半年後可逐漸生長正常。
如果夏季不出現異常,在立秋以後,杜鵑又會開始第二次旺盛生長的時期,在這短時間內,可迫施1-2次過磷酸鈣等磷肥的稀液,以供給植株生長和孕蕾的需要。每次施肥後,隔2天應澆一次清水,還要將盆土刨松一次,使盆土充分通氣。入冬以後,隨著天氣漸冷,植株停止生長,施肥也應立即停止。若不停止施肥,使植株萌發出嫩葉來,反而會使杜鵑難以越冬,千萬不可大意。
7、怎樣為杜鵑花修枝整形?
杜鵑花的萌發力和再生力很強,每隔1-2年在花謝之後,就要換一個比原來大些的花盆,並換上新的培養土。有經驗的養花者,常常在換盆的時候同時結合進行修枝整形,有意識地修剪出一種美觀的樹型來。在進行硫剪時,應剪去過密枝、交叉枝、纖弱枝、下垂技、徒長枝和病蟲枝,這不僅是為了樹型的美觀,更是為了改善通風透光的條件;節省養分,促使主枝強壯,以便盡快萌發新梢,使來年開花時能達到花多、花大、色艷的目的。
杜鵑開花後,它的殘花常常經久不落,這就會耗去不少養分。為了不讓養分白白消耗掉,應該及時把殘花摘去,讓養分供應萌發新技的需要。另外,植株較矮的夏鵑,長有很多的橫生枝,每到春李,根部的枝幹上就會萌發出許多小枝,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應主枝和花朵,讓它生長膊更快、更腮大,也應及時把這些小枝剪去。如果花茁太多,除保留每枝1久院外,其餘的花西也要除去。究竟修剪成哪一樣樹型好,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決定,有傘·形、圓形、半圓形、寶塔形、方形等,可以任意選擇,然後去刻意修剪。
8、杜鵑花怎樣扦插繁殖?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採用扦插法最為普遍,繁殖量最大;壓條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採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徑的新淺瓦盆為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於生根。可用2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土為基質。扦插的時間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最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最適宜扦插.扦插時,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極鑷利的媳按刀;帶節切取6-10厘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頂端3-4片小葉。購買維生素B12針劑1支,打開後,把扦插條在葯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插前,應在前一天用噴壺將盆內培養土噴潮,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二天正好嘲潤,最適合扦插。插的深度為3-4厘米。插時,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士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後澆一次透水。插好後,花盆最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紮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後重新紮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的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乾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lO天後仍要經常注意保持土壤濕潤。4-5星期內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後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後生根。此後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餘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其光合作用中自行製造養分。
9、杜鵑花怎樣用壓條繁殖?
杜鵑花壓條繁殖也是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一般採用高技壓條。杜鵑花壓條常在4-5月間進行。具體操作法是:先在盆栽的杜鵑花的母株上取2-3年生的健壯枝條,離枝條頂端10-12厘米處用鋒利的小刀割開約1厘米寬的一圈環形枝皮,將韌皮部的篩管輕輕剝離干凈,切斷葉子製造有機物向下輸送的渠道,使之聚集,以加速細胞分裂而形成瘤狀突起,萌發根芽。然後用一塊長方形塑料薄膜鬆鬆地包卷兩圈,在環形切口下端2-3厘米處用細繩扎緊,留塑料薄膜上端張開成喇叭袋子狀,隨即將潮濕的泥土和少許苔蘚填入,再把袋形的上埠扎緊,將花盆移到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做日常管理。澆水時應向葉片噴水,讓水沿著枝幹下流,慢慢滲入袋中,保持袋內泥土經常濕潤,以利枝條上傷口癒合,使之及早萌生新的根須。大約在3-4個月後根須長至2-3厘米長時,即可切斷枝條,使其離開母株,栽入新的盆土中。
10、杜鵑花怎樣播種繁殖?
