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可以用梔子花做糍粑嗎

可以用梔子花做糍粑嗎

發布時間: 2024-11-02 15:45:56

『壹』 乳源瑤族民俗綜述

真不捨得給你啊。,。我是花錢買的。。
摘 要:乳源瑤族在其歷史發展長河中,創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瑤族習俗文化,具現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瑤族是遷徙頻繁的民族之一,在其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形成瑤族人們勤勞、淳樸、堅忍不拔、頑強生存和熱愛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為了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延續,乳源瑤族在與大自然作斗爭和社會實踐發展當中除瑤族語言成為全國瑤族「四大支系」的瑤語支,並在整個瑤族中分布最廣,與世界各地的許多瑤族語言相通之外,乳源瑤族在婚姻、服飾、喪葬、歌舞等方面還形成了自己民族風俗。這些民族習俗是瑤族文化、歷史發展的反映,也直接反映了瑤族的思想道德觀念、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等思維准則。

關鍵詞:乳源、瑤族、民俗、文化

乳源瑤族歷史悠久,其主要居住於廣東省北部山區,即現今南嶺山脈一帶的崇山峻嶺之間。瑤族自稱"勉"(讀上聲),屬瑤族三個主要支系中的過山瑤。瑤族的稱呼,以其居住地點和服飾不同而分別稱之為「東邊瑤」與「西邊瑤」。 「東邊瑤」又有「深山瑤」與「淺山瑤」之分。瑤族本身也曾以此互稱。在歷史文獻上,曾以原乳源瑤族婦女戴板於首,稱板瑤。同時亦有以原曲江縣瑤族即今乳源游溪等地的瑤族婦女髻貫竹箭,稱箭瑤。

一、民風道德

瑤族在生產、生活以至婚姻家庭等方面,還殘存著古代原始社會的某些「痕跡」,特別是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純朴的古代遺風,有不少已成為瑤族的傳統美德。

瑤族歷代因散居於深山大嶺之中,基本上靠刀耕火種和輔以狩獵為生。這種生存處境,促使其在生產、生活等方面,世代保持著友愛互助精神,做到一家有事四鄰相幫。獵獲野獸不論男女老幼都平均分配;舉辦婚宴、拜王等喜慶之事,若資財不足,亦可求助於親友。這種借貸不付利息,亦無規定還期(一般借物還物),只要其家境稍寬而略有餘,必會自動償還,若到下一代亦無力支付,則債主也不會登門索取。至於被求助者,事無大小,一經答允,不論困難多大,必定會做到。這種互助精神,在生產上表現更為突出,如繁重的鏟地、除草等農事,單家獨戶勞動力少,要趕上季節是較難應付的,但只要寄語親友,聞者不論相識與否,不管隆冬或炎夏,必按時抵達工地,有時竟多達百餘人,且來者都自備膳食,主人既不用招待茶水粥飯,亦不要支付分文工錢。這種互助友愛的美德,瑤族世代相傳。

瑤族無論在過去還是今天都熱情好客。無論是瑤族、還是漢族,只要到瑤山作客,主人必以席上珍品--熏肉、豆腐、燒酒等款待。即使是串寨走村的閹雞師傅,也可隨時投宿。若是漢人與瑤民結拜「同年」,只要誠摯相待,其關系則如親屬。若是在瑤山裡幹活或長途跋涉,因離家遠回不去,只要附近有人家,不論主人在不在家或相識與否,都可入內打火做飯,如主人不在家,則食後設法轉告主人,來日奉還。吃者從不食言,亦不會遭到非議責難。瑤民在山上勞動或到漢區趕集時,習慣將衣物、飯包等放在路邊或樹丫上,附一「草結」(用茅草打一結放於物件上)表示物有主人。另外,倘若在野外發現蜂群,但又缺乏工具或無法當即收采,同樣以「結草為記」,亦不會被別人採去。

瑤族對不守信用或詐騙行為是極為鄙視的。在瑤族社會中,路不拾遺的美德隨處可見。

二、姓氏與名字

瑤族的姓氏全是單姓,無復姓。主要姓氏有趙、盤、鄧、李、鄺、馮、王、邵、黃、龐等姓,以趙、盤、鄧三姓居多。名字多是2個字,其中第1個字是輩分(女性不受此限)。

東邊瑤的名字並不是從小就有,嬰兒出生後,即使男孩,亦要到八九歲才有名字,甚至十多二十歲仍喚乳名為數不少。若是女孩,不僅小時無名字,長大亦無,婚後至死都是被人喚為某某「噢」(瑤語「噢」即妻)。然而,男子出生後,在舉行「度身」時,還要請師爺起一個法名。此名在生時不喚,是備將來死後記入「家先單」的。

孩子出生後的呼喚法:男孩,第一個呼「拉高」,第二個呼「德乃」,第三個呼「德倫」;女孩,第一個喚「拉碑」,第二個喚「妹乃」,第三個喚「"妹倫」。

西邊瑤喜歡用生年的干支來起名,即在名字中間嵌一個甲乙丙丁等字,如甲嬌、辛鳳、乙勝、戊秀等,其餘與漢族相仿。

三、服飾

瑤族的服飾,東邊瑤同西邊瑤差異很大。東邊瑤也因居住地區不同,其服飾亦略有不同。

(一)東邊瑤 歷史上,東邊瑤男子蓄發留辮,像清朝的發式,用綉有花紋的藍色或白色的布巾包頭。頭巾打結的方式分額前及腦後兩種。若額前打結,則兩端所余較短,並使之向左右上方挑起,若腦後打結,則兩端所余較長,垂於兩耳之後。頭巾正中之花紋,必露在頭頂偏後一些,戴銀質三角形耳環。衣服多青藍色,上穿短大襟衫,胸前及背後均嵌有一方刺綉的圖案花紋,近似清朝的朝服。下穿寬大的褲,褲長僅及小腿間,扎綁腿。

女子及笄戴平角。結婚後,即戴上一帆船形三角高帽,用豬油與蜜蠟把頭發粘結在一起,並以布包貼之。三角高帽用白布包紮,然後在上面復蓋一條青藍色的綉花巾,此帽日夜皆不能除下。洗頭一次,需時一天,故往往一二個月才梳洗一次。婦女上衣一概用青色的布,長及膝,無領大襟,紐在右邊扣。下身不穿褲,內圍短裙一條,胸前再掛一條長圍裙,然後扎一條腰帶,帶之兩端有彩色絲條垂下。過去婦女都在腰間懸一串銅錢,走路時發出叮叮之聲。上衣背後及胸前長圍裙之正中,各嵌有一方刺綉,大小與男服的圖案基本一樣,扎綁腿。

東邊瑤因居住地域不同,服飾亦稍有差異。如必背、游溪、茶坪和上、下寨的男子包白色頭巾,結在腦後,分成「八」字形,垂於兩肩,扎白色綁腿,穿青藍色上衣。而營坑、東田片的男子包藍色頭巾,結在額前,左右分開,扎藍色綁腿,喜穿白色上衣,外套藍色背褂。營坑婦女戴三角形高帽,有兩枝竹片從臉頰向下延伸,長及頷。

學者稱:「瑤人裝飾,女帽之尖角,像狗之兩耳,其腰間所束之白布巾,必將兩端作三角形,懸於兩股上側,系狗尾之形。又男人之裹頭巾,將兩端懸於兩耳之後,長約五六寸,亦像狗之兩耳。……瑤人相傳,彼之祖先乃一狗頭王,故男婦之裝飾,均取狗之意。」[1]

(二)西邊瑤 男子頭纏藍色頭巾。男女服裝與漢族無大差異,惟婦女頭上戴的不是三角形高帽,而是折疊成很多層的布,或用綉有花紋的藍頭巾包頭。上衣的領邊、袖口、衫腳等處用白藍黑三色鑲嵌。

