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里的茉莉花音樂
1. 《茉莉花》 歌曲簡介
《茉莉花》是前線來歌舞團原唱的歌自曲,由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於1957年首次單曲發行。
《茉莉花》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的結構,又能與西方的審美習慣相適應,因此其能夠在西方世界傳播。
該曲屬於小調類民歌,是單樂段的歌曲。它以五聲調式和級進的旋律,表現了委婉流暢、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全曲婉轉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1)抖音里的茉莉花音樂擴展閱讀:
2008年8月,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該曲進行了MV的拍攝。雷佳身著金色旗袍參與了MV的拍攝,為了給觀眾不同的視覺享受,MV導演孔嘉歡首次運用了另類表現手法,把中國宗教文化和該曲結合起來。
作為MV鏡頭重要組成部分,導演策劃了雷佳站在幾丈高的大佛的手心裡演唱該曲,雷佳從容的在大佛上拍攝了MV畫面。此外,該曲MV作為向北京奧運會的獻禮,特別剪輯了鳥巢的鏡頭畫面,使整個MV充滿了奧運的氣息 。
2. 《茉莉花》的歌詞
茉莉花
歌曲原唱:梁靜茹
填詞:姚若龍
譜曲:李正帆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 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不讓誰把心摘下 就等那個人愛呀
茉莉花呀茉莉花 誰當我情人 茉莉花
你說我真好 什麼都好
誰當我情人做夢都會笑 我望著窗外的街角
看到辛酸走來幸福走掉 你說我真好 比誰都好
有適合的人要幫我介紹 如果我真的那麼好
你為什麼不要 為什麼不要 嗚呼......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茉莉花呀茉莉花
(2)抖音里的茉莉花音樂擴展閱讀:
《茉莉花》是由姚若龍作詞,梁靜茹演唱的一首歌。
梁靜茹(Fish Leong),1978年6月16日出生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瓜拉庇勞縣,祖籍中國廣東省,華語流行女歌手。
1997年,梁靜茹被李宗盛發掘,簽約滾石唱片,並獨自到台灣地區發展。1999年發行首張專輯《一夜長大》正式出道。2000年因歌曲《勇氣》 獲得廣泛關注,並獲第12屆台灣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提名和馬來西亞娛協獎十大原創歌曲獎。
梁靜茹的音樂以抒情淡雅類為主,同時包含輕快、搖滾等多種音樂元素,她的聲音溫暖而磁性,她是在用她的心和內涵去歌唱 ,聲音溫暖而磁性,音樂風格以抒情淡雅類為主,也包含多種音樂元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梁靜茹的音樂以淡雅抒情類為主,輕快、搖滾等多種曲風共存。
3. 有關茉莉花的歌曲
有關茉莉花的歌曲有《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夢里花》、《小茉莉》、《六月茉莉》、《茉莉花開》等。
一、《茉莉花開》
《茉莉花開》是由徐譽滕由徐譽滕填詞、譜曲並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發行於2007年6月18日,收錄於專輯《茉莉花開》中。
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在全世界傳唱,一直傳唱到現在。在流傳過程中,僅中國關於《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幾十種,比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線歌舞團蘇州籍歌唱家程桂蘭用「吳儂軟語」演唱的。
五、《六月茉莉》
《六月茉莉》是《閩南語金曲輯》中年代最為古老的歌曲之一。《六月茉莉》的歌曲旋律來自福建濱海地區,明末清初隨著大批移民來到台灣,經由作詞家許丙丁的填詞,傳唱成地地道道的台灣民謠,曲風純朴活潑。
4. 《茉莉花》的音樂特點是什麼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4)抖音里的茉莉花音樂擴展閱讀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搭棗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扒悉度,春枝乎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5. 抖音里的蘇州評彈是什麼歌
抖音很火的一首蘇州評彈叫好一朵茉莉花,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
歷史源流
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為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咸豐、同治年間又有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之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歷經200餘年至今不衰。
蘇州評話源於宋代說話伎藝。清代劇作家李玉的《清忠譜》第2折《書鬧》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蘇州說書中演說《岳傳》的情景,有表,有白,有類似賦贊的韻文,和蘇州評話相同。
明末清初的著名評話藝人柳敬亭,曾在蘇州及其附近一帶說書,與蘇州評話有密切的淵源關系。清代中葉,蘇州評話進入鼎盛時期,成立了蘇州評彈最早的行會組織光裕社。在咸豐、同治年間,出現了說《水滸》的姚士章等評話名家。
6. 抖音里的蘇州評彈是什麼歌
抖音里的蘇州評彈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早在50年代就在全世界傳唱,一直傳唱到現在。在流傳過程中,僅中國關於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幾十種,比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線歌舞團蘇州籍歌唱家程桂蘭用吳儂軟語演唱的。
有人還以為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是蘇南民歌。1942年,何仿隨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南京六合地區,聽到當地民歌鮮花調並整理改編成了茉莉花。1982年,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世界優秀歌曲。
蘇州評彈的意思
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及江、浙、滬一帶。
源於蘇州的地方戲曲,都有幾百年歷史,素有蘇州三支花之稱的藝術形式是評彈、崑曲和蘇劇蘇州評彈分為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兩種形式。蘇州評話只說不唱。風趣的談吐、滑稽的描繪、發噱的穿插,在蘇州評彈中俯拾皆是,反映出蘇州評彈雅俗共賞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