播種為有性繁殖。由於自然雜交的結實率很低,一般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鵑的結實率,獲得較多的種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選擇長勢好,花色美的健壯母本,移至溫室,每盆選留花朵大、開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養分集中,待到花柱頭上出現粘液時,即用新毛筆蘸取父本的花粉去塗幾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後,將花盆移至室外,加強水、肥管理,大概經過5-6個月的生長發育,到ll一12月即可見到果實逐漸由青色變為褐色,種子就成熟了。隨即將其採下,讓其陰干,揚凈,置於陰涼通風處。
杜鵑種子很細小,不宜長時間貯存,否則發芽率低。若是常綠杜鵑種子,即應隨采隨播,播在溫室內的盆中;若是落葉杜鵑種子,則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種。
播種的盆宜採用淺瓦盆,播種的泥土,可在背陽的山坡表面挖取帶青苔的疏鬆表土,揀去石粒,最好用40%的福爾馬林加100倍水的稀釋液噴灑一次,進行消毒,再行晾乾。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鍾消毒,然後曬至半干即可待用。播種前,先將淺盆澆潮,在底層放入一層約2厘米的木炭屑,再鋪上一層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壓實,然後均勻地將種子分格在上面,輕輕壓一壓,不可用噴壺噴水,最好採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蓋一塊玻璃,移至溫室內。盆土表面乾燥時,可霧狀地噴些水,但不可噴得太多,經常保持盆土潮潤就可以了。
播種後,一般經5-6星期即可發芽。在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用小竹片輕輕夾出,分栽於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後用蘆席等遮蔭,不可讓太陽直曬,也不可讓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時,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長到近10厘米高時,再開始澆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單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長到20厘米高時,如果萌養得好,就有少數株苗可以開出鮮花來。
11、杜鵑花有哪些常見病害?怎樣防治?
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葉枯病、缺鐵黃化病等。
杜鵑花患根膊病後,生長衰弱,葉片萎蔫,乾枯,根系表面出現水漬狀褐色田塊,嚴重的軟腐,逐漸腐爛脫皮,木質部變黑。此病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下最易發生。
防治方法是在翻盆前對培10土嚴格消毒,並保持土境硫松、濕潤、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積水。如果發現植株患病,要及時處理病株及盆土。治療時,可用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或2%的硫酸亞鐵淋洗病株,再用清水沖洗後重新上盆。用7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加1000倍水製成溶液噴灑盆土,可以治好。
褐斑病是杜鵑花一種主要病害。病害初發時,葉面上出現褐色小斑點,逐漸發展成不規則狀大斑點,病斑上產生許多黑色或灰褐色小點,使受害葉片變黃、脫落,影響當年開花及來年花蕾的發育。這種病常發生於梅雨季節濕度大的時候。
治療方法是平時要注意讓植株通風透光,不使濕度過大,並增施有機肥及氮磷鉀混合肥,增強植株抗侵染及生長能力。如果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集中燒毀。病害發生初期,噴灑0.5%波爾多液或0.4波美度石硫合劑,並加4%麵粉增加粘附力。葉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治療。
缺鐵黃化病常發生在土壤偏鹼的地區,病情輕時,只出現植株遲綠現象;嚴重時,葉組織可全部變黃,葉片邊緣枯焦。發病時,以植株頂梢的葉片上表現最為明顯,一般皆由內部缺鐵所造成。
防治方法是改變土壤中缺鐵性質,降低土壤鹼度。增施有機肥改造粘質土壤。對缺鐵植株可直接噴灑O.2%一0.3%硫酸亞鐵液。也可在植株周圍土壤上用筷子戳幾個深15厘米左有的孔,用1:30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慢慢注入,將孔注滿,以增加土壤酸性、減少鹼性。
杜鵑黑斑病發病情況及發病環境條件與褐斑病類似,防治也可採用類似辦法。
12、杜鵑花有哪些常見蟲害?怎樣防治?
杜鵑花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軍配蟲、蚜蟲、短須蝸等。紅蜘蛛體形微小,但對杜鵑花危害嚴重。高層樓房萌養杜鵑最容易出現此類蟲害。
防治方法是進行人工捕殺。葯物殺蟲可用5度的石硫合劑噴樂,也可用胡桃葉、央竹桃葉、青篙各等份扔碎浸泡出液汁,加水稀釋後ll灑,用1000信水的敵敵畏液噴灑殺滅也是好辦法。
軍配蟲成蟲體小而扁平,長約4毫米,黑色,是對常綠杜鵑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害蟲,常在葉片背後刺吸葉液為害,被害處葉面上面出現黃白色斑點,使葉片脫落,造成樹勢衰弱,影響生長及開花。溫室中杜鵑花極易發生此蟲。
