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鬱金香事件獲益者
1.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來
查得我好辛苦!!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股票市場上有「熊市」和「牛市」之說,前者表示「空頭市場」,而後者是「行情看漲的市場」。那麼為什麼要用這兩種動物來代表兩種不同性質的市場呢?
在證券交易中,bear的意思是「賣空者,做空頭者,拋售股票或期貨希望造成價格下跌的人」;bull 的意思是「買進股票等待價格上漲以圖謀利者;哄抬證券價格的人」。
英語中有句諺語Don't sell the bearskin before the bear was caught(不要在抓住熊之前就把熊皮賣掉), 這正和人們在「熊市」的賣空頭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此外,從熊和公牛的習性分析,公牛更有蠻勁,更有攻擊性;雖然熊也十分強壯,但和見人就頂的公牛比起來,它們善於沉思,並且易於撤退。
2. 人類信用的歷史由來初始
人類第一個信用是物的信用。交易的時候最強調的是即時交易,現付的,是物物的交換。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貝殼當做貨幣流通是信用史上的一個飛躍,至少說明了出現第三方的強制兌換的功能。當雙方力量處於不平等的時候會直接不交易,改為搶奪。
所以人類在早期,物物交換是伴隨著暴力的平衡,能搶就搶,搶不了就換。
中國的貿易之路是海上絲綢之路,是大宗貿易,
但是在中國通向草原的一帶一路上,一直是小額的奢侈品貿易,更類似於冒險家的一種投機,本身很難支持大規模的貿易的,這是以力量為決定的草原世界,你死我活非常野蠻和黑暗。
物物交易在今天仍存在,但凡在國家信用崩潰的地方,就會產生物物交換,過去中國人為什麼一直強調絲綢?絲綢不是穿的,是用來當錢用的。
不過,物物交換存在一個問題。物品的質量、種類、價值很難保持穩定。關鍵是很難持續的進行交換,這也是黃金成為最有品質交換物的原因所在。
2.2 熟人信用
這個前提下,出現了第二種交易,即熟人的交易。相比於快速變化的物理性能,人際關系相對來講是穩定的。有潮汕商人朋友借錢,沒有欠條、擔保就能操作,是以小團體的方式解決信用問題,晉商、徽商等圈層支撐起了一個龐大的交易體系。
中國人在南洋做生意做得好,圈子小、信息比較對稱,融資、交易都是在圈子裡流轉,沒人敢去或願意輕易地違反信用。
中國最典型的是民國、軍閥混戰時候,軍閥學東洋話、老鄉挎刀,表示都是圈裡人。玩得更先進一點的蔣校長,一定要當校長,確定校長跟學生這層關系。
還有更俗的,斬雞頭、拜兄弟。覺得這個不夠上檔次,就聯姻,成一家人之後就好說話了。
但是熟人之間的信用也存在一個問題,我們周圍不熟的人佔多數。總而言之,你會發現中國人是盡可能地把人和人拉熟,但它集結和組織不了一種大規模的信用社會。
今天的中國,在流動性很強大的城市,用人性確定做生意基本會死無葬身之地。我在合肥火車站買包子,皮熱餡涼,我說你這樣做生意能長久嗎?包子商販說,每天過火車站多少人?每個人騙1塊錢,我就成功了。
2.3 權力信用
權力信用的標志是紙鈔。
在美國,國家信用有保障的時候,美元債務是優質資產,通過收購美元獲益成為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可以說,美債是國家信用不是美元。
權力的信用另一個好處,可以通過法律、通過暴力、通過國家主權,甚至超越國家主權的權力,在一個區域之內構築無差別的信用。
問題是權力能夠約束嗎?能夠保證權力受信嗎?像之前通貨爆棚的委內瑞拉、辛巴威沒有錢印紙幣,用借的錢買紙印紙幣。嚴格意義上講,很難有充分的力量去制約,主權者之所以要保證信用,往往只是基於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問題是,不是每個主權者頭腦都清楚,也可能我不管你後面有沒有羊,我就對一隻羊薅,薅完以後,我到國外吃烤串去,我不給你留羊。
從荷蘭鬱金香危機到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再到美國的次貸危機,甚至包括中國的樓市都是政府權力積極財政過分膨脹造成的嚴重的信用後果。
權力做信用背書也不靠譜。
2.4 技術信用
我們用什麼做信用呢?用獨立於權力的技術來提供信用,這就是後來的比特幣。但是,比特幣也帶來一個問題,任何超越獨立主權的經濟很有可能是地下經濟、灰色經濟甚至黑色經濟,信用要付出代價。
到此,信用從最原始的物物交換變成一種技術性的中立於權力的交易。
技術可以在很多沒有信用的地方創造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