四、婚姻家庭

瑤族的婚姻家庭,從其傳統習慣看,是族內婚和族外婚混合存在,實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戀愛是自由的,除兄弟姐妹等至親者外,同姓可以結婚。未婚男女,若要結為終身伴侶,必須明媒正娶,舉行一定的婚姻儀式,才被社會承認為合法夫妻。東邊瑤與西邊瑤的婚姻亦有不同。

(一)東邊瑤的婚姻習俗

禿噢(瑤語娶妻)有訂婚、過聘禮與迎娶3個階段。訂婚,男女雙方若情投意合,男子即送女子手鐲1隻或刀鞘1個,現代亦有送鋼筆、手錶的。女子回送男子1條綉有花紋的頭巾,即算定情。男女交換禮物約1個月之後,即由男子稟明父母,請媒人向女方求婚,若合意就訂定結婚日期及女子出嫁時送親人數。如果訂婚後,女方悔約,要賠償訂婚時所費的酒菜錢,若是男方悔約則作罷。過聘禮,在訂婚後,請媒人將彩禮聘金送至女家。迎娶,按訂婚時雙方議定的日期,由男方請師爺卜擇吉日,並將此「吉日」通知女家,到時舉行結婚儀式。

招郎 這種婚例在瑤族內部比較普遍。但"招郎"也有兩種慣例,一是男子入贅後,要完全脫離自己父母家庭,跟入贅家姓氏,並改名字,所生子女一律隨母姓;二是男子入贅後,不脫離自己父母家庭,亦不改換姓名,所生子女,第1個隨母姓,第2個隨父姓,其餘類推,若終生只有1個孩子,則兩家有份。後者對岳父母的遺產亦同樣有繼承權。但也有全部子女都隨父姓的。

擔名 這種婚例較為特殊,不須舉行任何婚禮儀式。有些家庭無子,為了傳宗接代,女兒長大後,選擇1個留家,尚未擇配,可任其與自己喜愛的男子交往,懷孕後,父母便在親友中選擇合適的未婚男子「擔名」作名義丈夫。男子在「擔名」期間可與女子同宿,生下子女屬女方,隨母姓,感情好的可長期同居,不好即散。男女雙方均無財物贈送。如女方另找對象結婚,即給男方兩元錢作脫名費便可。目前,這種習俗已基本革除。

馬頭親(又稱「半路親」)男子娶再嫁婦女為妻。婚姻儀式一切從簡,花費不多,故一般貧家的男子,娶「馬頭親」較多。寡婦招郎入門稱「回頭親」。

離婚 過去瑤族離婚手續很簡便,只要雙方同意,即請族中的年長父老作證,拆開或折斷一物各執一半,離婚便告成,此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但有些家庭若是女方提出離婚,必須退回身價銀給男方。如果是男方提出,女方即不用退回任何聘禮。

寡婦或離婚後再嫁的婦女,不受歧視。

婚儀 迎娶之日,男方要派一名吹鼓手,沿途吹嗩吶至女家接新娘,男家在門口擺1台1凳,台上設豆腐1缽,酒1壺。新娘及送親者到時,人人都要飲一口酒和吃一點豆腐。師爺站在送親者及新娘面前喃唱。另一人一手捉雄雞,一手持刀站在門口。師爺唱到最後一句時,捉雞者手起刀落,斬掉雞頭,即丟入內廳中,以卜吉凶。新娘入屋,雙方父母坐於新人面前,各自告誡兒女,要孝順父母翁姑,勤勞生產,儉朴持家,不偷不賭,告誡畢,新郎新娘飲交杯酒,拜親戚長輩,禮畢新娘即入新房。開宴前,復出向賓客敬認親酒,新婚夫妻各由對方的一位長輩帶領,另一人捧1托盤,盛酒1壺杯數只跟隨,長者每教稱呼一位賓客,新人即敬酒1杯。認親完畢,全體嘉賓入席飲宴,猜拳行令,祝酒之聲,通宵達旦。

新婚夫婦,無特殊服裝,男子包頭巾,女戴三角高帽或圓形帽。

婚儀時間共兩天。第1天接待賀喜的賓客,第2天拜堂成親。

女子出嫁,父母只給1個木箱作嫁妝,以盛訂婚時雙方議定的衣物,及存放私己錢(出嫁前的一天,父母及親戚每人給2至3角私己錢)。

出嫁之日,送親者除父母兄弟姐妹全體家人外,親戚亦有派人參加的,故送親人數,少則8至10人,多則24人。出門時,由一及笄而未婚的少女持傘遮蓋新娘,一同步行至男家,中途遇河過橋,新娘要行半屈膝禮,並放下銅錢一枚於橋頭。

全體送嫁者,在男家住一天一夜或兩天兩夜,婚禮結束時,女方的親戚每人要給新郎2至3角鞭炮錢,而男方則按訂婚時議定的豬肉數分贈給送親者,每人約2至3斤。至此婚禮結束,賓客散去。

回門 婚後女子在男家住7天後,即可返回母家。居留期一般3至5天,或8至10天。而男子婚後,當年的(農歷)12月30日,偕妻子第一次到丈人家作客,這稱「轉面」。屆時,女家要派人往男家為新婚夫婦接擔豬肉、雞、酒、糍粑等物,沿途鳴放鞭炮,女方的親戚亦在他們將至時燃放鞭炮迎接。年初一下壇,即新女婿要在村外的社壇廟燃放一串特大的鞭炮,及點燃一對大蠟燭(蠟燭越大越好),並設酒款待女家的親戚,每人1杯,飲者回送豬肉1塊。此後,由女方的親戚各家輪流宴請新婚夫婦,新婚夫婦即給各家親戚回贈酒2斤,豬肉1斤,盆樣大的糍粑2個。居留期長達15天,歸家時,女方的親戚又燃放鞭炮送行,故此禮節花費甚大。不過若男子婚後家境貧寒,也可待妻子生孩子後或生活較好時才履行。

(二)西邊瑤的婚姻習俗

西邊瑤的婚姻習俗,與東邊瑤差異較大的是同姓不能結婚。男女普遍於十四五歲便由父母作主訂下婚約,至十六七歲即行結婚。婚禮儀式及程序與東邊瑤相似,其不同之處是迎娶之日,男家在門前設的「攔門餐」,必須有大量酒菜供女方全體送嫁者飲食至飯飽酒足,還要有剩餘,這是婚禮中最豐盛的一餐。路遠的也有設「半路餐」的,即在半路設席飲宴。「攔門餐」宴罷,即「斬煞」入門。新娘及全體送嫁者入屋後,男家又於屋內設「入門餐」,不過,此餐酒菜較隨便,不拘多少。婚禮結束,送嫁者臨歸前,男方要給"利市"錢,每人1元2角或2元4角,較富者每人給3元6角。若男子入贅,婚禮較簡單,雙方親房齊集女家,隨便吃一餐飯並飲認親酒就算完事。

離婚 若離婚時只有一個孩子,要由雙方父母商議歸哪方所有,如歸女方,則由女方補回男方50元至100元即成。

瑤族的婚姻傳統習慣,西邊瑤與東邊瑤歷來不互相婚配,而西邊瑤卻允許與漢族聯婚,不過僅限於「招郎入舍」,瑤女嫁到漢區就極為罕見,東邊瑤與漢人則完全不通婚嫁。當前,瑤漢族可通婚,結婚、離婚均按《婚姻法》規定履行手續。