防治方法主要是用葯物噴殺。可用90%敵百蟲原葯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防治。
蚜蟲主要危害杜鵑花幼枝葉,輕者可使葉片失去綠色,重者使葉片卷縮,變硬變脆,不能吸收養分,影響開花。
防治方法是平時要特別注意越冬期的蚜蟲,入冬後可在植株上噴灑一次5度的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卵,鏟去花卉附近雜草,消滅蟲源。在蚜蟲危害期,用40%的樂果或氧化樂果加1200倍水製成溶液進行連續噴治,3-4次即可見效。
短須峨是杜鵑重要害蟲之一,常在葉片背面主脈附近刺吸汁液,使葉背形成許多油漬田塊,最後引起葉片脫落。此蟲倒卵形,體長約0.3毫米,體扁平,體色有紅、暗紅、木紅,體背有不規則黑色斑點,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斑塊。此蟲以夏季天熱乾燥時最多見,降雨量多時隨即減少。
防治方法撮在10月中下旬和早春3月各噴一次波美0.5度石硫合劑成噴25%殺蟲脹水劑500倍液效果也不錯。
J. 映山紅怎麼養
杜鵑花開紅又紅,大家都很喜歡杜鵑花,可是家庭養殖杜鵑花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識,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家庭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很多是網友的經驗之談,很寶貴,希望對大家養殖杜鵑花有所幫助。
杜鵑花(Rhododendranspp.)又名杜鵑、鵑花,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中,杜鵑花的花、時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極廣。
(一)形態特徵及種與品種
杜鵑花全世界約有900餘種,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態特徵,既有常綠喬木、小喬木、灌木,也有落葉灌木。其基本形態是常綠或落葉灌木,分枝多,枝細而直;葉互生,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表面深綠色,疏生硬毛。總狀花序,花頂生、腋生或單生,漏斗狀,花色豐富多彩,品種繁多。我國目前廣泛栽培的園藝品種約有300種,根據其形態、性狀、親本和來源,將其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夏鵑4個類型。
1.東鵑
即東洋鵑,因來自日本之故。又稱石岩杜鵑、硃砂杜鵑、春鵑小花種等。本類包括石岩杜鵑(Rh.obtusum)及其變種,品種甚多。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小,分枝散亂,四月開花,著花繁密,花朵最小,一般花徑2厘米~4厘米,最大至6厘米,單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種。傳統品種有新天地、雪月、碧止、日之出以及能在春、秋兩季開花的四季之譽等。
2.毛鵑
俗稱毛葉杜鵑、大葉杜鵑、春鵑大葉種等。本類包括錦綉杜鵑(Rh.pulchrum)、毛白杜鵑(Rh.mucronatum)及其變種、雜種,體型高大,生長健壯,適應力強,可露地種植,是嫁接西鵑的優良砧木。花大、單瓣、少有重瓣,花色有紅、紫、粉、白及復色。品種10餘個,栽培最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疏球紅等。
3.西鵑
最早在西歐的荷蘭、比利時育成,故稱西洋鵑,簡稱西鵑,系皋月杜鵑(Rh.indicum)、映山紅及毛白杜鵑反復雜交而成,是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類。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壯,樹冠緊密,習性嬌嫩、怕曬怕凍,花期4~5月,花色多種多樣,多數為重瓣、復瓣,少有單瓣,花徑6厘米~8厘米,傳統品種有皇冠、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近年出現大量雜交新品種,從國外引入的四季杜鵑便是其中之一,因四季開花不斷而取名,深受人們喜愛。
4.夏鵑 原產印度和日本,日本稱之皋月杜鵑(Rhindlcum)。發枝在先,開花最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故名。枝葉纖細、分枝稠密,樹冠豐富、整齊,葉片排列緊密,花徑6厘米~8厘米,花色、花瓣同西鵑一樣豐富多彩。傳統品種有長華、大紅袍、五寶綠珠、紫辰殿等。其中五寶綠珠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閣狀,是杜鵑花中重瓣程度最高的一種。
(二)生態習性及分布
杜鵑分布於歐、亞及北美洲,其中我國約佔全世界總數的59%,原種集中分布於雲南、西藏和四川海拔 1000米~3000米的高山上,故形成喜疏蔭環境、忌陽光曝曬,要求夏季涼爽而濕潤的氣候條件。在烈日下嫩葉易灼傷,根部亦易遭乾熱傷害。其耐寒力因原產地不同差別很大,多數抗寒性較弱。要求肥沃、疏鬆透氣的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質的鹼土和排水不良的粘性土。
(三)繁殖方法 ")
播種、扦插、嫁接均可。播種多用於培育雜種實生苗時進行,在生產上多採用扦插和嫁接繁殖。
1.扦插
