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互助鬱金香地址
⑴ 上海鬱金香抑鬱症互助組織
113、關於精神類疾病念經的問題?
問113:我得了抑鬱症,經常鑽牛角尖,難以安睡,煩躁不安,到底該怎麼辦?
答113:
· 凡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抑鬱、癲癇、精神病等都屬於孽障靈性病。
· 這種疾病均是源於自己往世的孽障和靈性所致。往世做過較大的孽障,此生要經者前來討債,自己就會因此受報。表現方式就是自己狂躁不安,甚至不能控制和左右自己的情緒和意志。因為靈性都是可以控制這些。
· 知道自己的病因以後,就要有懺悔心好好讀經消孽還債。所謂因果報應真實不虛,自己無需抱怨什麼,怪只怪自己往世不積德,做了很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此生才會有此果報。所以要發懺悔心的好好懺悔和消除孽障,並且誠心還債,超度自己現在的要經者。孽障消除、債務還清以後,自己自然會恢復正常。
· 需要讀如下經文:
· 《大bei zhou》每天7遍及以上,求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保佑我某某身體健康,增強功德。
· 《心經》每天21遍,求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保佑我某某開智慧,治療我的抑鬱症或者精神病。
· 《禮佛大懺悔文》每天5遍,求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保佑我某某懺悔和消除導致我有抑鬱症或者精神病的孽障,治療我的某某病。
· 佛教經典組合每周3張以上,一般這種病都是較大孽障所致,先讀21張,然後根據病情再21張21張的往上加,直到痊癒為止。
· 念經的同時配合許大願,多放生,會更好醫治抑鬱症。
——玄學問答
⑵ 得了抑鬱症,就一定要吃抗抑鬱葯嗎(鬱金香陽光會)
得了抑鬱症,就一定要吃抗抑鬱葯嗎?
文/涵香
在鬱金香核心志願者 群里,夏禎干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普遍覺得非常有必要科普一下:關於葯物在抑鬱症康復過程中的作用。
夏禎干:最近接到兩個抑友,一個山東淄博的,一個在廣州工作的湖北人。根據他們的病史和症狀,都是需要葯物治療的程度,但他們都不想葯物治療,堅持硬扛或通過自認為有效果的辦法來調節,比如說運動,能接受心理咨詢,所以都有接受過心理咨詢的歷史。但是症狀發作了都感覺自己怎麼以前咨詢的,學習過的怎麼都不管用了,十分不理解和挫敗。但還是堅定再扛扛,不打算輕易葯物治療。
我仔細想這倒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么矛盾?道理已經跟他說明白了,但還是無法聽進去,可能有多種原因:
1,病恥感,吃抗抑鬱葯的恥辱感;
2,感覺葯物治標不治本;
3,強調葯物的副作用,更怕葯物會成癮;
4,始終相信心病需要心來醫的重要性,對抑鬱症發病機制缺乏科學理解。
5,不排除有些心理咨詢師為了凸現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在和抑友咨詢中,灌入抑鬱症無需葯物治療論。
遇到很多郁友反應,在社會上心理咨詢機構咨詢時,心理咨詢師都有讓他們停葯、心理咨詢才能根治抑鬱症的勸解,這是有誤導來訪者嫌疑的。
夏老師遇到的問題,可以說,我們很多志願者都遇到過,只是沒有夏老師總結得這么全面,結合他的思路,我來談談自己的意見。
1,關於病恥感。
認為得了抑鬱症是丟人的事,不能接納自己得抑鬱症的事實。既然有病恥感,就會討厭吃葯住院,一吃葯,一住院,似乎是在提醒自己就是個病人,容易自卑。
事實呢?抑鬱症已經在你的身體里已經存在了,它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怕它,排斥它,甚至是裝作看不見,無異於掩耳盜鈴,反而是喂養了它,放大了它的作用。當你和敵人出現在戰場上,勢必就是兩敗俱傷,精疲力盡,實際上就是自己跟另外一個自己較勁,嚴重的內耗,嚴重拉低自己的能量。