五、民間信仰

瑤族歷史上有以盤王為中心的祖宗崇拜。「瑤人認其祖先為盤古,其所敬祀之盤王神,則不僅代表盤古,真是代表一切祖先的靈魂。」 [2]大凡婚喪二事,年節喜慶,以及拜王度身,都要拜祭盤王。他們迷信和崇敬的鬼神分為兩大類:一是他們最畏懼和憎恨的,認為能致人生病或死亡的魔鬼;二是他們認為能驅鬼怪,消災禍的神仙。這兩類鬼神,可在瑤族一些的經書(亦稱「瑤書」)里找到,敬奉的如「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真君」、「北極世尊」、「張道教、召二郎、召三郎」等,是能驅妖除邪治瘟的神仙。張道教,「瑤書」里稱他能「行符敕水服邪精」,似是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瑤族最憎恨的魔鬼有:閻羅王、日落大將、扶筆先生、點部先生,都是司生死權的催命鬼,還有溺死鬼、棺材精、流浪鬼、含葯鬼(即服毒自殺)、吊頸鬼、行病大王等十多種。這些魔鬼,又都是道教中道士作法驅除的對象。「瑤人心裡沒有比瘟疫或疾病死亡的事情更為恐怖,所以時刻需要那些能驅殺瘟疫的人神來作他們精神上的保護者。」[3]這是瑤族在生存抗爭中處於無助狀態下尋求精神解脫的一種形式,並無較高的宗教理想。他們還信仰「萬物有靈」,舉凡老樹古藤,山石鳥獸,橋頭田邊,牛欄豬舍等,都可成為膜拜的偶象,認為每一自然事物,都給予一專司之神,這是原始崇拜的遺傳。

(一)拜王 拜王又稱還盤王願。這緣於當年過海遇險,向盤王許願顯靈,「十二姓板瑤過到岸邊,大齊商量,得處安居,慢酬謝盤皇神恩。三個翁分開,一捻(支)下南海;一念(支)下交趾;一念(支)下廣東道韶州府樂昌縣安居。又開田地,耕種很好,各人立宅安居。又謝恩他(盤皇)有靈神,十二姓才抬香爐,各人分開,敬奉盤皇翁。」[4]以後,為祈求祖先與神靈的庇護,使人壽年豐,六畜興旺,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一般以一家為主,約請親房數戶聯合舉辦,或一家單獨舉行。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拜王活動,共一個香爐的親房最快亦要3年才舉行一次,不過,大的村寨每年都有人舉行拜王。舉行「拜王」時大都遍請親友參加,結束時送客,主人則給每位親友豬肉2至3塊,每塊約二三兩重。准備舉行拜王的人家,必須在年初約請好師爺2人,「歌姆」(專司唱瑤經的婦女)1人,炊事若幹人(事主物色好人選,用竹殼包些食鹽,前往其家置於廚房中,就算約定,不必徵求本人同意,瑤民稱之「鹽信」),典女3至4人(未婚的青年女子,在第3晚表演結婚飲酒、拜堂成親等節目)。男的則不預請,屆時現場選拉未婚男子。舉行儀式的日子,一般在冬閑期間,事前請師爺占卦,選擇黃道吉日開壇,到時約請全村老幼參加,吃喝熱鬧3天3夜,不需齋戒。拜王一次約需費用數百元,豬肉數百斤。

此外還有拜「半路王」、「千年王」等。半路王又稱半路堂,相傳是瑤族十二姓兄弟在渡海遷徙時,有六姓覆船沉沒海中,其餘六姓起願,求神保佑平安,船抵岸上沙灘後便要還願,故傳說為「魚子起願,芒鼠還願」。拜半路王以村為單位,各家獻物捐資合辦,在村外找一社壇廟之類的地方設壇舉行,壇前放一條整豬,大小不拘,豬身貼滿糍粑,上插紙花十二朵,代表十二姓兄弟,師爺不用請,由村中的師爺自動來承擔請神跳王的職責,歡宴兩天兩夜。

千年王是規模最大的一種拜王,幾個村寨聯合集資合辦。而且必定要找齊趙、盤、鄧、李、黃、馮6姓才能舉行,選擇一適中的村子設壇,形式與拜半路王大同小異。但場面較大,人物眾多,僅師爺就達七八人,還必須有一個在法力上最有權威者才能開壇。因耗財甚多,過去約30年舉行一次,近代已無舉行此種儀式。

(二)度身 度身又稱「打幡」。「『度身'為瑤族一種極大典禮,或稱之曰『大登科',意謂『度身'之人,其知識本領皆因之增進,能為村人所重視,為村長者亦皆必曾『度身'。死後,其靈魂可登天堂,亦以天堂為極樂處也。」[1]度身瑤族婦女死後稱「娘」。儀式以一家或聯合同祖宗的親房數戶一起舉行,遍請親戚朋友熱鬧7天7夜。受邀的客人需帶豬肉、米、酒等食物,數量不拘。外來參觀或協助者,亦可得一飽。度身儀式有一定的例規,要打醮7晝夜。度身之人須齋戒4天4夜,到第5天才准開葷。期間度身之人有「上刀山」、「開天門」的儀式,並對其傳授戒律,告誡孝順行善。

(三)掛燈 掛燈取法名,是單家獨辦的一種時間短、儀式簡、花錢少而取得法名的儀式,因現場要設七盞油燈,故名掛燈。舉辦人家請2至3個師爺,在神龕前為取法名者舉行「掛燈」儀式定法名。同時要請取法名者的兄輩或舅輩做證人。一般經過二三個小時儀式便結束。儀式結束後主家要請師爺、證人吃一頓飯,給師爺豬肉3斤,證人豬頭1隻即可。「掛燈」取法名可在拜王或度身時舉行。

六、喪葬

在瑤族中,人死後停屍床上,用濕毛巾給死者拭頭臉及四肢,然後整理穿戴之服飾(富者有壽衣,貧者只穿日常衣服)入殮,無其它陪葬品。治喪時請師爺2至6人做喪堂(死者生前已度身的做2天,未度身的做1天),子女兒媳頭包白布,以示戴孝,並守靈1天,第2天出殯。

出殯時,棺不用木杠,由十餘人將棺抬至肩上,徐徐而行,一個師爺助手撒谷棺上,一女子撐傘遮棺頭,(死者無女由子代,無子則孫代,若死者絕嗣,其至親者可代),直至墓地。

啟行時,兩個師爺為先導,手執木斧棍棒,且行且擊。抬棺至墓地,放入墓穴後,掩土;也有不掩土,用杉樹皮蓋在棺面上即返。

歸家後,師爺作法事,其名目有:拜四方、跳神、勸酒、接神、驅鬼、送神等。每一節目結束,均燒紙錢法牒,全部功課完畢後,所有紙灰,悉用一塊白布包起。此時師爺及其助手即將米缸、瓦碗和灰包,一並擔至墓穴邊上,一人將蓋棺的杉樹皮揭去,一人以鋤撬棺蓋的下端,一人把灰包丟入棺中,隨以土埋之。葬畢,米缸置於墳之東邊,碗全數堆放缸旁,並將出殯時導路之木斧二把,木棍四條,插於墳旁。一師爺喃呢咒語,吹角,燒紙錢畢,即返。歸家舉行送神禮,同時將廳內所掛之榜文、白紙條等全扯下燒掉,撤去紙馬神像,孝子亦把頭上白布除下,喪堂儀式至此結束。

第7天為迎七喪禮,在晚上舉行,師爺坐在桌旁喃呢多時,之後誦讀「家先單」一遍,喪葬儀式全部結束。

孝子在一個月內不得理發,當年不得在家門口貼紅紙及對聯。

三四年後,即行撿骨入缸遷葬,至多不得超過5年。

孕婦難產及因烈性傳染病而死亡的,其屍體抬至野外,用12捆柴架起棺材火化。若是被殺害或死因不明的,在案情尚未查清之前,則停屍不葬。

目前,不良的喪葬陋習已被擯棄。

七、節日

(一)東邊瑤的傳統節日有:

1、春節 此節的活動時間較長,從舊歲的12月24日小年夜各村打銅鑼起,一直到初四日的下半夜才停止。從小年夜到年三十晚各家每晚要祀祖先,同房同宗的可以聯合舉行,焚香燒紙錢,祀畢全家才進晚餐。年初二、三、四這3天,東田、大寮下、洋碰、烏石下、散坑等各村的成年人,尤其是未婚青年,都穿著新衣,趕赴各鄉習慣的集中地玩樂,不管路程有多遠,都依時抵達目的地。有三五成群的,有一雙一對的,有談天說笑或遊玩嬉戲的,有對唱山歌或傾訴心事的,總之是盡情地歡樂。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即可以男跟女回家或就近於親戚處住宿。

送懶日。年初五為送懶日。是日天剛朦朦亮,家主即在屋裡灑掃清潔,並要念咒語。掃畢,垃圾盛於糞箕,然後以一支筷子串豬肉、糍粑各一塊,插於其上,送出屋外,隨手關閉屋門,將垃圾倒於路旁焚化,還燃香放鞭炮。

2、送神節 正月初六至初十日為「送神節」。以豬肉、豆腐、酒等陳列於眾廳里,焚香點燭燒紙錢,請師爺將「回家過年的祖宗家先送回陰間」,年節即告結束。年初七不出門探親,外出探親者初八日不能回家,是謂「七不去,八不回」。

3、禾必節 二月初一為禾必(麻雀)節,又叫封鳥嘴。是日要以糍粑粘白紙條於小棍上,遍插田基,以驅趕飛鳥,使農作物免受其害,不用祭神。

4、清明節 修墳頭掃墓,以糯米糍粑、豬肉及活雞,擺在墳前,焚香點燭燒紙錢祭祖。若掃公共祖墳,則請師爺作法事,占卦以辨吉凶,祭畢返家會餐。

5、鬼節 七月十五日為「鬼節」。用白紙剪成衣裳狀,擺在三叉路口,殺雞取血淋之,隨之火化,以祭四方的「無主孤魂」。但東坪及必背的瑤民無此祭法,只做竹葉糍粑,在家裡或眾廳內祀祖宗「家先」。

6、嘗新節 十月初一是嘗新節,俗稱十月朝。祭家先慶豐收,是日用糍粑喂牛,並粘牛角、牛腰、牛尾等處。十五日以後,為「放野牛」,不用人看管,任其自出自歸,若到晚不歸,便上山尋找。牛吃了莊稼,牛主不須負責。但瑤山霜期早,一般此時已冬收完畢。

東坪這邊的瑤民,因接近漢區,亦有慶端午節和中秋節的。

(二)西邊瑤的節日

與漢族的節日大致相同,正月年初一,十五元宵,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一月冬至,均為大的節。

八、藝術

(一)刺綉 瑤族的刺綉多用於服飾上,如衣服、頭巾,婦女的腰帶、圍裙,小孩的帽子,都綉有各式各樣的鮮艷奪目的圖案。瑤族的傳統習慣,頭巾是年輕女子婚姻戀愛時送給情人的一件寶貴禮物,所以瑤族姑娘多數在十一二歲開始學刺綉,中、青年婦女隨身帶針線包上山勞動,一有空即取出針線包精心刺綉,這種習慣代代相傳。配有刺綉圖案的服飾:

1、包頭巾 有白色和京青色布料兩種。長2米,寬30.5厘米的正方形,兩端綉寬3厘米的花紋。正方形的每一排有獸形紋,四角上有字紋或花蕊紋,兩端是菊花紋、梔子花紋、獸形紋、人形紋配合成一條帶狀圖案。

2、腰帶 布料、花紋與頭巾相同,不同的是腰帶多有有綉正中部位的花紋。男女所用腰帶相同。

3、上衣 刺綉正方形圖案。男裝綉胸前一塊,邊長約10厘米正方形,後背一塊,邊長20—25厘米的正方形。女人上衣只綉後背幅,花紋大小和男人完全相同。上衣刺綉的圖案由獸形紋、花蕊紋、人形紋、方塊紋、梔子花紋構成,男女上衣花紋有多少不同,布局完全一樣。

4、女子帽子 披在帽子頂的一塊布綉,長約30厘米,寬約50—60厘米。是用上述花紋和三角形花紋綉在長形的布上。小孩的帽子只綉帽邊、帽頂。

5、圍裙 綉在圍裙中心,長約10厘米,寬約3—4厘米的變形壽字紋、人形紋及帶狀紋組成的圖案。

(二)刺綉的類型

1、自然形態的模擬。有四腳獸類(瑤民解釋為鹿)和人兩種。

2、幾何形態的演變。有橫直線和對角形演變的正方形、直角三角形、齒狀形、城堞形等幾種。

3、由外族傳人的有植物的菊花、梔子花紋以及壽字紋。

刺綉的方法:配合刺綉,用紅、綠、黃、白、黑五種色線配綉,並以紅、黃兩種為主體色,配色有嚴格的規定,獸形紋、人形紋限定是用黑色或白色刺綉,其他色線概不入選。選用的布料有兩種:一種是白棉布,一種是深藍色的京青布,根據布料的底色選用不同顏色的色線刺綉,故各式圖案的花紋明朗奪目、美觀,別具一格。

九、音樂、舞蹈

瑤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創造了具有獨特形式、內容和風格的民間音樂和舞蹈。瑤族通過這些音樂、舞蹈及用方案歌頌歷史,反映生活,表達自己的歡樂、疾苦、願望等。

(一)音樂

1、樂器 瑤族樂器種類較少,一般為吹奏、打擊樂器。吹奏樂器有嗩吶、牛角和海螺。打擊樂器有長鼓、銅鑼、鐃鈸等。嗩吶。瑤語叫「番席」,其結構與漢族的相似,但體部有直和彎的兩種類型。

2、牛角 瑤語叫「嗯姜」或「嗯果」,吹時發出嗚嗚聲音,一般用作發信號。

3、海螺 瑤語叫「火落」,在天然海螺的頂尖開孔製成,一般作伴奏和發信號使用。

4、長鼓 又稱小番鼓,瑤語叫「打濁」,用圓木製成,長約78—80厘米,兩頭粗中間細,製作時在兩頭挖出一淺洞,外蒙牛皮,歌舞時,隨著節拍,一端擊一下,交錯進行。

5、銅鑼 瑤語叫「冬落」,直徑約30—40厘米,鑼的邊緣有兩個孔,用繩吊起,用木槌敲打。

6、鐃鈸 瑤語叫「落別」,鐃鈸形狀與現漢族的相同,大的直徑約30厘米,只用來演奏,小的直徑為10—20厘米,跳舞進使用,邊擊邊舞。

(二)舞蹈

瑤族的舞蹈具有古樸、簡單、節奏感強等特點,動作變化少,隨著音樂節奏一蹲一起,每一個動作都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之分,如此反復多次。這種傳統舞蹈主要有:

1銅鼓舞(又稱拜王舞或跳王舞)由8個男子或男女各半組成,其中兩人右手執銅鈴,左手執鐃王鞭,中間一人身穿舞服,手執銅鈴,其餘的四人手執鐃鈸,圍圈蹲跳耕山、種土動作,慶祝糧食豐收,表示生活越過越好。

2、草席舞(又稱打火堂)每當山寨舉辦大事時,主寨客廳內掛滿祖先的畫像,掛起12盞油燈,由3個手執草席的男子邊跳邊唱草席歌。

3、打馬兵舞 由3男3女組成,先由一男子手執銅鈴站中央,其他人圍繞著他歡快起舞,接著男女手拉手圍成圈,時而上下跳躍,時而來迴旋轉並高聲吹叫,氣氛熱烈,表示對祖先恩賜的感激之情,每年收獲之後,「十月朝」各村瑤民都聚集在一起,縱情歌舞,慶祝豐收,感謝祖先。

