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見杜鵑花閱讀
A. 《送春》古詩賞析
王令《送春》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
閱讀王令《送春》,完成1~2題。
送春(宋)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1.「子規」的別名是什麼?它常在什麼季節啼鳴?
2.子規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常藉以抒寫悲情,在這首詩歌中所表現的是怎樣一種情感?
答案:
1.別名杜鵑鳥,它常在暮春季節啼鳴。
2.圖子規不停啼叫,不信喚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藉此抒發頑強進取、執著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賞析
這首寫景詩中的哲理是不難理解的。子規,也叫杜鵑鳥、布穀鳥、杜宇、望帝,是那動人的傳說使這小鳥有幸成為詩人筆下動人的象徵。據《史書.蜀王本紀》載,在春秋時代,有個叫杜宇的人在蜀地自立為王,號曰望帝。他有位大臣叫鱉靈。鱉靈原住長江邊,是一鱉精修練而成,每夜都與出於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會。他聽說西海水災泛濫,便沿江而上至蜀國,望帝杜宇任其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鱉靈也到了蜀國。
一天,望帝出獵,在山野間邂逅朱利,見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納入宮中為妃。此時朱利不知鱉靈已是蜀相,不敢言明身份,鬱郁寡歡。鱉靈治水有功,望帝為其設宴慶功,鱉靈大醉,留宿宮中。深夜,朱利叩其門而入,二人抱頭痛哭,各訴別後思戀之情。望帝發現二人幽會,並聽到了所訴情由,悔恨交集,當夜草擬詔書,禪讓帝位於鱉靈,自己隱入西山修行。
鱉靈繼位。望帝山中思念朱利,鬱郁而死,靈魂化作杜鵑飛回蜀都。至春則啼,滴血則為猩紅杜鵑花。聲聲啼叫則是杜宇對那個夢牽魂繞的'佳人的呼喚。因為有了這個傳說,杜鵑鳥成為人們吟詠的對象,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的《琵琶行》),「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聲斜陽暮」(秦少游《踏莎行》),「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李白《宣城見杜鵑花》),「杜宇曾為蜀帝王,化禽飛去舊城荒。年年來叫桃花月,似向春風訴國亡」 (胡曾《成都》),等等。這些詩句都寄託了詩人們的某種悲情。但王令的這首詩告訴人們,春天快要過去了,但是杜鵑鳥半夜還在啼血鳴叫,不信叫不回離去的東風,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鼓舞的力量,深沉的堅強。後人常常引用這兩句,作為對事業追求的一種鼓勵。
B. 《過華清宮絕句》和《宣城見杜鵑花》閱讀答案
過華清宮絕句
1、「一騎紅塵妃子笑」哪個字用得十分精妙?並作點分析版。
答:當楊貴妃看權見「一騎紅塵」賓士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其他人以為所載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知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揭示了這繁華世界的奢侈,已到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地步。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宣城見杜鵑花
1、從三、四句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詩人在宣城看到杜鵑花看,聯想到蜀地故鄉的杜鵑鳥(子規),艷麗的花朵,凄楚的啼鳴,一下子溝動了詩人濃烈的思鄉之情,還有那略顯凄涼的的羈旅之苦
C. 《杜鵑啼血》閱讀答案
他由君王變成了杜鵑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塗《春夕》: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10、唐柳中庸《聽箏》: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D. 宣城見杜鵑花閱讀答案
宣城見杜鵑花閱讀答案,是一首思鄉詩,詩中以較為典型的杜鵑花和子歸鳥為引發思鄉的意象。本文宣城見杜鵑花閱讀答案由大學高考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這是一篇由杜鵑花和子規鳥引發已經步入晚年的作者,對在他鄉異地的遊子的感慨。其原文如下: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翻譯: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凄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字詞解釋:
⑴宣城:今屬安徽。
⑵蜀國:指四川。子規鳥:又名杜鵑,因鳴聲凄厲,動人鄉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後所化。
⑶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春末盛開,正是杜鵑鳥啼之時,故名杜鵑花。
⑷三春:指春季。三巴大孫: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即指蜀國,今四川。
宣城見杜鵑花背景:
關於此詩的創作時間頌物,主要有兩種說法。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春,時李白在宣城郡。
另一種說法以薛天緯為代表,他認為此詩作於李白流放遇赦歸來之後,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李白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歸來後,此時正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慘。老來思鄉,本是人之常情,何況詩人老邁患病。於是,濃重的鄉思就襲上了詩人心頭,寫下此詩。
宣城見杜鵑花簡析:
詩中的子規鳥、杜鵑花均為思鄉之情的象徵。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鵑花盛開,聯想到幼年在四川常聽到子規鳥的啼叫。子規啼聲凄厲,令聽者腸斷,暮春三月,特別叫人思念故鄉。“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寫盡了旅人思鄉的情緒。全詩渾然一體,對仗工整,情景交融,前呼後應,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足見詩人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
宣城見杜鵑花賞析:
此詩是感物而起興的。“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彷彿是呼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晝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郁積於心,此時一旦勾起,大為凄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不能回到故鄉去。青年時代滾櫻鏈,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不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覺得沒有面目見蜀中父老。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回,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之託可馬克市),李白即誕生於此。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後世將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這篇宣城見杜鵑花閱讀答案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大學高考!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