所以,抑鬱症不是你的敵人,接納它,跟它做朋友,和平相處,是抑鬱症康復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不管別人怎麼看自己,不活在別人眼裡,也是我們修心的其中一個方面。抑鬱症患者過度在乎別人的目光,過度思考,討好別人而丟了真實的自己,也是得病的根源之一。
去醫院看病吃葯,像是去看頭痛發燒一樣正常,才是最好的心態。
2,關於葯物治標不治本
確實如此,我們 在分享時,尤其是面對很多有託付心態的人,把康復希望只寄託在葯物和醫院的人,我們通常會說,「葯物治標不治本,改變自己成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前提是,接受葯物治療。這就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病恥感是排斥葯物,認為可以完全靠自己,不管自己病情多嚴重; 而託付心態是過度依賴葯物,忘記了自我成長。 最好的態度應該是:葯物救命,認知救心。不拒絕葯物,否定葯物的作用,吃葯後,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再來進行心理重建的工作 。
為什麼吃葯?因為抑鬱症不僅僅是心理問題,也有生理原因。
當人體內的壓力太大,負面情緒無法排解時,我們大腦里負責分泌快樂的化學物質的能力大大降低,另外,負面情緒本身又產生大量毒素,危害自己和家人,因為情緒會傳染的。
當然,得了抑鬱症,就一定得吃抗抑鬱葯嗎?也不是。 吃葯不吃葯,還要結合具體的病情。
首次發作的輕度抑鬱症是可以自發緩解的,不需要吃葯,可以通過學習和心理咨詢走出來。
如果患者的睡眠基本還可以,沒有自殺自傷行為,進食正常,那麼一般屬於輕度抑鬱,這時可以給自己1到2個月的時間進行積極的調整,如果情況沒有進一步加重甚至緩解了,可能就暫時不需要服用抗抑鬱葯了。
對於輕度的抑鬱症患者,認知行為治療對於解除疾病的維持因素非常有幫助,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所以患者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先嘗試認知行為治療。國內的大多數精神科醫生由於不重視心理治療,而偏重葯物治療,常常只要患者一確診抑鬱就開始給葯,其實這是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在此過程中,病情進一步加重了,出現了消極的想法或者飯吃不下水喝不下,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就另當別論了。此時就必須採用服葯治療。
中度以上抑鬱症患者,建議採用葯物治療
抑鬱症愈發嚴重,患者大腦的生化過程通常會發生變化,長期的負向情感在大腦里積累對這一現象產生了一定影響。而吃葯對於他們來說,可以較快的調整大腦的生化過程,使它們恢復正常。
有家族史的抑鬱症患者,建議採用葯物治療
對於有家族史的抑鬱症患者,不能只做心理治療。這類患者更可能是因為生物遺傳性而導致患有抑鬱症,此時則需要葯物治療。
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的抑鬱症患者,建議採用葯物治療。
有些患者生活中近期有重大的事件,如考試升學或結婚等,這時需要快速改善病情,那麼早點服葯可以好的快一些。
所以,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如果是首次發作的輕度抑鬱,可以嘗試自我調節。如果自我調節無效建議直接去醫院看醫生。對於中度以上抑鬱症患者而言,必須要把吃葯治療作為首要的治療手段。
3,關於葯物副作用和成癮性
是葯三分毒,任何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跟抑鬱症的痛苦相比較,只要能讓你情緒穩定,能讓你正常工作生活,吃這一點點苦,又怕什麼?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不是都需要終身服葯嗎?
其實,是我們放大了葯物的副作用。只要你不排斥它,相信它會救命,你的副作用也會小得多。
我也吃過葯,住過院,住院半個月,葯物就起效了,也沒有什麼其它的不舒服,除了身體胖了些。
長期吃抗抑鬱葯會不會產生依賴性?聽聽專家怎麼說!