4、鐃鈸舞 又稱串逗舞,由4個男子手執鐃鈸,圍繞方桌對歌邊舞,時而面朝桌子,時而而朝外,每逢節日,為紀念祖先,人們會打起鐃鈸,跳起舞來。

『貳』 在路上作文

在路上作文1

天空飄著雨,我撐著傘,背著有些沉重的書包走在去往補課班的路上。

這只是一個平常的冬日,一個平常的周末而已,我也只是一如既往地坐很久的地鐵,一個人去。生活在這樣淡淡的,日復一日的節奏中,被磨褪了顏色,我在做題的空當中發呆,忽覺這一切都乏味得令人厭倦,一天又一天的學習,盡管明白這是我必走的路,我也愈發煩躁了。可除了默默循著這軌跡行走,我沒有別的方式可以逃避。

「今天我們學習壓強這一塊,課後再做張卷子復習一下力與運動這個單元……」,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我還有些失神,卻不得不集中了注意力,認真聽講,心底彷彿有一聲嘆息,它妥協了。

這褪色的日子是沉悶的暗灰色,讓我壓抑,又無處發泄。

結束一天的課程,我想到又得走許久的路,坐很久的地鐵才能回家,心中又一陣煩躁。其實一天中最累的不是上課,而是每次必走的那一段漫長、無趣的路。

我撐著傘,背著沉甸甸的書包,走在積累了雨水的街道邊,旁邊有車飛馳而過,帶起一陣大風,我衣服便被斜飛的雨點打濕了,我心中又一陣抑鬱。站在紅綠燈的路口,旁邊有一大群面無表情的人打著傘,低頭看著手機。在這個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向這乏味的生活折了腰,低了頭?

「嘀嘀」 身後一聲喇叭響起,我轉頭,是一輛拉紙板的三輪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坐在前面,他大概有六、七十歲了吧,手上滿是老人斑,雙眼有些渾濁,眼角的皺紋都是深刻。他的懷中抱著一隻狗,那隻狗也臟得很,一看就知道是流浪的野狗。那個老人似乎注意到了我的視線,他抬起頭,對上我的目光,然後一笑,那雙飽經風霜的手還放在狗的下巴上,渾濁的眼中卻似流光轉動。他又埋下頭,像在向那條狗說著什麼。

我看著這一幕,竟有些莫名的感慨。周圍臉上臉上都是如出一轍的無趣表情,老人的笑容在這之中顯得那麼另類和突兀。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這生活乏味吧,老人在拖著這一車的紙板時,在逗著小狗時是怎麼樣的心情呢,我想得入神,有雨滴落在了我的眼皮上,一片冷涼,我一下子驚醒,一下子頓悟。

老人三輪車上那堆得如山的紙板叫做生活,他懷里的也是生活,這些的都是他生活中色彩斑斕的部分,像是濃色的水彩,滴在了宣紙上,緩緩擴散,乃至浸滿一整張宣紙。

生活是灰色的,還是白色的?當我過著淡淡的日子,它是什麼顏色的完全任由我塗鴉,也許今天是紅色,明天是藍色……

走在這路上,我 「背」 著的也是我的生活,我的心中開始描繪一幅美麗的畫,它並不完美,卻散發著彩色的光亮。

在路上作文2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許多不容易和許多失敗,這都是阻止我們繼續奔跑的理由,因為上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而我們想要成功,就要比同一時間的人付出的更多,不停的向前奔跑,在他們休息或停止時,而我們卻還仍然努力向前。

我們在路上奔跑,就像在海中追逐波浪,你停下來,向海浪低頭,默默的等待著海浪過去,可海浪不會那麼輕易放過你,它翻滾身子用那冰涼的溫度刺痛你的身體。你要面對,雖然這次很痛,但你想到你經歷過比這還要凶險還要痛苦一百倍的地方,說明你有能力克服它,戰勝它。這並不是許多人都具備的,如果你繼續堅持下去,你的實力作為基礎,和你被淹下去的經歷作為經驗。你就離成功只差一小步。

時間流逝的悄無聲息,無影無蹤,就像一條沒有源頭沒有盡頭的數軸,我們從數軸上的這個點跑到另一個點,再跑到另一個點,將這些個點一個個串聯起來,就會發現這就和生命是一樣的在不停不停的努力,如果人生停下來,就是過去了,錯過了,消失了。那一刻永遠不會再回來,這意味著你需要花比別人多更多的時間來完成自己需要做的事。你遲緩一步,別人就搶先你一步。比你先登上成功的頂峰,在日本,有一個馬拉松冠軍,記者訪問他,他為什麼連續幾年成為冠軍?他說在這之前,自己開車觀察地形,看看路邊有什麼,把四十公里分為五段,每八公里作為一個標記,每八公里跑完就與成功又進一步。

在路上奔跑就是走好自己的路,把握住人生的每一分鍾,做好每一件事,或苦或甜,從未停下。如果停下了奔跑的腳步,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那麼就像路上迷茫的世人一樣,生活平淡無味,庸碌一生。在路上奔跑,不斷揮灑下汗水,不論收獲的多少,都是對自身的不斷實現與提高,在奔跑時享受狂風暴雨襲來的痛苦與忍耐,我們享受拼搏的樂趣,勝利的喜悅與失敗的汗水。即使失敗了,卻依然比別人學到更好的東西,比別人積累更多的經驗,為下一次成功打下基礎。

在路上奔跑,應該堅持自己不輕易放棄,也許當你放棄時,你與成功只差一步,你努力一步,你就是那個站在頂端的王者。在路上奔跑,應該不懈努力。在路上奔跑,應該勇於拼搏,在路上不斷地奔跑吧。

在路上奔跑,不要停止,只有奔跑我們才能看到世界上更多更美的風景。加油吧,少年!

在路上作文3

一夜飽雨,沖撞著昨夜未消的寒氣,邁過斷柯折枝,在路上我向前奔跑。

在路上,我奔跑著帶著家人的期盼與自己的夢想。不甘平庸,所以奮力向前奔跑。停下腳步時,便舉起手望向身旁每一個奔跑的人為他們鼓掌。和著些泥土的香氣與花草的微笑,我背負行囊奔跑。

不知不覺,跑進了高中時代,跨進了一中的大門。而時光卻從未放慢腳步,那些眼前的風景還未來得及品味就成了過往雲煙。汗水滴答,隨著期中考試的落幕。學校開始分科了,同學們都早早填好了志願,只留我一人呆笨地猶豫,最終,在學習道路的叉口上選擇了——理科。

在分別時偷偷流下了眼淚,或許是各自都早已明了。一場煙火,火盡人散;一桌酒席,語盡人絕。所以,又再次偷偷抹乾眼淚盯著前方的路奔跑。通向成功的路是困難、孤寂的,而人生是自己的。一輩子都是自己的事。他們沒空管你的傷心,他們有自己的戰役……

冷風輕拂落葉,花兒正在凋謝,而果實也開始萌發。坐在教室里,低頭苦苦鑽研著數學題目。時間推移,不知不覺中數學練習題已做完,疲勞之感也迅速彌漫。

抬頭,窗外斜切的一溜溜陽光,在微微的柔風中擺動,迷晃了我的雙眼。

我看到了教室中高謙沉思的眼眸,完全沉醉於自己的學習世界。而這般專注,也成就了他每日作業評比的點名表揚。

我看到了班主任一手拿著掃帚,一手拿著包,正賣力的打掃著。看著她輕手輕腳的樣子,心中不免多了些感激。於是,又想到了她的點點艱辛。午休與早操的默默等候、清點人數,對我們優異的成績和表現的微笑,對我們表現差、成績下滑時的嚴厲……太多,太多無聲的付出與關懷,而這也成就了我們班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優異的成績。

而扭頭窗外,還看到了校工們的艱辛勞動。有太多,太多的人奔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各自的路上奔跑,而留下的見證便是我身後或深或淺的腳印。

