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鬱金香
Ⅰ 期權並非起源於鬱金香,第一個成功使用期權的人是天文學家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期權是怎麼回事。身邊炒股的人很多,但是炒期權的人卻不多見。其實期權和股票差不多,只不過期權交易是資產的權利,比如:有人判斷農業在今年會大發展,就先找到售賣收割機的商人,並告訴他,他的收割機使用權被自己買了,以後要先給自己用。
期權是人類最古老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最早的期權概念可追溯至公元前,在《聖經》和古希臘的典籍中均有相關記載。約在公元前1700年,有關期權概念的最早記載《聖經》創世紀第29章講述到,雅稿殲各為了與拉班的女兒拉結結婚,簽訂了同意為拉班工作七年的協議,以獲得與拉結結婚的許可。在這里,雅各七年勞作就是「權利金」,以此換來結婚的「權利」,而非義務。
第一個成功使用期權的人——泰勒斯
公元前580年,泰勒斯對期權的成功使用,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泰勒斯通過購買橄欖油榨機成功運用期權對沖了未來使用權價格上漲的風險。泰勒斯運用天文知識,觀察天象,預測到來年橄欖會大豐收,判斷橄欖油榨機的需求會大大增加。因此,他提前與鍵歷沖橄欖油榨機的業主簽訂了期權合約,獲得了來年爛亂以固定價格優先使用這些榨機的權利。泰勒斯被認為是第一個成功使用期權的人。
期權正式興起——鬱金香熱
16世紀中期,近代期權鬱金香熱近代期權的概念實際上起源於對大起大落的商品價格進行風險規避的需要。16世紀中期的荷蘭,隨著鬱金香狂熱進入高潮,一部分對市場敏感的投資者開始自行簽訂合約,規定一方有權在未來向另一方買入或賣出某種鬱金香球莖。
Ⅱ 17世紀荷蘭鬱金香事件就是由於人們瘋狂炒作鬱金香球莖的期權引發的,是否正確
【正確】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貴族社塵襪會身份的象徵,鬱金香價格暴漲,批發商普遍出售遠期交割的鬱金香以獲取利潤,並從鬱金香種植者那裡購買期權,隨後荷蘭經濟開始衰退,鬱金香價格暴跌。由於當時並無任何機制用以保障合約雙方伏吵的權益,違約現象大量發生,於缺兄侍是,引發了1636年荷蘭的「鬱金香泡沫」。
Ⅲ 十七世紀荷蘭在鬱金香交易中是如何使用期權的
你要唱查看一下荷蘭政府的一些具體規定
Ⅳ 期權的形成的來源有哪些
期權的產生
1593年一位荷蘭商人格納(Guesters)從康斯坦丁(今日的土耳其)進口第一顆鬱金香花根,並將之種值,由於這種花是進口貨,因此擁有鬱金香花便成為有錢人的符號與殊榮,有錢的人一定要擁有鬱金香才算有錢,因此買鬱金香便成為有錢人展示財富的象徵,於是這個風氣由荷蘭擴散到德國。巧不巧,這時鬱金香正好染上一個傳染病叫做「Mosaic」,這個病使得鬱金香花瓣更鮮艷,於是染病毒的鬱金香更加搶手,形成一股搶購的風潮。
初時,只有鬱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賞鬱金香之美,但在形成風潮之後,人們買鬱金香只是為了賺錢,由於搶購風潮逐漸形成,投機客便趁機炒作,只要今天買了,明天就可賺一筆,屢試不爽,由於買的人多了,交易市場也就形成了,交易場所也逐漸熱鬧起來,像是一個股票交易市場。
1634年,買鬱金香的熱潮漫延到中產階級,更蔓延為全民運動,大家都來買賣鬱金香了,炒家只看到買低賣高,利潤就進來,於是全民都變成鬱金香的炒家,家家戶戶都傾一家之產,只為了買一朵鬱金香。1,000美元一朵鬱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之後,它就變成二萬美元了,如此暴利,難怪所有的人都沖昏了頭,正事不幹,每天忙於鬱金香的買賣便可以了。
在酒吧里,吧台展示了一朵鬱金香,不料被一個醉鬼吃下去了,竟被告到法院判刑三個月呢!
最瘋狂的時候,一朵鬱金香花根的價值可以跟以下任何一樣物品同價
4噸小麥 -一張床 4條牛 8隻豬 12隻羊
以上這幾樣物品以今天價格算起來要花4萬美元,而這些物品卻只能換來一朵鬱金香的花根,真是離譜到極點。
到了1636年,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附近歐洲股市有些地方也交易鬱金香呢,更有甚者,有的股市竟也推出選擇權,同時也分割成細股,降低投機者的門坎,使得投機者可以買到幾分之一的鬱金香,增加交易容易度,由於有選擇權的緣故,於是價格又往上推,本來實際購買一個月之內可以獲利20倍,透過選擇權,獲利可以放大100倍(這也許可以稱作是期權費吧)。
當瘋狂達到最高點時,有一位大戶全數賣出,賺了大錢,同時荷蘭政府開始採取煞車的行動,而且由土耳其運來的鬱金香也將大量抵達,忽然之間,鬱金香並不再那麼稀罕,於是一瞬間鬱金香的價格往下滑,而下滑一經啟動,六個星期內竟然下跌了90%,於是哀鴻遍野,財富夢破滅,此時不管政府多麼護盤都挽救不了,鬱金香的價格持續探底,於是許多股市交割無法完成,而荷蘭政府宣布這一事件為賭博事件,豁免交割,結束這一場瘋狂的鬱金香泡沫事件。
從此之後十年間,荷蘭的經濟創傷才慢慢復原,在最高點值7萬6仟美元的鬱金香,六個星期之後竟只值一元,這是有紀錄的史上第一次泡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