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快速,性狀穩定。插穗取自當年生嫩枝剛剛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留頂端4~5葉,如枝條過長可截取頂梢。若不能隨采隨插,可用濕布或苔蘚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膜,放於蔭處,可存放數日。扦插以梅雨季節前成活率最高,一般西鵑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鵑6月上旬至下旬,東鵑、夏鵑6月中旬至下旬,此時插穗老嫩適中,天氣溫暖濕潤,成活率可達90%以上。基質可用泥炭、腐熟鋸木屑、蘭花泥、黃山土、河沙、珍珠岩等,大面積生產多用腐熟鋸木屑十珍珠岩,插床底部應填7厘米~8厘米排水層,以利排水,扦插深度為插穗的1/3至1/2。用萘乙酸300PPm、吲哚丁酸200PPm~300PPm快浸處理,可促進生根。插後管理重點是遮陽和噴水,使插穗始終新鮮,高溫季節要增加地面、葉面噴水,注意通風降溫。毛鵑、東鵑、夏鵑發根快,l個月左右,西鵑需40~70天。長根後頂部抽梢,如形成花蕾,應予摘除。9月後減少遮陽,使小苗逐步壯實,10月可施薄肥,下旬即可上盆。
2.嫁接
在繁殖西鵑時採用較多,其優點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可隨時嫁接,不受時間限制,可將幾個品種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苗長得快。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嫩枝頂端劈接,以5~6月最宜,砧木選用2年生獨干毛鵑,要求新梢和接穗粗細相仿,嫁接後要在介面處連同接穗用塑料薄膜袋套除,扎緊袋口。然後置於蔭棚下,忌陽光直射,注意袋中有無水珠,若無,可解開噴濕接穗重新紮緊。接後7天不萎即有成功把握,2個月後去袋,次春松綁。
(四)栽培技術
常綠杜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蔽蔭條件下地栽。唯西鵑嬌嫩,全行盆栽。今將西鵑栽培管理方法介紹如下,他種可參照掌握。
1.場地
栽培西鵑需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室內是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於一2C―一3C,室外是為了度過炎夏,江南地區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養在戶外,要求有落葉樹的自然蔽蔭,或人工搭置蔭棚,創造一個半陰雨涼爽的生長環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擱在擱板上。
2.選盆
生產上都用通氣性能好的、價格低廉的瓦盆。大規模生產也可用硬塑料盆,美觀大方,運輸方便,國外和國內大型企業均用之。杜鵑根系淺,擴張緩慢,栽培要盡量用小盆,以免澆水失控,不利生長。
3.用土
常用黑山土,俗稱蘭花泥,也可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針土,經腐熟的鋸木屑等,PH5~PH6.5,通透排水,富含腐殖質,均可。
4.上盆
一般在春季出房時或秋季進房時進行,盆底填粗粒土的排水層,上盆後放於陰處伏盆數日,再搬到適當位置。幼苗期換盆次數較多,每l~2年一次,10年後,可3~5年換一次,老棵只要不出問題,可多年不換。
5.澆水
要根據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生長發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要不含鹼性。如用自來水澆花,最好在缸中存放1~2日,水溫應與盆土溫度接近。11月後氣溫下降,需水量少,室內不加溫時3~5天不澆不成問題。2月下旬以後要適當增加澆水量,3~6月,開花抽梢,需水量大,晴天每日澆1次,不足時傍晚要補水,梅雨季節,連日陰雨,要及時側盆倒水。7~8月高溫季節,要隨干隨澆,午間和傍晚要在地面、葉面噴水,以降溫增濕,9~10月天氣仍熱,澆水不能怠慢。
6.施肥
西鵑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為草汁水、魚腥水、菜籽餅。草汁水用嫩草、菜葉漚制而成,可當水澆。魚腥水系魚雜等加水10倍,密封發酵半年以上,施用時要兌水,濃度以3%~5%為宜。此肥富含磷質,可使葉亮花艷,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一次。菜籽餅為綜合肥料,應漚制數月,沖水施用。大面積生產杜鵑盆花,可採用復合肥或緩施肥料,一年施l~2次即可。
7.遮陽
西鵑從5~11月都要遮陽,棚高2米,遮陰網的透光率為20%~30%,兩側也要掛簾遮光。
8.修剪 ,
幼苗在2~4年內,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並經常摘心,促使側枝萌發,長成大棵後,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校以及紊亂樹形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9.花期管理及花期控制
西鵑開花時放於室內,不受日曬雨淋,可延續1個月。若室內通風差,則不宜久放,一二周即應調換。杜鵑花花芽分化以後,移於20C環境約2周時間即可開花,但品種間差異很大。在國外,作為聖誕節開花的杜鵑自冷藏室(3C~4C)移出後,必須在11月上旬置於15C的溫室中,才能保證應節上市,故藉助於溫度的調節,盆栽杜鵑,四季可以開放。有些品種也可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促其花芽形成,普遍應用的是Bg和矮壯素,前者用0.15%溶液噴 2次,每周一次,或用0.25%濃度噴一次,後者用0.3%的濃度每周噴一次,共處理2次。用多效唑處理,效果更好,但殘留期有數年,會造成株型矮化,使用時要注意用量和次數。大約在噴布後2個月,花芽即充分發育,此時將植株冷藏,促進花芽成熟。杜鵑在促成栽培以前至少需要4周10C或稍低的溫度冷藏,冷藏期間,植株保持濕潤,不能過分澆水,每天保持12小時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