正因如此艱辛,那前方的美麗就愈加絢麗。在不斷地奔跑中也會有倦怠,於是,我們總會靠坐在陰涼之下休息。我看著身邊一個個還在奔跑的人,塵遮土掩的灰臉上卻是射著一道銳利的光,直指前方。贊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愧然舉起酸痛的雙手為他們鼓掌,喝彩,掌聲嘹亮。

收回目光,揉了揉眼,而心中卻又是無比激動。不甘落後,拿起筆繼續以我的方式在路上奔跑……

人生道路上,當然不會少了奮力奔跑。每一個奔跑的人與鼓掌的人心中都會有著一個奔跑夢。而對於途徑的每一個坑窪所帶來的絆倒,對於每個棘叢所帶來的傷疤我們都感同身受。正如騎自行車,在快要跌倒時更要猛蹬踏板,這樣車子才會有新的動力繼續向前。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有著這種艱苦奮斗精神,以自己堅韌的毅力與不懈努力使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路上作文4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為不安分的心,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的證明。閉著眼,我靜靜地傾聽著這首《在路上》。

不知過了多久,忽而清醒,摘下耳機,我走到窗前,窗外下起了細雨,只是靜靜的下著,沒有絲毫的聲音,寧靜的讓人享受。打開窗,一股清新迎面襲來,「嗬~」,生命的氣息,看著雨水拂過地面,幾個黑點在艱難的移動,那是幾只螞蟻在尋找回家的路,繞過水窪,越過石子,攀上了一顆大樹。我忽而痴了,彷彿樹上的是我,周圍的一切都消散了,只剩下,那走過的路;我靜靜地思索著,生命是單程路,不論你怎樣轉彎抹角,都不會走回頭路,一旦明白和接受這一點,人生就簡單得多了。

我們每個人,都行走在路上,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如今的我,又該書寫怎樣的歷史,行走怎樣的路?奔波在高考的路上,這是一條奮進的路,在路上,我們不能停下腳步,即便你駐足了,時空依然會前進,負著虛空的重擔,走著所謂的人生路,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啊!只有當你親自走在路上,才會注意到,原來路上並不孤單,有親人的陪伴,友人的並肩,路旁優美的風景;青春——人生中最美好的年歲。它是一個人的生命含苞待放的時期,生機勃發,朝氣蓬勃;它意味著進取,意味著上升,蘊含著巨大希望的未知數,這條路,只屬於永遠力爭上游的人。

在路上,為我不安分的心,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的證明;我行走在路上,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便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我覺得追求一個理想,肯定要痴,要瘋,要狂,否則的話不可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因此,在路上,需要堅持。一陣微風吹起,我不禁緊了緊衣服,依舊止不住打了個寒顫,生命總會遇到坎坷,任何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這時,我們不妨緊緊衣服,邁步勇往直前,因寒冷而打顫的人,最能體會到陽光的溫暖。經歷了人生煩惱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貴,當我們跨過這些障礙,理想便是人生的太陽。

深吸一口空氣,我抬頭望向了天空,雨不知何時已停,一束金陽照耀在臉上,天邊是一道彩虹,我不禁笑了起來,戴上耳機,依然是那首歌曲:在路上,用我心靈的呼聲,在路上,只為伴著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遠行,在路上,只為溫暖我的人。

在路上作文5

深夜,教室里空無一人,我坐在昏黃的燈光下,懷想著那些來自於遠方的記憶。

星光淡淡的將大山的輪廓勾勒,一種模糊的惆悵不知從何襲上了我的心頭,我微微一笑,把昨天和今天的思緒整理在一起,然後獨自面向窗玻璃。風聲在窗外窸窸窣窣的,飄渺的蟬鳴透過了窗從我耳畔逃跑了。

曾幾何時,燈光亮了起來,母親走到我的身邊。繼續她那永恆不變的嘮叨:夜冷,注意別著涼了。我抬起我的頭,對著她細細地笑了笑,說:媽,你就別擔心了,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孩子了。

是啊!我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孩子了,不會再隨意地流淚,任憑風暴漩渦將我打擊,我也不會輕易說放棄了,我變得堅韌不拔,仿若是在寒風冷雨中屹立不倒的松柏一般。

然後,我的母親消失了,白色的發絲是她留給我的最後禮物,我把頭轉向她離開的地方,靜默著直到她消失在我記憶的深處。

忽然另一個人影出現了,挑著一擔玉米,用凶惡的眼神望著我,怒聲呵斥:還站在這里幹嘛,還不快去讀書!便不再理我,挑著那擔玉米走遠了,只留下了一個佝僂的背影,和面無表情的我。

我走向了教室外的陽台,這一面面對著城市,燈火如晝。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看著在新修好的大橋之上飛馳而過的轎車。心中卻迷茫一片,彷彿某種東西已經墜落深淵。也許是我昨日的記憶,也許是我的理想罷。

在我沉入心中的幻境之時,明亮的月光落在了學校的操場之上。我被那倏忽之間的光亮驚醒,極目遠眺,一座開裂的墳墓被孤獨地放在操場中間,我不知何時跪了下去。神情恍惚,眼神變得黯淡無光。爺爺,我對不起你。心中反復的呢喃著這句話。然後垂下了我們曾經高傲的頭顱。

墳墓消失了,我卻依舊跪在那裡,直到雙腳發麻,才緩緩地站了起來,繼續眺望著這個暗黑色的世界。突然,我的肩彷彿是被拍了一下,我轉過頭去,發現我的朋友已經站在我的身旁,微笑著看著我。平淡地說:累嗎?我抿嘴一笑,告訴他,不累,永遠都不會累。

璀璨的燈火忽然之間就熄滅了,一切都變得與以往不同,那時眺望見的遠去被一層層的霧給籠罩。我睜開惺忪的眼,用手揉了揉,才發現,一切都不過是夢一場。

拉開了窗簾,然後打開門走了出去,不知是什麼力量,推動了萬物的發展與變換,晨曦一縷落在了我的頭頂,一個陌生的人走過我的身旁,佇立,說:你在路上!你的親人和朋友都看著你呢。然後他便被一陣細微的風吹散了,我的心頭卻久久地回盪著那句話我在路上。

在路上作文6

因為一件冤案,他由銀行總裁變成殺人的重犯;因為監獄的黑暗,他時刻忍受著痛苦與侮辱。但他並未自暴自棄,而是一直堅持走在拯救的路上,一走就是20年。

他就是安迪,一個在肖申克的監獄中行走在拯救、救贖路上的「殺人犯「。

20年的時間,他一直走在拯救自己的路上。幫助獄警合法逃稅,他為獄友們爭取到了在工地上喝酒的權利。當所有的人都為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而開懷暢飲時,安迪卻安靜地坐在角落裡微笑著看著獄友。也許只有瑞德的話是對的:「安迪並非是在討好獄友,他只是希望自己有片刻正常人的權利。」是的,喝酒並不是他的喜好,他只是在內心深處拯救自己,因為他在路上。

反抗獄霸的壓迫雖然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安迪卻一直不放棄,因為他不想被羞辱。每一次的反抗都會被報復,但他從未退縮。因為他只是在拯救自己,因為他在路上。

20年黑暗中的堅持,一把毫不起眼的小錘子,一幅流行明星的海報,這一切為安迪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門。當所有人都認為肖申克監獄堅不可摧時,安迪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肖申克監獄擋不住他拯救自己的'腳步,擋不住他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20年間,無時無刻不進行的檢查,隨時都可能暴露他越獄的企圖,但他從未放棄,因為他要拯救自己,因為他在路上。

安迪不僅是個鬥士,他更是個救世主。典獄長兇殘貪婪虛偽的表現襯托出他拯救別人時的偉大。

多年堅持給州議會寫信,為的是討要經費為肖申克建立一座獄友的圖書館。他的堅持,他的努力,最終使他夢想成真。一座特殊的圖書館,一群特殊的閱讀者,安迪用購買的書籍在監獄傳播知識、真理。他沒有任何怨言,因為他走在拯救別人的路上。