很多專家醫生的觀點是:抗抑鬱葯沒有成癮性,不會形成葯物依賴。
對抗抑鬱葯有所顧慮的朋友,有些是服用抗抑鬱葯一段時間後,被驟然停葯所產生的撤葯反應嚇到。有些病友的撤葯反應很嚴重,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聯想到電視里說的吸毒人員戒毒時的戒斷症狀,害怕自己產生葯物依賴。而繼續服葯之後,這些症狀便有所緩解,愈發感覺「這葯是不能停了」。
其實,並不是不能停葯,而是停葯的方法不對。是否發生撤葯反應與抗抑鬱葯的半衰期、活性代謝產物有關,不同的抗抑鬱葯,撤葯反應程度不一樣,個人體質不同,對葯物的反應也不相同。
對於這種情況,自我感覺已經好了,想停葯的病友,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擅自停葯。
有得過重度抑鬱症,後來痊癒的患者坦言:其實吃葯並不可怕,而且這可能是治療抑鬱症效果最快最顯著最安全也最普遍的方法。
3,關於心理建設
心病還需心葯醫,這話,沒錯。問題是,這個心葯,需要你內在有很大的能量,因為心理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改變自己突破自己,如果沒有內在的一份能量,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很難實現。
意志力非常薄弱的情況下,看不到行動力,而沒有行動,康復就是一句空話。吃葯,就是把你的上半身從泥潭裡拉出來,剩下的,才是成長自己。當你全身泡進泥潭裡,渾身動彈不得,你又如何完成自我蛻變自我救贖?
4,關於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怎麼可能做了一次就有效?關系都還沒有建立,很多咨詢關系都是做了一次就脫落了。
不要把聊一次兩次天當成心理咨詢。真正的心理咨詢關系是需要付費的,因為是一個長期陪伴的過程,需要專業的心理咨詢技巧:催眠,沙盤,意象療法,家排,精神分析……整個咨詢通常需要十次八次的過程,甚至需要幾個月,或者時間更長。
一周一次咨詢,是最合理的按排。因為成長需要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是有難度的,一周幾次咨詢,怎麼能看到變化呢?
這里,有必要普及一個心理學知識。
我們的大腦結構里,最外面的一層是智慧腦,中間一層是情緒腦,最下面的是原腦。
當我們的情緒腦起作用時,智慧腦通常就會被屏蔽掉了,所以,當一個人處於嚴重抑鬱狀態時,他聽不進任何人的話,尤其是大道理。這個時候,他需要的就是葯物,讓自己情緒穩定下來,再來進行心理咨詢。
曾經, 有一個孩子處於發病狀態非常痛苦時,媽媽帶他去北京看病,同時也去做了心理咨詢,結果無效,從此,孩子拒絕心理咨詢,拒絕與我們溝通,拒絕我們的幫助,從而影響到了自己的康復。
真正合格的心理咨詢師,不會無視病人的真實情況,他會建議患者先去醫院,該吃葯吃葯,該住院住院,情緒穩定後,再來心理咨詢,而不是只顧掙錢,完全否定葯物的治療作用。
心理咨詢的作用是如何體現?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患者僅僅通過「自由聯想」的過程就會治癒大半的心理疾病,當然在治療期間,心理咨詢師在適合的時機進行提示和引導起著關鍵的作用。
心理咨詢師通過與患者不斷重復的進行自由聯想,挖掘患者的精神之痛,幫助來訪者將導致疾病的潛意識以及導致自己出現「病態潛意識」的病因找出來,完全「意識化」,然後徹底刪除錯誤的潛意識。
不用刻意刪除,因為完全意識化的當下,即被徹底刪除。就像用橡皮擦除字跡一樣,由於心理咨詢師的鼓勵和強大的暗示作用,患者會將腦中錯誤的潛意識通過不斷意識到,也就是不斷的擦除的動作而最終擦除掉。所以長期治療,或者說長期進行心理咨詢-精神分析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斷重復擦除錯誤的潛意識」。當通過心理咨詢師與患者的共同努力,讓患者完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心理疾病也就獲得了徹底的治癒。
當然,心理咨詢也不是救命稻草,自我的心理建設才是救命稻草,而心理建設、心理成長必須是一個長期直至我們生命終止的一條修行之路。好了就不咨詢了,好了就不心理建設了,都是行不通的。
祝福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通過葯物+心理+運動+社會支持+其它的方式,最終走向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