雖然安迪有高文化修養,但他從未輕視不識字的獄友。他為希望改變的獄友補課,教授他們生存的技能,改變了許多人出獄後的命運。他沒有任何輕視別人的行為,因為他走在拯救別人的路上。

大樹下特殊的石頭讓他的好友瑞德找到留給他的信和錢。瑞德立刻辭掉了工作去那個墨西哥海島上找他。兩人相見時,沒有任何言語,有的只是微笑,因為他們自由了。安迪沒有不願接納獄友的想法,因為他走在拯救別人的路上。

走在拯救自己的路上,安迪得到了自由和快樂;走在拯救別人的路上,安迪給予了別人光明和力量。這便是安迪行走在路上的成功之處。

在路上作文7

梔子花開,梔子花落,誰能留住青春的容顏?行走在人生路上,烏黑的發絲終會化成雪一樣的顏色。但請不要懊惱,因為希望早已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花香彌漫。

因為充滿希望,子尤的人生路一直延伸至天堂。

我不明白,上帝為何如此殘忍!給了他非凡的才華,卻又早早剝奪他的生命!子尤,這個讓90後的孩子們心痛、敬佩的人兒,卻選擇了堅強地度過每一秒。在路上,時間雖無情地流逝,但他的希望卻如雨後春筍,生命力頑強到讓人折服。因為希望不滅,他向上帝借支筆,讓撒旦為其鋪平稿紙,自信地活出生命的精彩——書寫人生。於是,《誰的青春有我狂》讓世界為之瘋狂!

16歲的子尤在天堂路行走的日子應該會很精彩嗎?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曾熄滅,旅途定是鶯歌燕舞。

因為充滿希望,蘇珊·博伊爾的人生路抒寫著一段傳奇。

47歲的蘇珊大媽,站在「英國達人」選秀現場,引得觀眾一片噓聲。「選秀之父」西蒙·考埃爾更是決定最多給她5秒鍾。她的外形,她的服飾,已雷倒所有觀眾。窘迫,失望,辛酸,一陣陣向她襲來,多想退出去找一個無人的地方痛哭一場,然後繼續自己平淡無奇的生活。可希望僅星星之火即可燎原。她穩住心態,開口唱歌,僅2秒鍾,舉座皆驚,一曲唱罷,餘音繞梁,想必觀眾三日不知肉味。

即使無法擁有藝人的青春和美貌,蘇珊也不會畏懼。在路上,希望與她同在,她便能勇敢地走下去。

因為充滿希望,我,一名高中生,為我的人生路譜寫屬於自己的旋律。

不止一次,為小小的進步臉上綻放開菊花;也不止一次,為考試的失敗沮喪得像一隻斗敗的雞。但我明白,音樂如果只有高昂的音符,缺乏舒緩的旋律,不會膾炙人口。我的人生如果只有平流無石的小河,沒有古險人驚懼的涇溪,終究會沉淪。當電閃雷鳴時,我胸懷希望之心高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接受完它的洗禮,讓希望帶我飛越陰霾,撥開雲霧,讓陽光盛開在我的世界!

憧憬著美好的人生,幻想著舒適的生活,正是懷揣著這樣的希望,我的旅途不再孤單乏味。精彩的人生路需要懷揣希望前行!

於洪流之中逆流而上,惡劣的境遇阻擋不住前行的腳步,只會讓勇敢的心更接近神聖的太陽。我不再去想未來的路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擁有希望,一切成功都在意料之中!

在路上作文8

很喜歡坐著車在路上賓士的感覺,尤其是在下著濛濛小雨的時候。出門遠行,常常會遇上這種情景:隨著山路盤旋的汽車時而疾馳時而緩行,有時又賓士在平坦廣闊的田野上,時疏時密的雨簾一片片密集地掛在窗外,揚揚灑灑飄飄忽忽,彷彿蘊涵了萬物,隱藏了大地。車廂里播放著音樂,坐在車里的我隨著汽車的起起落落,搖搖晃晃地好像乘上歌聲的翅膀,飄出窗外,浮游在綠野漫漫嵐氣氤氳的流雲水湄之間。

我們都是凡人,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付沉重的擔子。它並不海闊天空,也不浪漫多彩,有時甚至好苦好累好煩好睏,只想找個靜靜的地方放鬆下來。

那麼,在車里、在路上、在雨中就是一處頗為宜人的境界。每逢此時此景,我一定會靜下來,把疲憊的心放好,把所有的思慮撇到一邊去,只聽風聲雨聲樂聲。這時的人恍惚變成一片葉子,被那輕颺跌宕的樂聲托舉著,浮在半空。隨著車子的晃盪,飄然悠遊地穿行在煙雨濛濛的世界裡。

環顧車窗外,近處雨點紛紛下,遠處景物時而朦朧時而清晰。每座山巒每片土地都在匯集著天地間四散洋溢的水汽,所有的綠葉青苗都變得愈加蒼翠茂盛;每條小河每道溪流都漲漲滿滿地洄漩流瀉,所有的山澗水湄、江河潭塘都被雨點擊濺出無數波紋漣漪。風雨飄飄的霏微窗景中青山愈青,綠野愈綠,一座座村舍田莊,一處處山崖林木,一幕幕地從窗外緩緩閃過,一幅幅地滑過我的眼簾。

潸潸淅瀝,萬籟俱鳴。那山那水,那田野樹木,一切一切都被雨水滋潤著洗滌著,然後清爽干凈地袒露在大地上,悄然注視著所有經過它們身邊的因勞頓奔波而疲憊不堪的人類。

此時,腦海里一片空澄寧靜。思緒恍如浮塵般地漂浮盪漾,在悠揚曼妙的音樂聲中飄啊飄。彷彿飄到了桃紅柳綠草長鶯飛的早春江南,又彷彿飄到了山水如畫煙雨凄凄的灕江之畔……

曾經看到過這一句話:「只有走在路上才知道,有清風相伴的地方,定然有杏花留香。有潺潺溪水的地方,定然有垂柳盪綠。」的確,只有走在路上,行在雨中,才會於萬籟之中聆聽自然界里清靈流動的弦律,於雨絲風片之中領略大地水墨一般素顏淡雅的神韻,這就是我行走在路上在雨中時喜歡凝神靜思的緣由。

不絕如縷的雨絲,徐徐飄向寥廓天際。清越幽遠的雨聲,飄逸盪向寂寂長空。點點滴滴,雨灑漫漫長路;繾繾綣綣,思越冉冉時光。此刻,人在路上,路在雨中,閑看千流洗蔥蘢,萬慮皆空。天涯此時,一蓑煙雨,靜聽千弦訴天聲,萬象皆虛。

在路上作文9

見此題,或多或少有些詫異。不因弗洛斯特的義無反顧,也不因詩歌的盪人心懷。只是那句與之相關的那句話,有些莫名的感動。不知道多久以前,看過的一個競技節目,一位淘汰者以風景在路上結束了她的賽程。眼角些許泛紅,我知道我會銘記那刻,她的不甘、淚水與不言敗的信念,直至一生一世。

記得有一個很有名的樂隊的一張專輯《live it again》,令我感觸的不是他們歌,而是專輯上的一段話,假如生命只有兩天,我別無選擇,一天出生,一天死亡。當我把這段話念給鄰桌時,他的解釋是第一天上午出生,下午陪爸爸媽媽,第二天上午陪著自己的伴,下午死亡。我郁然,很快,我想開了。起碼還有一天可過,又何必想其他的無關緊要來吞噬自己的生命呢。

前幾天清明回家,往時的高速路因某些原因暫時無法通行。回家的車走的時國道,比往常要多費上一個小時在車上呆著。以前習慣性的一覺到家,醒了之後發現自己原來還在車上顛簸著。車上吵人的音樂讓人心煩,轉頭看窗外,正午天,發覺真的好陌生,看著令人迷茫的風景,以前回家時從來不會注意的東西好多好多。或許,我私下認為,如果讓我一支沿著公路走,我也無法找到回家的路。一覺,是否我錯過的太多太多?

在網上看過一個徵文告示,題目在熟悉不過,蝴蝶效應。但此時此刻我卻有個非主流的想法。人一生即蝶一生。人就是蝶,每個人都在塵世屬於自己的角落裡忙碌著,,如同每一隻蝶都在花叢中流連。當人有了目標,且努力去追求。如同蝶兒在花叢中找到自己心儀的一朵並為之留戀。人總是善變的,當人實現了一個目的後總會發現還有新的目標,好似蝶看到了更美的一朵又向其飛去。我們幻想著自己會是那能引起颶風的蝶,而每個人都不會是,也永遠不會是那隻蝶。因為每個人的缺失並沒有多大意義。我們活著本生就沒有意義,之所以我們活著,只因為我們活著,他人看到了,我們就是意義,而我們也因為另些人活著而活著。如同蝶兒在流連上下翩舞時能給人以愉快的心情。

說來說去,我們的錯誤讓我們錯過太多的東西。神秘點,則是我們其實在意的往往使我們不去在意。通俗點的說法就是,事情的結果我們無法決定,我們只擁有且慶幸擁有了過程,我們可以享受著過完這一生。最後,我所想過的一個比喻,我們卑微如蝶,我們落魄如蝶,我們亦偉大如蝶。

在路上作文10

紛飛的落葉,正演繹著生命最後的舞蹈。

——題記

有人說,朗月照花,深潭微瀾是這世間最美的風景;有人說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這世間最美的風景。其實,若用心去看世界,這大好江山,何處無歌?何處無畫?何處無詩?無一處不是風景。

淳樸的歌

「爸爸,我的桃子吃完了。」我走在爸爸後面,邊說邊揮動著手中的桃核,四處尋找著附近的垃圾桶。我們走到垃圾桶前,卻看見一個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桶,爸爸邊讓我把核扔進環衛車里,邊說道:「就扔你這兒了!」那環衛工人眯起眼睛笑起來:「好嘞,謝謝!」那時我彷彿覺得他那純朴的笑容,彷彿可以感染包容,這世間的一切。我很是不解,「他為什麼要跟你說謝謝啊?」爸爸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因為這樣可以省去他再去撿拾這些垃圾的時間。」我皺著眉頭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遠處好像傳來了他的聲音,他在唱著,唱著一首童謠:月亮粑粑,肚裡生個爹爹,爹爹出來買菜,肚裡坐個奶奶,奶奶出來綉花,綉著一隻糍粑。那淳樸的歌聲滌盪在我耳邊,使我神清氣爽。

亮麗的畫

每當上學經過那個巷口,我會忽然一瞥,看到的是一地飄落的樹葉,我緊蹙眉頭,卻見他雙手緊緊地握著掃帚,面帶微笑,靜靜的低著頭看著地面,不緩不慢的,一步一步地將地面的葉子掃到一堆,遠遠的看著,是那麼的認真,那麼的執著,似乎地面沒掃干凈,他永遠不停地重復著那個動作!一件單薄白衫,一件黃色的舊馬甲,在他的舞動中,彷彿一隻蜜蜂在扇動的翅膀,成為了一幅亮麗的畫,定格在我心中。

離別的詩

一日,同往常一樣,我漫步在巷口,忽然,我看見了一隻蝴蝶在我眼前翩然飛過,定睛一看,那隻是一片被捲起的落葉罷了,我沿著它飛去的地方望去,我們見到了他,我打算跟他說「再見」。他卻先開口:「我要走了,回老家去了!」我和爸爸愣住了。他接著說:「我並不是環衛工人,我只是做熱心工作,因為我兒子在信陽工作,所以我才跟著來信陽,如今我兒子回老家羅山了,我也要跟著回去,估計以後不會再回來了,但是我會在羅山繼續做志願者工作。」我不禁為他贊嘆,他如紛飛的落葉,正演繹著生命最後的舞蹈,或旋轉,或飄揚,或搖擺,他跳的那麼自然,那麼優美,這時,一片落葉飄到我的掌心,我似乎聽到了他心靈深處的訴說:「其實我是很快樂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生活無悔無私奉獻。」

風中,枯黃的葉子悄然逝去;

景中,舞動的落葉飄飛路上;

風景在路上,一路飛舞!

用奉獻營造的風景最美。

『叄』 請問這是什麼花,味道和梔子花一樣的味道,怎麼感覺又不像梔子花

也是梔子花,也是一種調料(梔染)

『肆』 布依族有哪些特色

貴州布依族建築
解放前,以耕種水稻為主的布依族人民,就其所分布的區域和住居的村寨,大多喜在乎壩河谷或依山傍水之處,故素有「布依水鄉」或「水鄉布依」的美稱。其中有一部分也正因為祖輩以來都居住和生活在水邊,故也被稱「水族」或「水戶」。分布在羅平和富源一帶的布依族喜聚族而居,每個村寨少的十幾戶幾十戶,多則可達數百戶;同村寨的成員大都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系,因而一個村寨或一片地區往往都是出自同姓或同家。過去,布依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封建家長制的父系小家庭,家長享有支配全家經濟和決定全家事務的權力。家庭組成的形式多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普遍低於男子。由於兒子長大成親後多與父母分居另蓋新屋,年老父母通常都隨幼子一起生活。按照不同的分布地區,布依族的住房形式有好幾種。一殿以兩層的樓房居多,但也有雙斜面頂的草房或瓦房,半樓房和平房。羅平縣八達柯今帶少數村寨仍保留了過去布依族王層樓房的建築形式,即底層飼養牲畜,中層住人,上層存放東西。半樓房多是依山勢的斜坡修建,有的後半部為乎房,前半部則是樓居;有的則是右半部系平房,左半部為樓房。有的地區還保留了在住房朗友南或前後側面用當地特產的風尾竹鋪建供涼曬作物或衣服的陽台;與傣族地區很相似。建築材料各地均就近取材,普遍多利用當地所產的茅草、竹子、杉木和松木建蓋。牛街公社以洪、以德大隊的布依住宅,則又多取用河邊的天然砂石削切為長方形的大塊石磚壘牆,既省工節料又美觀適用。解放前,大多數布依族勞動人民多佐簡陋的茅草房,只有極少數富裕人家蓋瓦屋。解放後,這一帶的布依族人民幾乎都建蓋了新瓦房,並特飼養牲畜的畜圈改建在住房附近,改變了域擊人畜困佐的不衛生的狀況。
這一帶布依族住房的正堂屋內,普遍都設有「掛壁式」或「香案形」的神龕,也喜歡仿照漢族供奉「天地君親師」神位和祖家牌位。房屋兩廂分隔成灶房、寢室或客房等。不論是平房成樓房均喜歡在室內設火塘,主要作烤火之用

熱點內容
小飛飛盆景 發布:2024-11-23 12:38:34 瀏覽:649
關乾梅花的詩 發布:2024-11-23 12:37:43 瀏覽:861
綠植嫁接 發布:2024-11-23 12:24:10 瀏覽:395
夜光紫羅蘭 發布:2024-11-23 12:14:30 瀏覽:674
花店極簡 發布:2024-11-23 12:12:41 瀏覽:633
蜂蜜加玫瑰花加茉莉花 發布:2024-11-23 12:12:41 瀏覽:386
茉莉花有花骨朵 發布:2024-11-23 12:12:39 瀏覽:957
白玫瑰粉玫瑰花語 發布:2024-11-23 12:04:39 瀏覽:194
18朵玫瑰代表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23 12:03:58 瀏覽:665
雙城到牡丹江客車 發布:2024-11-23 11:49:50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